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杭州天子嶺垃圾填埋場終於成功關停!

2021-01-16 城市向上

近日,杭州市政府門戶網站信息公開平臺領導活動版塊發布消息,市城管局黨組書記、局長李磊赴天子嶺調研零填埋工作,主要內容是座談聽取環境集團零填埋和生態治理等工作,並充分肯定環境集團為業務轉型和零填埋所做工作。

而根據杭州市城市管理局公示的另一條《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完成情況》信息顯示,天子嶺垃圾填埋場已與2020年12月底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

天子嶺實現零填埋的消息出爐,對於大城北而言,特別是半山及皋亭山周邊的崇賢、星橋、丁橋(長睦)、半山、田園板塊而言,2021年開始沒有什麼比天子嶺關停更大的事了。

對於長期居住在天子嶺周邊的居民而言,對於飽受天子嶺臭氣長期襲擾的市民而言,天子嶺關停無疑是喜大普奔的好事,也是杭州送給杭州城北居民的新年大禮包!

杭州天子嶺垃圾填埋場,選址位於半山鎮石塘村與餘杭區崇賢鎮紅廟村之間的青龍塢內。場區東靠半山主峰皋亭山、西臨運河支流沿山河、北為天子嶺、南為黃鶴山。場區塢口既有臨平-半山公路通過,向南17km可達杭州市區。

現在正在使用的是2007年5月22日投入使用的第二垃圾填埋場,填埋高程165m,庫容2189.48萬m,可填埋垃圾2388.53萬噸,預計使用年限為24.5年(2032年)

作為杭州當前主要的垃圾填埋場,杭州天子嶺垃圾填埋場承擔垃圾份額早已超過了當初預定的60%。

天子嶺二埋場航拍圖

關停前,天子嶺垃圾填埋場日均填埋垃圾4300餘噸,收集處理沼氣61餘萬立方米,發電37萬度——這是杭州天子嶺垃圾填埋場亮出的最新成績單。近日,杭州市環境集團發布半年工作報告。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天子嶺填埋場的日均氣體收集處理量比2019年同期提高47%,比2018年同期提高107%,在國內垃圾填埋場中處於較高水平,環境治理效果日益明顯。

時任杭州環境集團孫譞侃主任介紹,杭州市區每天產生4800多噸垃圾,其中有96%被運往天子嶺進行填埋處理。一旦天子嶺垃圾填埋區停止運行超過12小時,杭州就會從「品質之城」淪為「垃圾之城」。而杭州市區的垃圾量還在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

多年來,杭州大城北區域深受天子嶺影響,以致很多人提到崇賢、半山等區域就想到天子嶺垃圾填埋場,給很多長期生活在此處的居民帶來困擾!更給當地的未來發展和規劃造成重大影響!

天子嶺垃圾場於2007年投入使用,十幾年來一直因為其處理垃圾所產生的濃烈的臭味,遭到周圍很多居民的不滿和投訴。

特別是處於垃圾場下風口的,崇賢、丁橋、半山區域的居民,經常在網上吐槽被天子嶺臭醒。

天子嶺填埋場關停後,將如何處理?

2010年3月,隨著全國首座建在垃圾填埋場上的公園——天子嶺生態公園對外開放,開啟了天子嶺環保綠色旅遊新篇章。經過數年發展,不僅具備完善的城市生活垃圾收運、處置設施,還集環境教育、生態旅遊為一體,天子嶺越來越被人所熟知。目前天子嶺已開發旅遊景點20處,開設主題旅遊線路4條,並可以根據需求提供個性化服務。

天子嶺生態公園佔地8萬平方米的,相當於11個足球場辣麼大!這裡種有梨花、紫薇、紫荊、海棠、櫻花等103種植物。稀奇的是,它1.5米厚的土層下便埋藏著1991~2007年杭州市900多萬噸的「生活印記」。

2016年,位於天子嶺生態公園內的杭州圖書館環保分館開館!

2016年年初,省級特色小鎮的天子嶺靜脈小鎮正式獲批,是杭州市唯一一個主導發展環保產業和唯一一個以企業為主體創建的省級特色小鎮

2020年初,天子嶺靜脈小鎮被評為國家級AAA景區!

中國垃圾與文化博物館

隨著天子嶺二期填埋場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工作的推進,對填埋場的改造工作相信也將提上日程!未來,一個完整的、名副其實的半山國家森林公園將完美呈現在杭城人的面前!

杭州大城北居民,從此告別天子嶺垃圾填埋場。

相關焦點

  • 杭州工人垃圾堆填區遭遇沼氣中毒,釀1死4傷!
    天子嶺垃圾填埋場。圖非涉事工人。 浙江杭州市5名工人周三(1日)凌晨4時許在一垃圾堆填區工作時,不慎吸入沼氣,出現窒息、昏迷等狀況,隨即被送往醫院治療。 杭州市應急管理局指,當時5名工人在天子嶺垃圾填埋場工作,掀起填埋區原有的塑料覆膜時吸入大量沼氣後不適,隨即被送往鄰近事發地的杭鋼醫院。事後,拱墅區政府、區應急管理局和杭州環境集團的相關負責人已前往醫院處理。 杭州環境集團負責人稱,5名死傷者均約50歲,工作時有採取防護措施,該垃圾堆填區並無發生過類似事件。
  • 土工膜在垃圾填埋場的應用,瀋陽大辛垃圾填埋場將穿「防臭雨衣」
    瀋陽對大辛垃圾場11.35萬平方米已填埋區域和6000平方米的滲濾液調節池進行封閉覆蓋,相當於「封印」17個標準足球場大小的臭源。瀋陽市大辛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位於瀋陽市北部瀋北新區財落鎮大辛村與郎士屯村交匯處,2003年9月正式運行,填埋處理大東區、鐵西區、皇姑區、于洪區、瀋北新區、東陵區的生活垃圾。瀋陽每日產生垃圾7200噸,大辛垃圾填埋場處理了其中的一半,另一半由老虎衝垃圾填埋場處理。
  • 垃圾填埋場的臭味就用垃圾覆膜除臭劑
    提到垃圾填埋場能想像的就是髒、亂、臭。而在現在的技術是在垃圾填埋場的表面鋪滿一種塑料的襯層也就是(覆膜),而覆膜的材質是採用專用的HDPE膜,通過焊接加固使它更穩固的鋪在垃圾上,把垃圾和空氣隔離開來,使其保持乾燥從而減輕臭氣的外散和滲透。
  • 城區垃圾填埋場臭味問題,獲村民代表諒解
    建始網訊(融媒體記者萬雪芬 通訊員 陳澳飛 許珊珊)12月31日,州生態環境局建始縣分局會同縣汙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辦公室、城市管理執法局,組織柏蠟樹社區居民代表召開關於城區垃圾填埋場臭味問題的座談會。該局分管負責人為社區居民代表詳細介紹了該局的職能職責,並對垃圾填埋場具體工作情況進行細緻說明,讓各代表對垃圾填埋工作做到心中有數,有初步感知。會後,社區居民代表到垃圾填埋場現場進行實地查看,親身感受填埋場的改善效果。「現在垃圾填埋場臭味減輕很多了,我們也清楚了整個運行情況和後期規劃,看到政府的積極解決,我們心裡也終於踏實了。」柏蠟樹社區居民代表露出欣慰的笑容說道。
  • 孟曉龍調研建築垃圾填埋場選址建設情況
    秦州區融媒體中心1月15日訊(記者 張繼明)1月15日,秦州區委副書記、區長孟曉龍帶領區政府辦、發改局、住建局、自然資源分局、生態環境分局、林草局、水務局、工信局等單位負責人,就建築垃圾填埋場選址及建設情況進行調研。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趙虎生一同調研。
  • 設計庫容量1100萬噸 遼寧鞍山羊耳峪垃圾填埋場2020年年底封場
    北極星固廢網訊:鞍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群眾反映強烈的羊耳峪垃圾填埋場異味擾民問題,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和市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解決方案,鞍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作出批示並多次到垃圾填埋場現場調研部署工作,全力解決異味擾民問題。鞍山市住建委、市環保局、高新區等相關部門也積極行動起來,加大對垃圾場異味的治理力度。
  • 微菌環境告訴你,垃圾填埋場什麼最難聞?
    眾所周知,垃圾填埋場氣味非常難聞。而且長期吸入惡臭氣體對人體的呼吸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循環系統都會造成傷害。那麼垃圾站裡面什麼東西產生的氣味是最難聞的?又該如何解決呢?對生活垃圾處理流程有過了解的都知道,垃圾填埋是最常用的三種方式之一。
  • 垃圾填埋場變生態風景區,中間可能只差個檢察建議
    近日,連雲港市釣魚山生活垃圾填埋場封場工程通過竣工驗收,上百棵樹木扮靚荒地,與周圍山體融為一體,標誌著該垃圾填埋場被打造成生態綠地。昔日的垃圾填埋場成為賞心悅目的綠地,這一華麗轉身與連雲港海州區人民檢察院的一份檢察建議息息相關。
  • 河南最大垃圾填埋場這樣來除臭:給垃圾山「穿雨衣」,滲瀝液處理後...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何可盛夏時節,在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的關鍵時期,省會生活垃圾的處理情況引人關注。6月29日,記者前往全省最大的垃圾填埋場——鄭州市垃圾綜合處理廠進行了實地探訪。記者發現在已封蓋的垃圾山上都有很多管子,荊濤告訴記者,那是用來收集沼氣的管子,從垃圾山和滲瀝液調節池收集的沼氣用於發電後再造福千家萬戶,從而減少垃圾填埋氣對周邊環境產生的汙染。 沿著生產便道前行,廠區的氣味並不如想像中那麼刺鼻,也並不像別人想像的那麼髒。荊濤說,垃圾掩埋封存後,會在上面鋪上一層土,然後覆蓋上防滲膜。
  • 陳腐垃圾從垃圾填埋場中挖出再處理是為什麼?有哪些好處?
    將填埋場中的陳腐垃圾挖出來焚燒處理是種合理手段還是資源浪費?陳腐垃圾指的是垃圾通過填埋處理後歷經長期自然演變的物質。通過數年的微生物菌種溶解、發酵,一般水分含量比較大,有機化合物成分很低。若想將其挖出後焚燒處理,則需採取篩分,將區分的部分可燃物用以垃圾焚燒處理,其他部分根據詳細情況進行堆肥、填埋處理、滲濾液處理等。高安屯垃圾衛生填埋場所在地的朝陽循環經濟產業基地相關的負責人先前在接受新京報訪談時曾表示:「現在朝陽區的垃圾在這裡都燒不完,還得有一部分運至市區垃圾處理設備去處理。若想將存量垃圾挖出來焚燒處理,工作量比較大。
  • 市城市管理局環衛處:全力做好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工作
    為保障貴港市民、遊客的環境衛生質量,市城市管理局環衛處結合工作實際,科學部署,採取有力措施,認真做好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工作。小編了解到在此期間市城市管理局環衛處組織垃圾填埋場工作專班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做好環保督察整改工作。嚴格按照環保相關規範要求,加強整改環保督查反饋的問題,安裝在線監控設備,並與保部門聯網,實時上傳相關數據,確保滲濾液處理後尾水達標排放。
  • 垃圾填埋場2個月蝶變「天鵝湖」,發生了啥?
    其中,交辦給屈原管理區的24個突出問題,就包括橫港垃圾填埋場的汙染整治。「垃圾填埋場建了15年,生活垃圾就地腐爛,滲濾液直排地下,前幾年開始散發臭味,鄉親們苦不堪言。」當地群眾胡秋分說,他們多次反映,問題也沒得到根本解決。「區裡要求把垃圾轉運至無害化垃圾場集中處理,可這涉及多個部門,僅憑我們一家協調並不容易。」
  • 深圳部九窩建築垃圾填埋場將變鮮花谷
    山竹過後垃圾填埋場存隱患,需進行深度技術評估 一場颱風「山竹」過後,給城市留下了不少值得思索的問題,從「萬樹倒伏」到「防災能力」方方面面都值得反思。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術研究院綜合部總經理金典琦則提到,應當藉此機會,提升城市垃圾填埋處理設施防災減災標準。
  • 三十年天翻地覆:曾經臭烘烘的垃圾填埋場現在養起了梅花鹿
    &nbsp&nbsp&nbsp&nbsp「起初我在填埋場一期實習,當年的填埋比較粗放,填埋場像個大工地,垃圾車都是敞開式的,一邊開一邊漏,哪裡有空隙就往哪裡傾倒垃圾。」作為一名女同志,周海燕天天被臭氣包圍,與蒼蠅為伍,但她咬牙堅持了下來,在老港一待就是近30年。
  • 從「流浪」到「回家」——聽代表委員說說「垃圾分類線路圖」
    「知道垃圾分類對環保有好處,可看到垃圾桶裡別人(扔的東西)都沒分類,(各種垃圾)不還是混在一起?」小區居民李女士說。  垃圾回收後的處理,也同樣「簡單粗暴」。瀋陽市一家環衛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不管是不是可回收利用垃圾,還是廚餘垃圾,最後都是統一裝車,在垃圾填埋場『會和』。」
  • 能「吃掉」塑料的毛毛蟲未來有望被用於垃圾填埋場
    據外媒報導, 能「吃掉」塑料的毛毛蟲未來有望被用於處理垃圾填埋場的廢棄物 ,儘管新的研究警告說,這對於一次性廢棄物的問題不是一個容易解決的辦法。能夠分解聚乙烯的蟲子是在幾年前首次發現的,但是直到現在,我們才開始確切地了解其發生方式,以及如何影響毛蟲的實際實施。
  • 投入7200萬美元挖掘垃圾填埋場,尋找丟失的比特幣
    據Cointelegraph報導,在2013年一名英國IT精英James Howells ,在打掃自己房間時,不小心把儲有比特幣的硬碟當成垃圾給扔了。 他的這個硬碟內有7500枚比特幣,現在價格接近3億美元。 2013年這7500枚比特幣價值為650萬美元,面對如此巨大的資產。
  • 湖南省住建廳派出專家組督查長沙地區生活垃圾填埋場問題整改銷號...
    1月8日湖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派出專家組對長沙市、寧鄉市、瀏陽市生活垃圾填埋場問題整改銷號進行現場核查。
  • 曾經的垃圾填埋場,「搖身一變」,成為當地的「城市綠肺」
    03園博園的前身其實是其貌不揚的金口垃圾填埋場。有關部門利用一系列高端技術把一個垃圾填埋場變成了綠色公園。其內部景點也十分令人心曠神怡。裡面有園林藝體中心,花園、生態園等,此外,在國際園林博覽會結束之後,還有一些人文的設施也進入到公園中。
  • 處理廚餘垃圾環保新招 蚯蚓垃圾桶讓垃圾成沃土
    再往下翻,主角終於登場——那是十幾條紅黑色的蚯蚓。  挖些蚯蚓養在家裡,廚餘垃圾就會慢慢蒸發;而蚯蚓們生活過的肥沃土壤,還可以用來養花——這是杭州湖濱街道剛剛發起的「蚯蚓蒸發垃圾」試點工程。  蚯蚓的環保魔術,讓垃圾變沃土  蚯蚓垃圾桶的構造其實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