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人都聽說過養貓、養狗當寵物的,又或者是前些年比較火的「荷蘭豬」,號稱是永遠長不大的豬,但實際生活中卻有許多「翻車」的案例。那麼你是否聽說過把牛當作寵物的呢?
無獨有偶,在山西省運城縣的一個小山村裡,一位大媽把一頭牛養了15年。這位大媽不僅很愛惜自家的牛,甚至還將它視為自己的親人,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當我們懷著好奇心找到這位大媽的時候,發現她正在山林間放牛。於是我們便上前去向大媽了解牛的情況。大媽在知道我們的來意後,笑呵呵的說道自己姓吳,今年65歲了,眼前的這頭老黃牛她已經養了15年了,這頭大黃牛一直都是她和老伴二人輪流放,每天都會精心餵養它,絲毫不會怠慢。
說起大媽家的寶貝牛,大媽仿佛是打開了話匣子一樣,滿臉的笑容。接著吳大媽告訴我們這頭牛是她在15年前買下的,當時老伴買下它就為了讓它生小牛犢賣錢,從那以後連續13年每年都會生一頭小牛,更讓人驚喜的是,有一年直接生下一對雙胞胎牛,這可把全家給樂壞了,大媽還告訴我們,一頭小牛養上三個月就能賣個16000元左右,因此這頭牛也成了全家的主要收入來源。
吳大媽還說自己三個兒子的娶媳婦蓋房子家裡十幾畝地都有老黃牛的汗水,這些年它為家裡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吳大媽老兩口商量,以後不會賣掉這頭牛,會像對待孩子一樣照顧它,等它老了也會給它「養老送終」。平時的時候,吳大媽也不會輕易使喚它,只有家中的一小塊地會讓老牛耕一下。
曾經有一個牛販子多次慫恿吳大媽賣掉自己的老黃牛,但吳大媽都直接嚴詞拒絕了,大媽說自家的牛現在還能下崽,能耕地,老牛這樣好我怎麼捨得賣啊!孩子們都不在家,把它留在身邊也算是個伴。當我們走近想給牛來個特寫的時候,發現老牛眼中有淚水,我們便問吳大媽牛怎麼哭了,大媽說牛也通人性,它把你當成買牛的了,怕你帶它走。
根據出土的牛顱骨化石和古代遺留的壁畫等資料,可以證明普通牛起源於原牛,而在原牛之下又分為三個亞種:歐亞亞種、中東亞種、北非亞種,但只有歐亞亞種存活到了近代。
原牛在更新世(公元前2,588,000年~公元前11,700年)時曾經廣布於歐亞大陸的草原與針葉林中,在我國的北方也有分布。但在1萬年前的冰河時期與其他大型生物一樣急劇減少。
然而在公元前8000年開始人工飼養,導致了其加速滅絕。公元前2000年前羅馬帝國甚至抓捕了大量的原牛到馬戲團,與獅子、老虎以及奴隸來搏鬥。而到了13世紀,原牛僅在東歐有少量分布。後來隨著人們的肆意捕殺,最終在1627年一頭母原牛在波蘭自然死亡,標誌著整個物種的滅絕。
中國黃牛的祖先(原牛)也在我國許多地方發現,如大同博物館陳列的原牛頭骨,經鑑定已有7萬年。安徽省博物館保存的長約1米餘的骨心,是在淮北地區更新世晚期地層中發掘到的。
可能直到現在還有很多人不知道一頭牛有多少個胃?分別都有什麼功能?
其實牛是反芻動物,有四個胃。前三個胃是食道變異,分別是瘤胃,網胃,瓣胃,最後一個才是真正的胃。
一、瘤胃主要功能:1.貯存飼料,我們都知道牛一般都是吃草的,草一般都很難消化,所以會貯存在瘤胃裡面。2.微生物發酵,可以幫助降解纖維物質能力,促消化。
二、蜂巢胃主要功能:蜂巢胃它如同過濾器一樣的存在,牛在吃草的時候,難免會吃進沙子、鐵絲、小石頭等,主要功能是起到篩選的重要作用。
三、瓣胃主要功能:吸收飼料內水分和擠壓磨碎飼料,阻留食物中的粗糙部分,繼續加以磨細,並輸送較稀部分入皺胃﹐同時吸收大量水分和酸。
四、皺胃是牛的第四個胃,位於右側腹底部,被稱為牛真正意義上的胃,在生活中常被用人來刷火鍋食用。皺胃主要功能:消化腺體,可分泌消化酶,幫助牛吃過的草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消化和吸收。
在農村有一句話不殺看門狗,不吃耕地牛。在農村的心中牛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不僅不會宰殺這些牛,甚至在牛死掉之後還會給他們埋葬。為什麼農村人和老黃牛的感情那麼深呢?其實這個也非常的好理解,牛辛辛苦苦為人耕作一輩子,陪人走過了無數個風風雨雨的日子,因此人也十分感恩這種動物。這是農村每個人都會遵守的規則。好了,有任何獨到的見解和想法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感謝各位的關注!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