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何銀燕,是劍河縣南加鎮幼兒園園長,同時也南加鎮城東社區的幫扶幹部。
2019年7月25日根據上級工作安排,利用暑假時間,我來到村中開展幫扶工作。
一大早,我來到攻堅隊,大家你來我往,各忙各的。看著大家忙碌的身影,我心頭一緊,「有這麼緊張?」「真的是在打仗?」本來就擔心脫貧攻堅工作做不好的我,瞬間變得緊張起來。
停歇片刻之後,攻堅隊隊長安排我們先入戶走訪,了解各家各戶的基本情況再作下一步安排。一出門,村主任直接把我帶到歐國富家門口。
何銀燕在村民家幫忙
「園長,這戶是我們村最難做工作的了,你看有什麼好的辦法沒?也幫幫我們。」 村主任說道。
推開大門的瞬間,我震驚了。瓶瓶罐罐,衣服鞋子,柴草丟得到處都是,上二樓的路都看不到,臥室,客廳也是凌亂不堪。這一幕印象太深刻了,我還以為進錯了門。
「伯母,這樣子你們怎麼住啊?」這是我跟主人家交流的第一句話。
「呵呵,習慣就好了,妹!」
何銀燕正在幫扶戶家整理衛生
一句「習慣就好了」深深刺痛了我。扶人先扶志,治貧先治愚,這家的幫扶,我想得先從改變生活習慣上做起。
這是一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有三口人,兒子在外務工,兩個老人在家,年紀不算太大,在進行了扶貧政策宣傳後,我給老人提了搞好衛生的要求。
「老伯母,你記得把家裡面收拾好勒,這樣才好住。」
「好嘛,一哈我就撿拾好。」這是出門時,老人家答應我的話。
第二天一大早我又來到她家,推開們一看,還是老樣子。
「還沒打掃衛生啊?伯母。」
老人家甩給我一句「沒得空,還要去坡幹農活」關門走了。
一大早吃了個閉門羹,我想她肯定是不想是收拾了。只有自己動手幫她了,幫她收拾一下看她有什麼轉變沒?我心想。
為了避免誤會,我叫來村長跟我一起開始整理一樓衛生。一早上過去了,才整理了一間屋子。
下午我又叫了三個同事一起去幫助整理,我們五個人從兩點鐘開始,一直整理到下午4點半,終於把一樓整理乾淨了。但考慮到客廳、臥室有貴重物品,主人家又不在家,萬一丟失東西不好,我們就地休息等她回來再上二樓整理。
下午五點中,老人回來了。她進屋看到一樓的樣子,先是驚訝而後變成了不好意思,輕輕的說了一聲:「你們還真的幫我撿拾啊」。
看到她有些難為情,我們說「伯母,你累了,你休息一下,我們去跟你整理二樓,你看有什麼貴重的東西你跟我們說,別讓我們撿丟了」。
隨後幾個人就開始在老人眼前,幹起活來。過了一會兒,她也慢慢加入到了我們。一天的時間終於把整個屋整理好了,大家也是精疲力盡了。
入戶與村民了解情況
後來的每一天我都會去到老人家中查看衛生情況,她也越來越自覺地收拾起來。
慢慢的,屋內乾淨了,門口乾淨了,道路乾淨了。
20天的幫扶我自覺得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能讓她們因此改變生活習慣,我覺得受的累都值得。
假期很快結束了,這個假期的幫扶工作就要告一段落。回單位前再次走進她家,跟她聊了很多。
「我最大的願望是希望兒子早點找個兒媳婦!」
「會有的,伯母。只要家裡乾淨,兒媳婦自然就會有了。」
……
「謝謝你啊,姑娘!這麼就來天天看到你心裡暖和,以後常來坐坐。不要你給我整理衛生了,我自己來!」
頓時眼裡有自主的流了下來,那是感動,感動你接受了我!那是欣慰,欣慰你為我改變!
【人物小傳】
何銀燕,性別女,1988年9月出生,今年32歲,2012年7畢業貴陽幼兒師範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大學本科,2012年9月通過劍河縣事業單位招考,到南加鎮幼兒園任教,2016年3月任南加鎮幼兒園副園長,2020年7月任南加鎮幼兒園園長。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歐陽章傑 整理
編輯 黃昕蕊
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