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農民大媽把一頭牛養了15年,還要給它養老送終,這是怎麼回事

2020-08-15 探索X未知

前言

可能很多人都聽說過養貓、養狗當寵物的,又或者是前些年比較火的「荷蘭豬」,號稱是永遠長不大的豬,但實際生活中卻有許多「翻車」的案例。那麼你是否聽說過把牛當作寵物的呢?

無獨有偶,在山西省運城縣的一個小山村裡,一位大媽把一頭牛養了15年。這位大媽不僅很愛惜自家的牛,甚至還將它視為自己的親人,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大媽家的寶貝牛

當我們懷著好奇心找到這位大媽的時候,發現她正在山林間放牛。於是我們便上前去向大媽了解牛的情況。大媽在知道我們的來意後,笑呵呵的說道自己姓吳,今年65歲了,眼前的這頭老黃牛她已經養了15年了,這頭大黃牛一直都是她和老伴二人輪流放,每天都會精心餵養它,絲毫不會怠慢。

說起大媽家的寶貝牛,大媽仿佛是打開了話匣子一樣,滿臉的笑容。接著吳大媽告訴我們這頭牛是她在15年前買下的,當時老伴買下它就為了讓它生小牛犢賣錢,從那以後連續13年每年都會生一頭小牛,更讓人驚喜的是,有一年直接生下一對雙胞胎牛,這可把全家給樂壞了,大媽還告訴我們,一頭小牛養上三個月就能賣個16000元左右,因此這頭牛也成了全家的主要收入來源。

通人性的牛

吳大媽還說自己三個兒子的娶媳婦蓋房子家裡十幾畝地都有老黃牛的汗水,這些年它為家裡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吳大媽老兩口商量,以後不會賣掉這頭牛,會像對待孩子一樣照顧它,等它老了也會給它「養老送終」。平時的時候,吳大媽也不會輕易使喚它,只有家中的一小塊地會讓老牛耕一下。

曾經有一個牛販子多次慫恿吳大媽賣掉自己的老黃牛,但吳大媽都直接嚴詞拒絕了,大媽說自家的牛現在還能下崽,能耕地,老牛這樣好我怎麼捨得賣啊!孩子們都不在家,把它留在身邊也算是個伴。當我們走近想給牛來個特寫的時候,發現老牛眼中有淚水,我們便問吳大媽牛怎麼哭了,大媽說牛也通人性,它把你當成買牛的了,怕你帶它走。

牛的起源

根據出土的牛顱骨化石和古代遺留的壁畫等資料,可以證明普通牛起源於原牛,而在原牛之下又分為三個亞種:歐亞亞種、中東亞種、北非亞種,但只有歐亞亞種存活到了近代。

原牛在更新世(公元前2,588,000年~公元前11,700年)時曾經廣布於歐亞大陸的草原與針葉林中,在我國的北方也有分布。但在1萬年前的冰河時期與其他大型生物一樣急劇減少。

然而在公元前8000年開始人工飼養,導致了其加速滅絕。公元前2000年前羅馬帝國甚至抓捕了大量的原牛到馬戲團,與獅子、老虎以及奴隸來搏鬥。而到了13世紀,原牛僅在東歐有少量分布。後來隨著人們的肆意捕殺,最終在1627年一頭母原牛在波蘭自然死亡,標誌著整個物種的滅絕

中國黃牛的祖先(原牛)也在我國許多地方發現,如大同博物館陳列的原牛頭骨,經鑑定已有7萬年。安徽省博物館保存的長約1米餘的骨心,是在淮北地區更新世晚期地層中發掘到的。

牛有幾個胃

可能直到現在還有很多人不知道一頭牛有多少個胃?分別都有什麼功能?

其實牛是反芻動物,有四個胃。前三個胃是食道變異,分別是瘤胃,網胃,瓣胃,最後一個才是真正的胃。

一、瘤胃主要功能:1.貯存飼料,我們都知道牛一般都是吃草的,草一般都很難消化,所以會貯存在瘤胃裡面。2.微生物發酵,可以幫助降解纖維物質能力,促消化。

二、蜂巢胃主要功能:蜂巢胃它如同過濾器一樣的存在,牛在吃草的時候,難免會吃進沙子、鐵絲、小石頭等,主要功能是起到篩選的重要作用。

三、瓣胃主要功能:吸收飼料內水分和擠壓磨碎飼料,阻留食物中的粗糙部分,繼續加以磨細,並輸送較稀部分入皺胃﹐同時吸收大量水分和酸。

四、皺胃是牛的第四個胃,位於右側腹底部,被稱為牛真正意義上的胃,在生活中常被用人來刷火鍋食用。皺胃主要功能:消化腺體,可分泌消化酶,幫助牛吃過的草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消化和吸收。

結語

 在農村有一句話不殺看門狗,不吃耕地牛。在農村的心中牛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不僅不會宰殺這些牛,甚至在牛死掉之後還會給他們埋葬。為什麼農村人和老黃牛的感情那麼深呢?其實這個也非常的好理解,牛辛辛苦苦為人耕作一輩子,陪人走過了無數個風風雨雨的日子,因此人也十分感恩這種動物。這是農村每個人都會遵守的規則。好了,有任何獨到的見解和想法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感謝各位的關注!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山西農民大媽把頭牛當寵物,還要給它養老送終,這是怎麼回事呢?
    有這樣一個大媽,來自於山西運城市,家裡養著一頭大黃牛,這頭老黃牛接受的待遇可是不一般,大媽今年65歲了,這頭老黃牛已經養了15年了,一直都是她和老闆輪流放牛,每天都會精心餵養它,絲毫不敢懈怠。,大媽告訴我們說,這頭牛是她在15年前買下的,當時老伴買下它就為了讓它生小牛犢賣錢,從那以後連續13年每年都會生一頭小牛,更讓人驚喜的是,有一年直接生下一對雙胞胎牛,這可把全家給樂壞了,大媽還告訴我們,一頭小牛養上三個月就能賣個16000元左右,因此這頭牛也成了全家的主要收入來源。
  • 農民大娘無奈賣掉自家的看門狗,只因它愛惹禍,害死一頭過路牛
    當然對於一個養狗人士來說,出門遛狗牽狗繩也是必不可少的,否則狗狗在外就很有可能惹出亂子。這不,一位居住在河南省三門峽市農村的馬大媽家就發生一件」禍事「,因為一隻狗導致一頭路過的牛跌落地坑院摔死了,那麼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養狗有啥用,能為你養老送終?鏟屎官:狗子對我們的意義你們不懂
    大家好,歡迎來到喵汪控大本營,今天小控要跟大家講的是:養狗有啥用,能為你養老送終?鏟屎官:狗子對我們的意義你們不懂!現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養狗,經常牽著狗子在小區裡遛狗的時候被人看到對狗狗如此上心就一臉鄙視的問:「養狗有啥用啊?能為你養老送終啊?」每次小控都笑笑直接走開,因為對他們這些不養狗的人來說,養狗的樂趣以及狗子對我們的意義,他們根本不懂,你即便解釋了,他們還是會嗤之以鼻,所以,還是笑笑過去就好。
  • 在印度牛被視為聖物不可以吃牛肉,最後牛都是怎麼處理的?
    在印度,很多牛得到的福利要比很多人得到的福利還要多、還要好。在印度,很多牛的生活基本上能夠得到保障,部分牛是能夠「頤養天年」的,而印度的人「英年早逝」的則比較多。根據印度官方的統計,印度現在牛的數量已經超過3億頭了,而且數量還在不斷增多。在印度平均每4個人就有一頭牛了,這個比例在全世界已經是最高的了。在印度牛被視為聖物不可以吃肉,最後牛是怎麼處理的呢?
  • 花6700元買國家保護龜養一年,男子被公訴:買了就得給它養老送終
    2017年他從網上以一千多元的價格購買了一隻蘇卡達龜,2018年他再次以6700元購得輻射陸龜,準備轉售時被警方抓獲。據調查,尹某兩次購買的烏龜都屬國家級保護動物,其中輻射陸龜屬一級保護動物。尹某因此被檢方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要求尹某支付該烏龜的寄養費,直到其死亡。為切實保護野生動物,我國頒布了野生動物保護法,販賣、獵殺珍稀動物、瀕危動物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都會受到刑事處罰。
  • 老人的犬咬死了盲女的導盲犬,盲女卻為他養老送終
    因為想給導盲犬更多的自由,在她不出行的時候,她總喜歡散養它,讓它在村裡玩足玩夠再回家她的堂哥知道後,就到村裡打聽比特犬的主人,然而村民們並沒有人養,然後就有一個經常做生意的人告訴堂哥,說在鄰村見到過這條犬。於是堂哥就到鄰村挨個打聽,直到找到比特犬的主人。
  • 養寵物就得養「烏龜」,養不好你給它送終,養得好它給你送終
    圖片來源於網絡烏龜的壽命一般在20-30歲左右,不過有的烏龜壽命非常長,可以活到幾百歲,只要養得好,足夠給幾代人養老送終了,像國外有家人養了一隻烏龜,從奶奶輩開始養這個烏龜,一直到孫女長大,這隻烏龜都還活著,真的是做到了給幾代人養老送終了。
  • 2020年農民養啥好?就它了!國家支持,政策補貼,駕輕就熟的養殖
    2020年農民養啥好?就它了!國家支持,政策補貼,駕輕就熟的養殖如今受到農民工「返鄉潮」的影響,農村已經有了大量勞動力,不少的農民朋友在城市裡有了一定的收入積累,準備在家搞點養殖。國家對這種肉食家禽的養殖,一直都有相關的扶持政策,更支持農民朋友們自主創業養殖。2020年農村養鴨究竟有什麼政策補貼呢?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吧!
  • 對農民來說,養多少牛效益最高?怎麼讓一頭牛賣出最大的效益?
    養牛戶希望把牛養好,以便能賣個好價錢。但是牛的種類太多了。有人說這種牛產肉更多。有人說那種牛很容易餵養。什麼樣的牛最適合農民首先考慮。目前,我國黃牛登記品種78個,引進國外品種27個,著名品種有西門塔爾、利木贊、安格斯、夏洛來等,這些國外牛和國內牛繼續繁育,規模較大,形成了四個新的黃牛品種:炎黃牛、遼玉白牛,鹹安牛和雲嶺牛。一定是丹尼爾,好嗎?不一定。
  • 一樣交15年,選第一種更「賺」?
    伴隨著時代的進步發展,不少農民也開始進城,當然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打工賺錢。不過對於農民來說,可以選擇的崗位較少,一般從事的都是保潔、工地等工作。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工作基本都是不會繳納社保的,這樣一來農民退休之後也就無法享受養老金待遇了。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新型農村養老保險也就出現了。新農保的出現,對於農民來說也解決了無法享受養老的問題。
  • 起底「認養一頭牛」:認養只是概念 自有奶源存疑
    與多數網紅品牌一樣,「認養一頭牛」對外也有一則題為《地產老炮消失5年只為做一杯好牛奶》的故事可講。在成立「認養一頭牛」之前,地產商徐曉波積累到一筆「能花的財富」。2012年,他在中國香港給兒子買了8罐奶粉,通過海關時,被問詢了4個小時。此後,徐曉波開始思考「為什麼中國人就養不出一頭好牛,做不出中國人相信的牛奶給中國寶寶?」
  • 起底「認養一頭牛」:認養只是概念,自有奶源存疑
    與多數網紅品牌一樣,「認養一頭牛」對外也有一則題為《地產老炮消失5年只為做一杯好牛奶》的故事可講。在成立「認養一頭牛」之前,地產商徐曉波積累到一筆「能花的財富」。2012年,他在中國香港給兒子買了8罐奶粉,通過海關時,被問詢了4個小時。此後,徐曉波開始思考「為什麼中國人就養不出一頭好牛,做不出中國人相信的牛奶給中國寶寶?」
  • 退役緝毒犬癱瘓,老主人接回家為其送終,網友:人間有真情
    在接下來的6年裡,貝貝和店主每年只能見面兩三次,但每次看到店主來看,貝貝都非常興奮。鐵大爺說,每次和妻子去看貝貝,貝貝都會興奮地來回跑,好像是在告訴朋友「我們家來人了」。八歲時,貝貝退休了,基地可以為它養老送終
  • 西門塔爾牛養第幾代?怎麼區分?這幾頭牛符合西門塔爾牛標準碼?
    嗨,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本期的小羊說三農,本期我們主要聊聊牛,吹吹牛。看到這張圖片,大家會聯想到什麼呢?小羊個人想到:好想去放牛,沒有煩惱······西門塔爾牛原產於瑞士阿爾卑斯山區,並不是純種肉用牛,而是乳肉兼用品種。
  • 為了喝上一口奶,還要認養一頭牛?
    2012年,徐曉波為兒子在香港多帶了幾罐奶粉,卻因不了解「限購令」被海關給扣住了。身為父親的他痛下決心,「要自己養牛,喝上自己這片土地上產出的好奶!」,然後斥資4.6億元建立自有牧場。2016年,他聯合吳曉波頻道,共同創辦了「認養一頭牛」品牌。
  • 村民養出一頭「長角牛」,牛角長度近1米,出價30萬主人也不賣!
    在古代人們曾以牛為名,給老人們祝壽,以表示對老人的尊敬,可見牛這一種動物是有靈性的,也備受人們的喜歡。牛不僅能供及給人類食用,還能幫助農民耕種,在農村牛是見怪不怪的了,但美國的這頭牛就厲害了。 美國村民養了兩頭長角牛,其中一頭牛角非常的厚大而厚,讓人看了都擔心這頭牛是否會因牛角太重,而得頸椎病了
  • 縮小養老差距!農民「新農保」如何提升養老金?
    前兩天6億人月收入不足1000元上了熱搜,引起網友很大的爭議,許多人認為我們國家都發展得如此之好,不可能還有這麼多的人僅在溫飽線上,但是要知道我國現在超過60的人口就有兩億多人,加上兒童學生則是更多,所以這現在的兩億多人如何養老既是現在也是將來所要考慮的問題。
  • 民間故事:做牛報恩
    民間故事:做牛報恩丹陽縣的邢老翁,家境原來富裕,只因幾十年來樂善好施,不計回報,家裡漸漸大不如前。兩個兒子對他多有抱怨,找了藉口與他分家,邢老翁也不計較,將家產一分為三,自己領了一份,獨自過活。這件事過去一兩年,邢老翁再也沒見過張大,因他做事從不求回報,故而也沒有在意。有一天,邢老翁在街上看到有人與個賣牛的爭吵。原來那人從賣牛的手裡買了一頭牛犢回去,卻不想那牛犢看著正常,一幹活就會突然跪倒在地,再不能行。買牛的人硬要退錢,賣牛人沒有辦法,只好退了他錢,將牛領回來。
  • 山西「巨頭」養老中心來襲,一日三餐四星飯店提供,這兩街有福了
    養老這個話題比較嚴峻,有的老人為了不拖累自己的孩子,只能夠選擇在養老院度過,而有的老人是在家裡實在待不下去了,只能夠去養老院,總之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最近有消息說在山西省未來將會有一個最大的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建成,它的具體位置就是在太原市的三晉國際飯店三層,就是迎澤區的南官坊。老人的一日三餐都是由這個酒店負責的。還有工作人員也都是這個酒店的員工。
  • 山西農民大哥不要低保要貸款,2年脫貧年收入8萬元,看他靠什麼
    近日,攝影師過路山西省稷山縣農村,在一塊麥田裡看到3位農民正在割掉綠油油的小麥,攝影師十分的納悶,再有大約2個時間的小麥就要收穫了,為啥他們要割掉長勢良好的青苗,莫非裡邊有啥隱情?正在用割草機割小麥的農民大叔叫王文亮,今年65歲了,他家住在稷王山上一個叫「廟岔」的小山村,聽了攝影師的提出的問題,回答的很是痛快「割麥子是餵羊!不過這裡不是我家的小麥,是別人家的。」聽了他的回答,更讓攝影師一頭霧水,他養的到底是啥羊?還要割掉別人家的麥子去餵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