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姥姥和賈母,是《紅樓夢》中年紀較大的兩位老太太。 她們二人的共同之處是:不僅壽命長而且都是年紀輕輕便守了寡;二人雖然性格不同,但卻都說話幽默風趣,令人發笑;相比而言,也部心地比較善良。當然,二人的不同之處,似乎遠遠多於相同之處。賈母福壽雙全,富貴壽考,兒孫成群:劉姥姥卻有壽無福,生活貧窮,沒有兒孫,跟著女兒女婿過活。她們的家庭出身、身份地位,都右著天壤之別。正如第三十九回劉姥姥對賈母所說的那樣,"我們生來是受苦的人,老太太生來是意福的"。她們二人的結緣,是在第三十九回,劉姥姥帶著"野意兒"二進榮國府,因周瑞家的向王熙園說起劉姥姥,富貴閒人賈母聽到了,便「問劉姥姥是誰",鳳姐「回明白了」,賈母便說:「我正想個積古的老人家說話兒,請了來我見一見。"於是二人才有緣相見。又因劉姥姥投了賈母與鳳姐的緣,是便成了榮國府中女篾片式的座上客,隨後便出現了一系列令人發笑且令人深思的故事情節,面,我們就根據書中的具體描寫,簡要分析一下這兩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一、劉姥姥
劉姥姥是一個積年的老寡婦,依著女 兒女婿過活。因女婿王狗兒家與金陵王家曾經連過宗,為生活所迫跑到賈府去打秋風。第六回一進榮國府,通過這一獨特的人物視角,將大家排場、貴族勢派一一敘出,展示了貴族生活的奢靡。對於劉姥姥一進榮國府,蒙古王府本有評語說:「是寫府第奢華,還是寫劉姥姥粗夯?大抵村舍人家見此等氣象,未有不破膽驚心、迷魂醉魄者。"第三十九回二進榮國府,因投了賈母與鳳姐的緣,留下解悶,結果滿載而歸。按脂批等有關史料所示,劉姥姥還應有"三進榮國府",正是通過她的三進,來展示賈府由盛到衰的全過程。 但現在的後四十回中,卻寫了兩次:一是第一一三回,鳳姐病重,正巧劉姥姥又來到榮國府,鳳姐便將巧姐託付給她;二是第一九回,劉姥姥得知巧姐被賣,便將巧姐與平兒接到鄉間躲藏,並給巧姐做媒,讓巧姐嫁給了案巨萬、良田千頃"的周姓大財主之子。一般研究者認為,這似平並不符合曹雪芹的原意。有竺岡區紅樓夢》的人,往往只注重劉姥姥這一人物形象所體現出來的喜劇色彩,但實際上,她在書中所起作用,卻要重要得多。
1,說話風趣幽默,言談地道本分
2,裝瘋賣傻,但實際上很有心計
3,識趣湊趣,甚有見識
4,通過劉姥姥這位村嫗,反襯賈府生活的奢侈
5,通過劉姥姥數次進入榮國府,見證賈府的衰敗過程
劉姥姥這個人物,在情節結構上還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第六回作者就明確寫道:"按榮府中一宅人合算起來,人口雖不多,但從上至下也有三四百丁;雖事不多,一天也有一二十件,竟如亂麻一般,並無個頭緒可作綱領。正尋思從那一件事那一個人寫起方妙,恰好忽從千裡之外,芥豆之微,小小一個人家,因與榮府有些瓜葛,這日正往榮府中來,因此便就此一家說來,倒還是頭緒。」此後,作者便通過劉姥姥的數進榮國府,展示了賈府由盛到衰的全過程。一般研究者都認為,按脂批等有關史料所示,劉姥姥一共有"三進榮國府",正是通過她的三進,來展示賈府由盛到衰的全過程。但現在我們所看到的(紅樓夢>,卻有"四進榮國府",其實這並不符合曹雪芹的原意。但無論"三進"還是"四進",如果認可賈府的由盛到衰也是《紅樓夢》的主線之一的話,那麼作者正是通過劉姥姥這一農村老婦人的所見所聞,見證了賈府由盛到衰的整個過程,在情節結構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