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闢謠:喝水越多尿越多,腎臟的壓力會變大,多喝水會傷到腎臟?
最近流行一種說法,喝水越多,形成的尿液越多,而我們的腎臟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因此,喝水越多,腎臟的負擔就越重,那麼多喝水就會加重腎臟負擔,久而久之,會傷腎,導致腎臟功能不良。這種說法看上去有點道理,這種謠言是最具有迷惑性的,因為這句話拆開來看,很多都是正確的。比如水喝多的多,尿就多,這是對的。腎臟產生尿液,這也是對的。
-
大媽頭痛頭暈以為中暑,顱內竟有個「馬蜂窩」
在人的腦袋裡,也會出現「馬蜂窩」,要摘除它甚至比消防員的工作更危險、更困難,前幾天,浙江省人民醫院及託管醫院的專家們最近迎險而上,成功將長在一位患者顱內「馬蜂窩」摘除。圖譜中的腦海綿狀血管瘤(馬蜂窩)自以為中暑卻是腦內「馬蜂窩」作祟「我母親不舒服,會不會是中暑了?」近日,60多歲的高大媽在家人陪同下來到桐鄉市第一人民醫院。
-
中暑的症狀 出現這些症狀多是中暑所致
1.先兆中暑症狀高溫環境下,出現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四肢無力發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症狀。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如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處,補充水和鹽分,短時間內即可恢復。2.輕症中暑症狀體溫往往在38度以上。出頭暈、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紅、大量出汗、皮膚灼熱等表現,或出現四肢溼冷、面色蒼白、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等表現。
-
上海高溫多人中暑死亡 中暑急救小妙招
,老年人居多,其中不乏90歲以上高齡老人,有些患者最終因熱射病死亡。 半個月來,位於川沙地區的浦東新區人民醫院已接收6例中暑患者,且都屬於重度中暑。其中年齡最大者已有95歲;另一名54歲的患者在路上行走時陷入昏迷,送至醫院後確診熱射病,最終搶救無效死亡。 從入夏至7月24日,位於南匯地區的浦東醫院已接診了因高溫引發的病例8例,其中1例輕症,7人重症,4人正在醫院治療過程中。
-
體格越好的人,越容易中暑?
【流言】 體格越好的人對環境的適應性越好,一旦適應了高溫天氣,就容易對危險視而不見,從而更容易引發中暑。 【真相】 中暑的專業名稱叫「熱射病」,可以分成經典熱射病(也稱非勞力性熱射病)和勞力性熱射病兩種。前者多發於老弱病群體,而後者多發於在高溫環境下工作的精壯人群。但是對於體弱的人而言,甚至不怎麼勞作也會中招。跟「勞力性熱射病」相比,禍害體弱人群為主的「經典熱射病」更危險。
-
頭暈嘔吐不一定是吃壞肚子腦中風也有相同症狀
卒中中心是專門對付腦中風的科室,而溶栓是一種全新的治療腦中風的方法。 腦中風是因為腦血管阻塞或者破裂引起的疾病。大腦細胞由血液提供養分,如果得不到營養物質就會死亡,出現癱瘓、不能說話等神經功能受損。腦中風又分為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前者是因為血栓堵住了血管,有80%的腦中風患者屬於缺血性腦卒中。
-
一中年女性因熱射病死亡 上海已有多人因重症中暑危及生命
據悉,患者目前仍意識不清、病情危重,在積極搶救治療中。 上海市疾控中心監測發現,高溫熱浪期間,高溫中暑事件多、平均中暑死亡人數多;高溫熱浪連續天數越長,發生高溫中暑的人數越多。以2013年為例,上海遭遇了近年來最嚴重的高溫酷暑,高溫熱浪出現4次,最長一次連續天數達到15天,因而當年的高溫中暑的人數和死亡人數都遠遠超過了近幾年的平均水平。
-
健康天天測,中暑和熱射病有什麼關係?
熱衰竭是體液和體鈉丟失過多引起的循環容量不足的表現,會多汗、疲乏、頭暈、頭痛、噁心、嘔吐、肌痙攣等,以及出現心動過速、直立性低血壓、暈厥等脫水症狀,但沒有中樞神經系統的損傷。熱射病則主要表現為高熱和神志障礙,出現多臟器的損傷,損傷的順序為腦、肝、腎、心臟,按病因可分為勞力性和非勞力性兩類。識別中暑的不同表現並進行恰當的處理,決定著中暑對健康的影響程度。
-
不愛喝水也要多喝水,這6類人多喝水身體才健康
心血管疾病患者:睡前喝一杯水,有利於降低血液粘度和患心臟病的可能性。心血管疾病患者不應該因為天氣變冷而少喝水或不喝水。睡前最好喝一杯普洱茶或菊花茶,以減少猝死的概率。高血壓患者:早晨喝一杯溫開水有利於降低血液粘度,降低心肌梗死、中風等疾病的發生率。
-
出生20天寶寶,大熱天給穿成這樣!防治中暑的方法寶媽一定要知道
人們常說「熱死人了」,這真不只是一句口頭禪,太熱了真會要人命。今天我看新聞說,北京朝陽醫院急診科這幾天收治了多為熱射病患者,有些患者都出現了功能衰竭,病情非常嚴重。這裡所說的熱射病其實就是中暑中最為嚴重的一種情況。
-
警惕中暑!
(資料配圖,圖文無關)醫生提醒 , 中暑是指由於高溫或長時間熱輻射作用使人體體溫調節功能紊亂而發生的症候群 , 主要表現為頭暈、噁心、頭痛、嘔吐、大汗、渾身無力及行走不穩等 , 重症還可昏迷甚至死亡。根據中暑嚴重程度分為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三種 , 熱痙攣最輕,主要表現為四肢肌肉的痙攣;熱衰竭較為嚴重,表現為頭暈、噁心、嘔吐、虛弱無力等,如不及時處理可發展為熱射病;
-
真的會熱死人!戶外、室內都會中暑,2種人體溫調節差要小心
第二級:熱衰竭:若是嚴重一點的中暑,肌肉痙攣等症狀會跑到全身,同時可能出現頭痛、噁心、嘔吐,而且流出來的汗是溼冷的,不像熱痙攣是熱汗,出現這種變化,就是熱衰竭,得趕快處理,不然會進階到更嚴重的熱中暑。第三級:熱中暑熱中暑是體內調節體溫能力喪失,患者體溫會超過40度。一般中暑的人會流很多汗,主要為了降溫,但熱中暑的人因為喪失體溫調節能力,身上反而沒有汗,更嚴重者會肝腎功能衰竭,因此若未好好處理,死亡率非常高。
-
中暑後應大量喝水?千萬別踩「雷」
近日,我院朝陽院區急診醫學科收治了一位重度中暑熱射病患者,患者被工友送至醫院時已昏迷,體溫高達40.7℃,血壓70/35mmhg,經及時搶救,持續床旁血濾治療,目前患者在EICU情況穩定,轉危為安。炎炎夏日,我們該如何預防中暑呢?1、採取適當的降溫措施,年老體弱是中暑的高危人群,即使在家不出門,也應開空調、電扇或開窗。做好通風,避免中暑。
-
專家提醒:熱射病可致死 有中暑症狀應儘早就醫
高溫環境不僅讓人體感不適,還很容易發生中暑,甚至發展成為熱射病,導致多臟器功能衰竭,危及生命。輕度中暑拖成熱射病 七旬老人住進ICU5月9日下午,海南省腫瘤醫院急診科接診了一位突發意識障礙的77歲男性患者,入院時體溫高達40℃,還出現噁心嘔吐、呼吸衰竭、休克等症狀,被診斷為熱射病。
-
這種中暑真的要命 專家詳解熱射病
上周四晚間,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急診醫學科接連收治5名中暑者,其中一人因熱射病死亡,一人被收入EICU(急診重症監護室)治療。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柴豔芬提醒,患上熱射病後死亡風險極高,所以面對中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
提醒:當高血壓患者有這幾個症狀,或是腦中風的前兆,應學會預防
高血壓會引起多種併發症如冠心病、腦中風以及慢性腎功能損害等,其中最嚴重的就是腦中風。換言之,腦中風就是高血壓的最大危害。因此患有高血壓的人群必須引起重視,平日裡除了要注意控制自身的血壓,也要注意觀察身體是否出現了腦中風的前兆症狀。
-
喝水越多尿越多,不僅傷腎還會導致水中毒?實際上很多人都喝錯了
而在實際生活中,最為常見的就是「多喝水」這句話。如肚子疼要多喝水、痛經要多喝水、頭疼要多喝水、便秘要多喝水...... 多喝水也要分情況,有的人適合,有的人不適合: 什麼人需要多喝水? 便秘人群需要多喝水,這是因為人在喝水過少的情況下,再加上基礎代謝慢,人在不斷消耗過程中,包括出汗、呼吸、運動等等,都有可能造成大便乾燥。
-
家裡常備5種藥,中暑、腹瀉、熱傷風……這些夏季常見病輕鬆搞定
這份藥品清單,小夥伴們可要收好了~01中暑烈日炎炎,很容易就中暑,出現頭暈、噁心、腹脹、腹痛、嘔吐等不適。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一中暑就喝藿香正氣水。在中醫上「暑」分兩種——陰暑、陽暑:陰暑:暑天受寒引起的,如空調吹多了或空調過冷、經常進出空調房,引起的噁心、頭暈等症狀。陽暑:高溫和熱輻射引起的,如長時間呆在烈日下、出汗過多,引起的發燒高熱、頭暈眼花等症狀。需根據不同的「暑」,針對用藥,所以要準備:藿香正氣類藥物——應對陰暑可選擇水劑、片劑、丸劑等的藿香正氣類藥品,成分、功效都差不多。
-
年紀越大越要多喝水,不愛喝水的人易患5種病
事情好像一句多喝熱水就解決了,比如:頭疼了,喝熱水;感冒了,喝熱水;肚子不舒服,喝熱水;喝熱水真的能解決一切問題嗎?為什麼年紀越大,越要多喝水?不喝水的人容易患這5種疾病便秘飲水過少會導致便秘,由於大便沒有及時排出,它就會吸收腸道裡的水分,腸壁因水分過少而乾澀,使便秘加重。便秘的人最好每天喝水2升左右,儘量吞咽動作快一些,讓水能夠儘快地到達結腸,刺激腸蠕動,同時,也要注意補充些膳食纖維,可以每天喝一杯高纖蔬菜汁加以改善。結石喝水少會導致腎結石。
-
重慶啟動高溫中暑二級預警 發生中暑這些處理方法要牢記
如果此時必須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有條件的最好塗抹防曬霜,準備充足的水和飲料。此外,在炎熱的夏季,防暑降溫藥品,如十滴水、仁丹、風油精等一定要備在身邊,以防應急之用。老年人、孕婦、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溫季節要儘可能地減少外出活動。2.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