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流浪狗回家:教育推動生命成長的標誌在於思維的躍升

2020-12-06 新校長傳媒

我的辦公室牆上掛著一塊匾,上面寫著「為學生代言」五個字,這是學生們親手寫了送給我的。我是孩子們的代言人,今天我來為他們代言,講一講校園流浪狗的故事。

我認為,好的教育,往往不是呈現在書本上,而是隱藏在孩子們的真實體驗中。今天這個「讓流浪狗回家」的故事,正是一場關於孩子們最真實的生命體驗。

校園裡來了七隻流浪狗

我有一個習慣,每天早上到校園裡走一兩圈。今年六月的一個早晨,我走到校園的一個角落,突然聽到一陣狗叫聲。循聲一看,原來是校園來了7隻流浪狗,那是狗媽媽為了保護孩子發出的警告聲。

當時,我有兩個選擇,一是讓它們自生自滅,但又於心不忍;二是讓校工給城管打電話,將它們送到寵物培育中心去。但是一轉念,我意識到,這些生命體與學校太有緣了,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教育契機,能不能交給孩子們來處理呢?

我們學校有一個主張,凡涉及學生的事情,一定要小題大做,認認真真大張旗鼓地做。於是,我給負責學校自主組織的老師打電話說明情況,他立即邀請了「花生基金會」(華東師範大學附屬杭州實驗學校的一個學生自組織)來處理此事。花生基金會欣然接受,他們當天就啟動了「校園流浪狗救助計劃」,並抽出了六位同學來擔任要職——總策劃、總編輯、「狗媽媽」、法務、公關和審核。

這個事情搞大了。

一波三折的「救助活動」

第二天,一份詳細的「救助計劃」出臺了,包括一封救助信,一個問卷調查,一份「領養合約」和一個宣傳視頻。

首先,「狗媽媽」以狗媽媽的身份,寫了一封讓人感動的救助信,大概內容如下:

致華附的同學們:

我是一隻流浪狗,身懷六「娃」的我,曾過著饑寒交迫的生活。後來,我冒險來到華附。他們不僅留下了我,還每天給吃的。在他們照料下,我生下了六隻健康的狗寶寶。第一次做媽媽,我不願意孩子們跟我一起顛沛流離,希望他們能夠擁有一個完整而溫馨的家。

——流浪狗媽媽

這封信發到學校各種群,立馬引起師生關注。但這不是一個理性的行為,有點漫天撒網。總編輯馬上發起了一個問卷調查,進一步鎖定受眾群體,看誰願意領養。之後他們對返回的問卷進行統計,發現有近5%的學生有領養意向。

這件事沒那麼簡單。策劃組考慮得比較周全,擔心領養的同學不善待小狗,於是出臺了一個嚴格的「領養合約」,白底黑字,要求領養者籤字畫押。這個合約,或許我們語文教師的課堂裡面都沒有過,但是孩子們卻很好地運用起來了。

此外,為了加強宣傳力度,他們還給六隻小狗拍了活潑的宣傳視頻。

「救助活動」開展沒過多久,第一隻幸運的小狗,就被一個初三同學領走了,由於當時已是六月底,臨近暑假,剩餘幾隻沒人領養。負責聯絡的公關同學,照著學校家長通訊錄打了幾百次電話,哭了無數次,也毫無進展。為什麼?一是家長們怕影響孩子學習,二是它們不是名狗,而是流浪狗。

遭遇了「種族歧視」以後,孩子們給幾隻小狗製作了具有「華附」特色的項圈,希望藉此提升狗狗的品牌形象。

儘管做了諸多努力,「救助計劃」依然阻力重重。無計可施,孩子們只好找到我,希望我在開學典禮上為領養小狗做一次廣告,做一次代言。

廣告效果還不錯,引起了媒體和社會廣大愛狗人士的關注,很快有愛心人士到學校來領養,事情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馬驫校長打廣告之後,媒體做的報導

不過,又有孩子站出來說:能不能留下一隻,學校來養呢?

照顧校狗「華有愛」

因為涉及安全,到底要不要在學校養狗,我們也非常糾結。不過,經過與學生多輪談判,知悉了他們的領養方案後,學校還是同意了。

這隻留下來的小狗,也晉級成了「校狗」,被取名為「華有愛」。孩子們給它爭取到了10平方米的狗屋,按照杭州房價,總價值60萬元;大家還在網上給「華有愛」定製了過冬衣服,邀我過去圍觀。此外,學校食堂的劉大廚,承諾定期給「華有愛」燒制美味的狗食。種種福利都表明,孩子們為了更好地照顧狗狗,背後做了很多努力。

鏟屎官招募海報
第一任鏟屎官

花生基金會還產生了第一任「校狗鏟屎官」,不過這個鏟屎官最近被罷免了。有兩個原因,一是他對小狗的過分照顧,影響到了學習;二是有很多同學反映說,他不按規定時長遛狗,造成了一定不公。現在,第二任鏟屎官已經上任。

讓流浪狗回家 也讓我們回歸到對生命最真的認識

「流浪狗救助計劃」是多麼溫暖人心的故事呀。溫暖的,不是狗狗本身,而是我們對狗狗的態度。參與「救助計劃」以後,這幾名孩子各自也都產生了深刻的體會。

總編輯汪揚張帆說:「以前,我不知道生命是什麼,有多重要,也很少思考,只是對不斷傳來的同齡人輕生消息感到十分恐懼。參加這次活動以後,我才意識到生命的誕生是多麼神奇和艱難,我們沒有權力毀壞身體。讓流浪狗回家,也是讓我們回歸對生命、對生活最真的認識。」

「狗媽媽」發表感言說:「如果對生命能懷有『媽媽』的『純愛』,所有的生命就會得以自然繁衍,整個大自然就會是和諧的大家庭。這次『救助活動』讓我懂得什麼是同理心,這是成長的一個重要標誌。當我們把眼光投向別的生命體,把思維觸角延伸到生活的每個角落,成長的速度和質量就實現了躍升。」

同理心是成長的一個重要標誌,說得真好啊。

此外,第一位小狗領養者也分享說:「原以為狗狗很可愛,但是現在也要接受它不可愛的一面,比如隨地大小便,我得亦步亦趨當它的鏟屎官。這段領養經歷讓我明白:尊重每個小生命,就要接納它的全部,所有的優點和缺點,這才是真正的愛。」

教育推動生命成長的標誌,在於思維的躍升

體恤、體驗和體悟,是一個孩子成長最重要的方式。它能讓孩子從懵懂少年,走向成熟,走向成功。在體驗的過程中,他們直面生命難題,直面生活困惑,他們思考、思辨,從而不斷提升著思維品質。

教育推動生命成長的標誌,在於思維的躍升。我們應該把孩子投放到真實的生活情景中去,通過適切的課程設計,充分的過程體驗,促進他們深入的思考與探索,相信他們一定能獲得深刻的體悟。

「任何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都是對成長和學習的邀請。」我想補充一句,「能否讓這樣的邀請,成為學生成長的階梯,是對學校專業良知和能力的考驗。」

讓流浪狗回家,讓孩子走在體悟的路上,讓思維的躍升陪伴生命的成長,這就是我們教育人的使命。

來源 |本文據馬驫校長在第七屆中國教育創新年會上的演講整理而成

排版 | Maggie

責編 |芋圓

相關焦點

  • 華東理工大學圖書館設「躍升閱覽室」提供貼心服務
    將開放時間從晚上10點延長至11點半,新設置的考研文化牆為備考生們提供了抒發情感、相互激勵鼓勁的地方,這些新措施是設立在徐匯校區圖書館北四樓的「躍升閱覽室」根據實際情況而推出的服務項目。隨著考研時間的臨近,「躍升閱覽室」正以周到、貼心的服務,舒適的環境,齊全的複習資料,成為考研學生必去的自習場所。
  • 畫風簡潔的繪本《點》,講述鼓勵教育的魅力,教會孩子成長型思維
    故事情節簡單,畫風簡潔可愛,很適合家長和孩子一起觀看,這本繪本故事也在簡單的氛圍中教會父母怎麼教育孩子,也讓孩子知道怎麼對待學習這件事情。02父母多嘗試鼓勵教育吧父母為什麼總是閉口不談孩子的優點呢?1、父母含蓄不願表達在我們中國教育裡,對於愛的表達總是羞澀和抗拒的,我們更講究把愛融進行動裡,總覺得默默奉獻,為你做事就是最大的表達愛意的方式。
  • 中國教育報2014年度推動讀書十大人物候選人
    原標題:中國教育報2014年度推動讀書十大人物候選人  中國教育報2014年度推動讀書十大人物候選人 新疆奎屯市第三小學校長王堅 8年來,知行社始終以「求真向上,知行合一」為社訓,以「展示我們的生命成長和經驗,提升我們的教育素養和能力」為宗旨,組織成員「共讀教育專著,共看教育電影,共寫教育隨筆,共話教育甘苦」。   按謝雲的理解,閱讀是吸,寫作是呼。8年來,知行社致力於「專業讀寫」,讓專業讀寫成為團隊成員的日常「呼吸」,也成為教師的專業成長的兩翼。   教師需要專業讀寫,更需要專業行走。
  • 臺灣生命教育的內容
    臺灣生命教育的內容臺灣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 鈕則誠  上個世紀末,生命教育在臺灣成為一項教育政策。1997年臺灣教育廳設立「生命教育推廣中心」,出版教師手冊和編印中學六年十二冊教材。2000年8月1日當局宣布成立「推動生命教育委員會」,並定次年為「生命教育年」。
  • ...實現蝶變躍升|嘉興市經信局:構建產業新格局 推動製造業轉型升級
    經過多年的積累和孕育,嘉興到了破繭成蝶、蝶變躍升的階段。12月29日召開的市委八屆十一次全體(擴大)會議進一步明確了未來五年要搶抓極為寶貴的「時間窗口」,推動嘉興蝶變躍升、跨越式發展。聚力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深入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和嘉興新製造「555」行動,著力推動製造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全力建設長三角核心區全球先進位造業基地和數字經濟高地。計劃到2025年,製造業增加值佔 GDP 比重保持在40%以上,規模以上製造業增加值年均增速達到7%。
  •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思維科學研究所思維科學與教育中心召開2018...
    原北京五中數學教師馬獻時,介紹了自己用一生教育的實踐編輯成的《有序思維》這本書,提出了讓小學生以數學家的思維去思考和「用養鴨子的方法養不出鴿子」的觀點,他用通俗的語言道出思維訓練對學生成長的作用。「希望課堂」聯合創始人、希望杯數學邀請賽組委會副秘書長周越老師,結合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思維問題,提出了從提升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為出發點的教育觀點。
  • 成長型思維模式Vs固定型思維模式,你有哪一種思維?
    成長型思維模式和固定思維模式的概念解釋了你的心態如何影響你在生活中取得的成功。小成和小固是兩個從同一起點開始職業生涯的人。他們在同一所大學學習,擁有相似的智商,甚至在同一家機構從事相同的工作。20年後,他們的故事不再相似。小成經營著一個價值數百萬元的機構,並以高管的身份運作。小固則成長為一名經理人,過著高於平均水平的生活。
  • AI定製學習成長路徑,「瓶蓋思維」想要顛覆現有學習方式
    截至2019年我國在線教育行業市場規模達3133億,預計到2020年,這一數據將達3800億元,其中職場教育的佔比將達到26.2%。 在知識付費和在線教育概念被炒的火熱的背景下,不僅是網易雲課堂、騰訊課堂等在線教育平臺發展迅猛,得到、千聊、喜馬拉雅FM等知識分享社區也紛紛湧入市場企圖分得一杯羹。
  • 簡單漂亮的手繪思維導圖《教育·超越自我》
    南忠豹手繪思維導圖《教育·超越自我》思維導圖最大的好處是把抽象的文字用圖形和符號代替,用各種顏色的線條把複雜的結構網絡直觀可視化,從中找到其中各要素之間的隸屬關係,因果乾系或者遞進關係,發現內在的規律性特點,進而理清思路,從整體上系統的把握整個事件的發生和變化,讓工作變得簡單有趣
  • 生命教育:喚醒靈魂,成為自己
    生命教育作為教育的價值追求,作為真正人道的教育,其目的是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義,確立生命尊嚴的意識,高揚生命的價值,使人們能擁有一個美好的人生。外察世界但生命教育的發展路徑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比如,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生命教育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禁毒教育、青春期教育或是環境教育等是等同的,認為生命教育只不過是應對危機事件的臨時舉措。
  • 家庭教育焦慮的原點在於擔憂孩子學習成長的未來不可控
    育鄰夢家庭教育焦慮的原點在於擔憂孩子學習成長的未來不可控。生活中人們都知道要教育「好」孩子,期待給孩子最「好」的教育。但是,這個「好」信息飛速發展的今天已經變得越來越不可控、不確定。網絡將世界知識裝進了購物車如何克服焦慮焦慮的源頭是面對未來選擇的不確定,那麼克服焦慮最好的辦法就是儘可能找到生命成長的錨點或者說是根。孩子學習成長之根在哪裡呢?在家中,家庭是孩子學習成長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那個最重要的環境,家長是孩子學習成長中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唯一影響孩子終身學習成長的老師。運用過4W1H分析教育就是:What教育是什麼?教孩子什麼?
  • 「關愛生命 快樂成長」——2019福建省學校安全教育周活動啟幕
    ,第24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暨第12個「福建省學校安全教育周」活動啟動儀式在福州群眾路小學舉行。今年安全教育的主題是「關愛生命·快樂成長」,目的是通過開展各種宣傳教育活動,加強對學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引導學生切實提高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掌握必要的安全常識、避險能力,做到敬畏生命、熱愛生命,樂觀向上、快樂成長。  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王建南在啟動儀式上發表講話,他強調安全重於泰山,關愛生命,人人有責。
  • [靜安]風華中學: 「成長型思維——回應式課堂教學研究」系列活動
    [靜安]風華中學: 「成長型思維——回應式課堂教學研究」系列活動時間:2017/12/13 11:01:01 來源:上海市風華中學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夏荔 日前,上海市風華中學舉行了名為
  • 「第二屆中華青少年生命教育論壇」在京舉辦
    「優化社會環境與青少年健康成長」為主題的「第二屆中華青少年生命教育論壇」今天(28日)在北京舉辦。    來自全國15個省市區28個城市的代表和北大、清華、人大在內67所學校,及來自香港、臺灣等200多名專家及教育界人士參與探討了生命教育在中國的現狀、必要性及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生命教育體系和模式,並積極討論了社會熱點問題和分享生命教育案例。
  • 奧瑞斯國際安全學院助力生命安全教育,《雛鷹計劃》為孩子健康成長...
    生命安全是人類最基本最重要的需求,《 人民日報 》( 2018年01月11日 17 版)針對生命安全教育進行呼籲和加強,同時國家各部門針對生命安全教育一直是高度關注的問題。生命安全是生存的基本保障與權力,如何採用安全措施,防範各種危機事故的發生已成為我們當前刻不容緩的使命。
  • 優秀的人,骨子裡都有這種思維!(建議所有渴望成長的人都看看)
    2018年,美國獨立網站Teach Thought通過分析2018年教育行業的訪客網絡行為得出了美國人最關心的教育話題和最熱門的教育趨勢,並發布了《2018年美國教育趨勢》報告,其中名列榜首的就是成長型思維,足見成長型思維在教育上的重要價值。其實,何止教育,一切成長都離不開成長型思維。
  • 集齊英語、語文、思維三大基礎學科,瓜瓜龍「大力」爭奪啟蒙教育市場
    除了持續加碼品牌推廣,最近幾個月,瓜瓜龍在原有的英語、思維課程基礎上,上線了語文課程,目前該系列啟蒙課已包含語文、英語、思維三大基礎學科的課程,是針對2歲至8歲中國孩子的系統性AI啟蒙課程。從市場規模來看,啟蒙教育已經成為巨頭的必爭之地。
  • 暖心保安心疼流浪狗,路邊安窩後每天餵食:它們也是一條生命!
    暖心保安心疼流浪狗,路邊安窩後每天餵食:它們也是一條生命!生活中有很多喜歡養寵物的人們,兔子、烏龜、倉鼠等等可以說很普遍,不過大多數人們還是對狗和貓有另一番喜愛。不僅因為狗狗們比較好打理,更主要在於狗是人們最忠實的朋友,因此很多人將它們當成自己好朋友。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養起了一些名貴品種的狗狗,對它們照顧的無微不至,除了飲食方面比較注重外,有時更是不惜重金給狗狗們做個髮型,染個顏色非常洋氣,出門逛街都要領著出來兜兜風,可以說這些寵物狗們的生活非常高端了。
  • 把愛帶回家,賴聲川親子音樂劇《流浪狗之歌》
    走錯路 摔了跤我還是相信世界充滿愛和希望2016.6.28|流浪狗之歌
  • 剽悍一隻貓的剽悍江湖:半年成長為思維導圖實力講師,她憑什麼?
    不信,你往下讀——1、尋找生命裡的光,讓夢想成為生命的一部分小時候的凍菌就是個讓人覺得秉性「古怪」的孩子。5歲時,因為學琴練譜總做不好,「啪啪啪」直扇自己耳光。死磕精神早在童年就可尋到痕跡。10 歲開始玩籃球、排球和網球,在球場一待就是12 個小時,不間斷運動,直到關節受傷;16 歲著迷於讀書,放學常跑到書店讀書,讀完後,才回家做作業,往往學到凌晨 4 點睡覺,然後 7 點起床上學;大學因為學不懂高數,但又想拿高分,於是苦背數學,背步驟,一個月瘦了 12 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