據媒體報導,我國殲20新一代的批量生產型已經開始裝備渦扇10-IPE型增推發動機,推力達到了14噸以上,兩臺發動機讓殲20初步擁有了超巡能力,可以以1.5馬赫的速度超音速巡航,並且擁有非常強大的超音速作戰能力,我國某王牌部隊飛行員甚至宣稱,只要一進入超音速,殲20就是所向無敵的。
但客觀的說,在作戰能力上實際上還有不足,F22可以以1.6馬赫的速度進行超音速巡航,俄羅斯的蘇57在裝備兩臺產品30型發動機以後,也完全可以達到同樣的水準,而中國的渦扇15發動機則至少還需要3到4年才會開始初步裝備部隊,我國在這一點上比起美俄還是有不少差距的。上面圖片是央視視頻中首次官方承認殲20戰鬥機發動機已經實現國產。
想要保證足夠的超音速巡航能力,除了在機體上進行足夠的減阻設計,最重要的就是發動機軍用推理,而發動機的軍推能力基本上則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戰機不開加力的推重比,這種推力就決定了戰鬥機能否進行超音速巡航,畢竟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想要保證超音速巡航,就不能開加力執行作戰任務。
美國的F119擁有12噸的軍用推力,軍推情況下可以讓F22擁有1.7馬赫的超音速巡航速度,相對的,俄羅斯的產品30也擁有12噸的軍推能力,F22和蘇57的空重都在20噸左右,其空戰起飛重量約為28到29噸,兩臺軍用推力12噸的發動機可以讓其擁有1.6馬赫的超音速巡航能力,但中國的殲20空重僅有15噸多,空戰起飛重量盡在24噸左右,兩臺10噸級軍推的也可以讓殲20擁有1.5馬赫的超音速巡航能力,雖然比起F22和蘇57有一定差距,但實際上已經有了足夠的對抗能力,這主要是因為殲20戰機在氣動設計上要比F22和蘇57優秀的原因。
實際上在這三種第五代戰機裡,F22的機體設計是最落後的,其傳統構型在不擁有先進發動機和航電系統的情況下,作戰能力是非常有限的,而蘇57的中央升力體構型就擁有相當出色的機動性,這也是蘇27以來俄羅斯的一向優勢。但中國的殲20戰機則是三種第五代戰機裡氣動設計最複雜,機動性最出色的戰機,其擁有的遠距離耦合鴨翼+大邊條翼+DSI進氣道讓這種戰機的機動性堪稱恐怖。
即使是在裝備落後發動機的情況下,都擁有絲毫不亞於F22和蘇57的機動性,而在渦扇15發動機裝備殲20以後,殲20就會成為第五代戰鬥機裡作戰能力最強大的戰機,雖然發動機基本上在同一級別,但殲20僅有15噸的空重和優秀的機體氣動設計就是最大的優勢,而這恰恰是F22和蘇57最難改進的部分。
殲20的新發動機至少需要3到4年才能開始裝備,大規模生產的情況下至少需要10年左右,對於中國來說,時間才是最寶貴的資源,以我國的研發能力,殲20必然可以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第五代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