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全家上陣一天賺千元
從樂陵農村來青島賣蟋蟀的張女士十分感恩蟋蟀,依靠蟋蟀,他們家蓋上了大瓦房。每年入秋之後,她會和女兒一起,帶著從自家玉米地抓的蟋蟀來到青島售賣,每次能帶來一千多隻,賣完之後再由愛人從老家快遞過來。
在張女士老家,蟋蟀已經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男女老少都加入到了捕捉、交易蟋蟀的大軍中。記者了解到,僅在樂陵市,就形成了上百個蟋蟀專業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會養蟋蟀、鬥蟋蟀,形成了蟋蟀交易、蟋蟀用具加工、住宿餐飲、旅遊特色商品等完整的產業鏈,從業人員達到了5萬人。
像張女士這樣,進入7月之後,一家人就開始忙碌起來,基本過著黑白顛倒的生活。夜裡11點之後,一家人會拿著手電筒到玉米地捕捉野生的蟋蟀,一直忙碌到天亮,白天在家睡覺。好的時候一夜就能捉到上百隻,收入能達1000元。如果運氣好能捉到一兩隻極品蟋蟀,那就相當於撿到巨款了。
「一隻極品蟋蟀賣個三四萬沒問題,好的甚至能賣六七萬元,在老家可以蓋一座新房了。 」張女士說,一家人兩個月時間可以賺5萬元,如果運氣好,賺個十幾萬也沒問題,這相當於在農村種30畝地的收入,不過這樣的蟋蟀可遇不可求。
今年,張女士從老家帶來上千隻蟋蟀,目前賣出去了兩三百隻,價格最貴的才賣五六百元。 「青島本地市民買蟋蟀大部分還是以娛樂為主,基本以百元以下為主,說實在話,我們這些蟋蟀在真正玩家看來,是不入法眼的。 」
養:島城「蟋蟀王」養了近百隻
今年65歲的劉春盛在島城蟋蟀圈子大名鼎鼎,他是島城蟋蟀比賽的知名裁判,痴迷蟋蟀的他玩蟋蟀有20年時間了,兩居室的房子專門開闢一間用來飼養蟋蟀。他的家裡養著近百隻蟋蟀,這些蟋蟀產自樂陵、寧陽、河南、本地。用劉春盛的話說,養蟋蟀是門大學問,也是件陶冶情操的活,「你看我65歲了,別人都說我像45歲的,之所以顯得年輕就是因為常年玩蟋蟀,心態好啊。」劉春盛說,他最愜意的事情就是坐在躺椅上,泡上一壺茶,聆聽身邊蟋蟀的叫聲,「那真是一種人生的享受啊,養蟋蟀讓我悟出很多人生道理。 」
飼養蟋蟀,絕非外行人看來的那麼簡單,裡面可有不小的學問。蟋蟀被稱為「百日蟲」,其壽命只有100天左右,而劉春盛通過飼養技術,硬是把蟋蟀的壽命延長到了200天。每年七八月份,劉春盛就會趕赴寧陽、樂陵等地選購上等的蟋蟀,回來後一部分用於比賽,一部分用於飼養繁殖。 「冬天的時候,蟋蟀基本都死掉了,但我飼養的蟋蟀卻依舊活著。 」劉春盛說,一般人飼養蟋蟀都是餵小米,而他則會專程跑到上海購買特質的蟋蟀飼料,吃了這種飼料的蟋蟀不僅體格好,而且鬥志旺盛。飼養蟋蟀還有不少禁忌,如中秋節前不能餵堅硬的食物,防止咯壞了牙。給蟋蟀洗澡要用井水,不能用自來水。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2-85757799,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
齊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山東廣播電視臺下屬21個廣播電視頻道的作品均已授權齊魯網(以下簡稱本網)在網際網路上發布和使用。未經本網所屬公司許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東省廣播電視臺下屬頻道作品以及本網自有版權作品。
2、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以及由用戶發表上傳的作品,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版權和其它問題可聯繫本網,本網確認後將在24小時內移除相關爭議內容。
詳細聲明請點擊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