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教育系統腐敗窩案,涉及金額超400萬,有校長獲刑12年半本報通訊員 永清 本報記者 胡倩
「20%!」「不是說好10%嗎?」「學生都在你送的菜裡吃出蟲子了,我壓力很大,提到20%!」「好吧……」
這不是菜場裡的討價還價,這是一個小學的校長在和專門配送學生營養午餐的老闆在談回扣。
於是,孩子交給學校買飯的錢,最後「營養」了貪婪的校長。
記者昨天從金華永康檢察院反貪局了解到,這樣的「蛀蟲」校長,一下就抓了12個;隨著調查的不斷深入,最後發現教育局長也「溼了鞋」。
泥水工的營養午餐生意
今年38歲的林震,在2007年之前還是一名泥水工,學校食堂蔬菜配送這門生意,他從沒接觸過。
就在2007年9月,林震突然轉行,創立了一家名叫英格的蔬菜配送公司,開始做學校食堂蔬菜配送生意。
一個泥水工敢這麼「跨界」,他的底氣,來自於一個叫舒華東的男人。
舒華東是林震老婆的哥哥,當時是永康解放小學校長,在永康,算是一個老資格的校長了。
這個解放小學讓林震做成了第一筆生意嗎?
不是。一方面是解放小學當時的營養午餐原料配送已經包給了其他企業,還有就是舒華東也知道要「避避嫌」。
不過,他把熟悉的永豐小學校長李飛奔介紹給了林震。
「是舒華東替我打電話先做了介紹的,然後我就去李校長家拜訪。」林震後來交代說,談了幾次,他拿到了這筆生意,「當時說好的,我給李飛奔10%的回扣。」
接下去,舒華東又把林震介紹給了石柱小學的徐校長……
2010年事發前為止,林震的客戶名單已經是長長的一串。
「永康當地的所有中小學裡,林震靠著關係和『回扣提成』,佔走了將近1/4的學生午餐原料配送市場份額。」辦案人員告訴記者,其中,有12個校長接受了林震的賄賂。
林震自然賺得更多,短短時間裡,這個原來的水泥工就買了一套上百萬的住房,還開上了寶馬車。
校長們的胃口越來越大
蔬菜配送的生意越做越大,林震開始不滿足於此了,他知道,學校是個金礦,還可以挖得更深。
後來,林震把生意拓展到了學校的年貨採購、禮品採購、以及校內建造工程等業務上。照樣是回扣開路,一路通暢。
林震漸漸發現,校長們的胃口也越來越大。
李飛奔當初眼饞那10%的菜款回扣,一口答應了林震的合作要求。吃了一段時間,永豐小學食堂出了一個事情,有學生從菜裡面吃出了蟲子,還有十幾名學生吃完後肚子痛。
李飛奔抓住個「機會」,把林震叫了過來,「你的菜質量很有問題啊,以後要注意一點啊。」
說了幾句,李飛奔忍不住直奔主題,「10%的回扣太少了,以後就20%吧……」
除了這個會找「機會」的李校長,還有會找「藉口」的施校長。每次,當這位施校長說「炒股又虧掉了」時,不久之後總有一疊疊鈔票會擺在他的面前。
窩案被查,12名校長落馬
校長的腰包鼓了,學生餐盤裡的菜,卻越來越差。
從去年3月開始,不滿情緒開始在家長中蔓延,「學校夥食,價格一路走高,可質量卻越來越差。」
最終,舉報線索也送到了永康市檢察院反貪局。
詳細調查之後,在一家農貿市場裡,幹警們帶走了正在談採購的林震。很快,他交代了實情,最終成了揭開包括當地教育局原局長、12名中小學原校長在內,教育系統15人腐敗窩案串案的突破口,所有的案件,涉案總金額有400餘萬元。
目前,已有11個校長分別獲刑,最重的被判了12年零6個月。原教育局局長涉案,也在進一步偵辦中。
經歷了這場震動的永康教育系統,在清理出這些「蛀蟲」後,也開始織網彌補。永康市檢察院針對人事任免、財務管理、物品採購等容易滋生腐敗的環節,逐一提出了對策建議,當地教育管理部門一一採納。
去年年底,永康市教育局出臺了《關於加強教育管理的意見》,小金庫、借讀贊助費管理,學校食堂、工程統一招投標,推行中小學校長公開選比……一系列制度開始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