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野二郎的壽司是無法被人複製的,因為我們缺少職人的技藝精神!

2021-01-09 大叔下廚房

本文由大叔下廚房獨家發布,如需轉載請註明文章地址。喜歡的朋友可以轉發朋友圈,分享是一種美德~

除了新鮮素材的握壽司,小野先生認為有幾個點堪為測試一間江戶前壽司屋的測驗點,例如:煮穴子魚、醃漬鮭魚卵、蝦蛄(ウヒ-ア)、蚌(ゾネをベ)、發光魚類的處理(鯽魚、秋刀魚等,這類素材的腥味較重,需謹慎處理),而其中小野先生最重視的還是」玉子燒」,小野先生認為一道好的玉子燒必須:色、甘、潤、暖,缺一不可。

玉子燒的做法也是每一位在エわビタウ次郎修業的師傅最終的考題。我曾經在一個TBS的特別節目中,介紹了一位曾經在エわビタウ次郎修業的師傅,但是因為個人原因後來沒有學到玉子燒的做法就自行回家繼承家業,而請小野先生到他的店去驗收的報導。非常有趣的,那位師傅看見小野先生來,簡直緊張的不知所措,他一開始處理了鯽魚、比目魚,小野先生都說好吃(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合格的意思,小野先生也沒明說),最後小野先生說:來一個玉子燒吧。

壽司上來,小野先生端詳了一下,連吃都還沒吃,就說:不行,完全不行。這樣的玉子燒怎麼能賣給客人呢?原來,這位師傅做的玉子燒顏色根本不對,小野先生覺得火候太過(我看顏色大概就跟築地玉露、大定的顏色差不多),小野先生接著說,現在很多的壽司屋因為嫌麻煩都將玉子燒的製作外包了,但是他覺得這是一種很讓人傷心的事情,希望他不要因為這次不合格就停止製作玉子燒,繼續努力吧。

看完以後,我倒覺得小野先生的行事作風簡直就是一代宗師的風範呀(感動)。小野先生的玉子燒與其說是厚煎蛋,到不如說是熱蛋糕,在調味上並不若其他的名店加入許多其他的鮮味,但其醇厚的滋味,吃進口中那種如沐春風的幸福感,讓我到現在還無法忘懷。

回到江戶前壽司的必須工作,小野先生認為除了玉子燒,還有瓠瓜卷(ろモッブよ)壽司也是檢證重點之一,他甚至用」卷壽司的橫綱」來形容瓠瓜卷壽司的在江戶前壽司的地位。他說瓠瓜卷壽司扮演了兩個重要的角色,解膩、味變之外,適時的提供剛好的滿腹感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所以在煮瓠瓜幹時的火候與調味就決定了橫綱的生死了,各位壽司同好,下次看見橫綱壽司時請不要忘了細細品嘗一下。

小野先生作為日本第一的江戶前握壽司職人,當然握壽司的功力自然不在話下。甚至美食評論家稱呼小野先生的捏製法為「次郎流」,跟傳統江戶前的捏製法不同在於,施力部位的不同。小野先生認為傳統的握壽司捏制都以手作為主要的工具,但他覺得在開始醋飯的固型上,必須要加入腰部的力量,然後再用手指捏制,這樣握壽司才會既堅硬又柔軟。所以小野先生曾經這麼說:鮨ザゆグタモ大切スソゾ舍利(Ёцэ,飯之意。整句話的意思是:握壽司最重要的是醋飯),素材只要引出最大限度的原味即可。這也是エわビタウ次郎菜單上加味壽司不多的最大原因。

最後,我想來談談小野二郎先生最讓我折服的地方:氣度。從日本泡沫經濟之後,正統的江戶前握壽司因為價位的關係,對於日本人說也只能成為偶爾為之的享受,而無法像豬排飯或是咖哩飯那樣的可以想吃就吃。但如雨後春筍般興起的迴轉壽司則提供了一個折衷的解決之道。便宜、快速、好吃。然而,曾幾何時適用於一般庶民美食的標準也能套用到幾乎成為和食藝術的江戶前握壽司上了呢?對於這個現象。「沒什麼不好啊,以低廉的價位提供美味的握壽司,看著轉臺咕嚕咕嚕的轉,選擇自己想要的來吃,每個人快樂的喝著酒,跟家裡一樣。」小野先生笑著說。

沒錯,」跟家裡一樣」,我們在很多時候可以看到很多的名廚食譜,標榜的是在家就可動手做,但當我們實際操作,就算所有的物理條件都一樣,是不是真的就能將美味完整複製呢?我想是不可能的,因為我們缺少了職人的技藝精神吧。一個職人窮盡50年光陰,以生命來經營的藝術,對我來說,是難以複製再現的。或許自己做或吃迴轉壽司是不一樣的樂趣,但卻無法取代一個老師傅的畢生心血。

有人問我,花25000吃一頓握壽司,不嫌貴嗎?對我來說,當然貴,但值得。人生中有很多美好的事物的體驗必須花一些代價,而其賞味期只在某些時刻,如果錯過了我將一生遺憾的話,我將會義無反顧的嘗試,即便可能後悔。而幸好,我試了

還有更多美食等你呢~

一輩子只做一種料理,日本神級爺爺的待客之道!

壽司之神真有這麼神?哪種人會經常光顧他的壽司店呢?

我與「壽司之神」的30分鐘 必須吃完20貫壽司,是在趕客嗎?

壽司之神,只和女人握手,就算是美國總統來訪也一樣!

下方留言處可以分享你們喜歡的美食哦~吃完記得回來點個讚哦!

相關焦點

  • 《壽司之神》背後的日本職人精神
    《壽司之神》是一部高評分的紀錄片,講述的是小野二郎憑藉看似簡單的壽司技藝獲得米其林星級,封神-壽司之神。很多觀眾會好奇壽司之神的壽司究竟有多好吃。影片中其實從三個方面有表現,首先是預約排到2個月之後;其次是米其林星級;最後一點是小野二郎做事認真的態度。
  • 除了壽司之神,還有天婦羅之神,這部紀錄片拍出的職人精神太感人了
    這三個人的食物,代表了日本傳統料理的「職人」精神。所謂「職人」,是日語中對於擁有精湛技藝的手工藝者的稱呼,「職人精神」代表著精益求精,堅韌不拔和守護傳統,在日本「職人」是一個令人肅然起敬的稱謂。如果大家看過一部紀錄片叫《壽司之神》,應該對「壽司之神」小野二郎不陌生。
  • 日本職人精神、等級制度下的安全感和宿命論,成就了「壽司之神」
    小野二郎的榮譽之稱「壽司之神」、「壽司第一人」早已聲名遠播,不僅是因為他捏的壽司有著極佳的口味,更因為他終其一生都在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和學徒們,從食材的選擇、製作到入口的瞬間,每一個微小的細節都下足了功夫。「我會在夢裡捏壽司,我點子多到半夜會驚醒。」小野二郎一生只做一件事,並且投入全部的心力將其做到極致的精神,便是當之無愧的「匠心精神「了吧?
  • 影評——《壽司之神》,小野二郎的成功之路
    小野二郎的數寄屋橋次郎壽司店只賣壽司,沒有任何小菜,店面只有十個位置,衛生間在店的外圍,每個人的就餐時間平均在15分鐘,就是這樣的米其林餐廳卻讓世界各地的人慕名而來,為了吃到小野二郎的壽司,必須提前至少一個月預定位置才有機會吃到。影片在闡述這些不可思議的細節的同時也從側面凸顯了小野二郎的成功。
  • 小野二郎做了75年壽司,他把最好的食材留給客人,只是因為用心!
    整整做了十年的基本功訓練,一名學徒才終於夠格做煎蛋,卻發現自己依舊無法達到師傅們的標準。他又花了4個月的時間,做出200多個失敗品後,終於做出了第一個合格的成品。當小野二郎說「這才是應該有的樣子」,終於稱這名學徒為「職人」時,他高興得哭了。「我想揮拳慶祝,但我很努力的不動聲色。」當然,這些只是在小野二郎的店裡做學徒時最基本的東西。
  • 日本壽司之神小野二郎,連續75年做手握壽司,食客:就好這一口!
    也許,在紀錄片《壽司之神》中,我們能夠找到答案,那就是專注於產品,極致和小野二郎對壽司的熱愛,從而造就超級產品,今天這篇文章我就帶大家一起去探索小野二郎打造超級產品的四大秘訣。如果企業在創新產品之前,能夠有著像小野二郎、賈伯斯這樣追求極致的精神,還怕打造不出超級產品?
  • 艾永亮:號稱「壽司之神」的小野二郎到底有多神?
    當然,大家不要被這不起眼的外表欺騙了,因為這家餐廳的創始人小野二郎可不是普通的廚師,如今已經94歲的他早已獲得日本政府的頒發的「現代名匠」和「人間國寶」,這兩大榮譽,不僅如此,小野二郎還是第一個擁有米其林三星的壽司師傅。他到底是如何將一間普通的壽司店打造成超級產品的?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析一下吧。
  • 當歐巴馬遇見壽司之神:竟然沒吃完
    「數寄屋橋次郎」這個名字,大家可能不熟,但是提到《壽司之神》這部紀錄片,很多人都會有話要說,無論是說精緻的壽司料理,還是說「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先生,或者,是說一種「職人精神」。大概因為有太多東西要說,歐巴馬沒吃完這頓飯,而是直接談起了日美貿易問題。號稱喜歡壽司的總統,還真是辜負了一頓別人即使預定都可能要等待數月的美餐。
  • 壽司之神:我是做壽司的,千萬別小瞧我,我在夢裡都在捏壽司!
    喜歡的朋友可以轉發朋友圈,分享是一種美德~小野二郎是世界上唯一以85歲高齡奮戰一線的米其林三星大廚,雖然他現在已經退休,而他的據點就是一家坐落在寫字樓地下一層的壽司店。要知道,米其林三星的褒獎意味著可以只為品嘗一餐飯而專來此地,是米其林家族的最高大賞。與其它三星成員相比,這家壽司店實在貌不驚人:只有十個用餐卡座,甚至連個人問題都需在店外解決。
  • 《壽司之神》:把一件事做到極致,是一種什麼樣的人生體驗
    小野二郎是如何做到這一切的的?在紀錄片《壽司之神》中,我們發現了答案,那就是專注,極致和小野二郎對壽司的熱愛。這篇文章我們就帶大家一起去探索小野二郎如此成功的四大秘訣。一、 一切皆為客戶的完美體驗每天小野二郎早早到店,他會親口試吃所有食材,不美味的食材絕不能上市。
  • 用最簡單的食材,做最美味的壽司,小野二郎是如何成為壽司之神的
    超級產品:壽司01說到小野二郎就不得不提《壽司之神》這部紀錄片,全程82分鐘,導演是來自紐約的大衛賈柏,因為從小就熱愛壽司,被小野二郎的堅持所感動,於是扛著攝像機到日本進行拍攝,最後以紀錄片的形式成功被選入柏林影展的
  • 《壽司之神》,一部講述匠人精神的美食片
    小野二郎現年(2011)已八十六歲,是全世界年紀最大的三星主廚,他可謂是師傅中的師傅、達人中的達人,在日本國內的地位相當崇高,而「壽司第一人」的美稱更是傳播於全球。綜觀他的一生,超過五十五年的時間,他都在做壽司,因此他對壽司所注入的精神,以及其技巧絕對是世上第一。
  • 《壽司之神》:看三十而立
    」這是小野二郎教會大兒子的,也是紀錄片《壽司之神》中深刻引發我共鳴的一句話。 今年91歲高齡的小野二郎,始終早起晚歸,畢生致力於捏壽司這一件事。在他眼中,我想壽司更準確的地位應是一件值得尊敬的藝術品。
  • 壽司之神,走下神壇,被米其林「摘星」是因為普通食客吃不到!
    還記得曾經轟動餐飲行業「壽司之神」小野二郎的門店,因為只接受熟客的用餐,導致新客幾乎無法預約訂位,要麼經熟人介紹,要麼通過頂級酒店禮賓部才有機會訂到位置,慘被米其林摘星。這大概是第一家不是因為食物味道而被米其林淘汰的門店,看到這裡,不少網友調侃,這家壽司店太飄了。然而想方設法進入該門店的食客依舊絡繹不絕。
  • 《天婦羅之神》比不上《壽司之神》的三大原因
    紀錄片《壽司之神》講述的是小野二郎的職人精神,在職人精神的牽引下封神。其實還有另一部紀錄片《天婦羅之神》講述的是早乙女哲哉的經歷。不同於《壽司之神》的封神之路,《天婦羅之神》的重點在於職人道路遇到經濟的高速發展時,如何在時代的絞肉機下生存下去。
  • 職人精神——早乙女哲哉:「一生懸命」的鮮味
    從那時起,「料理師」就被作為「職人」的重要代表。不同於我們傳統意義上的「廚師」,料理師們得以傍身的絕藝和受人敬仰的資本,往往並不是能做出上百道菜的筵席的能力,而是通過不斷提升自身的料理技藝,讓特定一種食物中的「うま味」發揮到極致的精神力。
  • TA的壽司為什麼這麼好吃?《壽司之神》推薦信
    昨天看的一部叫做《壽司之神》,是「壽司狂粉」紐約導演大衛賈柏前往日本,拍攝的關於三星廚師小野二郎的美國紀錄片。不擴建、不連鎖、不跨界,直到70歲還親力親為去海鮮市場買魚蝦,上午領了大獎,晚上就回店裡捏壽司,不喊口號,這就是日本的職人精神。相較於廚神戈登拉姆齊系列的美食節目,《壽司之神》賦予的意義遠遠大於美食主題本身,它更傾向於展示日本極致的「匠人精神」。
  • 壽司之神,闡述簡單事情如何做到極致的秘訣
    《壽司之神》是由大衛·賈柏拍攝的一部關於壽司的紀錄片。他是一個道道地地的紐約客!從小熱愛壽司的他被小野二郎的職人精神而感動,乾脆扛著攝影機至日本拍攝。 回復關鍵詞【壽司】獲取電影片源。小野二郎是全球最年長的三星大廚,被稱為「壽司之神」。在日本地位崇高,「壽司第一人」的美譽更遠播全世界。
  • 看88歲壽司之神薪盡火傳的人生旨味
    對此,美國導演大衛•賈柏專程拍攝82分鐘紀錄片——「壽司之神」,該片不僅講述了小野二郎作為一位「超級職人」的傳奇故事,更道出了不少對營銷人深具啟發的精要心傳:一、始末如一的職人精神小野二郎一生熱衷做壽司,對待工作環境的標準苛刻,他極愛乾淨,認為「如果廚房不潔,就做不出真正的美食」。
  • 壽司之神被米其林下掉三星!快看看壽司之神怎麼說
    因為它是由「壽司之神」小野二郎所開,他製作壽司已逾70年,不僅休傑克曼、安海瑟薇等好萊塢影星都曾慕名嘗鮮,就連摘下35顆米其林星星的法國世紀名廚侯布雄也屢屢造訪,日本重量級美食評論家山本益博每年平均到訪次數甚至高達70次,甚至當歐巴馬出使日本時,這間餐廳更是首相安倍晉三招待歐巴馬的指定用餐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