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長期關注長江的生態狀況,範圍從其源頭一直到金沙江(長江上遊)上遊,這些區域的生態情況其實都很嚴峻。我們現在談長江大保護,至關重要的就是對長江上遊的保護。但實際情況是金沙江上遊海拔高,地理位置偏遠,監管困難,破壞生態的開採行為眾多。
以上是我去三江源實地考察之後做的報導,目前來看,長江源頭的保護工作日益精進,也是因為這篇報導。
長江源頭區域在西藏的管轄範圍之內,隨著牧民逐漸的外遷,留下來的那部分的牧民就作為工作人員直接參與當地的生態保護工作,所以目前來看這個區域的生態保護的很不錯。
這是三江源冰川的現狀。其實,長江源頭的冰川退化也非常嚴重。現在冰川外100公裡處已經禁止入內了。
這是通天河。
這是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的界碑,圖上地方是保護區的緩衝區,順著往裡走就是核心區。
我們順著緩衝區往核心區走,在路旁發現了煤礦。
這片區域並不是只有一個煤礦,而是存在一條礦脈,也就是此處蘊藏著不同的礦產——煤礦,銅礦,甚至還有正在勘探的鉛鋅礦。如果不能阻止這些礦業的發展,而是任由其肆意往核心區開採,對生態造成的破壞更加難以估量。
上圖這就是500米高空拍攝到的開採過後的區域現狀,此煤礦的開採寬度大概有100米,遠處的河流便是通天河。
開採煤礦對於生態的影響本來就非常大,開礦之後,被開採的地方就這樣直接暴露在外面,進一步破壞了生態。一來,海拔4500米(三江源地區平均海拔)的區域風特別大,如果不及時修復,汙染面積就會不斷擴大,隨之而來的就是草原沙化、土地荒漠化,二來,開礦之後積蓄的液體是強酸性的,這些液體會流入通天河,對水環境的破壞難以言喻。
愛心捐贈
金沙江(長江上遊)的上遊有很多水電站,因為工業生產的大量廢水是酸性的,匯入到河流之後對大壩的腐蝕性很強,所以金沙江沿江要求礦山停產、化工園區退到三公裡之外。
三峽大壩上遊的建成和在建的三個巨型水電站規模相當於兩個三峽大壩,大壩上遊水源地竟有開礦破壞生態的問題,是嚴重缺乏監管!在長江上遊邊緣開礦,進行破壞式開採,甚至開礦之後又不及時修復,這些都是遺留問題。
圖上可以看到,開採區和江水挨的很近,大約有一公裡。這是開礦結束,礦產暴露之後水沉積下來的狀況。水的酸性比較高,沉積物裡含有大量的重金屬。金沙江的上遊這種或合法或非法的礦場約有上萬個,開採者們把廢渣和廢水直接排入江水裡面,造成金沙江上遊流域水資源重金屬含量嚴重超標,甚至在地表水水底下沉積了許多重金屬。
這是開的鐵礦,鐵礦也是在江水邊緣,鐵礦周邊的荒漠化十分嚴重,涉及面積十分廣闊。上圖這個鐵礦就在達哈煤礦下遊一點,因為是非法的,後來被叫停了。這片區域一共三條礦脈,我們兩天考察了三個點,如果有時間再進行考察的話,可能會發現的更多。選取的這三個礦場(達哈煤礦、扎蘇煤礦、尼雅西鐵礦)都非常具有典型性,我們可以從這三個地點來窺探整個三江源區域的現狀。
開礦造成地面的沉降是非常嚴重的。圖片上這個地方就在通天河旁邊。
高海拔地區是極寒的,植被生長非常不易。木裡煤礦對於生態的破壞難以估量,海拔這麼高自然條件這麼惡劣,一旦破壞之後基本不可修復,即使是人為的修復也異常艱難。
這個地方(鐵礦附近)機械很難到達,人力、物力成本極高,我們開車一天才到,它的海拔非常高,風沙特別大,上圖是長期荒漠化形成的月亮形的山丘,一個山丘的長度超過100米。據楊勇(記者)多年的考察,此處月亮沙丘的體量越來越大,數量越來越多,周邊露天開礦的情況也越來越嚴重,如果不及時修復,沙丘只會不斷的擴大,後續會導致荒漠化。
上圖是河床暴露,河床暴露之後風沙更大了,長江上遊的水資源在慢慢減少,這跟人類的水資源的利用和氣侯變暖都有關係。如果我們不及時保護三江源生態,導致長江上遊荒漠化加劇,會造成更嚴重的生態危機。
沿途我們看了很多珍稀的野生動物,藏羚羊、丹頂鶴、犛牛,這個區域的野生動物沿途都可以看到,是非常常態化的事情。但是因為這些礦區開礦,現在沒有了野生動物回來了,他們不敢來了。
我17年8月份到這個地方考察了兩天,後來做了這篇報導,因為此處屬於青海治多縣的管轄範圍,我們就採訪了治多縣縣政府,治多縣國土部門也承認存在監管不力的情況。
三江源附近多是私開礦,還有部分礦場是很早前批覆準許開礦的,但是達哈煤礦不一樣,其採礦權證是有多次延期的。
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是總書記正在批覆設立的。三江源對長江、黃河,包括瀾滄江水資源的蓄積都非常重要,這是三江的源頭,此處野生動物種群非常豐富,是野生動物的天堂,生態地位獨一無二,這樣的地方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是怎麼保護都不為過的。
此處礦產的礦品並不是很好。開礦對環境的破壞卻是非常嚴重的,因為基本上沒有任何的環境保護設施來處理受汙染的水源、被破壞的地表植被,自然環境的嚴酷,導致以後的修復也是難題。
(圖源/陳杰提供)
這篇報導出來後第二天中央環保督察組就進入三江源自然保護區進行督察了,督察組給出更可怕的結論,此處有48個類似的礦點,我們此前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督查組要求一個月完成復耕復墾的工作,這顯然是做不到的,如此偏遠、人力成本居高的地方,一個月完成修復幾乎不可能!
但是督察組敦促後,青海省迅速展開了行動,環保部也反饋他們做了一些整改,目前他們基本達到了要求。但是截止日前,我對這個地方的整改還是持一定的懷疑態度。
我覺得關於生態環境問題有必要進行各方監督,尤其像綠會這種社會組織,在環境公益訴訟的方面很擅長,希望能拿起法律武器保護生態環境,真正推動改善環境!
這就是我大概介紹的狀況。
整理/陳雨 審/陳杰 編/Angel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