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杰:青海三江源保護區採礦破壞生態實拍|青海環境公益訴訟案|拍案7

2021-01-15 網易

  我長期關注長江的生態狀況,範圍從其源頭一直到金沙江(長江上遊)上遊,這些區域的生態情況其實都很嚴峻。我們現在談長江大保護,至關重要的就是對長江上遊的保護。但實際情況是金沙江上遊海拔高,地理位置偏遠,監管困難,破壞生態的開採行為眾多。

  

  以上是我去三江源實地考察之後做的報導,目前來看,長江源頭的保護工作日益精進,也是因為這篇報導。

  

  長江源頭區域在西藏的管轄範圍之內,隨著牧民逐漸的外遷,留下來的那部分的牧民就作為工作人員直接參與當地的生態保護工作,所以目前來看這個區域的生態保護的很不錯。

  

  

  

  

  這是三江源冰川的現狀。其實,長江源頭的冰川退化也非常嚴重。現在冰川外100公裡處已經禁止入內了。

  

  這是通天河。

  

  這是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的界碑,圖上地方是保護區的緩衝區,順著往裡走就是核心區。

  

  我們順著緩衝區往核心區走,在路旁發現了煤礦。

  這片區域並不是只有一個煤礦,而是存在一條礦脈,也就是此處蘊藏著不同的礦產——煤礦,銅礦,甚至還有正在勘探的鉛鋅礦。如果不能阻止這些礦業的發展,而是任由其肆意往核心區開採,對生態造成的破壞更加難以估量。

  

  

  

  

  上圖這就是500米高空拍攝到的開採過後的區域現狀,此煤礦的開採寬度大概有100米,遠處的河流便是通天河。

  開採煤礦對於生態的影響本來就非常大,開礦之後,被開採的地方就這樣直接暴露在外面,進一步破壞了生態。一來,海拔4500米(三江源地區平均海拔)的區域風特別大,如果不及時修復,汙染面積就會不斷擴大,隨之而來的就是草原沙化、土地荒漠化,二來,開礦之後積蓄的液體是強酸性的,這些液體會流入通天河,對水環境的破壞難以言喻。

  愛心捐贈

  金沙江(長江上遊)的上遊有很多水電站,因為工業生產的大量廢水是酸性的,匯入到河流之後對大壩的腐蝕性很強,所以金沙江沿江要求礦山停產、化工園區退到三公裡之外。

  

  三峽大壩上遊的建成和在建的三個巨型水電站規模相當於兩個三峽大壩,大壩上遊水源地竟有開礦破壞生態的問題,是嚴重缺乏監管!在長江上遊邊緣開礦,進行破壞式開採,甚至開礦之後又不及時修復,這些都是遺留問題。

  

  圖上可以看到,開採區和江水挨的很近,大約有一公裡。這是開礦結束,礦產暴露之後水沉積下來的狀況。水的酸性比較高,沉積物裡含有大量的重金屬。金沙江的上遊這種或合法或非法的礦場約有上萬個,開採者們把廢渣和廢水直接排入江水裡面,造成金沙江上遊流域水資源重金屬含量嚴重超標,甚至在地表水水底下沉積了許多重金屬。

  

  

  

  這是開的鐵礦,鐵礦也是在江水邊緣,鐵礦周邊的荒漠化十分嚴重,涉及面積十分廣闊。上圖這個鐵礦就在達哈煤礦下遊一點,因為是非法的,後來被叫停了。這片區域一共三條礦脈,我們兩天考察了三個點,如果有時間再進行考察的話,可能會發現的更多。選取的這三個礦場(達哈煤礦、扎蘇煤礦、尼雅西鐵礦)都非常具有典型性,我們可以從這三個地點來窺探整個三江源區域的現狀。

  

  開礦造成地面的沉降是非常嚴重的。圖片上這個地方就在通天河旁邊。

  高海拔地區是極寒的,植被生長非常不易。木裡煤礦對於生態的破壞難以估量,海拔這麼高自然條件這麼惡劣,一旦破壞之後基本不可修復,即使是人為的修復也異常艱難。

  

  

  這個地方(鐵礦附近)機械很難到達,人力、物力成本極高,我們開車一天才到,它的海拔非常高,風沙特別大,上圖是長期荒漠化形成的月亮形的山丘,一個山丘的長度超過100米。據楊勇(記者)多年的考察,此處月亮沙丘的體量越來越大,數量越來越多,周邊露天開礦的情況也越來越嚴重,如果不及時修復,沙丘只會不斷的擴大,後續會導致荒漠化。

  

  上圖是河床暴露,河床暴露之後風沙更大了,長江上遊的水資源在慢慢減少,這跟人類的水資源的利用和氣侯變暖都有關係。如果我們不及時保護三江源生態,導致長江上遊荒漠化加劇,會造成更嚴重的生態危機。

  

  

  

  

  

  

  

  沿途我們看了很多珍稀的野生動物,藏羚羊、丹頂鶴、犛牛,這個區域的野生動物沿途都可以看到,是非常常態化的事情。但是因為這些礦區開礦,現在沒有了野生動物回來了,他們不敢來了。

  

  我17年8月份到這個地方考察了兩天,後來做了這篇報導,因為此處屬於青海治多縣的管轄範圍,我們就採訪了治多縣縣政府,治多縣國土部門也承認存在監管不力的情況。

  三江源附近多是私開礦,還有部分礦場是很早前批覆準許開礦的,但是達哈煤礦不一樣,其採礦權證是有多次延期的。

  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是總書記正在批覆設立的。三江源對長江、黃河,包括瀾滄江水資源的蓄積都非常重要,這是三江的源頭,此處野生動物種群非常豐富,是野生動物的天堂,生態地位獨一無二,這樣的地方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是怎麼保護都不為過的。

  此處礦產的礦品並不是很好。開礦對環境的破壞卻是非常嚴重的,因為基本上沒有任何的環境保護設施來處理受汙染的水源、被破壞的地表植被,自然環境的嚴酷,導致以後的修復也是難題。

  

  (圖源/陳杰提供)

  這篇報導出來後第二天中央環保督察組就進入三江源自然保護區進行督察了,督察組給出更可怕的結論,此處有48個類似的礦點,我們此前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督查組要求一個月完成復耕復墾的工作,這顯然是做不到的,如此偏遠、人力成本居高的地方,一個月完成修復幾乎不可能!

  但是督察組敦促後,青海省迅速展開了行動,環保部也反饋他們做了一些整改,目前他們基本達到了要求。但是截止日前,我對這個地方的整改還是持一定的懷疑態度。

  我覺得關於生態環境問題有必要進行各方監督,尤其像綠會這種社會組織,在環境公益訴訟的方面很擅長,希望能拿起法律武器保護生態環境,真正推動改善環境!

  這就是我大概介紹的狀況。

  整理/陳雨 審/陳杰 編/Angel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陳杰:青海三江源保護區採礦破壞生態實拍|環境保護任重道遠
    我長期關注長江的生態狀況,範圍從其源頭一直到金沙江(長江上遊)上遊,這些區域的生態情況其實都很嚴峻。我們現在談長江大保護,至關重要的就是對長江上遊的保護。但實際情況是金沙江上遊海拔高,地理位置偏遠,監管困難,破壞生態的開採行為眾多。以上是我去三江源實地考察之後做的報導,目前來看,長江源頭的保護工作日益精進,也是因為這篇報導。
  • 青海生態 三江源:珍貴物種的基因庫
    三江源區最低海拔約3335米,最高海拔6564米,海拔4000米-5800米的高山是保護區地貌的主要骨架。由於保護區面積大,地形複雜,氣候差異明顯,三江源嚴酷的高寒環境,構成了獨特的生命繁衍區,許多生物至此已達到邊緣分布和極限分布,所以三江源區就成為了珍貴物種的高原基因庫。
  • 青海三江源資源「家底」公開
    青海新聞網訊 1月24日下午,由省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了三江源國有自然資源本底調查結果新聞發布會。三江源草地哪兒最茂盛據省草原總站副站長喬安海介紹,草地資源是我省的生態主體資源,也是最為脆弱的生態系統,而三江源地區又是其核心部分,加強草原生態系統保護,修復草原生態環境,在山水林田湖草生態系統保護恢復中具有基礎性地位。全面查清三江源區草地面積、質量情況,可為編制自然資源(草原)資產負債表提供科學性、準確性的數據。
  • 青海有個「三江源」,你知道是哪三江嗎?
    大家都知道青海省在我國無論是自然景觀還是生態環境都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個地方。這裡位於青藏高原腹地,是很多大江大河的發源地,所以有了「三江源」的說法。那這三江究竟是哪「三江」,你知道嗎?這第一條江就是我們的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了。
  • 中國面積最大的青海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生態系統正在加速恢復
    長期在青海三江源地區進行野生動物研究的研究者認為,「三江源地區陸續發現這些物種,充分說明該地區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價值,為深入了解珍稀動物生存環境和習性以及做好保護工作奠定了基礎。」研究者認為,近年來,隨著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加強,青海三江源地區的生態環境持續好轉,野生動物種群正在逐漸恢復。此外,日漸完善的基層監測網絡也為探索珍稀動物的分布情況發揮了重要作用。
  • 雪豹、棕熊、黑頸鶴……青海三江源國家公園公布大批珍稀動物影像
    種類繁多的動物,呈現了一個繽紛多彩的動物王國,再次印證了三江源地區生物物種的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完整程度。長期在三江源地區從事野生動物研究工作的山水自然保護中心三江源項目主任趙翔說,豐富的野生動物觀測結果體現出現在的三江源地區是一個非常穩定、健康、完整的生態系統。
  • 青海玉樹,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為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源頭
    青海三江源地區位於我國的西部、青藏高原的腹地、青海省南部,為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源頭匯水區。包括青海省的玉樹、果洛兩個藏族自治州全境以及黃南、海南、海西、三個藏族自治州所轄的澤庫、河南、興海、同德四縣以及被稱為「生命禁區」的唐古拉山,約佔青海省總面積的43%。
  • 青海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氣象站建成運行
    中新網西寧12月28日電 (孫睿 李甫 李曉東)記者28日從青海省氣象局獲悉,青海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高寒溼地生態氣象野外試驗站日前通過專家驗收,正式投入運行。青海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三江源核心區,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保護區之一,源於1984年設立省級自然保護區,1986年晉升為國家級,是青海省第一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三江源,這裡的生態好多了——來自青海三江源地區的見聞與思考
    光明日報記者 張蕾攝/光明圖片  這裡是青海三江源。2016年3月,中辦、國辦正式印發《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三江源成為黨中央、國務院批覆的首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  近日,記者隨「中華環保世紀行」採訪團深入三江源腹地,用鏡頭和筆觸記錄下在當地政府和民眾的堅守與努力下,這片美麗而脆弱的土地上發生的可喜變化,以及在生態文明建設的探索與實踐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 青海:「千裡眼」守望可可西裡
    圖集 新華社西寧7月31日電(記者薛玉斌 李佔軼)100餘只雌性藏羚羊成群結隊在青藏鐵路五道梁北大橋下奔馳而過,它們的幼仔緊隨其後……這是青海「生態之窗」遠程網絡視頻觀測系統7月30日在可可西裡地區觀測到的畫面。位於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的可可西裡是青藏高原首個世界自然遺產地。
  • 三組數字看青海生態成績單
    藏羚羊數量從不足2萬隻到7萬多隻7月25日、26日,懸掛在青藏鐵路五道梁北大橋上的青海「生態之窗」遠程高清視頻監控系統,拍攝到114隻雌性藏羚羊帶領8隻藏羚羊幼崽通過橋洞的畫面。畫面中看到,這群藏羚羊帶著幼崽從產房卓乃湖返回棲息地。
  • 從「劫難」到「天堂」 三江源地區生態修復力度持續加大
    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副主任薛松貴表示,黃河源區水資源量直接關係著黃河流域生態和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對於黃河流域的長治久安具有重大意義。  瑪多之痛,喚起了青海省對三江源生態保護的決心。之後的十餘年間,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退牧還草、溼地保護、黑土灘治理、生態移民等一系列生態修復措施出臺,三江源生態環境逐步好轉。
  • 青海玉樹三江源公園雪豹頻繁現身
    原標題:青海玉樹三江源國家公園雪豹頻繁現身 至少40隻個體央視網消息:三江源國家公園位於青海省玉樹、果洛兩個藏族自治州境內,是我國重要的生態保護地。其中,位於瀾滄江源區的玉樹州雜多縣昂賽鄉是我國雪豹分布最密集的區域之一。近日,野生動物保護團隊又公布了一批拍攝到的雪豹活動畫面。
  • 「致富」走歪路 非法採江砂 一起非法採礦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
    近日由公安縣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一起非法採礦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一審宣判。▲涉案船隻據承辦檢察官介紹,大量的非法採砂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經向三峽大學水利與環境學院的專家諮詢,專家在論證上述21名被告人的非法採砂活動破壞長江流域的水環境、水生態及河床結構,損害堤防,影響採砂河段通航安全的同時,對砂石回填費用作了測算。
  • 全國1/4野生鳥類青海有分布
    ……  5月5日上午,2017年青海省「愛鳥周」活動正式啟動,記者走進鳥兒們「快樂的天堂」,感受青海大地正在發生的巨大變化!我們看到,隨著林業生態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強,全省生態環境有了明顯改善,各類野生鳥類的種群呈逐年增多的良好態勢。目前「愛鳥周」活動已成為我省野生動物保護宣傳的品牌活動,成為弘揚生態保護意識、傳播生態文明的重要平臺。
  •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長江流域生態環境司法保護狀況》白皮書(附全文...
    注重保障生態系統原真性、完整性,實現擴大重點區域環境容量和生態空間的重要目標。三江源地區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生物多樣性豐富,被譽為長江上遊生態安全屏障、「中華水塔」,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功能區,也屬於生態脆弱區。人民法院堅決打擊在三江源國家公園內的狩獵、捕撈、採礦、砍伐以及擅自採集國家和省級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等違法行為,促進長江源頭自然資源的持久保育和永續利用,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 「黑頸鶴之鄉」青海隆寶鳥類數量再創新高
    光明日報記者 萬瑪加  「2020年,我們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共進行了8次鳥類調查,最新調查結果顯示,保護區本年度新增物種7種,鳥類種數達到121種,鳥類數量再創新高。」青海隆寶自然保護區管理站站長巴桑才仁說,建立36年來,隆寶自然保護區已從最原始的看護發展到了現代化的全面監測,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和監測工作穩步開展,保護區自然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 【生態文明建設顯成效】青海玉樹:禁牧減畜集中養殖 牧民變身「管...
    央視網消息:下面來關注生態文明建設,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位藏族小夥子——巴青,他的家就住在青海玉樹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的核心區。他原來是一個放牧員,但從2017年起他成了一名生態管護員。在這幾年裡,巴青見證了身邊草原的一個個變化,「天藍、水清、地綠」成了這片土地的生態名片。
  • 侵犯公民個人隱私、保護食品安全等案列入選四川2020年公益訴訟...
    通過案件辦理,督促修復被汙染、破壞、違法佔用的林地、耕地、溼地、草原5192.4畝,督促清除違法堆放的生活垃圾、固體廢物63879.8噸,督促整治造成環境汙染的企業、養殖場143家,督促查處銷售假冒偽劣食品藥品125411.74公斤,督促收回國有土地出讓金4.73億元,挽回國有財產損失6490.72萬元。
  • 青海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二期工程2020年 牧草良種繁殖場林業有害...
    原標題:青海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二期工程2020年 牧草良種繁殖場林業有害生物防控項目招標公告   1、招標條件  本招標項目已由青海省發展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