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肥美的螃蟹 圖來自網絡
秋天正是螃蟹最肥美的時節,每年到了這個時候飯店裡總少不了螃蟹這道美味。但是最近微信朋友圈一條「注水螃蟹」的消息鬧得人心惶惶,有網友說自己買到了「注水螃蟹」,這是怎麼回事呢?
株洲傳媒網10月28日訊(記者周頤)「喜歡吃螃蟹的人注意了!我家買的螃蟹肚子上和腿上有一個個被針一樣的東西扎過的小洞,煮熟後一揭開蟹殼只有一泡黃湯水,應該是被黑心商家注了水增加重量。」最近,微信朋友圈出現一則圖文並茂的「注水螃蟹」傳聞,這是真的嗎?
市場調查 株洲有注水螃蟹嗎?
記者在周末走訪了多家超市和農貿市場的生鮮區,發現基本上都是出售的湖蟹和河蟹。有些螃蟹被草繩捆好擺在碎冰上,有些還在水槽裡待售。記者把各攤位的螃蟹挨個翻開查看了一遍,發現不少螃蟹肚皮上都有深褐色的圓形小凹槽。超市的售貨員跟記者解釋,這些凹槽可能是螃蟹在運輸的時候相互擠壓,被蟹鉗的尖端給扎的。記者追問這個看起來像針孔,是不是注了水時,售貨員連忙否認,說螃蟹這麼小,就算注了水也重不得多少,殼又這麼厚,費力氣又不划算。據說注了水的螃蟹活不久,記者買回四隻腹部有疑似針扎痕跡的螃蟹,回家用水養了兩天觀察,它們一直挺精神的。
鮮活的河蟹 圖來自網絡
螃蟹注水後能活多久?
喜歡吃螃蟹的市民胡女士認為市場上肯定有注水螃蟹,但是一般海螃蟹注水情況比較常見,湖蟹、河蟹比較少。她認為活的湖蟹、河蟹注水容易死,死了有毒不能吃了,這樣就賣不出去。但是海螃蟹死了還是能吃的,所以商家可能更多的選擇給死掉的冰凍海螃蟹注水增重。
市民的看法是對的嗎?記者找到株洲畜牧獸醫水產局漁業科,漁業科工作人員認為不新鮮的螃蟹最好不要吃,商家如果真的給螃蟹注水,螃蟹的臟器滲透壓會變化,進而導致各個臟器失水萎縮或者吸水膨脹死亡,這個過程大約長達2個多小時。螃蟹一死就掉價,商家會要冒很大的賠本風險,除非他能確保注完水的螃蟹會在短時間內迅速賣掉。所以,一般商家不會輕易給螃蟹注水。
蒸熟後揭開蟹殼只有一泡黃湯是不是因為注了水?
買回沉甸甸的螃蟹蒸熟後揭開殼一看沒有膏沒有黃,只有一泡黃湯水是怎麼回事呢?漁業科工作人員認為這種現象還是比較多見的,株洲本地養殖螃蟹的養殖戶非常少,基本上靠外地運送過來,螃蟹在運輸過程中沒有進食就會挨餓,然後會把體內的蟹黃蟹膏吸收作為營養以維持生命。上鍋蒸螃蟹的時候會有水蒸氣滲透到體內,僅剩的一點黃和膏遇到大量水蒸氣就化成黃湯了,大多數「黃湯空殼螃蟹」都是這個原因。
常見的給螃蟹增重的方式有哪些?
螃蟹不會輕易被注水,那麼商家一般是怎麼給它們增重的呢?記者了解到有三種方式,一種是讓螃蟹泡在水槽裡喝水;一種是把綁螃蟹用的草繩浸泡鹽水,還有一種是包裝盒裡加碎冰。螃蟹運送到市場後由於體內水分缺失體重會變輕,商家會把螃蟹泡水槽裡讓它們喝飽水以增加體重;捆螃蟹的草繩誰也不會太去注意,但是浸泡吸足了鹽水的草繩可以達到二兩重;為了讓螃蟹在運輸過程中處於冬眠狀態不容易死掉,商家會在運送的包裝箱裡鋪一層碎冰降溫,整箱購買時這一層碎冰也是相當打稱。
調查到這裡,記者暫時未發現株洲市場上有「注水螃蟹」的現象,專家認為不良商販給螃蟹注水的可能性是不能完全排除的,對此,記者將會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