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魚之中,鯉魚算是土腥味較重的一種魚,因此常做成紅燒或者糖醋口味,以掩蓋其土腥味。在眾多的淡水魚裡面,鯉魚算不上好吃的魚,地位甚至還不如鯽魚,南方很多地方都難見到鯉魚出售,因為人們更願意吃其他淡水魚。
但是有一種從國外引進的德國鯉魚,卻在引入國內之後大受歡迎,即便是它土腥味也很重,但卻擁有眾多愛好者,在北方已實現大量養殖。
德國鯉魚學名鏡鯉,是的,你沒看錯,不是錦鯉而是鏡鯉。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它類似無鱗魚,表面鱗片稀疏甚至於沒有鱗片,表皮光滑似鏡子一樣。在它的原產國德國,人們是不吃鏡鯉的,歐洲人基本不吃淡水魚,他們養殖鏡鯉的唯一目的是為了垂釣。
鏡鯉是專門培育出來供垂釣的淡水魚,在國外也有很多人喜歡釣魚,他們比賽的方式和咱們國人不一樣,國內垂釣通常比數量,誰釣得魚多,誰獲勝,而國外則是比單條魚的重量。誰釣的魚最重,誰獲勝。
在這種賽制之下,體型越大的魚越受歡迎。鏡鯉的優勢在於,它的生長速度快,體重可以長到六七十斤,對垂釣愛好者來說不僅極具挑戰,而且釣起來之後成就感滿滿。不過人們釣起鏡鯉之後,經過評比合照等環節,最終會將它放回水中,不會把它帶回家吃掉。
國內是把鏡鯉當做食用魚引進的,原因也是它長速快,肉多肥嫩,而且還可以適應北方低溫冷水,目前主要是在北方養殖。不過鏡鯉進入市場後,並沒有按照當初預想的方式發展,而是和國外一樣,進入了垂釣領域。
國內垂釣愛好者比國外還多,鏡鯉是非常受歡迎的垂釣對象,個體大,好釣,不管是新手還是老手都能體會到垂釣的樂趣,因此深受釣魚場老闆的喜愛,經常往池塘裡投放鏡鯉。鏡鯉的價格和普通鯉魚的價格相差無幾,可能貴幾毛錢,從成本上來說沒多大差別,但釣魚人釣起鏡鯉之後,是要掏錢將它買回家的。
釣魚場老闆賣鏡鯉的價格可比賣鯉魚的價格貴,利潤高了,最後自然也更願意投放鏡鯉。很多養殖場的鏡鯉都是被這些老闆承包了,還給它起了個美美的名字:金寶魚,以吸引更多的人,這也是鏡鯉獨特的走紅方式。
雖然鏡鯉的土腥味也重,但處理好了味道也不錯,先油炸再紅燒,肉特別多,吃起來比較過癮。不過鏡鯉的肉質鬆散,這點不如普通鯉魚,只能說它更適合垂釣,吃掉它是為了不浪費資源。
讀者朋友們,你們釣過鏡鯉嗎?對它有何看法?歡迎留言交流哦!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