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那些記憶深處的譯製片配音「女神」

2020-12-07 起起動漫世界

從國外引進並翻譯成中文的影片被稱為譯製片,譯製片早期的主要生產者是長春電影製片廠和上海電影製片廠的翻譯片組,而後來專門生產譯製片的,則是上海電影譯製廠,在素有「配音之父」陳敘一的領導之下,譯製片曾進入了一個輝煌時期,成為幾代人的集體記憶,尤其是那些為譯製片配音的「女神」們,更是深深地鐫刻在幾代觀眾記憶的深處,讓我們一起去追憶那個流金歲月心中的「女神」們。

上海電影譯製廠

1.向雋殊

向雋殊(1925—2016)四川巫山人,出生於北京一個書香之家,由於童年喪父,母親無力撫養兒女,年僅10歲的向雋殊被哈爾濱徐氏人家收養,曾就讀於哈爾濱女子中學,因被養母逼婚,於1941年逃回北京考入私立貝滿女子中學,1943年就讀於北平京華美術學院音樂系,期間曾參演《群鶯亂飛》、《歌杉淚痕》等話劇,1949年5月參加革命工作後被保送到華北大學藝術幹部訓練班戲劇科進修,1949年9月被分配到東北電影製片廠,成為新中國第一代譯製片配音演員,從此開始了其配音藝術生涯。

向雋殊

向雋殊曾為《俄國問題》、《偉大的轉折》、《攻克柏林》、《真正的人》、《流浪者》、《一僕二主》、《靜靜的頓河》、《復活》、《忠誠》、《戰爭與和平》、《蝴蝶夢》、《摘蘋果的時候》、《賣花姑娘》、《永恆的愛情》、《人證》、《女奴》、《舞臺生涯》等200多部影片配音,並於1986年調到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

向雋殊

向雋殊的聲音集溫柔、嬌媚、端莊、善良等特點於一體,將所配音的人物刻畫的惟妙惟肖,其優美甜潤的音色、清晰準確的吐字及變化自如的語調,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當回想起她配音的角色,其獨特的聲音都會縈繞耳際,尤其是《流浪者》中的麗達、《賣花姑娘》中的花妮、《永恆的愛情》中的羅西和《人證》中的巴杉恭子都給觀眾留下了難忘的記憶。

2.蘇秀

蘇秀(1926— )河北人,1926年出生於吉林長春,1931年隨全家遷居哈爾濱,曾讀過中學和大學,1947年隨新婚丈夫定居上海,上海解放以後,已是兩個孩子的蘇秀不甘做家庭主婦而報考了藝術團體,於1950年9月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翻譯片組,從此走上配音演員和譯製導演之路。

蘇秀

五十年代之初,翻譯片組主要為是蘇聯影片配音,從1954年起,片源種類就逐漸涉及了許多國家的影片,蘇秀配音作品主要有《化身博士》、《孤星血淚》、《霧都孤兒》、《紅與黑》、《第四十一》等,文革期間參與配音了許多內參片,這些內參片有些曾公映,有些只供應特殊人群觀看,改革開放以後的主要配音作品有《尼羅河上的慘案》、《為戴茜小姐開車》、《望鄉》、《陽光下的罪惡》、《金環蝕》、《華麗的家族》、《101忠狗》等影片。

蘇秀

蘇秀是上海電影譯製廠老一輩優秀配音群體的代表性人物,也可說是旗幟性人物,她也是最早進入翻譯片組的女性配音演員,儘管趙慎之比蘇秀年長兩歲,但卻比蘇秀晚一年進廠,蘇秀也是最早擔任譯製片導演的女性,她以自己出眾的才華和對影片的深刻理解,曾執導了100多部譯製片,其代表作品有:《陰謀與愛情》、《冰海沉船》、《中鋒在黎明前死去》、《遠山的呼喚》、《我兩歲》、《天鵝湖》、《虎口脫險》等影片。

3.李梓

李梓(1930—2014)河北獲鹿人,曾先後就讀於北平市立第三女子中學、華東大學,後來李梓隨華東大學併入山東大學藝術系學習,1952年調到上海電影製片廠任演員,1954年被調整到翻譯片組,從此開啟了其譯製電影的配音生涯。

李榟

李梓的配音作品有:《簡愛》、《巴黎聖母院》、《惡夢》、《白夜》、《音樂之聲》、《葉塞尼亞》、《可尊敬的妓女》、《野麥嶺》、《望鄉》、《陰謀與愛情》、《紅色宣傳員》、《塔曼果》、《被侮辱與被迫害的人》、《創傷》、《紅與黑》、《紅菱豔》、《冷酷的心》、《一個警察局長的自白》、《尼羅河上的慘案》、《走向深淵》、《卡桑德拉大橋》、《英俊少年》、《居裡夫人》、《安娜卡列尼娜》等近200部影片。

李榟

李梓早期的配音角色大多以青年女子為主,其聲音華麗、美妙和動聽,隨著經驗的不斷積累,最終能擅長以聲音塑造不同身份和性格的人物,其最為經典的配音作品,當屬《簡愛》、《葉塞尼亞》和《英俊少年》三部影片,把人物性格刻畫的淋漓盡致,尤其是在《英俊少年》中,李梓以年近50歲的年齡演繹了一個性格開朗、活潑、機靈和勇敢的少年海因切,在配音技巧上可謂是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地。

4.劉廣寧

劉廣寧(1939— )福建福州人,1939年出生於香港,其祖父劉崇傑是民國時期著名外交家,劉廣寧4歲時隨全家移居上海,5歲開始學習鋼琴,1959年畢業於上海第四女子中學,由於中學時期觀看了大量譯製片,因此對配音藝術心嚮往之,遂萌發了為外國電影配音的想法,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給上海電影譯製廠寫了一封毛遂自薦信,最終如願以償走上電影配音之路。

劉廣寧

劉廣寧的配音作品有:《孤星血淚》、《基督山伯爵》、《魂斷藍橋》、《悲慘世界》、《尼羅河上的慘案》、《苔絲》、《生死戀》、《白衣少女》、《望鄉》、《吟公主》、《葉塞尼亞》、《絕唱》、《冷酷的心》、《大篷車》、《天使的憤怒》等近300部影片。

劉廣寧

劉廣寧的音色甜潤而優美,純正而流暢,善於通過音量、語調和力度的細微變化來表達複雜的感情,尤其擅長用聲音塑造溫柔、善良、天真的年輕女子,將純潔而美麗的心靈塑造的惟妙惟肖,最為典型的人物當屬《魂斷藍橋》中的瑪拉、《葉塞尼亞》中路易莎、《冷酷的心》中莫妮卡和《絕唱》中的小雪,讓人心生無限的憐愛,而《生死戀》中的夏子和《白衣少女》中的亞沙子,更是渾身都充滿青春的氣息,給人以強烈的現代感。

5.曹雷

曹雷(1940— )浙江浦江人,其父親曹聚仁是大名鼎鼎作家、記者和報人,曾作為國共第三次合作密使往來於香港、臺北和北京,她的弟弟曹景行是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一頭銀髮的他經常活躍在電視銀屏上,曹雷於1962年從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畢業後被留校任教,1963年與馮喆、穆宏、張伐、衛禹平、中叔皇等人出演了《金沙江畔》,1965年與楊在葆、達式常、溫錫瑩、朱曼芳等人合作出演了《年青的一代》,之後調入上海電影製片廠,正當在影壇上有所作為時,因文革爆發和患病而斷送了電影之夢。

曹雷

度盡劫波的曹雷於1982年調到上海電影譯製廠,開啟了其第二次藝術生命,而八十年代初期也正是譯製片最為輝煌的時期,由曹雷參與配音的有《非凡的愛瑪》、《愛德華大夫》、《茜茜公主》、《陽光下的罪惡》、《國家利益》、《總統軼事》、《最後一班地鐵》、《莆田進行曲》、《姐妹坡》、《鷹冠莊園》等影片,曹雷後來成為譯製導演,曾擔任《斯巴達克斯》、《戰爭與和平》、《看得見風景的房間》、《柏林之戀》等譯製片的導演。

曹雷

曹雷具有很深的藝術修養,她的藝術追求也是多方面的,「聲音是屬於角色的,而不是屬於自己的。」這是曹雷堅持遵循的藝術創作原則,一切為了劇情的需要,一切聲音都要符合角色的性格特徵,讓自己的聲音儘量貼近角色,因此曹雷的配音是屬於角色的,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她是用聲音塑造人物,並藉助不同的聲音來襯託各類人物的性格特徵,能夠遊刃有餘地駕馭不同類型的角色。

6.程曉樺

程曉樺是1944年出生的,今年也已經75歲了,上世紀六十年代初考入上海戲劇學院,原本鍾情於戲曲和表演藝術程曉樺,卻陰差陽錯地於1973年4月進入上海電影譯製廠當了配音演員。

程曉樺

程曉樺的主要配音作品有:《追捕》、《虎口脫險》、《天書奇譚》、《佐羅》、《悲慘世界》、《尼羅河上的慘案》、《天鵝湖》、《苔絲》、《水晶鞋與玫瑰花》、《奴裡》、《從地獄歸來》、《第七個目標》、《羅特的女兒》、《101斑點狗》、《國際女郎》、《真實的謊言》等。

程曉樺

程曉樺在上海電影製片廠黃金時期屬於第三代,七十年代末及至八十年代時,程曉華是30多歲,正是一個女演員的黃金時期,她以獨特的嗓音魅力,感染和徵服了無數的電影觀眾。

7.丁建華

丁建華是山東諸城人,1953年出生於上海南下幹部家庭,曾在東海艦隊文工團擔任演員,1976年調入上海電影譯製廠擔任配音演員,至今也已經四十多年了,真是歲月催人老,如今也已經是年近古稀之年了,她是至今為數不多且仍活躍在舞臺上的配音演員,她能在配音演員中脫穎而出,不能不說她趕上一個非常好的時代,當時中國剛剛改革開放,引進了大量的外國影片,這為她施展配音才華提供了歷史機遇和舞臺。

丁建華

丁建華也是一個多產的配音演員,她參加配音的影片有:《追捕》、《亡命天涯》、《國際女郎》、《茜茜公主》、《悲慘世界》、《謎中謎》、《深閨疑雲》、《忠勇之家》、《昏迷》、《廊橋遺夢》、《蒙娜麗莎的微笑》、《我最好朋友的婚禮》、《古墓麗影》、《魂斷藍橋》、《戰爭與和平》、《翻譯風波》、《冷山》、《國王與小鳥》、《天鵝湖》、《少林寺》、《我,機器人》、《後天》、《怪物史瑞克2》、《真實的謊言》等。

丁建華

丁建華的配音感情飽滿,帶著一絲嬌憨的高貴與真摯,她與喬榛的配合非常默契,尤其以《魂斷藍橋》、《茜茜公主》和《廊橋遺夢》最為經典,而最早在《追捕》中為真由美配音,更是讓她一炮走紅,她在馬上對杜秋說的一句:「我喜歡你!」以及在山洞中說得一句:「我是你的同謀。」更是令人難忘。

由於文章篇幅所限,趙慎之、潘我源、姚錫娟、狄菲菲等人沒有被列入,當然也還有一些女配音演員,只是我還沒有想到而遺漏,希望能在評論欄內看到你的評論,譯製片是否已經漸行漸遠了呢?答案應該是否定的,但譯製片不再輝煌卻已經成為事實,在急功近利的心態之下,也是很難再有配音大師的出現了。

相關焦點

  • 譯製片中文配音版越來越被冷落 中文翻譯被頻頻吐槽
    譯製片中文配音版真的會消失嗎?   近日,由甲骨易譯製主辦的「影視譯製藝術沙龍」舉行,八一電影製片廠翻譯賈秀琰作為上半場主講嘉賓及下半場主持人,與美國華特·迪士尼公司(中國公司)創作總監、譯製導演、配音演員張雲明,國際翻譯研究專家、語言學博士伊夫·甘比爾 ,配音演員季冠霖等一起暢談了關於譯製片的那些事兒。
  • 《信條》也有國配版,原來譯製片可以這樣打開
    提起譯製片,我們大多會追憶起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黃金時代,張玉昆、童自榮、畢克、劉廣寧、向雋殊等老一輩配音演員詮釋了無數經典臺詞和角色,構成了一代人共同的時代回憶。 如今,隨著年輕一代觀影習慣的改變,譯製片是否風光不再?如何讓年輕觀眾真正感受電影配音藝術的魅力? 在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期間,我們也專程來到了長影譯製片廠,在廠長王曉巍和著名配音演員胡連華的帶領下,近距離感受電影譯製工作的魅力。
  • 崔永元談譯製片的《電影傳奇》
    在崔永元原來的計劃中,《電影傳奇》並沒有把譯製片列入在內,在拍攝《電影傳奇》的這幾年,總有人跟他提起,那些被中國人熟知的甚至影響了很多人的譯製片是不是也要拍到《電影傳奇》中。所以那些導演、演員就很困惑,甚至拒絕我們採訪,不想說這個事兒,他們覺得我們肯定跟那些人是一個腔調。我覺得這跟我們中國的情況是一樣的,我們一定要找到一個有歷史視角的、有客觀心態的,找到這樣一個平臺,來重新看待這些問題,才能避免進入一個瘋狂的懷舊和無理性的、無原則的狀態,我覺得這點我們是明白的。
  • 那些動人對白棲息著無數電影老靈魂
    據上海故事廣播總監趙潔透露,春節過後,深受大家喜愛的譯製片電影錄音剪輯,包括 《王子復仇記》 《簡·愛》《尼羅河上的慘案》 《追捕》 等也將陸續與廣大聽眾見面。  電影錄音剪輯,堪稱中國廣播特色產品,風行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它以電影錄音為基本素材,把電臺解說與電影內容巧妙地結合起來,是廣播對電影的精彩詮釋與延伸,見證了中國電影的發展歷程與譯製片的黃金時代。
  • 進口片中文配音版回暖 情懷使然OR經典傳承? – Mtime時光網
    從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中期,中國觀眾得以在十來年的時間內,盡享半個多世紀以來全球累積的影視精品,加之相對非功利化氛圍與心態下的嚴苛精加工再創作,最終使得譯製佳作層出不窮地呈現在觀眾聽眾面前,成為幾代中國觀眾難忘的年代記憶。這一從七十年代末一直延續到九十年代中期的文化風潮,是特定歷史條件下各種因素迭加助力的結果。
  • 專訪配音大師李立宏:給《舌尖上的中國》配音秘訣是「好奇」
    2011年,由他擔任主要配音演員的美國譯製片《阿凡達》獲得14屆華表獎優秀譯製片獎,2012年,作為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的解說被大眾所熟知;此外,代表作品還有:《輝煌中國》、《就是那一隻蟋蟀》、《拯救大兵瑞恩》、95版《三國演義》、《加菲貓》、《海底總動員》、《琅琊榜》等。
  • 進口片中文配音版回暖
    從去年5月劉純燕代言的《哆啦A夢:伴我同行》票房大賣,到今年年初為《功夫熊貓3》度嘴訂製的全明星國配陣容引發熱議,再到春季檔沿襲70、80後童年經典翻譯風格的上譯配音版《聖鬥士星矢:聖域傳說》的集體追看,無論是譯製導演、配音演員,還是媒體及觀眾,都或多或少的感受到了國語配音的升溫熱度。
  • 遼藝「配音天團」再次「說」進央視
    昨日,記者從遼寧人民藝術劇院了解到,該劇院再次應邀為央視六套電影頻道譯製片配音,遼藝16名演員出色地完成了這次配音工作。「一休」的聲音來自遼藝作為國內最具代表性的配音機構之一,遼藝曾在新中國配音史上留下過輝煌的一頁。對於很多70後、80後來說,遼藝配音的動畫片給了他們最難忘的童年。
  • 配音導演談翻譯腔:為什麼有些配音聽起來很怪?
    作者為國內配音演員和配音導演。遊戲配音隨著中國遊戲市場的發展才慢慢興起和發展起來了,經過了很多配音前輩一點點探索才有了今天的不同於影視動畫的配音風格,也讓更多的遊戲玩家以及大眾對於配音演員有了更多的了解。今後的趨勢是遊戲配音會成為配音演員一個更好的展示和宣傳自己的平臺。遊戲配音風格需要根據遊戲本身的類型和玩法來確定。
  • 遼藝「配音天團」再次「說」進央視,原來這麼多動畫片都是他們配的
    昨日,記者從遼寧人民藝術劇院了解到,該劇院再次應邀為央視六套電影頻道譯製片配音,遼藝16名演員出色地完成了這次配音工作。「一休」的聲音來自遼藝作為國內最具代表性的配音機構之一,遼藝曾在新中國配音史上留下過輝煌的一頁。
  • 霍思燕獻聲《一條狗的回家路》首次挑戰動物配音
    昨日,由美國哥倫比亞影業公司出品的好萊塢催淚冒險鉅制《一條狗的回家路》曝光中文配音特輯,宣布電影國配版的狗狗貝拉將由當紅實力演員霍思燕傾情獻聲,這也是霍思燕首次為動物配音。感受了貝拉內心的情感起伏,陪它經歷了一波三折的冒險之旅,霍思燕由衷感慨:「貝拉的經歷非常非常打動人」。據悉,影片將於2019年1月18日登陸全國院線。
  • 從無名「替聲」到憑藉《陳情令》擁有姓名 配音演員破圈有多難?
    《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白淺配音:季冠霖,夜華配音:邊江東華帝君配音:張杰,白鳳九配音:喬詩語《楚喬傳》宇文玥配音:邊江,楚喬配音:喬詩語《古劍奇譚》百裡屠蘇配音:張杰,風晴雪配音:喬詩語四人的任意搭配構成了現下多數電視劇主角團的配音,而某個配音演員所配音的多個角色,可能會隨著電視劇的播出在同時期出現
  • 《超能陸戰隊》火爆銀幕 揚州小夥為大白製造者配音
    原標題:《超能陸戰隊》火爆銀幕,幽默、催淚並存的劇情收穫好評無數——揚州小夥為「大白」製造者配音 為多部好萊塢大片配音,《灰姑娘》中將為王子配音 希望家鄉人民能繼續支持國語譯製片導讀:在中文版影片中,泰迪的配音由揚州人吳凌雲完成。
  • 配音演員英文怎麼說?
    原標題:配音演員英文怎麼說? 身為一枚聲控,趁著春節假期把《聲臨其境》全刷了一遍,深深地被幾個聲咖圈粉。話說關於配音你了解嗎? 《聲臨其境》是在湖南衛視播出的一檔關於配音的節目,由王凱擔任主持,其自2001年畢業與中國傳媒大學後一直從事配音和主持相關的工作。 Contestants of this show are usually actors or actresses, sometimes dubbers.
  • "馬達加斯加3"翻譯配音離譜 長頸鹿滿嘴"小瀋陽"
    "馬達加斯加3"翻譯配音離譜 長頸鹿滿嘴"小瀋陽" 好者,稱其為「接地氣」「很搞笑好玩」;惡者,認為如此翻譯配音是「不倫不類」「純屬惡搞」。而上海電影譯製片廠副廠長劉風向記者介紹上譯廠幾十年來配音創作的一條「鐵律」是,在翻譯配音創作上的任何創新,都必須以不讓觀眾「跳戲」為前提。此語,對於目前的爭論頗有破題解惑之意義。
  • 迪士尼配音現場給唐老鴨配音得會氣功
    前兩天,記者先行探訪了華特·迪士尼公司在中國的配音總部,配音演員們正在緊張地進行前期配音。  居民小院竟是配音總部  靜謐的院子,參天的大樹,一幢兩層高的白色磚樓。這個坐落在香格裡拉酒店旁邊一處普通居民區裡的小院就是華特·迪士尼公司在中國的配音總部。8月份冰上迪士尼《叢林歷險記》的第一期配音工作也將在這裡完成。
  • 小鄧麗君陳佳天津演唱會,一起用歌聲追憶「時代女神」鄧麗君!
    如果你喜歡鄧麗君,那麼你一定也會喜歡這位有小鄧麗君之稱的陳佳,她的歌聲有鄧麗君的味道,長相也有幾分神似,看她的演出現場,就像坐上了時光機,一下子把人拉回了鄧麗君的時代,12月21日,小鄧麗君陳佳天津演唱會,讓我們一起用歌聲追憶「時代女神」鄧麗君!
  • 影視劇那些「過耳難忘」的聲音,都是配的嗎?
    原來,包租婆的聲音是由職業配音演員姜瑰瑾老師配的,不是原音。包租婆—姜瑰瑾配音配音演員姜瑰瑾出生於中國臺灣,別名胖妞,配音作品有《功夫》包租婆、《獅子王2》吉娜、《花木蘭》媒婆、《玩具總動員3》大章魚,以及宮崎駿動漫《天空之城》的朵拉婆婆等。其中性醇厚,爆發力十足的聲音,極具個性,常配少年及中年婦女角色。姜瑰瑾老師是在婚後才進入配音行業的。
  • 《舌尖上的中國》的旁白,居然就是《加菲貓》的配音
    那個階段是他的事業的起步期,每周都有幾天,一大早趕郊縣公交車進城,滿腔熱忱地參與一些譯製片的配音工作。今天在東單的兒藝,明天在萬壽寺的總政,後天又到北太平莊的鐵路黨校……成天在錄音棚裡度日。我看著他每天能掙幾十塊錢,幾乎是自己一個月的生活費,總是眼紅地讓他請客,去教工食堂吃小炒。吃飯時,又會叫他「棚蟲兒」,嘲笑他擔任的角色都是影視劇中不見經傳的人物,路人甲、匪兵乙什麼的。
  • 6.1追憶 那些讓我們回憶的「火柴盒」-福特篇
    值此兒童節之際,就讓我們一起來回憶下那些年我們都曾經撒潑滾地找父母要的那些車模吧。     1,Ford Mustang Mach III      1992年,野馬系列推出Mach III概念車。       小編總結:童年是美好的,回憶是幸福的,曾經的「火柴盒」(MATCHBOX)已經離我們遠去,替代的產品是科技含量更高的車模,但是那份讓我們追憶的過去值得我們永藏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