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文章講了一個曾經因為牙齒問題,拔了3顆牙,4顆牙做了根管治療後,自己學習中醫後,總結出一個經驗。當牙齒出現了問題,應該先考慮中醫來治療,而根管治療應該是最後的手段。是在一家採取了中醫治療後,在沒有辦法的辦法下,再採取的辦法。
先中醫再西醫
今天繼續來講他對中醫和牙齒問題的感受和認知,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他的實踐證明,中醫是可以治療牙痛的,包括蛀牙、牙髓炎及牙齒鬆動等,建議也是先考慮中醫的治療後,無效再選擇西醫牙科。
就拿很普遍的牙痛來說,牙痛的情況可以分為3種。
風火牙痛,胃火牙痛,虛火牙痛。
1)風火牙痛
其特點是牙齦紅腫疼痛,當用冰袋敷之疼痛則減輕,若是遇風、熱則疼痛加重。並且伴有發熱口渴、舌紅舌苔白幹、脈浮數。在中藥的使用上可用清瘟敗毒散。
2)胃火牙痛
其特點是牙齒疼痛是比較厲害,並且伴有膿血滲出,也會牽動面部一起產生疼痛,甚至會導致頭痛。且伴有口臭、便秘等情況。想喝水及喜歡吃冷的食物。且舌苔發黃,脈象滑數。遇到胃火牙痛,推薦的中藥有,清胃散、白虎湯、玉女煎等。
3)虛火牙痛
這樣的牙痛可以說是在生活中佔有絕大多數,並且,是導致諸多牙齒問題的關鍵因素。是要要引起我們的重視。
虛火即為腎虛所致(陰虛或陽虛),就會導致龍雷之火上行。其表現是牙齒隱隱作痛,而牙齦微紅腫。若時間長久,就會導致牙齦萎縮、牙齒鬆動。並且是伴有心煩意亂、失眠眩暈、舌象紅嫩、脈細數。這樣的情況,建議使用的中藥是二至丸、金匱腎氣丸、知柏地黃丸、六味地黃丸、補腎固齒丸等。
預防遠遠大於治療
上面講了3種牙痛的表現及辨別方法。而牙痛之是一種表現,其深層次的是我們應該在平時就應該做好預防。並且,任何事情預防的意義是遠遠大於治療。
在千年以前,我們的古人已經找了,預防和解決牙齒出現問題的辦法。不論是牙齒有問題還是平時預防,都是可以使用這個方法。就是將各種中藥打粉用來刷牙,在清潔口腔的同時,不僅是減少牙齒疼痛,更可以牢固牙齒及保護口腔的作用。
比如被諸多醫家認可的,清代的立戶方.牢牙散,至今已經傳承了400多年,其組方裡就有。
1、 女貞子、旱蓮草、戎鹽:可起到益氣固腎,堅固牙齒;
2、 梅片、薄荷:透熱去火、殺蟲,減少蛀牙;
3、 升麻、寒水石、羌活:可以治胃熱上炎,解齒痛,及減輕牙齦炎;
此方,不僅是牙齒出現疼痛可以使用,更是建議平時刷牙使用,保護牙齒,預防諸多牙齒問題。古方牙粉,要是自己做複雜繁瑣,推薦同款「牙健喜.立戶方「牙膏粉。
建議平時代替牙膏長期使用。
後記:
中醫擅長治未病,更重於平時的牙齒保護,就像上面推薦的立戶方.牢牙散一樣,每天我們都要刷牙,還是出現諸多的口腔問題,這足以說明,僅是清潔口腔是不夠的。而應該防治在前,試試中藥牙粉,或者會給您帶來不一樣的驚喜。
若你出現牙痛,是先看中醫呢?還是去齒科洗牙拔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