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漸凍人的"破冰"人生:自學日語翻譯百萬字 熱心公益-馮錦源...

2021-01-09 東方網

原標題:一名漸凍人的「破冰」人生:自學日語翻譯百萬字,熱心公益

  一張靠背椅、一臺電腦桌,「漸凍人」馮錦源32年人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一平方米空間裡度過。

  1985年,他出生後不久就被發現腿腳無力,無法像正常孩子那樣行走,父母帶他四處求醫,有醫生懷疑他缺鈣,也有醫生懷疑他是「重症肌無力」,但診斷和治療仍然無法遏制他的病情發展。

  「無力感」逐漸從雙腿擴展到雙臂、雙手,再到頭部,如今他全身上下能活動的只有左手兩根手指以及一雙眼睛。直到2014年,隨著「冰桶挑戰」遊戲從國外傳入中國,他和他的家人才知曉這病有一個廣義的叫法——漸凍症。

  身體的缺陷沒讓馮錦源陷入絕望,32年來,他不斷「破冰」,活得異常豐富。7歲起,他就在家庭教師的幫助下逐步完成中小學課程。因為一本小說,他自學3年考取日語一級,至今靠一臺電腦,一套語音輸入軟體,翻譯了上百萬字的日文書。他還熱心公益,贊助在西藏建校舍,捐助「淋巴瘤」的少年。

  「我是從地獄裡爬出來的,別人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不該有什麼埋怨,現在能做的就是如何讓自己活得更好。」馮錦源告訴記者,小時候他就認定自己的人生與眾不同。

  2017年6月16日,馮錦源家中,保姆用剃鬚刀給他刮鬍子。 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朱偉輝 圖

    7歲起母親請家庭教師輔導

  從早上8點到晚上8點,在一天大部分時間裡,馮錦源坐在椅子上幾乎一動不動。梅雨季潮溼悶熱,蚊蟲很多,有時候腿上很癢,但他不能撓癢,一天中,他刷牙、洗臉、喝水、吃飯,都要在家人的幫助下完成。

  這一切他早已習慣,他幾乎每天都經歷著痛癢麻,卻無能為力。他出生後6個月,家人就發現他雙腿無力,四處求醫也沒確診病因,得到有效治療。其父親在20年前留學海外時,曾找歐洲醫生診斷,結果是他患有「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

  據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陳嬿介紹,這是一種神經肌肉疾病,廣義上可以叫做「漸凍人」(狹義上「漸凍人」僅指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LS患者),患者會從四肢到全身肌肉萎縮,最後影響吞咽功能、呼吸功能,直到最終呼吸衰竭甚至死亡。目前這類疾病沒有任何藥物根治,是世界治療難點。

  因身體原因受限,32年來,馮錦源去過最遠的地方是蘇州,「那是在小時候去過,我媽媽的故鄉,長大了去的最遠的地方就是福州路的上海書城。」他說,最想去的地方是歐洲,看看那些建築。

  上海書城距離馮錦源居住的南京西路裡弄約3公裡路,天氣好的日子裡,爺爺會推著輪椅帶他去書城看書,學習和閱讀是他最大的愛好,而在家裡的大部分時間,他與外界的聯繫依靠一臺電腦。

  與他一同生活的除了85歲高齡的爺爺與奶奶,還有一名24小時住家保姆,照顧他起居。從他七八歲後,就一直有保姆陪伴在他左右,換了好幾個人。由於早晚馮錦源需要2名保姆搬抬上下床,爺爺又請了一名半小時/天的鐘點工。

  他的父母在他十五六歲時因感情問題離異,父親有了新的家,母親如今和外公生活在一起。而這一切都不影響父母對他的愛,以及他對父母的感激。「小時候不懂事或許還有些怨言,但長大了就知道,他們都是人,有自己的選擇,沒必要去譴責他們,現在他們也常常來看我,陪我聊天。」

  馮錦源不會忘記母親給自己的那段教育經歷,為他的人生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從他7歲起,母親就想到請家庭教師輔導,「除了語數外,還有古漢語等其他一些課程,總共五六名老師,完成了中小學課程。」馮錦源回憶,這些教師有媽媽找來的老師,也有奶奶的同事,如今有兩位都年過八旬。在結束中小學課程後,家人還陸續請了一些大學生志願者、退休教師等來給他上課。

  2017年6月16日,馮錦源家中,保姆給他洗臉,因為他的頭不能移動,所以必須扶牢他的頭部。

    自學通過日語一級考試

  豐富的學習經歷,讓馮錦源成為一個內心豐富、興趣廣泛的人。

  他一天的生活很忙碌,通過電腦聽歌、玩遊戲、看書、下圍棋、看動漫……時間變得很短暫。他的QQ總共有67個群組,涵蓋漢化遊戲群、西洋棋群、原創小說群、三國殺交流群等各個領域,總共幾百個好友,常聯繫的就有幾十個。

  「不少是我從小到大就認識的網友,雖然沒有見過面,但每年都會送祝福,互相幫助互相支持。」10多年前,在馮錦源漸漸失去手部活動能力後,程式設計師網友「阿姆羅」花了半年時間,為愛好遊戲的他專門設計了無障礙遊戲軟體,可以完全取代手柄,用兩根手指在滑鼠上操作遊戲。

  在諸多興趣愛好中,日語成為了馮錦源鑽研的一項愛好。他回憶說,自己十五六歲時仍然可以寫字翻書,無意中在書店看到了一本痞子蔡的小說《雨衣》,裡面講到一個臺灣青年和日本留學生的故事,兩國的文化交流讓他產生了憧憬,從此開啟日語學習生涯。

  「一學就學了三四年,上午看書背單詞、做習題,下午就看些課外書。」他說,一開始沒想過可以一次通過日語一級考,抱著試試的心態去了。

  那一年是2004年。馮錦源記得,爺爺當時喊了一輛無障礙計程車送他去考場,他在失去行動能力的前提下艱難完成了考試。這背後他要感謝一名日本外教。

  這名外教考前幫他輔導日文,鼓勵他支持他,在國內很難報名日語一級考的前提下,甚至前往日本幫他成功報名。「他幫我去考試中心反映了我的特殊情況,又幫我申請在上海外國語大學開闢了單人考場,考場裡面2位老師幫我共同完成考試,一位幫我翻考卷,一位幫我填答題卡。」

  考試結果讓馮錦源也感意外,華東地區5000名考生中他的分數排名前20。之後,馮錦源嘗試著網上找翻譯公司、出版社,從翻譯平面排版教材,到後來的動漫書、小說甚至漢化日文軟體,這些年他總共翻譯了百萬字。

  2017年6月28日,馮錦源家中,爺爺給他按摩。

  「會跟霍金一樣,用眼球操作電腦」

  2002年起,馮錦源通過網絡加入了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副教授、同為「漸凍人」的朱常青發起的中國首個神經肌肉疾病協會,參加一些醫療講座,心理衛生輔導,在社會志願者的照顧下,參觀過金茂大廈等一些上海旅遊景點。

  2008年前後,他出行變得越來越難,外出機會也少了。他讀過臺灣漸凍人協會創始人之一沈心慧的一首詩,詩中描述了這一類疾病人群的生活寫照:「我不是植物人,只是全身漸漸不能動了;我有話要說,只是說不出來了;我很想吃東西,但是不能吞咽了;我很想抓癢,但是手不能動了;我想活動,但是腳站不起來了;我頭腦很清楚,但只有兩眼會動……」

  「有些我已經經歷了,有些我將來要經歷。」他想過自己有一天將不能吞咽,不能說話,全身上下只有兩眼會動,就像霍金一樣,可能還會需要氣管切開才能呼吸, 「那時我也會跟霍金一樣,用眼球的運動來操作電腦,輸出意識。」

  對於未來,他沒有過多不安,「走一步算一步,醫生告訴我活過了32年,就已經是一個醫學奇蹟,我很幸運,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比我更加不幸的人。」不放棄生命,在有限的生命內保持積極樂觀,這是馮錦源的人生態度,這一點常常會感動身邊人,而家人對他一心一意的付出,也讓他收穫了自信與快樂。

  他的爺爺平時喊他小名「辰辰」,最愛管他「吃」,每天給他買早點,還要每天不重複。馮錦源的爺爺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從前辰辰咀嚼能力尚可時,他每天會買不同水果給他吃,現在只能每天榨果汁給他,每天上下午各一種,仍是不重樣,「今天上午是蘋果汁,下午就是梨汁,明天就要換成胡蘿蔔汁、番茄汁。」

  他眼裡的奶奶最會嘮叨,「每天會問我到底累不累,要不要休息,以前我會回復下,現在我也輕描淡寫地直接忽略了。」有了爺爺奶奶細心照料,馮錦源每天的生活都很知足。

  然而,奶奶在前年因糖尿病引起失明,今年在摔了一跤後骨折,至今仍在醫院康復。一直身體健康的爺爺則在今年5月被診斷出患有肺癌,如今在上海華東醫院接受治療。

  在醫學技術局限的條件下,馮錦源曾嘗試過中醫針灸、推拿等治療,但均無顯著療效。「與其把時間花在無效的治療上,不如用多點時間來學習、工作。」他說,每個人的人生都很短暫,需要做點有意義的事。

  這些年,他贊助過民間愛心人士在西藏建校舍,捐助過像他一樣無法進入校園讀書患「淋巴瘤」的少年,還曾教孤兒學習日語、讀電子書,幫助他們自學。

  比起自己未知的生活境遇,他更憂慮自己翻譯工作的前景。「現在開始有了很多人工智慧軟體,可以做到同聲傳譯的翻譯速度,這樣翻譯人員就會慢慢被社會淘汰。」

相關焦點

  • 32歲漸凍人的「破冰」人生:自學日語翻譯百萬字
    (原標題:一名漸凍人的「破冰」人生:自學日語翻譯百萬字,熱心公益)一張靠背椅、一臺電腦桌,「漸凍人」馮錦源32年人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一平方米空間裡度過。直到2014年,隨著「冰桶挑戰」遊戲從國外傳入中國,他和他的家人才知曉這病有一個廣義的叫法——漸凍症。身體的缺陷沒讓馮錦源陷入絕望,32年來,他不斷「破冰」,活得異常豐富。7歲起,他就在家庭教師的幫助下逐步完成中小學課程。因為一本小說,他自學3年考取日語一級,至今靠一臺電腦,一套語音輸入軟體,翻譯了上百萬字的日文書。他還熱心公益,贊助在西藏建校舍,捐助「淋巴瘤」的少年。
  • 一名漸凍人的「破冰」人生:自學日語翻譯百萬字,熱心公益
    一張靠背椅、一臺電腦桌,「漸凍人」馮錦源32年人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一平方米空間裡度過。1985年,他出生後不久就被發現腿腳無力,無法像正常孩子那樣行走,父母帶他四處求醫,有醫生懷疑他缺鈣,也有醫生懷疑他是「重症肌無力」,但診斷和治療仍然無法遏制他的病情發展。
  • 國內漸凍人馮錦源的遊戲人生:從日語翻譯到開發遊戲
    近日澎湃新聞發布了一篇關注漸凍人的報導,相當勵志。據報導,國內「漸凍人」馮錦源在從事日語翻譯20年後,開始轉向遊戲開發,他的作品還在今年6月底成功上線。這是馮錦源第一個遊戲作品。過往人生的34年裡,疾病帶給他的不是絕望,相反給了他更多創作的動力。他說:只要身體狀況允許,會在有限的生命裡學習更多知識」。《幽靈蘭》,圖片來自澎湃新聞「漸凍人」馮錦源1985年出生,出生後便腳腿無力,開始了與疾病的抗爭。
  • 23歲「漸凍人」自學成為日語翻譯
    在上海南京西路的一棟老房子裡,有這樣一位年輕人,他叫羅昂(化名),今年23歲,在23年的歲月中,他全身上下始終能活動自如的,除了腦子,只有兩根手指,靠著這兩根手指,他自學了日語,考出了日語一級證書,成為一名日語翻譯,找到了固定的工作。「既然活著,就要好好過。」他說。
  • 胡婧:人生不設限!重度腦癱患者完成6部翻譯著作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王曉慧 北京報導她沒有上過一天的學,卻成為了一名高級英語翻譯;她肢體一級殘疾,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卻用下巴和腳完成了6部翻譯著作——她就是新疆的優秀翻譯工作者胡婧,一名腦癱患者,憑藉自己頑強的意志力和對翻譯的熱愛,自學英語自學翻譯,在雙手失控的情況下,先後用下巴頦和腳趾頭打字,翻譯、審校了上百萬字的資料。
  • 中國漸凍人「自我書寫」 分享對人生、生命領悟
    主辦方供圖  中新網北京4月20日電 (記者 杜燕)「如果事與願違,一定是命運另有安排」「我已經適應ALS帶來的各種磨難,它讓我學會堅強,懂得珍惜活著的每一天」「希望大家好好護理,等到』解凍』那一天」……今天,「彩虹劇場『愛·無邊』關愛漸凍症,愛心在行動」大型公益活動在京舉辦,並發布中國漸凍人書寫的新書,分享他們抗爭疾病的心路歷程、對人生的領悟、對生命的反思等,讓更多人了解、關注漸凍人群體
  • 用全球說APP自學日語8個月的12個感悟
    從2019年7月算起的話,自學日語已有10個月,其中有8個月在用全球說APP學習。截至4月22日,全球說日語ABC 3級課程,144節課全部學完。自學日語這事兒,真是陰差陽錯的生命奇遇,完全沒有想到會如此投入的意外。 10個月的日語自學,其中主要是用全球說學習的8個月,前2個月可以說是打醬油和摸索,也浪費了一些時間,改時間再詳述,一件事兒能堅持8個月,必然有其吸引人的地方,這個過程也有非常非常多的感悟,此篇文章簡單記錄12個感悟如下,改時間再詳細拆解分享。
  • 附近日語翻譯價格競爭必勝的保證
    附近日語翻譯價格競爭必勝的保證,惠州新世界外語培訓中心是一家專注於語言及語言周邊產品的服務機構。附近日語翻譯價格競爭必勝的保證, 在日本大阪,京都,神戶,奈良,我們以實惠的價格為您提供高品質的日語翻譯服務。需要來日本出差旅行,不會日語也不用擔心!首先嘗試一下我們的「免費預算報價」。
  • 一名日語翻譯的故事
    2012年大學畢業到現在,已經有7個年頭了,我望著窗外矗立的大樓,在這個微風和煦、老闆不在的三月下午,不禁想起大學的時候與同學坐在一個噴泉池邊,她說將來要當翻譯,要賺很多很多的錢,畢業以後我成了一名日語翻譯,賺著剛夠溫飽的錢。現在就想跟大家說一說關於翻譯的故事。一、含金量和工資當別人得知我的職業時,都會配合地做出一副「哇,好高大上」的表情。
  • 知行翻譯:做日語翻譯時,這幾點記得和漢語區分開來
    自中日建交以來,雖然期間中日關係也陷入過僵局,好在中日關係再次破冰,作為日本的官方語言,把日語當成母語的人數大約1.5億人,使用日語的人數佔世界人口的1.6%。日本的製造業一直以來都處於世界領先水平,並且還擁有世界著名的電子和汽車品牌,也正是因為這個緣故,使日語翻譯的應用更加廣泛。作為鄰近邦國,我國對日語翻譯的需求更是迫切,今天知行翻譯就簡單說一下怎麼學習並掌握日語翻譯。
  • 怎麼才能勝任日語翻譯工作呢?日語翻譯公司有話說
    在中日交流不斷深化的當下,日語翻譯的需求開始急劇增長,正因為如此,有不少人開始選擇日語翻譯這一職業,但在日語翻譯公司看來,想要勝任日語翻譯一職,並沒有想像中得那麼簡單,是需要經過不斷的努力和大量的實踐才行。首先,日語翻譯公司認為必須要練好基本功。
  • ...6年翻譯校審百萬字資料-胡婧 腦癱 校審 殘疾孩子 英語專業八級...
    在家人的幫助下,胡婧開始通過「磚頭塊」錄音機自學漢語拼音,之後通過拼音讀物認識了很多字。  有一天7歲的胡婧對爸爸說:「爸爸,我怕長到7歲。」  爸爸問:「為什麼?」她說:「如果長到7歲,我的病還沒好,就耽誤上學了。」聽了女兒的話,父親的心顫抖了,他暗下決心,要不惜一切代價,來滿足女兒的心願。
  • 2020對外經貿大學日語MTI——自學日語中二病上岸
    原創可樂餅博士2020對外經貿大學日語MTI備考經驗分享自學日語中二病上岸日語純屬自學。今年總分404分。我的故事說來話長,一共分6個章節。迷茫:沉淪大學我玩了兩年,英語很爛,專四擦邊過那種,呆在自己被調劑去的英語系,加上我們學校沒有日語系,天天混吃等死看假面騎士。
  • 自學日語靠譜嗎?先來看看你有沒有遇到以下幾個問題!
    一直以來都有很多人向小編諮詢:我想自學日語,可不可行?應該怎樣去自學?自學日語當然有很多好處,比如省錢,而且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去合理安排時間等等。但大部分人由於沒有毅力和恆心都堅持不下來。即使能堅持下來,甚至通過了N1考試,自學日語的人還是普遍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 日語應該如何自學,幾款學日語必備的APP軟體推薦
    今天給大家盤點一下我用過的日語學習類APP 最最日語跟玩遊戲一樣,通過闖關的快感促進自己學習,而且確實能學到很多知識。雖然可能能鍛鍊口語和聽力,不適合系統學習日語。
  • 自學日語你都遇到過哪些問題?
    對於能自學日語的小夥伴小圓學姐還是很佩服的,自學日語是一個非常艱巨的任務,相信很多自學的小夥伴都深有體會,我們就盤點一下在自學日語中都遇到了哪些問題。最開始學日語時每個人都是信心滿滿地,給自己設立了小目標、大目標,但五十音還沒背會就都放棄了,五十音這個關卡就會卡住很多人。
  • 想成為日語翻譯,這3點你必須了解
    部分考過N1的小夥伴感覺自己已經很厲害了,覺得日語翻譯是小case,但是事實上翻譯看似簡單,其實比想像中的要複雜一些,在翻譯的過程中,我們並不是單單將單詞進行轉化,更多的時候我們需要結合自身的理解,通過自己的文學功底,將句子表達出來,比如翻譯同樣的一句話,有些人就表現地非常優美,有些人寫出來的東西就非常low。
  • 因為喜歡東方project,開始了cos,還擔任了東方同人展的日語翻譯
    今天我們採訪的是一位因為喜歡東方project,愛上了唱歌、繪畫,acg文化並開始了自己cosplay之旅,也因為喜歡東方project學習了日語,在國內的中國東方同人展中,擔任了日本友人攤位的翻譯工作。讓我們來聽聽,喜歡東方project,並變得自信的女孩,夜子的故事吧。問:請問可以和小夥伴們介紹一下自己嗎?大魔法師夜子:大家好我是夜子!!
  • 熱心助公益 泰諾健領航2014 FIBO CHINA
    原標題:熱心助公益 泰諾健領航2014 FIBO CHINA  2014年9月12日,泰諾健在FIBO CHINA上海國際健身與康體博覽會的展出成功落下帷幕。此次展會上,泰諾健展出了有氧訓練、力量性訓練和功能性訓練的各項產品,並通過為期3天的「Let’s move for a better world」公益活動,為上海根與芽機構運營的百萬植樹計劃籌得5萬元善款。
  • 8旬候鳥老人的社區公益課堂:免費教年輕人學日語
    半年來,每個周六的上午,孫沈清都要在銀髮黨員公益課堂上,免費教年輕人學日語。  日語是半個母語  上午10時許,新聞裡社區居委會樓上的活動室裡,孫沈清面對4名學生,在一句頗具儀式感的日語問候之後,開始了1個多小時的日語授課。  「您怎麼學的日語?」記者問。  「說起來可就太複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