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創咖學院,點擊右上角「關注」,和我們一起解決商業增量問題!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無時無刻不會碰到一些需要和人溝通的事情,例如匯報工作、說服別人等等,當我們想要別人接受我們觀點的時候,你該如何應對?是會把同一件事情反覆強調嗎?說的太多,別人也不會有那個耐心。
思維混亂、邏輯不通,溝通其實並不完全是靠口才,而是要看你有沒有掌握溝通的基本法則。說話與思考並不能獨立存在,一個擅長和人溝通的人也一定會是一個善於思考的人。
讓對方願意聽,讓對方聽得懂,讓對方有行動,任何溝通都可以分為這個步驟來進行,分別對應了感情、邏輯、利益三個方面。
和不同的溝通對象交流時,有不同的側重點,需要具體分析對方更看重哪個方面,然後重點強調某一方面。
一、讓對方願意聽
傾聽是溝通的第一步。如果你對一個正在處於消極心態的人說重要的事,那麼你說的話多半也成為了耳旁風。讓別人願意聽也就是要考慮對方的情緒,只有讓對方有興趣,對你保持中立的態度,對話才有可能進行下去。
有的人喜歡聽鼓勵的話,有的人則適合用激將法,相信大家都知道不要在別人產生不良情緒的時候跟人講道理這一事實,那麼在考慮別人情緒的同時,我們也要注意自己的情緒。當你憤怒、不滿的時,最要緊的是冷靜下來,讓局勢穩定,再說出要點。
情緒是相互傳染的,當你帶著情緒說話,也會把這種情緒傳染給別人,一方面自己因為受情緒影響,過度強調自己主觀感受,忽略了客觀事實,另一方面聽話者也會受情緒波動,不由自主走神或是用同樣的語氣來回應。
當你想要說一件重要的事情的時候,想讓別人接受你的方案時,如果滔滔不絕地強調自己觀點的正確性,那樣別人只會失去耐心。抓住事情的要點,挑出最重要的3點,用簡潔的語言來表達,才能夠讓對方更加容易集中注意力,不會因為長篇大論失去耐心。
例如總結工作,匯報方案,可以用短期-中期-長期、階段一-階段二-階段三、過去-現在-未來等模版來總結。
同時,在溝通中,我們也要糾正自己一些不良的說話習慣,比如在說話時用了太多「然後」,「那個」,「你知道嗎」等用詞。無關的口頭禪會影響別人的注意力。
如果你意識到自己有這樣的毛病,那麼當你以後想要說這些詞的時候,暫停3秒,讓沉默代替你想要說口頭禪的衝動,也讓自己有了一個短暫的思考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