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朱麗珍
諸暨75歲楊爺爺,在村裡承包了50多棵柿子樹,已經15年了。每到這個時節,柿子紅了,掛在枝頭像一盞盞小紅燈籠,陽光打過去,發出亮亮的光,透透的紅。很多人見著喜歡,就去楊爺爺的柿子林打卡拍照,還會順便買點柿子,軟軟的,很甜。(詳見諸暨這個村,美如秋天的童話,有位楊爺爺,種了50多棵柿子樹)
柿子距離網紅最近的一次,應該是去年《長安十二時辰》熱播,臨潼特產火晶柿子幾乎成為了「十二時辰」裡最炫的周邊美食,尤其是張小敬這個「在線吃播」拿著吸管嗦柿子,帶貨能力一級棒。
圖片來源於網絡
別小看柿子,它可是名副其實的「中國味道」。
史料記載,柿子原產中國長江流域及西南地區,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史。山東臨朐發現的250萬年前新生代野柿葉片化石,印證了柿子是一種真正土生土長的中國水果。浙江良渚文化遺址出土了距今1萬多年的古柿核,混同在其他食物殘渣中,成為了柿子最早被食用的證據。
之後才慢慢傳入日本、朝鮮、法國、美國等地。
通常我們提到的「柿」,為柿樹目柿樹科柿樹屬,根據味道,可分為甜柿和澀柿兩種類型。甜柿如湖北羅田甜柿、日本富有柿等,在樹上成熟後即可鮮食。澀柿子比較常見。中國古代原生柿種幾乎都是「澀柿」,即長滿枝頭也需人工脫澀方能品嘗甘甜。
可如此可愛的柿子,究竟澀從何來呢?
其實無論是甜柿還是澀柿,在未成熟之前,果實中都含有大量的可溶性單寧,吃到嘴裡就會凝固舌黏膜上的蛋白質,產生一種收斂性味覺,這是澀的來源。它可以理解是植物界一種自毀形象的保護機制,即在生長發育階段,柿子通過讓自己變得難吃,來避免被敵害騷擾。
而隨著果實的逐漸成熟,柿子又希望自己被吃掉,種子可以得到傳播。於是在這個階段,柿子果實中的可溶性單寧轉化為不可溶性單寧,澀味降低,甜度增加。
雖然甜柿和澀柿在成熟的過程中,都有可溶性單寧轉化為不可溶性單寧的動作,但是因為DNA的不同,讓兩種柿子在可溶性單寧轉化為不可溶性單寧的力度上各有不同,因此在好吃的這條道路上,澀柿子並非沒有努力,而是被基因限制。
即使是成熟的果實,它的可溶性單寧也可以高達0.2%以上。
人類學家和一些心理學家、神經學家研究發現,人類對於苦澀的味道,要比對甘美重視得多。苦澀的味道不但不會招人喜歡,往往還意味著危險,比如長期空腹吃澀柿子,會在胃中形成結石硬塊——胃柿石。
直到公元387-618年南北朝時代,人們最終忍受不了柿子美麗的誘惑,就開始大膽實驗,逐漸掌握了柿子的脫澀方法,柿子也因此普遍走進大眾的生活。
像我們浙江的柿子,規模栽培的品種均為澀柿,必須在採摘後先經人工脫澀方可食用。
杭州西溪的火柿。
當然,浙江並不算是柿子種植髮展的大省,和廣西、河北、河南、陝西這產量約佔全國半數的四大主產區比起來,柿子連主要浙產水果都稱不上。
雖然產量不大,但浙江柿子味道還是不錯的,像衢州的東坪紅柿、永康方山柿,都是傳說中的貢品。
那麼浙江有哪些有名的柿子呢?看看你有沒有吃過。
圖片來源於CFP,圖文無關
杭州方柿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不僅西湖秀美,其古蕩一帶的方柿也為我國六大名柿之一。頂部方正,體形較大,顏色橘紅,口感甜而不膩,水汁充足。
東坪紅柿
先連說說產於衢州衢江東坪村的東坪紅柿。東坪村場地海拔高、溫差大、光照足,紅柿個大味甘,明清時期一度是朝廷貢品。
至於為什麼會成為貢品,除了味道好之外,當然也需要民間故事加持。
相傳,東坪「貢柿」源於明朝後期一位娘娘的鄉愁。
這位娘娘入宮後的第一個中秋,望月思鄉,想起家鄉父老,想起家中紅柿。然而,吃遍全國各地送來的紅柿皆不如意,故決定以後每年中秋,由衢州進貢一籃東坪紅柿。久而久之,東坪紅柿便得名「貢柿」。
不過,東坪紅柿多汁易破不好帶,現在村民每年都要曬柿幹,這也是在外遊子最喜歡攜帶的家鄉小食。
如今的古村東坪,紅柿、紅楓加古道,吸引了很多攝影愛好者前去採風。
圖片來源於CFP,圖文無關
永康方山柿
永康方山柿久享盛名,具有上千年的栽培歷史,早在宋朝時就被列為貢品。目前,永康有方山柿種植面積11000畝,年產量3600多噸。
方山柿是牛奶柿、大柿、小柿等品種的統稱,主產於永康方山口等村,果實扁圓形,頂尖稍微凹陷或者平,果頂面有四條淺溝,成熟後皮很薄,果肉少纖維,無核或少核。9月下旬果實轉色,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成熟。
最關鍵的,方山柿大概是和網紅火晶柿最接近的一款:熟透了的方山柿果肉呈流質態,可以像吃果凍一樣用吸管吸著吃。想像張小敬一樣吃柿子的可以試試。
關於永康方山柿,今年還有件喜事,「永康方山柿」成功註冊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這也是永康第一個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蘭溪大紅柿
雖然浙江不是產柿子的大省,但蘭溪卻是浙江種植柿子的大市,尤其是大紅柿,主要分布在黃店、馬澗等鄉鎮,尤其是黃店鎮地處蘭溪西北部,氣候溫和,陽光充足,無霜期長,十分適宜大紅柿的種植,很多本地人買柿子,都要認準餘糧山村的字號。
大紅柿基本特徵是柿樹高大,最高可以達到15米,果實圓形或扁圓形,脫澀後果皮大紅色,果肉柔軟質細,風味鬱香甘甜,果核3~5粒,9月中下旬成熟,單株產量能達到100千克以上。
除了樹大,蘭溪大紅柿本身個頭也大,一個能重二三兩。
圖片來源於CFP,圖文無關
杭州臨浦方頂柿
臨浦梅裡村,據說山上的老柿樹有500年以上的樹齡,有的樹幹有臉盆那麼寬,基本都是自由生長。
方頂柿,聽名字就知道,它的頂是方的,和大多數圓頂的柿子很好區分,而且個頭也挺大的,平均每個重五六兩,重的能達到一斤。顏色上也不太一樣,一般柿子成熟是大紅色的,方頂柿是橘紅色的。
看著「憨厚」模樣,但味道很贊,吃起來口感甜而不膩,水分足卻又不會淌汁,有人說這是杭州最好吃的柿子,每年成熟期都有人排隊購買。
永嘉紅柿
形狀是長圓形的,單果很大,一般重4兩。
西爐村擁有700餘年的紅柿種植歷史,被稱為永嘉紅柿的發祥地。
而永嘉紅柿以東皋無核長奶柿為最佳,汁多味甜,不塞牙不用吐核,用它製成的柿餅,幹而不硬,軟而不爛,柿霜粉多,油嫩爽口。
永嘉紅柿也是少有的晚熟品種,一般在霜降至立冬採摘。
圖片來源於CFP,圖文無關
玉環長柿
又名紅彤柿、牛奶柿,清雍正年間就推廣種植,長方柿、蜜柿也都屬於長柿,掛果期是橙紅色,脫澀成熟後轉為米紅色,果皮薄容易剝落,肉質柔軟多纖維,清涼爽口,無核或者少核,成熟期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
長柿的口感軟糯香甜,可惜的是這幾年行情不太好,加上柿子成熟期比較短,不易保存,現在玉環當地果農常把柿子做成乾貨,既利於保存又能讓柿子賣得更遠。
圖片來源於CFP,圖文無關
天台山紅朱柿
紅朱柿以皮薄汁濃、味美色豔、形俏俊美、品質優良而著稱,為天台縣特有的優良地方品種,果實呈長圓形,因熟透呈朱紅色而得名,果實易剝離,肉質細膩,甘涼如蜜。
天台縣雷峰鄉茶豐村種有紅朱柿2000餘畝,年產量約50萬斤。村裡樹齡超過百年的老柿樹有200多株,最老的超過200年。這裡的紅朱柿生長在海拔600米以上的高山茶園與林中空地。
綜合整理
參考文獻:《中國國家地理》雜誌、《淺議浙江省柿業發展現狀和前景》(作者:何理坤、陳方勇、趙凱、盧國耀、王冬米、王國英、倪海枝、任正初)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