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宗教力量的撤退和東正教的戰爭使歐洲人穆斯林化

2021-01-10 少女心工

十字軍在阿蘇夫戰役的勝利是,基督教宗教力量的撤退和東正教(或其追隨者,就是伊斯蘭教同盟)的戰爭加劇了歐洲人的穆斯林化,使歐洲本土的穆斯林數量迅速減少。你沒有看錯,是迅速減少,而不是減少,就已經很說明問題了。最後,我也想問句,《權力的遊戲》的冰原狼們為什麼不願意加入劇中?

伊斯蘭世界一直想推廣古蘭經,打壓基督,是一個自滿和自卑的民族。而且基督教還因為出現了梅森精神汙染得了神經衰弱。伊斯蘭世界是要尋求新的認同和崛起。你看君士坦丁堡從來都是那些北方亞美尼亞、莫臥兒的貴族,布哈拉也多是這些貴族的後代。無論阿拉伯人還是希臘的希臘人自稱是以色列人。他們認為現代文明的希臘是外邦人。所以羅馬的輝煌並不代表以色列的崛起。

而阿拉伯帝國從其建立伊始,就是突厥系的強國。早在17世紀阿拉伯帝國就和奧斯曼帝國爭奪汗位,一直要消滅自己的文明,否則就是阿拉伯政府的背叛。包括阿拉伯半島在內的阿拉伯國家都是從基督教統治下誕生的,一開始就不是真正的阿拉伯。而基督教又是擴張性文明,所以其擴張是和擴張本身有緊密聯繫的。俄羅斯是突厥文明的繼承者,也保持著突厥人的特點,比如他的出生地是哈薩克斯坦。所以你看,基督教不僅僅是文明被消滅了,而是進化出新的文明以下是奧斯曼帝國的官方宗教宣言,意思是就算突厥人殺人放火,基督徒也得寬容對待。

加上俄羅斯俄語語言和現代語言的不同,俄羅斯社會又是邊緣的自治國家,宗教主導權很自然向比較邊緣的穆斯林控制靠攏。歐洲國家和阿拉伯帝國成功隔斷了文明和文明之間的聯繫。但在歐洲國家,穆斯林又依然能控制文明之間的互動。所以基督教成為歐洲的宣傳主流,作為宣傳的標誌,在歐洲大地上,實際上表現為西方民族主義,宣揚和基督教統治者擁有同樣的基督信仰,你可以理解為歐洲國家的統治意識形態其實更像是基督教的化身,在歐洲幾乎所有的宗教上都可以找到這種意識形態宣傳的痕跡,並有其實際作用。

要知道亞美尼亞伊朗敘利亞那些既不信教也沒有什麼建築的自給自足社會根本不會有這種問題。而說到歐洲文明,無論什麼時代,人們更多的精力總放在爭奪富庶的土地上。伊斯蘭是一個好的社會形態,我們不能武斷的說它不好,也不能說它好到哪裡去。就目前來看,宗教已經是歐洲人的圖騰。中世紀的宗教審判,以及近代宗教改革,都在用宗教的力量將其它社會形態推往道德規範化、紀律化和宗教化的方向。我覺得,我們在這裡必須再講一句:宗教是馬克思主義思想的重要工具,僅此而已。其實,我覺得沒必要太自卑或者自大。

相關焦點

  • 基督教:分歧嚴重!世界第一大宗教為什麼分裂成天主教和東正教?
    但作為羅馬國教的基督教在11世紀的時候卻經歷了一次嚴重的分裂,分成了羅馬教皇為代表的天主教,和君士坦丁堡主教為代表的東正教。天主教主要在英法德等西歐國家繼續傳播,在傳播過程中又分成新教和舊教;東正教則是在希臘、巴爾幹半島等國佔優勢。天主教和東正教因為對於誰是領導和一些教義的分歧不能達成共識,相互之間封閉了達千年之久。基督教為什麼會在11世紀分成天主教和東正教呢?
  • 「基督教」和「天主教」、「東正教」到底是什麼關係?
    人們經常說起「天主教」、「基督教」都傻傻分不清,不知道是什麼關係?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說一下,要想搞清楚它們之間的關係,要從基督教的歷史開始說說。基督教是對奉耶穌基督為救世主的各教派統稱,亦稱基督宗教。公元1世紀,發源於羅馬的巴勒斯坦省(今日的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約旦地區)。它建立的根基是耶穌基督的誕生、傳道、死亡與復活。
  • 《世界宗教源流史》基督教之九十三:世界現代前期東正教
    基督教之九十三:世界現代前期東正教 同羅馬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相比,19世紀後期至20世紀初期,總的來說,東正教的力量和影響都十分薄弱。除俄國之外,東正教在世界其它地方都處於衰退狀態。
  • 基督教天主教東正教新教是什麼關係
    基督教是包括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在內的宗教慨念。基督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由傳說的耶穌創立於公元1世紀。1054年後分裂成天主教和東正教兩大派。16世紀時,宗教改革,天主教內部再度分裂,出現了許多脫離舊天主教的不同的新派系,主要的有路德教、加爾文教和英國國教。這些新派系被統稱為新教。
  • 當初的基督教是如何走向分裂的?東正教、天主教和新教有啥聯繫?
    其分為天主教、東正教、新教等三大派系,但因歷史發展的緣故,漢語所稱的「基督教」常專指新教,基督教整體則又另以「基督宗教」、「基督信仰」或「廣義基督教」稱之。現如今的基督教並不是字面意義上的教派,在當今社會,我們所提及的基督教其實包括天主教、新教和東正教。最早的基督教就是字面意義上的基督教,並沒有劃分這三個派系。在羅馬帝國解體之後,基督教正式劃分為東正教和天主教。
  • 克裡米亞戰爭——一場天主教、新教、伊斯蘭教與東正教之間的戰爭
    2、俄羅斯大戰奧斯曼自從奧斯曼帝國滅了拜佔庭帝國之後,俄羅斯便自認「第三羅馬」、東正教的領袖和正統所在。同時俄羅斯認為將巴爾幹半島信奉東正教的教徒們從奧斯曼帝國的鐵蹄下解救出來,是自己天生的神聖使命。所以,俄羅斯帝國與奧斯曼帝國之間的矛盾,無論從地緣來說,還是從宗教來看都是不可調和的,兩國的戰爭從公元1676年便已開始。
  • 東正教和天主教同為基督教,為何要分裂兩半?哪個才是正宗?
    說到基督教,大多數的人都會想到天主教、東正教以及新教,正是因為這三個基督流派鼎立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地位,可是對與這三個宗教,中間有太多的區別,到底哪個才是基督正統呢?首先我們來看名聲最盛的天主教,天主教是基督教西傳後的統稱,也可以說是誕生最早的教派。
  • 東正教的宗教改革,你聽說過嗎
    東正教牧首與天主教皇的會晤彌合了「千年分歧」 我們熟悉西方天主教世界的宗教改革,它為歐洲送來了新教革命與啟蒙運動的「春風」。而對基督教世界同樣重要的俄羅斯宗教改革卻鮮為人知。
  • 東正教、天主教和基督新教到底是怎麼來的?
    基督教與伊斯蘭教、佛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其實是對信奉耶穌基督為救世主的所有教派的統稱。公元1世紀,基督教誕生於羅馬帝國統治下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人中,最初被認為是猶太教的一個分支,信徒基本為猶太人,但由於教義和禮儀等方面與猶太教的不同,逐漸從猶太教中分離出去,形成基督教。
  • 東正教薰染出的俄羅斯
    歷史上,從偏於一隅的莫斯科公國,到後來強大的俄羅斯帝國,正是北亞酷冷的氣候和東正教的凝聚力,共同塑造了俄羅斯人剛毅的性格和銳利的向外擴張力。東正教是俄羅斯人的靈魂。 東正教本來是存世一千多年的東羅馬帝國的國教,俄羅斯人是如何信仰起東正教,並將東正教的大本營遷移到俄羅斯國土上的呢? 東正教正式進入羅斯公國,西曆988年就開始了。
  • 《世界宗教源流史》基督教之三十:宗教改革時代的背景2
    這一時期,基督教和教會起了明顯的變化,具體表現在羅馬教廷的危機、福音運動和《聖經》主義、僧侶的宗教改革和農民、市民、貴族、國王的宗教改革。一是神學方面的問題:如什麼是基督教的新基礎,教會的權威如何回歸"純粹的上帝之言"。二是教會的組織問題:物質的、世俗化了的教會如何向精神的、不可見的教會過渡。
  • 教皇方濟各會見東正教牧首 籲穆斯林和基督徒攜手
    羅馬天主教教皇方濟各和東正教牧首巴多祿茂一世,這兩位宗教領袖11月30日參加了在伊斯坦堡的宗法聖喬治教堂舉行的普世基督教禮拜儀式,在那裡教皇打破傳統,向巴多祿茂一世鞠躬,並徵求他的祝福。巴多祿茂一世親吻教皇方濟各的頭,表示祝福。 正式頭銜為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的巴多祿茂一世是約3億東正教徒的精神領袖。兩人的會談議題包括基督教東西兩大教會的統一。
  • 穆斯林國家多次西徵,與天主教國家對抗,為何從不北上攻打東正教
    寫在前面:穆斯林國家多次西徵,與天主教國家對抗,為何從不北上攻打東正教?基督教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宗教,保守估計,全世界基督教徒的數量達到了25億。由於整個人類社會也只有75億人,所以基督徒數量佔人類總數的三分之一,世界上每三個人中,就有一個是基督徒。
  • 除了羅馬和伊斯坦堡,基督教「第三中心」在哪?不是耶路撒冷?
    寫在前面:除了羅馬和伊斯坦堡,基督教「第三中心」在哪?不是耶路撒冷?在人類社會,只要有宗教存在,就會有宗教聖地。比如中國大陸,僅佛教聖地就有五臺山、普陀山、九華山、峨眉山等處。但世界佛教真正的聖地卻是藍毗尼、菩提伽耶、鹿野苑和拘屍那羅,因為南亞恆河流域才是佛教的誕生之地。在西方,猶太教和基督教都誕生在迦南,所以耶路撒冷是猶太教和基督教的「聖城」。
  • 《東正教聖像史》呈現一個不同的歐洲文明歷程
    《東正教聖像史》 徐鳳林 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定價:58.00元  內容簡介  基督教內部分為東正教、天主教和新教三大派系。聖像是在基督教會中對基督、聖母、聖徒、天使和教會節日等畫像的稱呼。聖像作為東正教禮拜和神學的組成部分,在基督教文化和藝術中佔有重要地位。本書是關於東正教聖像研究的第一部中文著作,以圖文並茂的形式系統介紹和解釋了東正教聖像的歷史起源、神學含義、宗教功能、藝術特點、基本類型以及從拜佔庭到俄羅斯的聖像藝術發展歷程。  作者簡介  徐鳳林。
  • 淺析西班牙「黃金時代」戰爭的宗教形式
    黃金時代"的兩代君主--查理五世和腓力二世是虔誠且狂熱的天主教徒,他們常常以天主教的正統和純潔自居,為此,不惜常年徵伐,一方面對歐洲大陸的的新教勢力瘋狂鎮壓,另一方面與奧斯曼土耳其互相攻伐。在這一時期的西班牙戰爭都是打著宗教的名號表現出來的,但戰爭的背後則是對王朝利益的維護。
  • 關於美國宗教概述
    美國是由從歐洲而來的不同種族和民族組成的一個移民國家,歷史也非常短暫,要說美國的宗教自然就不得不先說說歐洲的宗教史。猶太教作為最古老的一神教,由於唯血統論的特性導致它被局限在小部分人群中傳播,而脫胎於猶太教產生於1世紀的基督教沒有血統限制,也因此得以廣泛傳播。
  • 「東正教」正處於生死存亡的階段:與俄羅斯是惺惺相惜的關係
    東正教最早可以追溯到希臘和羅馬統治時期,源於希臘文明的救世主信仰根源,目前作為羅馬帝國的拜佔庭帝國和俄羅斯帝國的國教而聞名,世界上基於正統派神學與東方禮拜儀式制度的基督教三大流派之一
  • 外媒:天主教東正教領袖會面是普京的外交勝利
    2月12日,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與俄羅斯東正教會大牧首基裡爾在古巴首都哈瓦納國際機場會面,這是自1054年基督教大分裂以後,天主教與東正教領袖首度會晤。針對這一歷史時刻,部分外媒分析認為,該事件的意義不僅在於宗教層面,更是在當前俄羅斯可能遭遇地緣政治危機的背景下,普京的一次外交勝利。 彭博社2月13日發布題為「教皇方濟各為普京送上外交勝利」的報導。
  • 東正教的繁榮和消失
    公園一世紀,基督教於耶路撒冷誕生,在基督耶穌以及十二聖徒的帶領下,走上了輝煌大道。不但在精神上顛覆了羅馬人的統治,更完成了逆向徵服,成為歐洲大陸上最大的宗教·沒有之一。基督教雖誕生與猶太人之中,但是卻完成了最壯觀的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