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鼻塞是一種常見的情況,導致的原因也比較多,對於孩子鼻塞的情況,媽媽們也不要大意,一定要重視,特別是要合理診斷。
小兒鼻塞類型
1、過敏性鼻炎
原因:身體對於吸進去的空氣、吃下去的食物、或皮膚所接觸的異物,產生過度的反應。
症狀:典型的鼻過敏有打噴嚏、流鼻水、鼻塞、鼻子癢、眼睛癢等症狀。理學檢查可見鼻腔黏膜蒼白水腫,合併有大量透明的鼻水。有這樣過敏體質的人常合併有呼吸道過度敏感、氣喘、和其它相關的過敏性疾病。
治療原則:治療的首要原則便是找出過敏原並且避開過敏原,平時應注意均衡飲食,並養成運動的習慣,以減輕症狀,早晨起床時應先穿好外套,戴上口罩五分鐘後再走出室外,症狀嚴重時可口服抗組織胺或使用鼻噴劑。倘若以上的方法都沒有辦法有效的控制,則可以考慮雷射或手術治療。
2、肥厚性鼻炎
原因:因為發育過程鼻中隔生長彎曲,或後天受到撞擊造成鼻中隔彎曲。不管是那一種原因,此現象常合併有代償性的慢性肥厚性鼻炎。
症狀:單側替換性或雙側鼻塞、頭痛、無法集中注意力等症狀。理學檢查可見鼻中隔彎曲與鼻甲過度增生肥厚。
治療原則:症狀較輕微者,可於平時多運動或使用藥物控制;症狀較嚴重者,則可能需要施行手術矯正過度彎曲的鼻中隔和過度肥厚的鼻甲。
3、慢性鼻竇炎
原因:因為鼻竇結構異常或長期發炎不愈所造成。
症狀:膿鼻涕、鼻涕倒流、鼻塞、頭痛等症狀。理學檢查可見鼻腔內有膿鼻涕、鼻蓄膿、鼻涕倒流等現象,嚴重者合併有鼻息肉的存在。
4、鼻塞
治療原則:先以抗生素與鼻衝洗治療一至三個月;倘若無效,則必須使用鼻內視鏡手術來清除病灶。
有些患者用胡椒粉誘發打噴嚏,雖然暫時可以達到清除鼻涕的效果,但是卻有可能因此而誘發氣喘、異物吸入肺部等更嚴重的後果,風險實在是太大,應避免使用類似的方法。倘若在冬天或夜裡,症狀比較嚴重時候,建議使用溫溼毛巾,輕輕覆蓋鼻部,一樣可以達到緩和過敏症狀的效果。
倘若沒有其它重大疾病,則規律的生活、均衡的飲食、養成運動的習慣、多喝水、多食用溫和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應可改善症狀。倘若以上的方法均無法使症狀改善,建議尋找專科醫師,接受進一步的檢查,及早診斷病因,及早治療。
小兒鼻塞症狀
1、鼻涕多:幼兒經常會流鼻涕吐口水,然而當孩子出現鼻炎情況時鼻涕會增多。家長可以觀察到幼兒鼻腔的粘液或粘膿性,偶有膿性。不過膿性一般都是在繼發感染之後才會出現。
2、鼻塞哭鬧:當孩子感覺鼻腔不適時會表現出哭鬧,此時家長可以通過幼兒哭鬧的聲音以及及時觀察寶寶的呼吸來發現是否出現鼻塞的症狀。尤其是夜間、靜坐或是寒冷的時候,幼兒鼻塞的情況會加重。
3、鼻子腫脹:當孩子感冒或者鼻炎出現時比內雙側會出現腫脹的情況。家長仔細觀察會發現孩子鼻子表面光滑、溼潤,呈現深紅色。裡面鼻黏膜水腫、蒼白,此時應該儘快到醫院進行就診。
4、張口呼吸:由於鼻子已經不通氣了,孩子會不自覺地用張大嘴巴用口呼吸。
小兒鼻塞診斷
1、出生後即出現鼻塞/鼻部畸形如先天性後鼻孔閉鎖、鼻中隔偏曲,因鼻塞而張口呼吸,睡眠時鼾聲大,說話帶閉塞性鼻音。增殖體肥大,是兒童期鼻塞的主要原因。鼻塞為時甚短,伴有鼻癢、打噴嚏、流清水鼻涕甚至發熱等全身症狀。
2、急性鼻炎即感冒鼻塞為間歇性和交替性,白天、天熱或運動後減輕,夜間、寒冷或入坐後中重;側臣時下側鼻塞較重,伴有分泌物增多。
3、慢性單純性鼻炎鼻塞較單純性為重,且呈持續性,不受體位的影響,說話呈閉塞性鼻音。
4、慢性肥大性鼻炎,鼻腔內有乾燥膿痂而引起鼻塞;或因鼻腔寬大、呼吸氣流減低和鼻黏膜感覺神經萎縮而覺,鼻塞,呼出氣體有腥臭味。
(責編:張連東、胡洪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