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魯國國君被封侯爵,《盜墓筆記》中的魯殤王為何稱作王?

2021-01-09 閱史明心

導語:追溯《盜墓筆記》的歷史背景實在是久遠。一直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的伏羲氏。當然這其中很多都是出自於神話。

就比如《盜墓筆記》的核心,長生不老的秘密,最初便是伏羲氏所發明的。這背後的歷史已經是無從考證。

如果當做歷史來看無疑是有點荒誕了。但作為神話傳說來看,卻能帶給大家許多暢享。畢竟神話還有擁有很強大的魅力。

【一】周穆王與西王母

因為長生所結下的緣分。

周穆王與西王母都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周穆王眾所周知是周朝的天子。自周武王滅商之後,周朝便統一了中原大地。

周朝的歷史對於後世的影響可以說是非常深遠的。比如我們現在很多禮儀包括潛在的文化思想很多都是起源於周朝。

周朝的周穆王姓姬,名字叫做滿,所以周穆王實際的名字應該叫做周滿。因為他是周朝的天子,所以也叫做穆天子。

根據史料記載,周穆王是周朝的第五位天子。這位周穆王一生非常具有傳奇色彩。因為歷史距今過於久遠。

很多關於周穆王的史料都已經丟失了。但在《穆天子傳》中,記載了許多關於周穆王的事情。其中最吸引人的便是周穆王與西王母的故事。

提起西王母很多人便想到神話中的王母娘娘,其實這兩個人並沒有什麼交集。王母娘娘是神話中的人物。

而西王母是西域一個小國的君主。西王母是真實存在的。並且在周穆王西遊的時候,周穆王與西王母是見過面的。

周穆王在位期間,做了一件事,《盜墓筆記》對此進行了文學加工。這件事情就是周穆王西徵崑崙。

我們知道崑崙是當時西王母國的所在地。周穆王曾與西王母一見鍾情,為何再次之後又起兵討伐西王母國呢?

其實周穆王攻打西王母國,並不是針對西王母本人,而是因為周朝時期西域的犬戎經常東出騷擾中原大地。

為了讓中原地區能夠有一個穩定的環境,周穆王不得不西徵崑崙。此外在周穆王西徵崑崙的時候,西王母已經不在了。

按照《盜墓筆記》來說,此時的西王母,已經服下了屍蟞丸,進入隕玉去實現自己長生不老的大計。

【二】戰國時期魯國國君被封侯爵

作者故意露出破綻嗎?

《盜墓筆記》中,最初知道長生不老秘密的人只有西王母,因為她與周穆王一見傾心。為了能夠永生永世與周穆王廝守在一起。

西王母把長生的秘密告訴了周穆王,但周穆王被世俗重任所牽絆,並沒有及時按照西王母的方法去實現長生。

而是在實現長生之前,先利用這些秘密,平定周朝四周的叛亂。有的人說周穆王很渣,其實事實情況,估計周穆王也是身不由己。

畢竟他是周朝天子,做事情不能只為自己考慮。當然最後周穆王還是按照西王母的方法去實現長生,這是後話。

但長生的秘密,周穆王卻並沒有守住,而是讓魯國的魯殤王竊取到了。我們看魯殤王這個角色,在歷史上是並不存在的。

因為魯國在被周天子分封的時候,是侯爵。周朝和春秋時期,當時社會的爵位是按照公侯伯子男的順序進行排列的。

魯國的國君是侯爵,那麼無論如何他是不能稱王的。周朝沒有帝這一概念,周朝天子是被稱作王的。

當時魯國的國君最多只能稱自己為某某侯。南派三叔對歷史這麼精通的一個人,相比不是故意留下這個漏洞。

【三】魯殤王為何稱作王?

另有隱情。

我們知道《盜墓筆記》中周穆王最後是鑽到了玉俑中去實現長生。而後來的魯殤王也是鑽到了玉俑中。

那麼問題來了,魯殤王是如何從周穆王那裡竊取到長生秘密的呢?在那樣一個等級分明的朝代,下級想要獲取上級的機密。

應該比現在資訊時代要困難的多。此外從玉俑的作用來看。玉俑的玉並不是普通的玉,而是從天而降的隕玉。

這與進入西王母宮的隕玉中實現長生,是異曲同工之妙。但玉俑有個缺點,那就是得定期從裡邊出來。

如果一直不出來,那和一具屍體有什麼兩樣呢?雖然生命是活著的,但也沒有意義了。從周穆王進入玉俑。

到魯殤王的出世,時間跨度非常久遠。所以我們可以大膽假設,春秋時期的魯殤王其實就是當年的周穆王。

因為進入玉俑的時候,他就是天子以王自居。所以後來從玉俑中出世,雖然不能繼續做周朝天子。

但自封為魯殤王也並不不可。這說明周穆王此人對於權力還是深深的迷戀著。但魯殤王最後並沒有持續的長生。

魯殤王鑽進玉俑實現長生的秘密被他的軍師鐵面生知道了。以至於最後魯殤王的玉俑被鐵面生所竊取。

這才引出了後世關於追尋長生的坎坷之路。如果周穆王當年不是進入玉俑,而是去西王母宮的隕玉中,那麼就不會有後世這些事情了。

結語:

總之,戰國時期魯國國君被封侯爵,而《盜墓筆記》中的魯殤王稱作王,這並不是作者南派三叔的筆誤,而背後的玄機,很有可能魯殤王就是周穆王重生之後的身份。

--END

【歷史像一壺陳年老酒,需要細細的品,在這裡,靜下心,我帶你穿越那千年往事,回來,你會更加粉嫩。關注你的老朋友:閱史明心】

相關焦點

  • 戰國時期君和侯有何區別,商鞅和白起都沒有封侯範雎呂不韋卻可以
    既然這樣那很多人就會提出一個問題:商鞅變法如此大的功勞,被秦孝公封在商於之地,封號商君;而魏冉被封為穰侯、範雎被封為應侯、呂不韋被封為文信侯,雖然他們都有功勞,但是遠不如商鞅吧,為什麼地位要比商鞅高呢?這就需要了解下春秋戰國時期的爵位制度和一些歷史事件了。
  • 戰國時期君和侯有什麼區別,如商君,武安君,穰侯,文信侯等?
    這個「君侯」,既不是西周時期公、侯、伯、子、男「五等爵」裡的侯爵,也不是商鞅「二十等軍功爵」裡面的一等列侯爵,它是當時各個諸侯國內部貴族變相實施的一種「封君爵位」。試著來細談! 第一種:西周時期,爵位分為五等。
  • 開創「二十等軍功」的商鞅被封為商君,而白起又為何不能封侯?
    先秦時期有三種封爵體系,第一種是商周時期所謂的五等爵(公侯伯子男),第二種是秦孝公在位時由商鞅制定的二十等軍功制,第三種是變相的封君制(侯爵>君爵),那今天我們就來探究一下開創「二十等軍功」的商鞅被封為商君,而白起又為何不能封侯?
  • 西周分封時,齊國和魯國同在山東境內,為何大家都認為魯國是正統
    說起山東,我們知道有一個稱呼是齊魯大地,主要是因為之前山東境內有兩個重要諸侯國,也就是齊國和魯國。齊國和魯國是在西周的時候出現的,是周王室分封在山東境內的兩個諸侯國。在面積上齊國要比魯國大一些,而且實力也要更強一些。戰國時期,齊國成為了戰國七雄之一,而魯國後來被滅了。
  • 春秋戰國時期70個國家簡介
    西周初,成王封其弟叔虞於唐(今山西翼城西),為當時重要封國之一。叔虞子改稱晉,後曾遷都於曲沃(今山西聞喜)、絳(即翼,今山西翼城)、新田(今山西侯馬)等地。西周末年,晉文侯擁戴平王東遷洛邑,殺死在西周故地自立的攜王,為東周的締造立下大功,受到平王獎賞。春秋初,晉國內部出現公室與貴族爭奪君位的長期鬥爭。
  • 沙海:西王母不死藥和張家的關係,這一切都在盜墓筆記中留下伏筆
    我們都知道,一開始盜墓是為了財富,不管是你為了自己,還是說為了充實軍隊,都離不開這財富。當你對財富、權勢的欲望都得到了滿足。你會畏懼死亡,並渴望著長生。於是便有西王母不死藥的傳說,以及無數為了長生而瘋狂的人們。在電視劇中,西王母的不死藥到底能夠讓人長生嗎?在傳說中,周穆王在西方的西王母娘娘手中得到了不死藥,是通過搶的,還是愛情就不得而知了。
  • 黑金古刀快到碗裡來《盜墓筆記》打造私人博物館
    當南派三叔說出這句話時,《盜墓筆記》裡小哥的真愛粉們想必都不禁捂住了亂蹦的小心臟,多希望悶油瓶真的出現在自己的面前,如書中那般,沉默,卻充滿魅力。就算這個夢想無法實現,如果能收藏他的兜帽衫,摸一摸他的黑金古刀,那也是極好的!在深海娛遊研發、天拓遊戲獨代的千萬級IP手遊《盜墓筆記》中,黑金古刀現身私人博物館,想要收集它的稻米們千萬不要錯過!
  • 春秋時期,齊國為什麼不滅「嘴邊」的魯國?
    現在的山東,我們也叫它「齊魯大地」,這都源於春秋時期的齊國和魯國。那麼,回到春秋時期,齊國疆域遼闊,魯國就在它的懷抱當中,為什麼幾百年的時間裡齊國遲遲不滅掉魯國?是因為滅不了還是不敢滅?還是什麼其他原因?
  • 《盜墓筆記》中真實存在的寶物。銅魚?神樹?人面鳥?六角鈴鐺?
    上一次說到《盜墓筆記》中那些看似玄幻,其實真實存在的文物,今天我們繼續盤點。在這類小說中,三叔的文筆和知識量,還有無比大的腦洞,給盜墓迷構造了一個奇幻的空間,我十分佩服三叔的是他能把現實中的文物和小說相串聯,而且功能還差不多,接下來就盤點幾個對我印象比較深刻的。
  • 盜墓筆記中的各種東西,現實中真的有,鬼璽,蛇眉銅魚,雞冠蛇
    來源:江湖/編輯:古風江湖很多朋友應該都是喜歡看有關盜墓的小說或電視的!既然大家都感興趣,那麼接下來的內容就不會讓你感到無聊。在裡給大家帶來的可都是有可能在現實中真實存在的東西。據說是鬼王魯殤王的東西,傳說是魯殤王在一條巨蟒的肚子裡找到一個紫玉盒子,那裡面裝的就是鬼璽,鬼璽能夠召喚陰兵。七星魯王宮:其實是乾陵。鳳凰膽:又名?
  • 魯國為楚國所滅,為何不是近在咫尺的強大齊國?
    山東省也稱齊魯大地,是因為春秋戰國時代,山東有兩個著名的諸侯國:齊國和魯國。就實力而言,齊國強於魯國。春秋時,姜姓呂氏齊稱霸天下,齊桓公姜小白是春秋第一個公認的霸主。到了戰國,田氏齊國依然是戰國七雄之一。而魯國,無論是春秋還是戰國,都活在齊國的陰影之下。
  • 兩次被滅國兩次又復國,春秋戰國中的「豬堅強」,「感動」秦始皇
    這個豬堅強是個小諸侯國,兩次被滅國,卻堅強的兩次又復國,到秦始皇一匡海內,「六王畢,四海一」之時,這個堅強的國還存在著。這個春秋戰國時期的「豬堅強」便是不起眼的衛國,衛國雖是小透明,其國祚卻長達900餘年,是周王朝存在時間最長的諸侯國。從西周到東周,從春秋到戰國,衛國一路看遍風景,見證了周王朝的興衰浮沉。
  • 魯國的木聖魯班PK宋國的科聖墨子,技術實力哪家強?
    首先,魯國和宋國在整個春秋戰國,都是非常特殊的兩個國家。魯國的先祖是周公旦,開國公是周公旦兒子,也就是周武王的親侄子,所以魯國是周天子嫡系,同為姬姓,分封級別侯爵。宋國的開國公是商紂王的親哥哥微子啟,宋襄公曾是春秋五霸之一,分封級別公爵。需要提到,墨子祖上是宋國宗室的目夷,目夷是宋襄公的異母兄,曾作為大臣輔佐宋襄公。
  • 盜墓筆記全梳理,張家、汪家、西王母,一個關於長生的秘密
    盜墓筆記,是繼鬼吹燈之後我國又一部現象級盜墓小說。它和鬼吹燈不同的是,行文和想像力更加的天馬行空。讀完之後,讓所有讀者大呼過癮。然而也正式因為這樣,讓很多讀者吐槽盜墓坑太多。比如終極的秘密是什麼、長生真的可以實現嗎、小哥到底多少歲了?這些三叔基本上都沒有明說,只留給讀者自己慢慢想像。而由於每個故事都懸疑無比,使得很多人都不明白盜墓筆記到底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 封國屏藩,拱衛宗周——看西周封國的原則和技巧
    這些姬姓諸侯國中,周公之子伯禽所建的魯國(監控山東),武王同母弟康叔封所建的衛國(監控河南),召公爽之子旨所建的燕國(監控河北京津)以及成王同母弟叔虞所建的唐國(即晉國,監控山西),成為周王畿的主要屏障。這裡有個有趣的現象,成康時期的重臣周公和召公並未去最初的封地魯國和燕國就封,而是各自派長子去兩地建國,自己則留在(賴在?)
  • 春秋時期,為何別國國君都稱「公」,唯獨楚國國君稱「王」?
    楚國最初被周成王分封為「子爵」,是爵位中最低一級。但是後來經歷兩次稱王事件後,楚國國君便一直以「王」的稱號一直到戰國末期。首先楚國為什麼要稱「王」呢?尊卑與實力的問題。1、三子封王后又取消楚國被周成王封在南邊,替周王朝抵擋南蠻,撫化南蠻。楚人先祖由於帶來了中原的先進技術與發展水平,吸引很多蠻部歸附,楚國也壯大起來。
  • 苦等8年等到《盜墓筆記》真正結局!朱一龍將出演系列新故事……
    《盜墓筆記》之所以依然保持熱度不減,這和他的故事設定是分不開的。故事的源頭是一部戰國帛書的殘篇,上面記載了一座奇特的戰國古墓位置。而這個秘密陰差陽錯的被搞古董生意的吳邪發現。他從爺爺吳老狗那裡看到了一本日記,得知自己的祖輩是靠盜墓為生,並且知曉了不少「地底下」的事情。 他央求三叔吳三省帶他「下地」一次。
  • 宋朝只有30位國公
    齊國公、寧遠候、永昌伯,屬於什麼級別,宋朝僅有30位國公?文/詩雨論史最近電視劇《知否》引發了網友對劇中人物的熱烈討論。劇中由趙麗穎飾演的女主和幾位愛慕者之間的故事可謂扣人心弦。盛家幾個女兒,除了如蘭是低嫁,其餘墨蘭、華蘭、明蘭都是高嫁。
  • 春秋時的一小國,依附於魯國,國君曾是孔子的老師!
    也即郯城縣這一地名,就是源自於春秋戰國時期的郯國。約在公元前十一世紀,商王武丁封其子於炎地(今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建立侯國,稱炎國。周朝取代商朝後,周武王將其封給商王帝乙長子、商紂王的長兄微子啟,歸附於宋國,爵位為子爵。微子啟派其裔孫子鷙管理炎地,成為宋國的附屬國。郯國在西周的資料非常少,僅有兩件青銅器令簋和召尊可以透露若干信息。
  • 當時齊國和魯國都是分封國,為什麼後來齊國比魯國大這麼多?
    山東號稱「齊魯大地」是春秋戰國時期齊、魯兩國所在地。齊國無論在國力還是控制區域方面,都比魯國高出一個檔次。經濟上,魯國重農商業並不發達,在西周初期依仗政治優勢還可以躋身大國,到了春秋禮崩樂壞時,經濟短板便顯現出來,反觀齊國,西臨大海,坐擁鹽鐵之利,注重經商,因而以煮鹽富甲天下;故而在經濟上不如齊國;在政治上,魯國嚴格遵守西周傳承下來的禮樂制度,但未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做出相應的調整,以致墨守成規,早在第一代國君伯禽時期,治國因繁瑣而遜於姜太公一籌,周公也因此斷定魯國將來必在齊國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