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港事件中,日軍未能真正達成目的,最終在戰爭中喪失主動權

2021-01-08 神鳥知訊君清觀察

1942年,當美日珊瑚海海戰開始後,美軍「列剋星敦」號航母遭受打擊,並沒有影響到返航的飛機。但是,到了13時45分,飛行甲板上的濃濃煙霧迫使一切救援工作停止下來。「約克城」號被迫開始回收「列剋星敦」號上的飛機。最後,為了拯救更多的艦員,14點30分,所有損管員和消防員都從最嚴重的災害現場撤出,任由熊熊大火燃燒。14點45分,又發生一次猛烈爆炸,炸壞了鍋爐艙和機艙的通風系統。隨著溫度迅速升高,人員不得不撤離出來。由於受到嚴重破壞,「列剋星敦」號的速度已經大大降低,到現在幾乎無力前行。直到15時左右,才有艦船接到命令,緊急趕來營救,其中就有「莫裡斯」號驅逐艦。

然而,這艘驅逐艦也無力撲滅熊熊大火,因為航母上到處都是燃料,火勢已經完全失控,唯一的選擇只能是棄艦。20時,驅逐艦「菲爾普斯」號用魚雷擊沉了「列剋星敦」號航母,2700多人倖存下來,216人在大火中喪生。 一顆炸彈在「約克城」號航空母艦的艦島附近爆炸,但沒有影響它的航行能力。

從表面上看,美軍在這次海戰中損失慘重,失去了世界上兩艘最大航母中的一艘,但日軍「祥鳳」號航母同樣遭到嚴重破壞,不能參加原定的入侵中途島的戰鬥,要知道,中途島絕不僅僅只是一個珊瑚島,發生在這裡的海戰將具有劃時代意義。更重要的是,此戰之後,日軍停止了太平洋戰爭打響5個月以來的迅猛攻勢,被迫放棄了突襲摩斯比港的計劃,企圖切斷澳大利亞和美國聯繫的野心也就無從實現。

珊瑚海海戰的重大意義在於它是敵我艦隊火炮射程之外的第一次重要海上交戰,戰列艦主宰海戰的時代到此結束。在此後的戰爭中,除了一兩場戰役(例如北角海戰)外,戰列艦被廣泛應用於對岸炮擊以及組織防空火力協助航母編隊作戰,堅船巨炮的時代已經終結。

戰鬥結束後不久,美國海軍上將歐內斯特·金在寫給英國皇家海軍上將達德利·龐德的信中這樣說道:「珊瑚海海戰僅僅只是第一個回合,交戰還會繼續下去。敵人的力量會更加強大,更加難以對付……總體來說,情況比較樂觀,我們似乎成功阻止了敵人進攻摩斯比港的企圖。」

事後看來,金的評價過于謹慎,甚至有點悲觀,這是因為對於敵人實力,尤其未來力量發展的判斷總是非常困難。事實上,距離太平洋戰爭爆發不到5個月,日軍海軍就已經損失了1/4的戰機,大量優秀的飛行員喪生,又缺乏行之有效的人員培訓補充機制。

究其原因,是受其在中國空戰經驗的誤導。在中國,日軍根本不需要能夠快速提供飛行員和維修員的後勤機制,就可以開展非常有效的空戰。此外,日本的戰爭資源難以和美國匹敵,隨著戰爭的繼續,日本人根本無力支撐。當然,金的悲觀還有另外一層原因:在這一階段,美軍航母艦載機作戰以及航母間協同作戰的技戰術還不成熟。不過,這一技戰術瓶頸很快就被美國人打破,並傳授給了前來東方戰區參戰的英國皇家海軍。

簡而言之,6個月內未能摧毀美軍在太平洋的前進基地,大日本帝國海軍最終意識到大勢已去。戰爭不僅僅靠運氣,更依賴正確的判斷。南雲忠一在偷襲珍珠港時判斷失誤,沒有發起第三輪甚至第四輪的攻擊,意味著最重要的作戰目的沒有達到。淵田美津雄亦不走運,在日軍準備進攻中途島之際患了急性闌尾炎,沒能指揮部隊作戰,尤其未能負責偵察監視的組織工作。要知道,這時的淵田美津雄幾乎已是全世界最有經驗、最成功的航母空戰指揮家。

相關焦點

  • 珍珠港事件半年後,本來佔據優勢的日軍,為何會在中途島大敗?
    1941年12月,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發動了對美軍航空母艦艦隊所在基地珍珠港的偷襲。由於日本提前就做好了部署,所以這一次戰役。在短短的95分鐘的時間裡,日軍用極小的代價換取了擊毀敵軍40餘艘戰艦,擊傷擊斃美軍士官四千多人的驕人戰績。美軍太平洋艦隊受到了沉重的打擊,至此而元氣大傷。
  • 指揮偷襲珍珠港和中途島海戰,南雲忠一為何發揮不穩?下場又如何
    二、指揮珍珠港豪賭日美開戰源於珍珠港事件,而該事件的導火索是在1941年的7月份,美國宣布全面對日本出售戰略物資。對於日本這個島國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更別說日本當時正和中國作戰,但後方的補給卻斷了,這讓日本在中國前線的侵略步伐變得十分緩慢。
  • 太平洋戰爭日軍困守菲律賓,大量士兵被活活餓死
    日軍登陸菲律賓是太平洋戰爭中的一個重要事件。菲律賓位於西太平洋,扼守太平洋、南海和印度洋的海上交通要衝,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日軍向南推進,必須要佔領菲律賓,作為海空基地和跳板,從而保障漫長的運輸線。所以,日本對菲律賓志在必得。
  • 從偷襲珍珠港到中途島海戰,勢不可擋的日軍如何走向毀滅
    1941年12月7日,強大的日本航母機動部隊對美國太平洋艦隊主基地珍珠港發動突然襲擊,美日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抓住美國太平洋艦隊在珍珠港遭重挫後產生的短暫頹勢,日本陸海軍迅速出擊,達成了戰前制定的第一階段戰略目標。
  • 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何時開始走下坡路?絕非1942年中途島戰役的失利
    同樣,在太平洋戰爭中,儘管日軍在中途島戰役損失慘重,但是日本陸海軍還有能力跟美軍抗衡,在兵力兵器上仍然略有優勢。在中途島戰役中,日本聯合艦隊損失了四艘大型航母,但是其水面艦艇編隊以及準備登島的陸軍部隊損失輕微,而美軍在損失「約克城號」後也暫時只剩下兩艘大型航母。
  • 珍珠港事件後山本為何盯上中途島?日本高層不同意,他一句話搞定
    這就是中途島,它距東京2250海裡,距珍珠港1135海裡,是美軍在夏威夷群島中重要的戰略前沿基地。1937年,日本將魔爪伸向亞洲,中國東北、新加坡、菲律賓等地相繼淪陷,狼子野心路人皆知。在日本,這些「成績」的取得都要歸功於陸軍,而海軍只是配角的位置。這讓自命不凡、彼此「世仇」的聯合艦隊很不服氣,誓要壓過陸軍的勢頭。
  • 中日甲午戰爭,清軍陣亡4萬人,但是你知道日軍傷亡多少人嗎?
    主要是因為日本以一國之力對抗的卻是李鴻章「一人之力」,中日甲午戰爭表面上敗了,但是滿清政府並沒有敗,因為極大削弱了李鴻章的實力,減少了李鴻章對滿清政府的威脅,滿清政府這是一石二鳥,所以李鴻章會被日本人暗殺,就是因為日本在這場戰爭中損失很大。
  • 中途島海戰:日本4艘航母VS美國3艘航母,日軍為何會慘敗?
    縱觀整場中途島海戰我們發現以下幾個原因在日本的這次失敗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一、日本海軍驕傲自大,狂妄輕敵 在日軍偷襲珍珠港事件之後,美軍的海上戰鬥力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因此,在中途島海戰中可以投入的兵力也受到了衝擊,美軍能夠投入的航空母艦隻有三艘。正是由於戰爭前期這種過於順利的局勢使一種驕傲自大的心理在整個日本海軍中滋生蔓延。
  • 二戰中,有一種人殺不得,日本偏偏不聽,結果賠上17萬日軍性命
    珍珠港事件爆發前,日軍的主力還在我國領土上,那時,日軍的種種禽獸行徑就已經暴露無遺,針對我國平民的各種暴行頻頻發生。1937年12月,日軍更是製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即使是安全區內手無寸鐵的老百姓,日軍也沒有放過。 珍珠港事件爆發後,太平洋戰爭全面爆發,日軍精銳盡數東調,香港、新加坡、菲律賓以及其他大英國協殖民地,悉數遭到日軍的進攻。後來,日軍的鐵蹄也開始染指澳大利亞的領土,同時,日軍的野蠻作風仍然沒有絲毫的改變。
  • 二戰中最慘烈的太平洋戰爭,日本為啥能打得美軍懷疑人生?
    但是美國民眾強烈反對正面參與戰爭,他們願意捲入到二戰的戰火之中。正當美國國內兩種觀點不停碰撞的時候,日本偷襲了珍珠港,這一時間讓全世界震驚,也成為了太平洋戰爭的導火索。因為美國在二戰時期已經是世界上綜合實力非常強大的一個國家了,雖然當時美國隱隱有為同盟國撐腰的趨勢,但是還未正式表明自己在戰爭中的態度。日本此舉是把美國推到了軸心國的對立面,也讓自己陷入了毀滅之中。不過按照歷史發展的脈絡來看,日本此舉是走投無路之後的孤注一擲,因為當時日本國內資源面臨枯竭,美國又掐斷了他們的石油來源。為了讓自己的戰車再度開動起來,日本只能賭這一把。
  • 珍珠港被炸,美國是假傷心、真套路,欺負日本人傻嗎?
    轟隆、轟隆........無數聲炮擊聲在美國上空響起,炮火雲煙中,從六艘日軍航空母艦上起飛的數百架飛機呈穿雲破空之勢,直直撲向珍珠港,打了美國海軍一個措手不及。這便是二戰時期最著名的偷襲事件——「珍珠港事件」。
  • 二戰中讓美國蒙羞的戰役,麥克阿瑟將軍逃跑,80000人投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因為日本軍隊偷襲珍珠港所以美國被迫加入了這場戰爭,太平洋戰場就此打響,最終日本也因為美國的參戰受到重挫,在接了兩顆原子彈後最終投降。現如今有人提到珍珠港戰役稱其不僅是日本人的陰謀更是美國人的陰謀,因為當時美國迫切的想要加入二戰通過發戰爭財的方式解決自己國內經濟危機的問題,這次珍珠港事件就是羅斯福搞出來的苦肉計。雖然但是羅斯福是真的很想加入二戰,但我覺得苦肉計這件事情不太可能。
  • 山本五十六小傳:策劃「珍珠港事件」和「中途島戰役」的八指將軍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Amber)【1941年4月18日】山本五十六小傳:策劃「珍珠港事件」和「中途島戰役」的八指將軍山本五十六,1884年4月4日,出生於日本中部新潟縣的長岡市。出生時,他的父親高野貞吉說:「我已經五十六歲了,就叫他五十六吧!」所以,他就叫高野五十六。1901年(17歲),他以第二名的成績考入江田島海軍學校32期。
  • 如果當年日本沒偷襲珍珠港,美國不參戰,中俄能不能掌控局面?
    日本偷襲珍珠港可以說是二戰中最為重要的轉折點之一,在此之後美國參戰,徹底改變了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力量對比。現在有很多人認為美國參戰才是同盟國獲勝的根本原因,如果日本沒有愚蠢地去偷襲珍珠港,二戰的結局將難以預料,真實情況是這樣嗎?如果沒有珍珠港事件,美國就不會這麼快參戰,這點是可以肯定的。
  • 日本為何還要偷襲珍珠港,其實在賭一把大的
    在整個二戰過程中,德國閃電襲擊波蘭成為了歐洲人的二戰的起點,巴巴羅薩計劃是蘇聯人的起點,而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是真正把美國「中立」這塊遮羞布去掉的起點。 日本偷襲珍珠港已經過去七十九年,隨著許多檔案的公開,對於日本為何要偷襲珍珠港也得到了答案。
  • 巴丹死亡行軍中,日軍有多殘暴?8萬美菲戰俘被殺害4萬
    早在1929年7月27日的日內瓦第二公約《關於戰俘待遇的公約》中,就規定了各國不得虐待戰俘。但在二戰中,日本公然違反這個條例,只要被他們俘虜的各國士兵,都會遭受非人的折磨。日軍曾製造了一起震驚世界的虐待俘虜事件——巴丹死亡行軍。
  • 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兩顆原子彈算什麼,咬人的狗才不叫
    衝繩島戰役在1945年6月21日這一天結束,衝繩島被美軍徹底佔領,這場戰役迫使衝繩島成為太平洋戰爭中兩軍犧牲士兵最多的一個戰場,並且也是美軍在太平洋戰爭中傷亡最大的一場戰役,衝繩島戰役共進行了三個多月,美軍共計傷亡7.5萬人,為戰役進行所損耗的飛機為763架,艦艇數量為404艘,坦克共計372輛。
  • 二戰中日本戰俘最大規模的越獄事件,是因為澳軍過於仁慈嗎?
    所以不管是侵華戰爭還是太平洋戰爭,中國軍隊和美軍在戰爭前期都很難抓到日軍戰俘,即使抓到了也很難管理,因為他們動不動就會選擇極端手段結束自己的生命。在他們看來,死亡是哀榮,也是解脫。日軍偷襲珍珠港之後,美日開戰,澳大利亞作為大英國協的成員國也於1939年參戰。
  • 太平洋戰爭,美日兩國的最高指揮官是誰?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一場波及數億人口的太平洋戰爭爆發。在之後的三年多時間裡,美日兩國為了最後的勝利,在太平洋這個全球最廣闊的海域中殊死搏殺。無數的鋼鐵巨艦在太平洋的海面上衝殺,數不清的戰鬥機在太平洋的天空中搏擊,堪稱戰爭史上的絕筆。那麼這場驚天大戰的最高指揮官是誰呢?
  • 二戰緬甸鱷魚事件:裝備精良的近千名日軍,為何會葬送鱷魚口?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最慘烈的一場戰爭,幾乎是全世界參與。這場戰爭對於中國來說,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日本侵略者們不僅在我國犯下了罄竹難書的罪行,在亞洲其他國家也同樣是無惡不作。沒想到裝備精良的日軍在這個時候竟然被成群的鱷魚給包圍了,這使得這支部隊在緬甸幾乎全軍覆沒。畢竟第二次世界大戰,都是國與國、人與人之間的戰爭,但和鱷魚大戰還是件十分稀奇的事,今天我們就聊聊這件事。二戰時期日本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亞洲,而我們中國是他們侵略的主戰場,但他們侵略的魔爪也伸到了東南亞其他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