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我有幸成為松桃苗族自治縣冷水溪鎮三腳坡村駐村第一書記,四年多駐村生涯,見證三腳坡村從窮到時富翻天覆地的變化。駐村以來,以村為家,有苦有甜,愧對妻兒父母,但看到老百姓生活一天天變好,內心無比自豪。
三腳坡村是全縣42個深度貧困村之一,山高坡陡,基礎設施薄弱,產業落後,大多數群眾靠外出務工為生。如何消除貧困,帶領群眾脫貧致富?擺在面前的是一道艱巨的難題。
給群眾搬新家。受訪者供圖
為有效解決這一困境,從駐村第一天開始,我就逐戶走訪群眾,了解群眾所需所盼,找準制約村子發展瓶頸,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因地制宜發展產業,帶領群眾脫貧致富。
剛駐村時,開展工作困難重重,群眾參與率低,滿意度不高。前期排查摸排中,問題不少。人口不精準,跑風漏雨房屋多,房前屋後垃圾隨處可見,村子裡沒一樣成形產業,群眾滿意度極差。
給群眾蓋瓦。胡偉 攝
經常走訪群眾,田間地頭與群眾交心談心,了解群眾所需所盼,切實解決實際困難。同時,召開群眾會、院壩會,宣傳扶貧政策;組織攻堅隊員與群眾一同參與房前屋後人居環境整治,積極修繕跑風漏雨房屋。解決群眾燃眉之急,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實事。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工作中,慢慢得到群眾認可,脫貧攻堅取得成效。結合村情民意,積極爭取項目資金籌措,抓好產業發展。今年,新建30萬元清水魚養殖場一個。目前,我村共有90萬元財政扶貧資金分別投入冷水溪鎮羅袍社區泥湫養殖專業合作社、松桃聚源生態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及貴州松桃現代牧業發展有限公司;同時,發展401畝油茶產業,建200頭生豬養殖場一個,確保該村集體經濟「一長兩短」見成效,為下一步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龍明貴與駐村工作組為受傷貧困戶進行舊房拆除。左一 胡偉 攝
雙親70餘歲,年老體衰,還要照顧95歲高齡的爺爺。三位老人吃藥住院已是常態,上銅仁一中的兒子無人照管,成績縷次下滑。患有腦血栓的父親,行動不便,作為退休老黨員幹部,從不叫苦叫累,時常勉勵我多為百姓幹好事、實事,給我樹立榜樣。
一邊是脫貧攻堅,一邊面臨家裡老人時常生病困境,工作和生活給我造成很大壓力。2016年8月16日,父親患腦血栓住進銅仁市人民醫院,2020年9月27日,母親視網膜脫落在重慶市西南醫院治療,為不影響脫貧工作,在郵政上班的妻子主動請假陪護雙親,讓我深感內疚。2020年初,脫貧攻堅進入決戰決勝關鍵期,此時,恰好也是兒子高三備考關鍵時刻,周末、假期都沒時間看望兒子,甚至兒子生病重慶住院都沒時間陪護,以致孩子鬧情緒,造成高考成績不理想。
「村裡脫貧離不開駐村幹部,作為第一書記,我必須做出表率。」經過作妻子思想工作,後來她慢慢理解了。
與群眾談心。受訪者供圖
2017年7月6日,三腳坡村大土組村民楊素英砍柴不慎砍傷左小腿,10多釐米寬傷口鮮血直湧。當時,我正在金塘查看池子漏水情況,突然聽到有人喊:「龍書記,楊素英砍柴受傷了。」我跳下水池,與村長飛奔事發地,用自己的麵包車把楊素英送往冷水溪鎮醫院。「再來晚點,病人流血過來,就有生命危險了。」楊素英的主治醫生說。「多虧龍書記及時送醫院,我都不知道怎樣感謝才好。」楊素英滿眼淚花動情地說。
與群眾一同掃地。受訪者供圖
2019年10月10日,彭妹桃3歲孫女姚婷娜在屋後玩耍,額頭被石頭撞破10多釐米長傷口,自身殘疾的彭妹桃急得大哭。」得知情況後,我立即找來車輛,一手抱著小孩,一手捂著傷口,把姚婷娜送往醫院,途中,孩子流血過多,把我衣服染紅了大半。「再晚半小時送來,孩子就危險了。」醫院搶救時,主治醫生說。「要是沒有龍書記幫助,我孫女早就沒命了。」彭妹桃感激地說。
「金碑銀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在脫貧攻堅戰場中,總想為村裡幹出一番事業。如今,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我所駐的三腳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群眾收入大幅提高,滿意度不斷提升,實現脫貧摘帽,讓我倍感驕傲與自豪。(講述:龍明貴 整理:胡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