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殯走屋前還是屋後?因風俗引發糾紛,老人竟直接躺進死者墓穴

2021-01-09 玫瑰色紙小兔

人生無非兩大事,剛生下來和死亡,俗話說,塵歸塵,土歸土,人在死亡之後按照我們老祖宗的規矩肯定是要火化下葬的,所謂入土為安,這就是有很多即使是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在死後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將自己葬在老家,回歸家鄉

而在我國,出殯下葬都是一件極其講究的大事,很多地方都有出殯、下葬的風水師,還要按著時辰和規矩走。孝子要穿孝服,戴孝帽,到了別人家,不能進門,有人來迎接時,無論長幼,都要叩首。死者入棺前,要為之整容,如剃頭、刮臉、換擦洗身、穿壽衣等,然後再以白綢(有的地方 也用紙錢)掩面。

12月4日,湖南新化,一名過世的老人出殯,出殯隊伍到達墳山時,發現有一名老人躺在了死者墓穴裡,該村村幹部稱,因為當地風俗問題,出殯隊伍應該走在該老人屋前,但是卻走在了屋後,引起糾紛,老人一時過激就躺進了墓穴,目前,雙方已經和平調解

視頻中,墓穴裡出現了一位老人的身影,而這位老人在墓穴裡還不停的在招手,what?活人??這可把出殯的隊伍嚇了一跳,走的好好的,往前一看,一位活的老人在墓穴裡,還好只是白天,不然非得嚇出個好歹來。。據知情人士介紹,這是在洋溪鎮六竹村,一位過世了的老人出殯的時候從她們家路過,她不同意,所以活人搶了死人的地方

村幹部描述,當時這個情況只是我們農村的風俗習慣而已,本來出殯的隊伍從人家那個房子前面走的,他們不知道怎麼回事又走到後面去了,以前沒有這個問題,都是走前面,這個老人家說,我讓你們走前面,你們非要走後面,在山上跟他們辯幾句嘴,當時講話的人呢太多了,那個老人家有點過激,後來我們村委會出面,幫他們調解好了

很多網友覺得,這位老人有點小題大做了,覺得屋前屋後沒有什麼,還會說這種就是封建迷信,其實並不是這樣,在農村對於這個風俗習慣是很看重的,可能現在很多年輕人還有從小在城裡的人不能夠理解。

農村的風俗習慣都是自古流傳下來的,每個地方都的風俗習慣都不同,我們不能用自己的思想去對老一輩的風俗指指點點,而且大多數的人嘲諷的莫名其妙,老人的思想就是不能從屋後走,對方沒有聽取,幾百年甚至幾千年都沒有變過,突然來一下,老人心裡肯定會不舒服,每個人都有在意的事情,大家都可以換位思考一下

相關焦點

  • 寵物犬掙脫牽引繩絆倒老人,目前老人以出殯,死者家屬情緒穩定
    前言:相信大家最近在網上都聽說過一件事情,那就是在廣東佛山順德杏壇鎮一名88歲的老人被狗絆倒後摔倒在地,但是不幸的是這名老人已經搶救無效去世了。對於這件事情發生之後在網上引起了很多人的爭論,因為對於這件事情到最後也是沒有對牽著這名狗的小女孩做出什麼判決,因為對於這名小女孩來說今年也是作為一名12歲的女童,在當時發生了這種事情的時候他難以有自主處理的方法,但是對於死者老太太的家屬至今也是沒有做出來什麼爭議,他們也是只表示對於意外來說誰也不好說,有關於賠償的話雙方坐下來慢慢說就好。
  • 俗語:「屋後莫有『山探頭』,屋前莫有『氣死牛』」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屋後莫有『山探頭』,屋前莫有『氣死牛』」。雖然我對這句俗語認真研究了好久,但還是沒有能夠研究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屋後莫有「山探頭」所謂的「山探頭」,是指下面沒有支撐而形成的懸崖,也可以理解成一個突兀的懸崖。我們都知道任何物體都是需要有支撐的。
  • 從送終到落葬,走完生命的最後一段歷程
    【送終】老人生命垂危時,子女等直系親屬守護在身邊,聽其遺言,直到親人去世,這在喪葬習俗中稱為「送終」。送終是大事,能為老人送終表明子女盡了最後的孝心,未能為老人送終,常常成為有些人一生最大的遺憾。有沒有子女送終,是不是所有子女都來送終,是判斷老人是否有福的重要標準。
  • 俗語:「屋前不栽『腫』頭木,屋後不栽『腳脖粗』」,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屋前不栽『腫』頭木,屋後不栽『腳脖粗』」。由於在下才疏學淺,雖然當我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後著實是認真思忖了好久,但還是沒有能夠思忖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只好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屋前不栽「腫」頭木所謂的「『腫』頭木」,其實是指樹冠非常大的樹木,樹冠非常大的樹木是不適合栽植在房屋前面的。我們都知道光照的重要性。
  • 一根電熱棒引發的糾紛!租戶因使用不當意致人死亡
    近日番禺區沙灣鎮一出租屋發生一起因使用電熱棒不當致死的人身意外傷亡案件並引發賠償糾紛,該鎮接報後,立即組織相關職能部門展開行動,要求及時處理矛盾糾紛,避免矛盾升級,確保轄區的和諧穩定。出租屋浴室內使用電熱棒導致觸電身亡2019年4月24日晚上,李某因在出租屋浴室內使用電熱棒不當,導致觸電身亡,公安部門經初步勘查排除他殺。死者女兒李女士因與房屋管理者協商賠償不成,於4月30日到區政府、區信訪局上訪。根據訪調對接機制和屬地管理原則,該案交由沙灣鎮處理。
  • 信陽致9死車禍死者多是抬棺人,當地曾通告骨灰不得裝棺再葬
    11月20日清晨5點,河南省信陽市淮濱縣一輛貨車撞到出殯的送行人群,致9死4傷。20日,淮濱縣殯儀館一名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出殯隊伍是給一名老人送葬,逝者的身份並不清楚。
  • 倖存者回憶出殯日致9死車禍 回憶事故慘烈 忍不住打顫
    24日消息,倖存者回憶出殯日致9死車禍,當時貨車像射箭一樣,等反應過來,人都倒了,事發次日,回憶起事故的慘烈,68歲的老杜仍禁不住打顫,說是別人和他換了抬棺位置,自己「撿回一條命」。11月20日清晨5點,河南省信陽市淮濱縣一輛貨車撞到出殯的送行人群,致9死4傷。死者包含兩名東家親屬和7名抬棺者。老杜說,右側10名抬棺者,死了6個。他是4名倖存者之一,當時他們的腳還沒跨上國道。淮濱人稱抬棺者為「大工」,領頭的為「槓頭」。在當地,這是隨著農村青壯年勞力紛紛外出打工,近十年才有的行當。
  • 出殯原來有這麼多的講究
    其實在影視劇中我們也可以看到許多出殯以及下葬的場面,今天小編要帶大家了解一下古代出殯時的講究,而這些講究有什麼說法呢?中國古代喪葬制度當中包括埋葬制度和居喪制度,其制度都有著等級的劃分,繁縟的形式。喪葬除了國家法典的規定,還有民間相沿成俗的做法,反映人們的倫理思想以及宗教觀念。
  • 一根排水管引發鄰裡糾紛 六旬老人用鋤頭打死鄰居
    60多歲的王某全與50歲的陶某鄰居多年,因一根排水管吵架,竟引發一場命案。近日,四川眉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了該起案件。鄉間血案 只因一根排水管王某全和陶某是眉山市東坡區某村同組村民,兩家相距不到30米。據村民介紹,兩人之前因為田邊地角的事情有過爭執,關係不和。2019年12月31日,王某全在自家的果樹林旁一鄉村泥路上填埋了一根排水管。
  • 男子要零用錢不成捂死爺爺 老人出殯前一天落網
    來源:臺灣《中國時報》原標題:男子討要零用錢不成捂死爺爺 老人出殯前一天落網中新網11月18日電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24歲的無業男子吳家葳向八旬阿公要錢不成,竟趁阿公睡午覺時,與姚姓友人連手以棉被、毛巾悶死一手將他帶大的阿公,並搜刮褲袋裡的8700元(新臺幣,下同)及皮夾、存摺後逃逸。吳男17日落網後坦承弒親。
  • 男子討要零用錢不成捂死爺爺 老人出殯前一天落網
    男子討要零用錢不成捂死爺爺 老人出殯前一天落網 2015-11-18 13:36:1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丁文蕾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中新網11月18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24歲的無業男子吳家葳向八旬阿公要錢不成,竟趁阿公睡午覺時,與姚姓友人連手以棉被、毛巾悶死一手將他帶大的阿公,並搜刮褲袋裡的8700元(新臺幣,下同)及皮夾、存摺後逃逸。吳男17日落網後坦承弒親。
  • 出殯日致9死車禍:一趟活兒賺一百元和一包煙的「抬棺爺爺」
    出殯日車禍事發次日上午,倖存抬棺者老杜向澎湃新聞感嘆:「現場太瘮人了。」按當地習俗,死人要在天亮前出殯。墓坑的朝向、出殯的日期、時辰等,都要在事前請陰陽師根據生辰八字算好。而從家裡起棺或出殯途中拐彎時,要放炮放煙花,寓意引領死者。當天出殯的死者姓任,曾做過梧桐村小學幾十年的校長。
  • 雲南結婚與出殯相遇,互不相讓,僵持超2小時
    結婚和出殯,都是人生中的大事,想必大家身邊也都有發生過,也親眼見過辦這些事一般都是比較隆重的。但是如果在同一條路上,一個辦紅事的隊伍和一個辦白事的隊伍相遇,又不能同時通行的話,那想必也是比較尷尬的。
  • 庭院種樹有講究,老話「屋前不栽腫頭木,屋後不種腳脖粗」說的啥
    石榴樹因籽粒飽滿,寓意人丁興旺多子多孫而被人樂於栽種;銀杏樹,不但遮陰觀賞性強,而且也被譽為能夠招財進寶的黃金樹;桂花樹更被稱為貴人之樹,種之有著家中出貴人、自有貴人相助美好寓意。而「前不栽桑,後不栽柳」中的,桑柳二樹在生活中名字寓意都不好,是少有人院落前後栽種的。然而,不管何種樹,「通軒之樹」是要不得的,因為這樣的枝葉繁茂遮天蔽日,不僅起不到美化環境作用,反而不利於人的生活。
  • 因鄰裡糾紛,73歲老人被鄰居打斷4根肋骨,因證據不足公安未立案
    江蘇鎮江,73歲的老人因與鄰居存在糾紛,鄰居在老人家門口脫褲子,侮辱老人女兒。隨後雙方發生衝突,老人遭到鄰居多人毆打,導致老人4根肋骨骨折,拇指肌腱斷裂。事情發生後,老人及其家人已經向公安機關報案,但至今10個月已經過去,公安機關卻以沒有證據證明是鄰居將老人肋骨打骨折為由,沒有立案偵查。
  • 【對話「殯儀人」】禮儀出殯師站軍姿練抬棺姿勢
    記者:禮儀出殯師的工作就是抬棺麼?  譚東文:其實作為一名福澤園的禮儀出殯師,我最主要的工作就是送別逝者走完人生最後一程路,就是大家經常說的抬棺;其次就是協助靈堂的管家全程為在福澤園治喪的家屬服務。
  • 點蚊香引發火災致兩人死亡
    之後,因死者家屬與僱主就賠償方案多次協商無果,橋頭鎮嶺頭社區居委會介入後求助東莞第三法院橋頭法庭聯合調處糾紛,最終各方達成一致協議,兩位死者的家屬分別獲賠115萬元和106萬元。李某梅涉嫌犯失火罪被刑拘。橋頭法庭聯合調處糾紛禍起點蚊香 兩員工走避不及死亡起火的地方位於橋頭鎮的一棟民宅。
  • 一場因種豬引發的糾紛
    當時我還有些好奇,想著最近接到的都是一些離婚糾紛、物業糾紛之類的案件,沒發現有什麼地方奇葩呀。迫不及待的打開案卷,才發現案情真的是有些「奇葩」。  這是一起財產損害賠償糾紛案件,張某狀告李某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11685元。張某在訴狀中稱道,2015年12月24日其牽著種豬去給一家的母豬配種的路途中遇到了李某,李某無端給種豬的睪丸踢了一腳。
  • 為何農村辦白事出殯時要殺一隻公雞?3個原因,傳統觀念+公雞好吃
    所以今天就來和大家說說「跳井雞」說法的來源,以及與之相關的農村辦白事出殯時要殺只公雞的習俗,感興趣的接著看!出殯殺公雞的習俗與「跳井雞」說法出殯殺的雞的也叫「龍槓雞」,出殯前給雞灌酒,把雞放在棺材槓上,八大金剛抬棺出殯,公雞在上面一搖一晃。按照當地習俗,途中公雞不能跳下來,到墓穴才宰殺公雞,將血滴在棺木上,以謝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