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88歲壽司之神薪盡火傳的人生旨味

2021-01-08 百家號

手握壽司,起於日本的江戶時代,製作者把米飯握成一塊,再塗上山葵(芥末),鋪上配料而成。

能將簡單如斯的「產品」做得臻於化境,這是現年88歲的日本「壽司之神」——小野二郎的獨特建樹;通過為用戶創造極致的口腹享受,再搖撼他們的心靈,已不遙遠。

一直取最高標準的小野二郎,終其一生都在握壽司,他連續兩年獲得《米其林指南》給予的三星最高品鑑,被譽為做出了「值得花一輩子排隊等待的美味。」

對此,美國導演大衛•賈柏專程拍攝82分鐘紀錄片——「壽司之神」,該片不僅講述了小野二郎作為一位「超級職人」的傳奇故事,更道出了不少對營銷人深具啟發的精要心傳:

一、始末如一的職人精神

小野二郎一生熱衷做壽司,對待工作環境的標準苛刻,他極愛乾淨,認為「如果廚房不潔,就做不出真正的美食」。他常年如一,除了參加好友葬禮,其它時間則無一例外都在店裡。

對於紀錄片「壽司之神」裡反覆提及的「職人」,小野二郎對此解釋說:「職人精神就是每天重複做同一件事。」

他進一步以自己的經歷佐證說:「當年我們重返職場,師傅說,壽司的歷史悠久,已經沒有太多可改善的空間,當時我就想,雖然他們手藝純熟,可終究會有可改進的餘地吧。於是我創造當時不存在的壽司菜色,我會在夢裡捏壽司,點子多到半夜都會驚醒。」

「現在我們的蝦要煮到客人上門前,這樣耗工但是值得……過去我認為自己做章魚的方法已足夠好,但後來手藝又有精進。以前章魚料理吃起來像橡膠,沒有味道,現在我們會給章魚按摩40—50分鐘,讓肉質鬆軟,為帶出香味……」

「我一直重複同樣的事情以求精進,我總是嚮往能夠有所進步,我會繼續向上,努力達到巔峰,但沒有人知道巔峰在哪。即使已經工作了幾十年,我依然不認為自己已臻至善,但我每天仍會感到欣喜,我就是愛捏壽司,這就是職人的精神。」

二、由藝入道的業者初心

對這種經年累月錘鍊手藝的「職人精神」,一直關注二郎壽司的日本美食家山本益弘介紹說,在二郎壽司店,熱毛巾是手工準備的,學徒們先從擰熱毛巾而不被燙到手開始,然後才能學習如何用刀和料理魚,「這樣經過10年之後,他們會開始讓你煎蛋。」

看到這種師傅「傳道授業」的故事,我想到了另一個《浪潮之巔》中記錄的故事:「賈伯斯雖為人傲慢,對盛田昭夫卻恭敬有加,這可能是因為賈伯斯受東方神秘主義影響較大,同時盛也是業界了不起的人物。上世紀90年代,賈伯斯親自到索尼公司向盛田昭夫請教管理之道。當他看到索尼公司讓員工穿制服上班,也在美國照貓畫虎學起來,但是並不受歡迎,畢竟美國人強調獨特的性格……

「賈伯斯和盛田昭夫兩人有很多相似之處,兩個人都有著通過產品改變人們生活的遠大抱負,又都有著無窮的好奇心和與凡人不同的新思維,此外兩人都將品牌視為生命。」

引這個故事,我們來印證3點:

1、如果將故事中的「盛田昭夫」替換為「小野二郎」,會發現其底層思維完全相通。若要尋找這種思維的源頭,《浪潮之巔》作者吳軍所認為的「東方神秘主義」,在我看來即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由藝入道」的思想。

2、這種思想所相信的是:偉大從不可能誕生於凡俗;要創造驚世駭俗的產品,就必須錘鍊自己的心性;創造者境界不高,產品就偉大不了。

3、在這個漫長的錘鍊過程中,經受磨礪的不再是那個產品,而是那個產品的創造者本身;這個邏輯深刻地影響了賈伯斯的職業觀,以至於他反覆強調一個人,和一個企業的「品味」問題。

現在,營銷人必須看到的現實是,無論和古代比,還是和外國比,我們正處在一個耐心極度缺失的時代;進入行業不到3年的新人就期待突然成功;我們會反覆穿梭於「創意」「內容」「技術」「數據」等概念間,不斷搖擺,而不是希望紮實「穿透」。現在,如果我們想要突破,就必須對這種追求速成的思維從本質上反叛。

三、有且僅有的唯一機會

話又說回來,也難怪世事。

形式決定內核:媒體、傳播的碎片化,帶來了時間的碎片化;而時間的碎片化又加劇了人格碎片化,這種被紛亂甚至相互矛盾的價值觀,帶來的撕裂人格的趨勢,助漲著浮躁者的浮躁。

在我們讀書的年代,有一類孩子成績好得出奇那就是「窮人家的孩子」;好的原因不是因為他們掌握更多信息,而是信息少得可憐;他們沒有時機來享受城市中司空見慣的耳娛之歡。更加本質的原因是:他們將學習視為翻身的唯一機會而無它。

後來,我就經常見到那些「喜歡營銷」的人,過去對「策劃」感興趣現在更想試試「活動」,以前對商務拓展好奇現在覺得自己更適合「數據」。

對這些「喜歡營銷」的人,我覺得你喜不喜歡都不是重點,我們一生中會喜歡很多東西,這跟熱愛都有差距;另外,99%的人選擇過多,身邊的信息建議多到過載,也從不思考薩特所言的「他人即地獄」。

換言之,寧可盲從,我們也不習慣把我們現在正在做的事,視為可改變自己的唯一機會。

在《壽司之神》中,小野二郎自述和父母「緣薄」,9歲離家,念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別人就告訴他「你已經無家可歸了」;從寂寂無聲到功名天下,這個人始終視捏壽司為自己有且僅有的唯一機會,他說:「現在父母會告訴孩子,不行就回來吧!父母說這樣的蠢話,孩子就會一事無成。」

四、薪盡火傳的人生旨味

何為「旨味」?

小野二郎說,儘管很多人喜愛鮪魚肥美的腹部,但只有質感複雜深邃的瘦肉,才能真正代表鮪魚的精髓。

但這,還不是旨味。

究竟什麼才是「旨味」?

二郎的長子小野禎一說,當你喝到好啤酒的時候,你會「啊」的一聲,獲得一種舒適到讚嘆的極致體驗,這就是一種旨味。

二郎本人則認為,無論鮮蝦、鮪魚、海膽、星鰻,每種食物都只找最懂它的,域內最高級別的供應商;「職人會尋找到品質最好的魚貨,然後用自己的手藝來料理。」;但這一切,仍不能保證必然會有「旨味」。

而只有(融入其它元素的)味覺平衡才是旨味。

尋找平衡「旨味」的過程充滿了艱辛,比如在二郎壽司,選用最好的「米」也意味著需要用一個「雙手才能提得動」的厚蓋子來蒸,還要在上邊放上一大桶水,以給這個蒸米的過程以足夠的壓力。二郎說,他不認為競爭對手也會這麼幹。

而諸如魚的料理、湯的火候、菜的順序更是講求嚴苛,工作稍不留意,就可能錯過食材炮製中須臾可逝的「美味瞬間」。

為此,小野二郎將客人用餐的過程設計得像一場「抑揚頓挫的音樂會」:精熟的手法,會為男女顧客捏出大小有別的壽司,以免打破用餐時融洽無礙的進程節奏;另如「當他發現客人這次用的是左手,那下碟壽司就會放在你的左邊」,則更是體現了無處不在的所有細節,都關係著「旨味」能否被達成的極致理念。

這讓宇見心有觸動的是,每當我們目睹了一個耀眼的成功,我們多將其歸因於成功的營銷,而忽略到的事實是:成功的營銷並不只是對一個卓越本質的包裝,應該說,其本身就是這個卓越本質向外延伸的一種流動。

一如菲利普·科特勒在《跟德魯克學營銷》一書中寫下的:「營銷的內涵是通過創造價值、宣傳價值、傳遞價值來贏得客戶、留住客戶並拓展客戶。」

這種理解將幫助我們發現卓越者之間,雖各有全然不同的成功方式,卻都暗含著薪盡火傳的,價值主張終可傳遞的事實。

比如在蘋果公司身上,我們不僅看到了iphone之「薪」,更看到了42歲才王位初歸的賈伯斯,因繁就簡、洞穿世情,遂將鉛華洗盡的人文科技之「光」;在Tesla身上,我們看到了電動汽車之「薪」,也看到了Elon Musk對物理定律篤定信仰的工程技術之「火」;在褚橙身上,我們看到了甜橙之「薪」,也同步看到了褚時健「老兵不死」的信念傳承之「熱」;而在小野二郎身上……

這種理解或許也能幫我們迅速拋棄掉「營銷是做出好產品,再用各種手段加以包裝」這種割裂的「產品、營銷」二元論思維;而改為:「從最初發現那種與眾不同的價值主張,到始終如一地在產品的每個側面加以發展,並堅持真實的自我表達。」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裡。」

職人之所以卓越,或恰因其人所未知、人所未見、人所未有的孤獨。

而這,我認為即是營銷中應有的一番「旨味」。

————————

營銷是我們應對不確定世界的,不確定方式。

作者宇見(微信ID:yujianyingxiao),媒體轉載請指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壽司之神》最快的食物,最慢的工藝,最真的匠心
    在壽司的製作上,小野二郎也嚴格把關,親自試吃,務必使進入顧客口中的壽司是最美味的。小野二郎的壽司店面掛著一個大大「鮨」字。鮨是一種魚類,也被用來指壽司。這個象形字可以說完美詮釋了壽司的內涵。壽司就是魚旨,魚的旨味。那麼何謂旨味呢?
  • 小野二郎之所以成為壽司之「神」,你知道他都經歷過什麼嗎?
    喜歡的朋友可以轉發朋友圈,分享是一種美德~「神」之所以被稱之為「神」,是因其不受自然規律限制,反之卻高於自然規律,主宰著世間萬物。小野二郎先生當之無愧是壽司界的「神」。在紀錄片《壽司之神》讓其火遍全球之前,小野先生就早已是日本壽司界的泰鬥了,他認第二,沒人敢認第一。別看小野先生的壽司店位於辦公大樓的地下室裡,這裡可是接待過美國總統、好萊塢明星、法國頂級名廚的餐廳呢!
  • 壽司之神,早該下神壇?-虎嗅網
    所以,「壽司之神」真的有傳說中那麼神嗎?你可能一生都吃不到一次「壽司之神」「壽司之神」有多火?這麼說吧,要是你在網上曬出與「壽司之神」小野次郎的合影,要不就是證明你家有礦,要不就是證明你的圈子人脈很牛。
  • 《壽司之神》:看三十而立
    」這是小野二郎教會大兒子的,也是紀錄片《壽司之神》中深刻引發我共鳴的一句話。 今年91歲高齡的小野二郎,始終早起晚歸,畢生致力於捏壽司這一件事。在他眼中,我想壽司更準確的地位應是一件值得尊敬的藝術品。
  • 壽司之神,早就該走下神壇了
    △ 這張相片走紅網絡/美國白宮更多人了解「壽司之神」的故事,是在2011年美國導演大衛·賈柏的紀錄片《壽司之神》裡。一個在日本銀座站地下商場,店鋪小到只有十個座位,廁所還在外面,單從這般彈丸之地看,似乎不符合米其林三星餐廳的標準。當時86歲的小野次郎,可謂是終其一生都在做壽司。
  • 比起壽司之神,你知道鰻魚之神,到底神在哪嗎?
    一部由大衛·賈柏拍攝的關於壽司的紀錄片《壽司之神》使人們對於「壽司之神」小野二郎有所了解,其實在日本料理界還有與「壽司之神」並列的「兩大神」,共稱為三大食神,分別是「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天婦羅之神」 早乙女哲哉以及「鰻魚之神」金本兼次郎。來到東京,品嘗鰻魚飯大抵是一定要的。位於東京東麻布的五代目野田巖麻布飯倉本店是最負盛名的鰻魚店,毗鄰東京鐵塔,是傳承五代的悠久老店。
  • 堅持與專注成就人生–《壽司之神》觀後感
    不是感官的娛樂,而是心靈的衝擊,這就是我初看《壽司之神》的感受。 影片的主人公是小野二郎,一個日本壽司美味專家,一個壽司店的經營者,他一生都在捏壽司。他經營的壽司店不是很大,只有十個座位,每次吃壽司只有十五分鐘左右的時間,卻要客人至少提前一個月預定,價位從三萬日元起跳,這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昂貴的壽司了。但每位慕名而來的壽司客都覺得「值回票價」。
  • TA的壽司為什麼這麼好吃?《壽司之神》推薦信
    日劇《壽司之神》Berlin By Overnight01:28來自不加鈣最近本著一個吃貨的原則,我看了很多關於美食的綜藝和紀錄片,其實就是也想自己變成廚房的「神來之手」。昨天看的一部叫做《壽司之神》,是「壽司狂粉」紐約導演大衛賈柏前往日本,拍攝的關於三星廚師小野二郎的美國紀錄片。
  • 《壽司之神》:把一件事做到極致,是一種什麼樣的人生體驗
    這家鋪的名子叫「數寄屋橋次郎」 ,這個名子很多人可能不熟悉,但提到他的主廚,卻可能就無人不知,他就是被稱為「壽司之神」的小野二郎。2008年,這家餐廳獲得了米其林三星級的榮譽。這時候小野二郎已經82歲,成為米其林史上年齡最大的三星主廚。
  • 當歐巴馬遇見壽司之神:竟然沒吃完
    號稱喜歡壽司的總統歐巴馬沒吃完這頓飯,還真是辜負了一頓別人即使預定都可能要等待數月的美餐。本地人安倍更懂得珍惜,他享用了89歲的小野先生提供的每一隻壽司。說美國人暴殄天物真是情有可原,比如總統歐巴馬,竟然連「壽司之神」提供的頂級美食都沒有全部吃完。
  • 壽司之神被米其林下掉三星!快看看壽司之神怎麼說
    或是壽司之神即將退休? 在探究數寄屋橋次郎被米其林除名的原因之前,先帶您來看小野二郎的成名傳奇故事,以及他工作時的怪癖。 憑70年職人魂站上壽司界頂點 小野二郎出生於經濟大恐慌的昭和時代,7歲時第一次下廚。
  • 日本的美食之巔:壽司之神、天婦羅之神、鰻魚之神,哪家更好吃?
    提起日本料理,很多人會想到壽司、天婦羅、鰻魚飯,而就是這麼巧,在日本有三位大師,分別是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天婦羅之神早乙女哲哉、鰻魚之神金本兼次郎,他們共同組成了日本江戶派美食大師。這三位大師都有自己的店,但卻是一座難求,需要早早的預定。今天就帶大家來探究這三位日本料理大神。
  • 《壽司之神》背後的日本職人精神
    《壽司之神》是一部高評分的紀錄片,講述的是小野二郎憑藉看似簡單的壽司技藝獲得米其林星級,封神-壽司之神。很多觀眾會好奇壽司之神的壽司究竟有多好吃。影片中其實從三個方面有表現,首先是預約排到2個月之後;其次是米其林星級;最後一點是小野二郎做事認真的態度。
  • 《天婦羅之神》比不上《壽司之神》的三大原因
    紀錄片《壽司之神》講述的是小野二郎的職人精神,在職人精神的牽引下封神。其實還有另一部紀錄片《天婦羅之神》講述的是早乙女哲哉的經歷。不同於《壽司之神》的封神之路,《天婦羅之神》的重點在於職人道路遇到經濟的高速發展時,如何在時代的絞肉機下生存下去。
  • 影評——《壽司之神》,小野二郎的成功之路
    現年93歲高齡的小野二郎是米其林年齡最大的三星廚師,「極簡的純粹」,這是眾人對小野二郎壽司的評價。《壽司之神》影片中詳細的描述了小野二郎這位「壽司之神」是如何經營自己的壽司店:數寄屋橋次郎,成功達到現如今高度的。
  • 「壽司之神」的餐廳,被米其林摘星剔除了?
    歡迎關注:魯曉芙看歐洲。 壽司之神餐廳,沒有出現在米其林三星榜單 從2007年開始,位於日本東京的壽司屋數寄屋橋次郎(Sukiyabashi Jiro)便連續獲得米其林三星的殊榮
  • 壽司之神:我是做壽司的,千萬別小瞧我,我在夢裡都在捏壽司!
    與簡樸的店內陳設相比,二郎的手藝足夠令食客期待:要提前三個月預約,才能一品世上最好吃的壽司。對這悠長的等待,食客尚可安之若素,味蕾卻在邂逅真愛後產生「曾經滄海難為水」的悵惘之情——吃過二郎家的壽司,其它的壽司怕是不能下肚了。對於捏壽司這個行當,二郎有近乎基督徒般的信仰,「一旦你決定好職業,必須全心投入到工作中,要窮盡一生磨練技能,這是成功的關鍵,也是讓人家敬重的關鍵。」
  • 壽司之神、鰻魚之神、天婦羅之神,美食天堂日本十大美食推薦!
    1.壽司簡而言之,壽司是將米飯加醋調味的生魚片。各種口味和質地,如濃鬱,奶油味的uni(海膽魚子)和豐滿多汁的阿米比(甜蝦),使我們追尋壽司變得非常有趣,儘管壽司在國人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形象,但其起源卻很卑鄙:街頭食品。
  • 二郎壽司「極簡的純粹」
    二郎:我在夢中會浮現很多想法,腦子裡滿是各種想法,我會在半夜醒來,在夢中,我會夢到壽司。看似沒花多少工夫在上面世界各地的名廚吃過二郎壽司後都會驚嘆這麼簡單的東西味道怎麼會如此有深度?二郎壽司很輕易便滿足這些標準,完美的米其林三星意味著,就算只為用餐造訪該國也值得,二郎拿到三星時,大家都很驚訝,他們餐廳裡只有十個座位,廁所甚至在外面,世界上沒有這樣的三星餐廳,但米其林調查人員說:不管吃過幾次,二郎壽司總是令人讚嘆,他們說唯有三星足以匹配該餐廳,我在那裡從來不曾失望過,簡直就是奇蹟。
  • 除了壽司之神,還有天婦羅之神,這部紀錄片拍出的職人精神太感人了
    」小野二郎、「鰻魚之神」金本兼次郎以及「天婦羅之神」早乙女哲哉並稱為「江戶前料理三神」。如果大家看過一部紀錄片叫《壽司之神》,應該對「壽司之神」小野二郎不陌生。不過今天要說的不只是二郎壽司,還有另一位,「江戶前料理三神」中的「天婦羅之神」早乙女哲哉。紀錄片《和食雙神:最後的約定》就講述了這兩位「和食之神」之間友誼的故事。豆瓣評分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