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我們覺醒之際,天才會破曉。破曉的,不止是黎明。太陽只不過是一顆晨星。——摘自《瓦爾登湖》
沒有木屋,就不會有梭羅的《瓦爾登湖》。沒有《瓦爾登湖》,這個世界將缺少一種通透的顏色。
我們經常忍不住想,如果梭羅居住的地方是板樓、富人區、茅草房,抑或什麼學區房之類的,他還能不能寫出內容豐厚、意義深遠的《瓦爾登湖》。
我們實在無法想像,除了木屋,還有什麼樣的居所,能配得上這樣偉大的作品。
「我有自己的太陽、月亮和星星、我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小小世界。」
梭羅並不是在木屋裡隱居,事實上他的居所常有人造訪。附近的鐵路工人、伐木工人經常來此小憩。愛默生等很多知名作家、名人等常來做客。
有人說,只要世界上多一個人讀了《瓦爾登湖》,這個世界就多了一份心靈的自由。
是的,也許最配得上木屋的氣質的,便是這種自由的感覺。
城市生活事實上是一種矛盾。
無數人以為城市生活讓人遠離了內心,可是,真的離開城市,人類的生活質量會大大下降。
我們別無選擇,成為了科技快速發展期的現代人;我們仍有選擇,在光怪陸離的世界找回內心的自由。
梭羅也許正是這樣的榜樣,木屋也許正是邁向星辰大海的徵途的開始。
我步入叢林 因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義 我希望活得深刻 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擊潰 以免當我生命終結 發現自己從沒有活過
也許只有在木屋裡,你能找得到融入社會並且找回內心的正確打開方式。
在濟南,有個地方,這裡也有湖,這裡也有叢林,這裡也有木屋。
而且,這裡的木屋,在伴隨著春天一起成長。
濟南市歷城區柏樹崖村,一個有山、有湖、有樹、有木屋,更有自由夢想的地方。
為這裡建造木屋的,正是山東得楨實業有限公司的團隊。
俄羅斯的木材來了,帶著異域的生命味道,與濟南的水土相容。
俄羅斯的木屋匠人來了,帶著戰鬥民族的執著精神,精細打磨著自己的作品,與濟南的春天相遇。
這裡,會不會有比肩《瓦爾登湖》的偉大哲思誕生呢?
期待你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