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已經進入醃魚高峰期
□楚天都市報記者 曹磊 通訊員 周小平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李輝
準備醃魚、做魚丸的市民,可能要比上個月多花點錢了。記者走訪了解到,因為前期本地淡水魚集中捕撈,市場價不斷走低,現在進入醃魚高峰期後,農戶將主要品類「四大家魚」進行分段擇優上市,供應量相對之前減少。在市場需求量不斷增加的情況下,淡水魚價出現上漲趨勢。
業內人士稱,與灌制臘腸相比,醃製臘魚的工序更家常。尤其是市場上醃魚加工費較高,市民自己在家醃魚可能既便宜又放心。
醃魚高峰期淡水魚漲價
「現在買草魚來醃製臘魚的人多,稍微漲了點價。」昨天上午,漢陽王家灣附近的農貿市場裡,水產攤主張師傅一邊處理大草魚,一邊向顧客解釋:「現在市場這麼大的魚,都屬於優質緊俏貨了。」
記者看到,這條草魚體型較大,上秤一稱就20多斤,算下來要160多元。「現在8元一斤,比上個月漲了1到2元。」張師傅說,攤位上的草魚、鯿魚、鯽魚、青魚、花鰱等家常魚品,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漲價,主要原因就是臨近冬至,家家戶戶都要醃魚,高峰期裡的來貨量卻比上個月少,價格自然穩中上升。
隨後,記者又來到武昌武泰閘的一家農貿市場,在售的淡水魚品種豐富。草魚7元到8元一斤,青魚8元到9元一斤,均漲了1到2元;鯽魚價位按大小區分,每斤8到9元,鯿魚12到14元一斤,漲價了2元。
上市量較去年同期減少
在漢口後湖大道的一家集貿市場,水產攤主劉師傅告訴記者,從12月上旬開始,武漢提前進入醃魚的高峰期,草魚變得非常俏銷。「還有幾天就是冬至,市場需求量會進一步加大,這幾天進多少貨就能賣多少,一天銷量可以達到1000斤到1500斤。」
隨後,記者聯繫上江夏烏龍泉勤勞村水產養殖基地的負責人羅生雷。他介紹,合作社目前的養殖總水面有近5000畝,主要養殖四大家魚,配套養殖包括鱖魚、羅非魚等十多種名特優水產品,總產量可達到300萬斤。
「不過,今年夏天受到洪水影響,存塘量不多。」羅生雷說,下半年為恢復生產,基地加大補苗投放養殖,出水量不斷增加。進入醃魚旺季以後,為了保持過年前一直有魚供應,目前進行分段擇優捕撈,選擇個頭更大的四大家魚上市,出水量由此明顯減少,平均每天只有3萬斤魚上市,較去年同期減少一半左右。
自己醃魚便宜更放心
醃魚高峰期,除了魚價變貴,市民在外面店鋪加工的醃魚費也在上漲。有經驗的市民建議,醃魚不像灌腸那樣有技術含量,如果醃製數量較多,或者醃魚的個頭較大的話,可能自己在家動手來醃更划算,也更健康。
在記者探訪的幾家店裡,臘魚的加工費用每斤4元到6元不等,主要差別就是口味和用料不同。一家店主稱,醃魚不用機器也不用輔料,就是費時間,加工費其實就是人工費。
「一條草魚或者青魚,至少都是20斤,加工費至少要近百元,如果對口味沒有什麼要求,真不如自己在家醃。」市民羅女士說,在魚價上漲的情況下,加工費可以抵得上半條魚。
食品專家提醒,醃製臘貨的周期長,對醃製的材料、環境要求高,但醃魚的工藝要求並不高,自己醃魚更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