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場春雨過後,春筍破土而出,成為餐桌上最新鮮的食材。春筍肉質鮮嫩、美味爽口,被稱為春天的「菜王」。
昨天上午,記者在淮海路菜場轉了一圈,發現賣春筍的攤位有十多家。碗口粗的春筍有大有小,疊在一起,有的筍殼表面還沾著泥土,非常新鮮。「其實立春後市場賣的就已經算是春筍了,不過大多數人說的春筍還是指這段時間上市的新筍。」蔬菜攤主劉師傅介紹,春筍上市差不多有半個月了,前一陣的價格是每斤15元,現在每斤10元左右。春筍應季時間不長,現在吃筍,是一年中最實惠、最鮮美的時節。
記者了解到,淮安市場上的春筍一般都不是本地的,大多來自浙江、福建、雲南等地。因為是純天然生長,所以是真正的無公害蔬菜。
市民趙阿姨一口氣買了一大袋春筍。「春筍又嫩又鮮,家裡人都愛吃,買回去做油燜筍、燉湯味道都很好。」趙阿姨說。交流中,趙阿姨熱情地同記者分享起自己的挑筍竅門:「筍殼要選嫩黃色的,筍肉顏色要往白裡挑,鮮筍的節與節之間則關係到肉質的鮮嫩,越緊密越好,最後還得看看筍體,頭大尾小的鮮筍肉多殼少,味道更加脆甜鮮嫩。」
春筍的吃法很多,可炒可燒也可煨煮。資深大廚蘇彪介紹,一支竹筍的不同部位鮮嫩程度不一,適合不同的烹飪方法。最精華的是頭部筍尖,最為鮮嫩,不妨炒蛋或作為餡心的配料,清甜味鮮。中間部分筍節緊密,口感清脆,適合切片或切絲,用來清炒。底部的筍質地相對較老,適合煮、蒸、煨,以及和肉類一起煲湯,味道肥美。蘇彪說,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春筍味道鮮美,但是性寒味甘,難以消化,不宜大量食用,烹製春筍前最好能在沸水裡先焯一下。■融媒體記者 張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