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龍啟輝,是貴州省黔東南州黎平縣永從鎮高貢村駐村幹部。
再次走進高貢村,是寬敞的柏油路,田地裡的鉤藤長勢正好,村民們正忙著收鉤藤。看著村民們幹勁越來越足,臉上的笑容越來越燦爛、生活越來越富足,眺望著全村一棟棟的房子,剛來到高貢村的景象歷歷在目。
龍啟輝幫助群眾搶收稻穀
2018年2月,根據縣委組織部和鎮黨委、政府工作安排,我到高貢村擔任駐村幹部,歲月荏苒,轉眼間已快3年了,高貢村是我傾注感情最多的地方。剛接到組織工作安排時,我正在本鎮管團村擔任駐村幹部,各項工作推進在全鎮屬前列,工作開展如火如荼,但聽到要從「先進村」調整到「落後村」,我猶豫了,高貢村是脫貧攻堅最「難啃」的硬骨頭。但脫貧攻堅的戰役不能等,更不能辜負組織的信任,我毅然決然奔赴到了脫貧攻堅一線。
在高貢村駐村工作近三年的日子裡,上級黨委、政府部門在各項政策上加以傾斜,在各項物資上為我提供了全力保障,駐村工作隊員們給我全力支持,這些都大大增加了我的工作信心,也成為我為群眾辦實事的源源動力。
龍啟輝入戶走訪
高貢村轄上高貢寨、下高貢寨、下高懂寨3個自然寨,6個村民小組,全村共201戶970人,其中貧困戶95戶470人,2019年全村實現脫貧出列,現貧困人口已全部脫貧。
山高路陡是高貢村最真實的寫照,劣勢的自然環境讓群眾對發展失去了信心,對扶貧工作隊更是不信任,認為我們只是來「走過場」,起初群眾質疑聲一片。
搶修水管
為了獲取群眾的信任,駐村以來,我們採取「請進來、走出去」兩種方式開展走訪,一是將組長、黨員、公益性崗位人員多次請到村委會,多次召開村兩委擴大會議,聽參會人員的意見和建議;二是深入村寨走訪老黨員、老村幹、寨老、致富帶頭人、困難戶等不同層次的群體代表,聽取不同的意見,逐漸取得了群眾的信任。
慰問困難群眾
「小龍,今天有空嗎?中午到我家吃餐飯啊」,我負責的網格內的貧困戶,搬遷入住後第一時間就給我打了電話。羅衛常戶老屋陳舊破爛,居住地點交通不便,經多次上門做思想工作,最後,經與一對一幫扶幹部共同努力,終於搬進了新房,「幸好有你們幫忙,感謝政府,現在房子又好,坐車又方便,喜歡得很,真的謝謝你們。」羅衛常母親笑嘻嘻地說。
2020年7月,經我多次動員全家搬遷到黎平縣龍形街道的陸家鋒之女陸常鳳,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興義民族師範學院,聽到這個消息,心裡著實為他們一家高興。
走訪了解村民意願
在黨委政府的引領下,廣大貧困群眾擺脫了貧困的標籤,開啟了幸福新生活。展望「十四五」,美好生活入畫來。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王軍 整理
編輯 徐微微
編審 楊儀 施昱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