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鳥迎春歌后院,飛花送酒舞前簷。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晨跑的腳步,好慢好輕 吸引了樹上的小鳥。它們隨著足音舞蹈,吱吱喳喳地迎來初升的太陽!樹是鳥的天堂,鳥是樹的花朵!芳草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朝夕松鶴迎,了卻子虛名。山皆生意,涵煙水雲近。何處鐘鼓響,喜聞竹絲鳴。心寬無大事,翰墨宋風情。
宋風海陽瓷藝之寫意花鳥陶瓷畫,追尋唐宋畫風!畫筆下的小鳥很可愛,小小的, 萌萌的,嘟著小嘴,頗具中國畫美學精髓。但見中鋒為主,側鋒為輔,並演化出拖筆、逆鋒、點厾等方法,畫鳥,首先要熟悉鳥的解剖,熟悉解剖關係,才能畫得準確。
當然,寫意花鳥畫,特別是大寫意花鳥,不受自然狀態的束縛,往往按「遺形取神」的原則來處理造型。即便是這樣了解和熟悉解剖也是有很重要的意義的,這樣畫起來才能做到心中有數,取捨有準。鳥的骨骼圖很多技法書上都有。
鳥的羽毛各異,在骨骼結構畫準確的情況下再把羽毛適當的取捨。不論大鳥小鳥都離不開卵形,鳥的身體畫個蛋形,這個基本形決定著鳥的大體動勢,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大關係。再添加頭頸等,逐漸完整畫出細部。
鳥的頭、嘴的畫法要一點一點研究,有的鳥嘴是曲線有的是直線,鴛鴦、鴨子等是曲線,八哥等是直線,這些都是細節,要用心觀察。
寫意畫鳥有很多方法,大寫的、小寫的、兼工帶寫的等,不過大多是直接點厾的。鳥的爪子很關鍵,也是最見功力的地方。在畫法上有勾線的和直接畫的,但都要書法用筆,要有書寫性。各種鳥爪都有著自己明顯的特點,爪子的關節及鱗片的結構,要做到下筆有數。
畫鳥背時的用筆用墨問題,點鳥背時可把筆散開、戳開、打開、揉開等,也就是用筆不可太板,不可畫平。先用淡墨點出趁溼再點重墨,叫破墨法,幹了再點重墨叫積墨法。
這支筆用起來的時候不要有局限性,要有大小整碎,乾濕快慢等等的變化,即使是同樣的墨色,速度不一樣出來的效果也不同。運筆沉穩自信,切忌飄滑無力,亦不可狂躁張揚,要以畫者的精、氣、神貫於筆端。古人講意在筆先,筆隨心動!
筆尖、筆肚、筆根各有所用,要體會各自的妙處,用筆要有爽和實的感覺,爽是穩,是自然的生長,實是飽滿,是健康的生長,這樣筆墨就活了,有了生命力。我們要用心體會,幹筆也是飽滿的,給人以堅硬和重量感,只有病筆不飽滿。
孤鷹不褪羽,哪能得高飛,蛟龍不脫皮,何以上青天?鷹,是一即使是死也要維護自己強者尊嚴的生物。它是天空的強者,也是大自然的強者,這種強者心態,讓它們在生物界自由翱翔!鷹,獨一無二的「氣勢與風範」,這是永遠不會改變的!
所以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弱肉強食的社會中,任何一個想在藝術領域有所作為,都必須具備鷹的強者心態,樹立起自己的王者風範,才能從高手雲集的環境中脫穎而出,佔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