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春節習俗之童謠

2021-01-12 網易新聞

我國春節,一般是從祭灶揭開序幕的。民謠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祭灶,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從臘八開始就有了年的徵兆。而在成都,除了家家戶戶準備年貨,灑掃屋子,裝飾街鋪,而那些我們曾經很熟悉的童謠,也從大街小巷孩子們的口中開始唱出來;那輕快歡樂的調子,也很快把我們帶入對春節的期盼中,帶到兒時的騰鬧回憶中。

「胖娃胖嘟嘟,騎馬上成都,成都又好耍,胖娃騎白馬,白馬恍得高,胖娃耍關刀,關刀耍得圓,胖娃坐海船,海船倒個拐,胖娃絆下海。」「青羊宮、真熱鬧,糖油果子三大炮,有的人在哭有的人在笑,哭的為了包包掉,笑的買了糖油果子三大炮。」孩子們一唱,你就知道,春節真的快要到了。

是的,孩童們最盼著過大年了,那古老的童謠更是唱出了過大年的習俗,許許多多的童謠就像在一代代成都人的心裡扎了根,終生難忘,特別是春節的童謠,從祖輩一直唱到今,還將一直唱下去。

本文來源: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春節習俗之臘月二十八
    春節為什麼要貼福字?福的含義是什麼?首先,福字是會意字,古代的意思就是一人有其田,不愁吃和穿。也就是說,首先物質生活需要解決了才算有福。其次民間盛傳的「五福」為: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老而善終謂之考)。《說文·示部》說:「福,佑也。」說明福字有保佑的意思。
  • 成都童聲版《友誼地久天長》海外走紅 拉開2020最美童謠序幕
    這九名歌曲演唱者中,還有2019年「共譜成都新童謠·唱響天府新童聲」成都優秀童謠譜曲徵集暨傳唱推廣大型活動中脫穎而出的最美童聲——2019年成都新美童謠領唱者。千首童謠唱出最美成都為充分發揮優秀童謠愉悅身心、啟迪心智的作用,增強廣大未成年人愛黨愛國情感,去年,成都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聯合市教育局、團市委、市婦聯、市文聯、市關工委推出了「共譜成都新童謠·唱響天府新童聲」成都優秀童謠譜曲徵集暨傳唱推廣大型活動,吸引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 《四川方言的來龍去脈》第10集:四川方言童謠
    今天這期節目,我們就從成都童謠中來充分感受成都話的魅力與樂趣。 【童謠:紅蘿蔔咪咪甜「看到看到要過年 」 這幾首成都童謠,充分融化著老成都過年的風俗。老成都過年花樣多,人情濃,放開吃,敞開耍。應景而生的許多童謠,正是老成都過年的『年曆』。 從臘八開始,在成都,除了家家戶戶準備年貨,灑掃屋子,裝飾街鋪,那些朗朗上口的童謠,就從大街小巷孩子們的口中開始唱出來;輕快歡樂的調子,帶入了對春節濃濃的期盼。
  • 春節的由來和習俗
    春節是中國人最為重視的一個節日,每到春節時,在外的遊子紛紛回家和家人一起慶祝農曆新年,春節的由來和習俗是什麼?春節的由來春節這一習俗源自何時很難考究,有很多神話故事來說明春節的來歷,不過一般認為春節起源於中國殷商時期的年頭歲末祭神、祭祖活動;傳說最早在堯舜時就有過年的風俗,現在也是我國重要節日。
  • 胖娃兒胖嘟嘟,騎馬上成都……成都人居然把這首童謠改了!
    紅星新聞消息,像成都人那樣生活,成為今夏的火爆熱詞之一。從唐朝的「萬裡橋邊多酒家」,到宋朝的「錦江夜市連三鼓,石寶書齋徹五更」……詩人筆下的成都生活,燈影搖曳,街市繁華,一派熱鬧。今天的成都人對於生活的期待,更多了豐富的內涵及全新的「打開方式」。
  • 春節的來歷和習俗手抄報
    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春節的來歷和習俗手抄報有哪些?  春節的來歷  春節,是農曆的歲首,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也是中國人所獨有的節日。是中華文明最集中的表現。自西漢以來,春節的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  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
  • 成都文藝志願者之家公益惠民活動精彩不斷 把最美的童謠唱給你聽
    活動現場近日,位於成都市雙流區東升城市公園-空港藝創空間的成都文藝志願者之家,邀請到了一直特別的嘉賓團隊——「快樂的孩子愛歌唱」樂隊。「童謠盛宴,精彩演出,每周的活動都好棒」……參與活動的市民不吝溢美之詞。活動現場據悉,成都文藝志願者之家自5月正式揭牌以來,已連續開展多場公益文藝惠民活動。
  • 兒童節一起細說北京童謠
    明天是「六·一」國際兒童節您還記得兒時傳唱的童謠嗎童謠,陪伴我們走過了美好的童年時光文旅君帶您回憶記憶中的老北京童謠國家級非遺·北京童謠北京城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厚重的文化積澱,曾出現了大量的童謠,在民間兒童中傳唱。
  • 春節的習俗風俗有哪些 過年春節的傳統民俗簡單介紹
    每每節日降臨,全國各地甚至海外華人區總會踐行一些春節習俗來傳遞過年的紅火意味與熱鬧氛圍。這些年俗,大多傳統且歷久彌新,在今日仍被廣泛使用。那麼春節有什麼風俗習俗呢?傳戒的傳統民俗介紹。春節的習俗春節的習俗風俗有哪些  1、貼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
  • 春節來源習俗 - 百度經驗
    春節和除夕的區別,只要找到日曆一看便知,春節是大年初一這一天,除夕指大年三十這一天。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曆新年,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中國人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
  • 中國傳統節日春節有哪些習俗和文化?
    春節作為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首,不僅可以表達闔家團圓的喜慶之情,同時也可以彰顯出舉國歡慶的熱烈場面。筆者認為中國人過春節講究的就是一個熱鬧,無論身在天涯海角、不管多忙,過春節這一天都要如約回家。其實過春節回家也是春節時的一個重要習俗,一家人團團圓圓、和和美美,才有過節的氣氛和意義。
  • 除了「胖娃上成都」 你還能唱出哪些川西童謠?
    五十多年前,母親和祖母搖著蒲扇,望著天井外的夏日星空,唱起的一首首川西童謠,至今都讓童華池念念不忘,脫口而出。今天六一兒童節,成都市退休教師童華池在自己的朋友圈裡,曬出了自己記憶中,以及平時收集的川西壩子童謠。「上世紀50年代前後,我們童年時代的物質生活遠遠沒有現在這樣優越,娛樂方式也不如現在高級。但正是那樣的簡單快樂能讓人回味一輩子。」
  • [兩岸春節]臺灣人的春節習俗
    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心之相系、情之相融。海峽兩岸同胞雖然隔著一道海峽,但命運從來都是緊緊連在一起的。對於春節的年俗就一直沒有間斷,每年春節,兩岸中國人從沒有忘記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這一初春祭神祈年的傳統。 臺灣春節的中國老傳統
  • 農曆節日來歷與習俗---春節
    漢武帝以前立春就是春節,春節古稱「元旦」辛亥革命後,採用公元紀年,新年的第一天即1月1日為新年。農曆正月一月一日稱陰曆年,民間習慣稱過大年。按習俗,從臘月初一祭農神開始至正月二十五填倉祈福,歷時50多天,分為臘月節和正月節。
  • 春節習俗—過年為啥吃餃子?
    春節習俗一定少不了吃這個字眼,畢竟從舌尖上的中國就可以看出,我國素來民以食為天。春節吃餃子習俗在清明時期盛行,流傳至今仍是北方人的麵食「寵兒」,春節吃餃子有「更歲交子」之意,其次人們會在餃子裡糖、花生、棗等配料,吃到的人寓意著新的一年有好運。那麼春節為什麼要吃餃子呢?
  • 「胖娃兒胖嘟嘟 創業上成都…」揭秘成都童謠版《創響中國》
    胖娃胖嘟嘟,騎馬上成都成都又好耍,胖娃騎白馬♪成都童謠關於音樂你有沒有考慮過它從哪裡來那麼那些來自空白深處的音符如何成為音樂本身《胖娃上成都》,不管你有沒有來過成都,應該都聽過。在2018全國雙創周的啟動儀式上,我們也找到了」胖娃「的影子。
  • 這15首成都童謠,你會幾首?
    >六一兒童節一個沒有年齡、性別、身份的完美節日今天,如期而至~說起童年時光,現在的小朋友人手一個電子產品ipad然而老成都的記憶裡那二年辰最愛的還是那朗朗上口的童謠跨越幾代人的童年記憶但如今的小朋友卻很少知道更別說傳唱了今天六一兒童節晚妹兒帶你回歸美好的童年時光這12首老成都快失傳的童謠是否暴露了你的年齡?
  • 春節的來歷和習俗300字
    >春節的來歷和習俗300字2017-01-28 00:18:14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春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春節歷史悠久,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鬱的民族特色。
  • 春節的來歷由來及傳說故事 中國春節過年傳統習俗介紹
    [小年大年是什麼意思]春節的來歷由來及傳說故事  關於春節的起源有多種說法,其中幾種較具代表性的說法,如春節源於臘祭,春節源於巫術儀式說,春節源於鬼節說等,但其中被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時期興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據說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
  • 傳統習俗春節拜年由來
    傳統習俗春節拜年由來  春節裡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鄰居那裡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我國拜年的習俗行之已久。古時有拜年和賀年之分:拜年是向長輩叩歲;賀年是平輩相互道賀。現在,有些機關、團休、企業、學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之為「團拜」。  大年初一,人人都早早起來,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關於拜年習俗的由來,傳說遠古時代有一種怪獸,頭頂長獨角,口似血盆,人們叫它做「年」。每逢臘月三十晚上,它便竄出山林,掠食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