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5nm晶片的製造成本曝光

2020-11-29 騰訊網

摘要:作為全球最大最先進的晶片代工廠,臺積電在半導體製程工藝技術上一騎絕塵,是全球首家量產5nm工藝的晶片代工廠,蘋果最新推出的A14處理器就是採用了臺積電的5nm工藝製造的。不過,隨著摩爾定律的持續推進,製程工藝的提升越來越困難,成本也越來越高。

作為全球最大最先進的晶片代工廠,臺積電在半導體製程工藝技術上一騎絕塵,是全球首家量產5nm工藝的晶片代工廠,蘋果最新推出的A14處理器就是採用了臺積電的5nm工藝製造的。不過,隨著摩爾定律的持續推進,製程工藝的提升越來越困難,成本也越來越高。

最近,有人發表了對臺積電晶圓成本和價格的估計。毫不奇怪,每一種新的製造技術都使晶片的加工變得越來越昂貴,因為節點往往需要更多的資金。臺積電最新的N5(5nm)製造工藝在每片晶圓上顯得特別昂貴,因為它是新晶圓,但是其電晶體密度使其特別適合電晶體數量眾多的晶片。

著名的半導體博客作者RetiredEngineer發布了一張表格,其中按臺積電計算了2020年臺積電每個假設晶片的銷售價格。該表格的來源未提及,但可能來自於一份涵蓋代工業務和製造商的最新半導體報告。

該模型基於假想的5nm晶片,該晶片大小為Nvidia P100 GPU(610 mm2,907億個電晶體,速度為148.2 MTr / mm2)。就每個圖案化的300毫米晶圓的晶圓代工銷售價格而言,該模型考慮了諸如CapEx,能耗,折舊,組裝,測試和包裝成本,晶圓代工營業利潤率以及其他一些因素。同時,每個晶片的代工銷售價格還包括設計成本,但是這個數字因公司而異,並且因節點而異(即,不同公司的610 mm2 5nm的設計成本不同,並且610 mm2晶片的實現方式也不同)由於設計規則和IP的不同,每個節點之間也是如此),因此應不是一成不變的。

據估計,臺積電出售使用其N5技術處理的300mm晶圓,售價約為16,988美元(約合114820元)。相比之下,這家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合同製造商對使用其N7節點圖案化的300mm晶圓的價格約為9,346美元(約合63168元),對於使用16nm或12nm技術製造的300mm晶圓的價格為3,984美元(約合26927元)。

如今,有許多因素使臺積電的N5節點使用起來如此昂貴。首先,臺積電在幾個月前開始生產5nm晶片,其晶圓廠及其使用的設備尚未貶值。其次,N5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極紫外光刻技術的使用,並且最多可以在14層上使用。根據ASML的說法,每月每個大約45,000個晶圓開始,一個EUV層就需要一個Twinscan NXE步進掃描系統。據信,每個EUV工具的成本約為1.2億美元,而且這些掃描儀的運行成本也相當高。鑑於臺積電的體積,其N5技術需要大量此類掃描儀。因此,臺積電要折舊N5所用的晶圓廠和設備將花費一些時間。

但是,即使按當前成本計算,由於其高電晶體密度和性能,對於高度複雜的晶片製造商來說,使用臺積電的領先工藝也很有意義。根據提供的數字,使用N5製造610mm2晶片的成本為238美元(約合1608元),而使用N7生產同一晶片的成本為233美元(約合1574元。在16 / 12nm節點上,同一處理器將大得多,製造成本為331美元(約合2237元)。與N7相比,在N5時,晶片不僅會相對較小(更精確地說為610mm2),而且在給定功率下運行速度也會快15%,或者在給定頻率下功耗會減少30%。

臺積電(TSMC)表示,其N5的壽命同時具有比N7更低的缺陷密度,因此晶片設計人員可以預期,最終基於N5的晶片的產量通常會高於基於N7的IC。鑑於N5用EUV單圖案替代DUV多圖案這一事實,後者是值得期待的。

在節點之間進行這種比較時要記住的一件事是,儘管它是基於臺積電和整個半導體行業的數據,但實際數字尚未得到臺積電的證實,因此它們可能並不完全準確,以上數字,僅作參看。

編輯:芯智訊-林子 來源:快科技、互聯範兒

相關焦點

  • 一顆臺積電5nm晶片總成本超2900元?
    該報告同時估計,每片300mm直徑的晶圓通常可以製造71.4顆5nm晶片,這讓無晶圓晶片公司的製造成本達到每顆238美元(約為1642元)。不僅不如,通過對半導體行業和AI晶片設計的調查,作者通過模型不僅估算出5nm晶片238美元的製造成本,還提出了每顆晶片108美元的設計成本以及每顆晶片80美元的封裝和測試成本。這使晶片設計公司為每顆5nm晶片支付的總成本將高達426美元(約為2939元)。
  • 臺積電加速研發2nm工藝:晶片成本超10億美元
    臺積電加速研發2nm工藝:晶片成本超10億美元 2020-04-23 16: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傳6nm的5G晶片尚未在臺積電流片就急著曝光
    繼 2019 年高通、聯發科接連出招 7nm 的 5G 晶片,2020 年初始高通和紫光展銳就趕緊端出 5nm 和 6nm 技術亮相,究竟是在急什麼?對紫光展銳而言,以首顆 SoC 晶片虎賁 T7520 加入全球 5G 晶片的世紀之戰,有著特別重大的意義。因為,展銳要以 5G 晶片來逆轉頹勢,爭取躋身手機晶片供應商第一梯次的機會。
  • 八千名工程技術人員攻堅2納米工藝,臺積電意欲突破晶片製造極限
    工藝流程水準的高低決定了晶片的性能,現階段,世界上最好的和已完成批量生產的工藝流程當屬臺積電的5 nm工藝流程,但臺積電明顯不適合停止5 nm工藝流程,據了解,臺積電已啟動8000多名技術工程師全力合理布局2 nm工藝流程的研發,以維持其在晶片代工製造行業的領先地位。難道2納米就是晶片加工工藝的物理極限麼?
  • 14nm對決7nm:中芯國際(00981)比臺積電(TSM.US)差在哪裡?
    2020年第二季毛利率為26.5%,相比2020年第一季為25.8%,2019年第二季為19.1%。從財報上看,中芯國際整體業績的表現還是很優秀的。28納米工藝的「黃金線」隨著半導體製造技術的進步,晶片製程越做越小,性能也在不斷提升。但並非所有晶片設計公司都會選擇最先進的半導體製造工藝。
  • 荷蘭ASML傳來新消息,1nm光刻機賣30億,三星、臺積電非買不可
    據悉,新一代EUV光刻機將採用雙重曝光方案,從而實現3nm晶片生產。 不過,這將造成光刻機製造程序更加複雜,同時也將增加晶片的生產成本。但是,ASML的這一突破,對正在發力更高精度晶片的臺積電、三星來說,絕對是一件益事。
  • 晶片製造到底有多難?真正的晶片製造過程十分複雜
    單單從晶圓到晶片,其價值就能翻12倍,2000塊錢一片的晶圓原料經過加工後,出來的成品價值約2.5萬元,可以買一臺高性能的計算機了。 晶片的集成程度取決於光刻機的精度,光刻機需要達到幾十納米甚至更高的圖像解析度,光刻機的兩套核心系統——光學系統和對準系統的精度越高,可以在矽片上刻的溝槽越細小,晶片的集成度越高、計算能力越強。 目前,世界上80%的光刻機市場被荷蘭ASML公司佔據,而能夠進行7nm甚至5nm生產的EUV光刻機目前全球也只有ASML一家能夠供應。
  • 領先蘋果,華為將全球最先發布5nm麒麟處理器:臺積電正最後趕工生產
    8月23日消息,據產業鏈最新消息稱,華為將在下個月發布新的旗艦版麒麟處理器,其基於臺積電5nm工藝,而它也將會是全球最先推出5nm移動晶片的廠商,這要比蘋果至少快近一個月時間,
  • 全球最強晶片巨頭再受打擊!蘋果不願承擔巨額流片費:3nm晶片要涼?
    【8月2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自從在2020年5月15日,美國商務部再次頒發晶片斷供禁令後,也是讓國內很多小夥伴們再次了解到了國內晶片製造工藝水平,國內最強晶片代工巨頭—中芯國際目前只能夠量產14nm工藝晶片,7nm工藝還在研發中,而全球最新的5nm晶片工藝,只有臺積電可以生產製造,就連全球最強的IDM晶片巨頭—Intel宣布
  • 美國晶片先進位程建廠願望或落空,臺積電2納米量產為何定在新竹
    臺積電公司5月份曾宣布,其將在美國的亞利桑那州建造和運營一家用於生產5nm半導體晶片的先進晶圓廠,按規劃,該工廠月產能將達到2萬片,將於2021年動工,2024年量產,總投資在120億美元。當臺積電在美國工廠工廠建立的時候,臺灣新竹工廠已經在量產2nm了,2nm與5nm之差可不是一個代級,即使不是最先進的製程,在亞利桑那州建廠,美國也很樂意。筆者一直強調ICT(信息、通信和技術三個英文單詞的詞頭組合)產業將會是未來各國經濟的財富之源,而晶片和5G這是其最重要的兩大基礎。
  • 晶片工藝捅到天花板?臺積電正式宣布,我國早已開始布局!
    科技的快速發展,催生出了5G、AI、雲計算、物聯網等多種行業,行業雖不同,但都需要晶片作為核心驅動。要知道,晶片行業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產業鏈,其中包含設計企業、製造企業和晶片製造核心設備的生產企業,西方對國產晶片的卡脖子,讓光刻機成了業內比較受關注的話題。
  • 一枚晶片的實際成本是多少?
    用公式表達為:晶片硬體成本=(晶片成本+測試成本+封裝成本+掩膜成本)/ 最終成品率對上述名稱做一個簡單的解釋,方便普通群眾理解,懂行的可以跳過。從二氧化矽到市場上出售的晶片,要經過製取工業矽、製取電子矽、再進行切割打磨製取晶圓。晶
  • 傳僅流片費用達3億元,5nm工藝只有蘋果華為敢先「玩」?
    據美國科技網站AppleInsider報導,臺積電財務長何麗梅日前表示,臺積電5納米製造工藝預計將於2020年上半年實現量產。屆時業界將會看到一大批採用5nm工藝的晶片。
  • 「礦業」江湖生變,嘉楠耘智7nm晶片能否破局
    臺積電公開新聞發言人暫未直接對嘉楠耘智的說法進行回應。  礦機晶片公司降低功耗有兩個辦法,一是通過優化晶片設計,這取決於晶片研發團隊實力,二是依靠晶片代工廠提升工藝。  晶片代工廠英特爾、臺積電和三星等已開始在7納米工藝上競爭,據中國科學報報導,目前幾大代工廠中只有臺積電宣布將於今年下半年量產7nm工藝製程晶片。
  • 臺積電2nm工廠計劃建在新竹 已獲得建廠所需土地
    據國外媒體報導,5nm工藝在一季度大規模投產之後,臺積電下一步的工藝研發重點就將是更先進的3nm工藝和2nm工藝,為儘快量產,相關的工廠也需要提前謀劃,同步跟進。雖然3nm工藝還未投產,2nm工藝也還在研發階段,但臺積電已經在謀劃2nm工藝的晶片生產工廠。
  • 電子晶片製造過程是什麼?
    這也標誌著華為完全放棄了讓臺積電繼續生產晶片的努力,與此同時,許多人對晶片有更多的疑問,在中國技術發展之後,為什麼一個小晶片卻變成了華為的攔路虎這麼大的企業?我們來談談晶片製造工藝和技術要求?製作一個晶片有四個步驟,分別是矽淨化、晶片光刻、晶片蝕刻和封測、封裝。
  • 機構計算AMD 16核銳龍晶片製造成本:42.05美元/片
    臺積電的7nm工藝目前是所有量產工藝中最先進的,AMD選擇第一個跟進7nm CPU帶來了諸多好處,但上馬7nm工藝的代價也是很大的,之前有數據顯示7nm晶片光是設計費用就要3億美元,日前有爆料稱7nm全光罩流片一次就要3億元人民幣,這還不算IP授權的費用。
  • 燒不起的晶片:研發3nm費用高達50億美元
    先進工藝的半導體晶片研發投資越來越高,未來的5nm工藝晶片研發耗資需要5.4億美元,3nm工藝就更燒錢了,工藝研發就需要40-50億美元,晶圓廠建設需要150億美元。眾所周知,製造出來的晶片性能越好,功耗越低,核心面積更小,成本更低——前面三個優點沒什麼問題,成本更低這個是針對核心面積減少,同樣的晶圓下生產出來的晶片更多,這樣會降低成本。
  • 為什麼華為不搞晶片製造?因為任正非只猜中了過程,沒猜中結局!
    基於過去十年來在晶片上的投入和努力,華為設計出了世界上一流的晶片,從過去幾代麒麟晶片的性能來看,已經逐步追上甚至超過了高通的驍龍晶片和蘋果的晶片,但是,十年努力,卻依然無法擺脫被美國封殺的下場,因為華為自己製造不了晶片,甚至在國內產業鏈中也找不到能生產製造7nm(更別談5nm)的晶片。
  • 沒了臺積電代工,華為還有必要設計晶片嗎?
    我們知道,華為最新的旗艦晶片是麒麟9000,由於「禁令」的存在,臺積電無法為華為代工。所以,很多朋友都認為,麒麟9000將成為華為的「絕版」旗艦晶片。這並非空穴來風,華為多放努力無果,晶片供應沒有得到解決。我明知道,在「禁令」生效之前,華為花費巨額資金,臺積電開足馬力生產(麒麟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