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何時開始大規模食用辣椒?「茱萸」是一種辣味食材?

2021-01-08 明明漫談歷史

古人何時開始大規模食用辣椒?「茱萸」是一種辣味食材?

辣椒是現實生活中一種比較常見的蔬菜,很多特別喜歡吃辣椒的人,幾乎每頓飯都少不了辣椒的身影。辣椒不僅可以刺激味蕾提升食慾,而且還具有一定的殺菌、消毒作用。但由於辣椒的刺激性實在太過強烈,長期過量食用辣椒也會出現一些副作用。

據說最早的辣椒發源地是美索亞美利加,早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生活在當地的瑪雅人,就已經開始有了吃辣椒的習慣。辣椒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農作物之一,不僅見證了「物種起源」的真實性,而且也對人類歷史發展,產生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雖然現在辣椒已經成為了一種家常菜,但是在16世紀末之前,辣椒並未傳入古代中國。大約在明朝中末期的時候,正真意義上的辣椒才開始進入中國,並且成為了人們喜聞樂見的蔬菜之一。

據明代《草花譜》上面的記載可以得知,當時人們將辣椒稱為「番椒」,而「番」字在古代的意思就是「海外」。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番椒」指的就是從海外進口的辣椒。但是當時的人們並未將辣椒作為食物,而將其是當做一種可供觀賞的植物。

據說第一批吃「辣椒」的中國人,是居住於長江下遊的「下江人」。他們因為氣候過於潮溼,很容易患上類風溼疾病。當地人將「番椒」當做一種「藥物」食用,發現確實可以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而「下江人」也成為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古代人認知與食用「番椒」的演化歷史

生活在現代的人都知道,辣椒是一種可以食用的蔬菜。由於隨時、隨處都可以買到辣椒,所以人們對這種普通的蔬菜並不在意。

但是在辣椒剛傳入中國之時,由於人們對辣椒的了解並不深刻,所以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磨合,人們才敢於將辣椒送入口中。

實際上殷商和周代開始,中國人就已經有了「辣味」調料。翻開古代史料不難發現,「辛」字的涵義就是「辣味」,但是古代中國人所食用的「辣味」調料,與明代中末期由外國,傳入中國的「辣椒」卻有本質區別。

中國古代所說的「辣味」是指,「蒜、蔥、興渠、韭、薤」,也就是古人所說的「五辛」。所以從這個角度去深入挖掘,就可以發現古代傳統的「辣味」蔬菜中,其實並沒有辣椒這個品種。

1.古代中國本土「辣味」蔬菜

如果按照「辣味」這一條標準去分析,不難發現在辣椒傳入中國前,生活在古代的中國人,實際上早都已經有了「食辣」的習俗。其中比較常見的「辣味」蔬菜,除了剛才介紹的「五辛」之外,其實還有「茱萸、胡椒、芥」等種類。

相信很多人第一次見到「茱萸」這個詞時。應該都是在唐代大詩人王維,所創作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一詩中。

這首詩歌的最後兩句寫道:「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而詩歌中所說的「茱萸」又名「越椒」或「食茱萸」。是一種古代比較常見的類似於「草」的植物。由於其嫩枝密布了很多銳利的尖刺,所以就連小鳥都不敢棲於其上,所以古人又將其稱為「鳥不踏」。

2.茱萸可當做「三牲用藙」

從「越椒」和「食茱萸」兩個別名來看,這種具有芳香味和披針形葉片的植物,其本身具有可食用性,而且吃起來的味道有「辛辣」之感。作為一種「食藥兩用」的古代植物,「茱萸」不僅具有殺蟲、消毒、止痛、逐寒、祛風等功能。

而且還被古人當做一種,可以食用的「辣味調味品」,廣泛應用於各種肉類食物之中。《禮記·內則》中所記載的「三牲用藙」,說的就是茱萸這種口感辛辣,並頗具食療功效的調味品,可以在吃牛、羊、豬肉時,當做調味品或者配料輔食。

這種做法不僅可以有效的驅除,牛、羊、豬肉中的腥羶味,而且茱萸的辛辣口味,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食慾,可謂是一舉兩得的做法。實際上關於茱萸這種辣味蔬菜的記載還有很多。

3.古人作魚鮓時的辛辣調味品

比如《齊民要術》中就曾記載:「食茱萸,二月、三月栽之,宜故城堤冢高燥之處,候實開便收之。掛著屋裡壁上,令蔭幹,勿使煙燻,煙燻則苦而不辛也。用時去中黑子,肉醬魚鮓偏宜用」。

這段記載中不僅介紹了茱萸的栽種時令,而且也交代了茱萸生長期的注意事項。將剛採摘之後的茱萸,整齊地掛在牆壁上陰乾,但千萬不要受到煙燻否則就會有苦味。可以將其當做食用「肉醬、魚鮓」時的調味品。

4.肉羹的最佳伴侶茱萸

茱萸不僅可以用來佐「三牲」和「肉醬、魚鮓」,也可以在做肉羹的時候發揮調味作用。據《益部方物略記》記載:「蜀人每進羹臛以一二粒投之,少頃,香滿盂盞。」;「綠實若萸,味辛香苾。投粒羹臛,椒桂之匹。」

這段話說的就是在烹飪肉羹的時候,可以適當的放入一些乾燥的茱萸。因為這樣做不僅可以令肉羹的味道更加鮮美,而且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淡化和驅除肉中的腥羶味。相比較於花椒和桂來說,茱萸的辣味會更加濃鬱。

5.古代的「辣米油」

茱萸在古代所有「辣味」蔬菜中,其食用率和實際味覺刺激,都應該佔據數一數二的位置。所以《本草綱目》說:「味辛而苦,土人八月採,搗濾取汁,入石灰攪成,名曰艾油,亦曰辣米油。味辛辣,入食物中用。」大意為茱萸為古代最重要的「辣味」食材。

筆者認為如果從古人食用「辣味」蔬菜的歷史來看,作為中國古代最為常用的「茱萸」,其實它的實際作用與功效,完全可以與後來傳入中國的「番椒」相媲美。

而且從古人食用茱萸的歷史中可以發現,茱萸在古代人餐桌上的地位要遠高於辣椒。

明代中末期「番椒」傳入古代中國

1.「番椒」由明代傳入中國

公元16世紀末正處於明朝統治的中後期,這一時期由於明朝與藩屬國之間的交往頗為頻繁,所以很多具有異域風情的東西,開始源源不斷的傳入明朝。而被時人譽為「番椒」的蔬菜,就是這個時期傳入中國的。

如果從「番椒」的原產地上來看,這種味道特別辛辣的蔬菜,它的實際原產地應該是美洲大陸。這一點可以通過中外歷史記載獲悉。當「番椒」傳入明朝之後,由於顏色特別豔麗而且外形頗具異域風情,所以初只是作為觀賞作物和藥物。

公元1591年明代高濂撰寫了一本《遵生八箋》,在這部書中曾有:「番椒叢生,白花,果儼似禿筆頭,味辣色紅,甚可觀」的描述。大意為「番椒」屬於叢生植物,栽種之後可以長出白色花瓣,其果實的外貌就像「禿筆頭」。

品嘗之後發現味道特別辛辣,尤其是紅色的「番椒」辣味更濃。據此記載可以證實,辣椒確實是在明朝末年傳入中國。但一開始並沒有人食用「番椒」,只是將他當做了一種觀賞植物。

2.辣椒在清代得到大面積推廣

到了清朝初年生活於貴州地區的人,以「土苗用以代鹽」。這裡面所說的「土苗」就是辣椒,由於當地產鹽量比較少,所以很多人都用辣椒代鹽。到了乾隆年間貴州及其,相鄰地區的人開始廣泛食用辣椒。

隨著辣椒與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密切,黔、湘、川、贛等省份,專門設立了種植辣椒的基地。這說明辣椒已經成為了一種供不應求的蔬菜。隨著時間不斷推移和辣椒不斷得到推廣,生活在的其他地區的人,也相繼開始種植辣椒。

這說明在明朝時期傳入中國的「番椒」, 在清朝的時候得到了大面積的種植,這也直接反映出了當時人們對辣椒的需求。也正是由此時開始中國人,開始了大規模食用辣椒的歷史。尤其是湖南、四川等地,更是成為了食用辣椒的大省。

清代末年《清稗類鈔》中曾記載:「滇、黔、湘、蜀人嗜辛辣品」;生活在雲南、貴州、湖南、四川等地的人,不僅開始喜歡上了辣椒,而且也成為了無辣不歡之人。「無椒芥不下箸也,湯則多有之」。甚至連做湯都要加入辣椒,否則根本吃不下飯。

茱萸與辣椒「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茱萸可以說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辣味」蔬菜之一。無論是王公貴族還是平民百姓,都可以在烹飪或者用餐的時候食用茱萸。雖然它只是一種調味品,但是卻可以參與到,古代中國的所有菜品之中,著就不得不說茱萸在中國餐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辣椒雖然傳入我國的歷史相對來說比較長,但是真正受到人們喜愛或者說,能夠大面積栽種和食用,這段歷史其實才不過短短的300年左右。但大家千萬不要小瞧這300年的歷史,因為辣椒傳入中國之後,已經完全改變了中國人的飲食味道。

「擇其極辣者,且每飯每菜,非辣不可」,這段話雖然只有短短的十五個字,但卻充分道出了中國人在用餐時,對辣椒這種蔬菜的強烈依賴性。

而且很多人在吃辣椒的時候,都喜歡挑選「極辣」,因為這種辣椒的刺激性,可以更好的刺激味蕾並促進食慾。

茱萸作為土生土長的古代「辣味」蔬菜,在「番椒」傳入中國之後,就基本上走下了人們的餐桌。雖然明清時期很多人在吃肉的時候,依然喜歡放一些茱萸,但此時的茱萸已經成為了完完全全的配角。

結 語

筆者認為無論是中國人還是中國食材,都具有非常強大的包容性。尤其是在古代中國社會,當富有異域風情的習俗和食物傳入中國之後,一旦被中國人接受之後,就很容易成為一種經久不衰的經典。

就比如曾被稱為「番椒」的辣椒,一旦走上中國人的餐桌,並進入中國人的口中之後,就變成了一種人們無法割捨的「美味」。

雖然現代社會中辣椒十分普遍,但依然有很多人對辣椒這種蔬菜情有獨鍾。這類人已經達到了「無辣不歡「的程度。

【參考文獻】

郭文《辣椒何時傳入中國》

江玉祥《說辣椒──《川味雜考》之一》

齊雲薦《古人吃什麼蔬菜》

馮進《先秦古人吃什麼?》

相關焦點

  • 在辣椒之前,茱萸曾是普遍使用的辣味調料
    辣椒是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種食物調味品,很多人無辣不歡,更有川蜀、湘江地區的人們,幾乎從小就是叼著辣椒長大的。不過,辣椒並非土生土長的「國產」食物,而是從古代就「進口」的舶來品。據記載,辣椒原產於南美洲地區,在16世紀即明代末期傳入中國。 在那之前,人們的飲食就沒有辣味了嗎?
  • 四川人自古就吃辣椒嗎?茱萸除了插花也用來吃的
    這兩者是目前公認的我國辣椒最早記錄。所以關於四川、湖南等等地域,說當地人能吃辣是因為自古就吃辣椒,恨不得沒辣就不能活的說法,是有待商榷滴,因為我們吃辣椒的歷史不長,而辣椒是地道的進口食材。跟玉米地瓜一樣,辣椒也是起源於墨西哥及中南美洲等美洲地區,隨著哥倫布發現美洲後開始在全世界傳播。墨西哥辣椒全球馳名,1986年的墨西哥世界盃足球賽的吉祥物就是辣椒。
  • 我吃一口辣椒被老爸暴打!廣東人憑什麼不準吃辣椒?
    ▲保險套被搶購一空▲麵包貨架空空如也但是唯獨有一種蔬菜在各超市遭受了冷遇,那就是:辣椒,網上很多超市中拍攝的照片顯示,周圍蔬菜全被搶光了,只有一大堆辣椒在風中凌亂。不僅僅是辣椒,就連微辣的青椒、帶辣味的藤椒方便麵都受到了「牽連」而無人問津。▲其他方便麵都搶空了,只留下藤椒方便麵...
  • 重陽節為什麼要插茱萸,茱萸到底有哪些用途?
    唐朝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一詩中有「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說明至少在唐朝時,人們在農曆的九月九日有佩帶茱萸的習俗。重陽節又稱「茱萸節」,在傳統的數字中,九是陽數中最大的一個,農曆九月九,有兩九相重,故稱重陽,也被稱為「老陽」。
  • 山茱萸的功效與作用,山茱萸的食用方法有哪些
    山茱萸保健功效與藥用功效都很出色,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山茱萸的功效與作用,山茱萸的食用方法有哪些吧!    山茱萸的功效與作用  1、提高心臟功能  山茱萸是一種能強心的中藥材,它含有的活性成分被人體吸收後能營養心肌,也能提高心肌收縮功能,並能防止心肌缺血出現,它對人類的高血壓和心臟功能減退
  • 分享幾種辣椒在烹飪中的用法,乾貨
    辣椒通常被作為一種調味料來使用,其品種多樣,分布於全球的各個地區,幾乎上你在任何地方都能看到辣椒的身影,說起辣椒的種類,可謂是數不勝數,而且不同種類的辣椒有很大的區別,首先是個頭的大小,在我們普通人的印象中,都會認為個頭越小的辣椒其辣味程度就高,事實上這種說法也是正確的,各種不同的辣椒由於辣味程度的不同
  • 「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茱萸是哪種茱萸?
    漢 絹地茱萸紋繡清 石濤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意圖清 茱萸紋盆古代 佚名 《山茱萸圖》農曆九月九日,古人為何要佩戴茱萸囊和插茱萸?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中描寫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茱萸」是哪一種茱萸?前一個問題,現代學者並未解釋清楚。
  • 你了解辣味文化嗎?麻辣工坊,帶你感受辣味樂趣
    在十分久遠的400年前中國還完全不止辣椒為何物,300年前的正規菜餚裡還完全看不見辣椒的身影,但就在這短短的兩三百年之間,辣椒卻已席捲了全國,成為人們餐桌上的主要調料之一,被評為中國人最愛的「至尊味道」。在中國,很多地方都喜歡吃辣,甚至無辣不歡,就這樣,辣作為一種飲食文化,被帶到了全國各地。
  • 做虎皮青椒時,用什麼辣椒好,廚師說用這種辣椒做,肉多汁多
    夏天吃辣椒是最爽快的事,而且常吃辣椒尤其青辣椒能夠保持大腦的興奮,同時辣椒是市場上最便宜的蔬菜,1元錢能買2斤辣椒,辣椒除了可以當我們平時的配菜調料,辣椒還可以做很多美食,比如辣椒炒雞蛋、水煮辣椒、蒸辣椒,還有一種辣椒美食的做法,那就是把辣椒煎一煎,做成我們想吃的美食,小時候家裡菜園辣椒盛產的時候
  • 「遍插茱萸少一人」中「茱萸」是什麼?
    茱萸是一種茴香科植物,因為出產於吳地(今江浙一帶)的茱萸質量最好,因而又叫吳茱萸,也叫越椒或艾子,它是一種常綠小喬木,樹幾乎可以長到一丈多高,葉為羽狀複葉,初夏開綠白色的小花,結實似椒子;秋後成熟。果實嫩時呈黃色,成熟後變成紫紅色,有溫中、止痛、理氣等功效。
  • 作為外來物種的辣椒是如何迷倒中國人的?
    一種外來作物,能在短短400多年間融入中國飲食,讓近半國人無辣不歡,甚至成為出口海外的中國特色美食,實在是食物史上少見的奇蹟。辣椒原產於中美洲的墨西哥。在6000多年前,當地印第安人便開始人工種植辣椒,而在更早之前,他們便已把野生辣椒用於烹飪,用辣味掩蓋野獸肉中的腥羶之氣。
  • 山茱萸|山茱萸有補益肝腎、收澀固脫之效
    此詩是王維在茱萸沜所作。全詩用了白描的手法,文字樸素簡練,自然易懂,描繪了用山茱萸招待客人的場景。 「結實紅且綠,復如花更開。」山茱萸的果實從翠綠轉為鮮紅,猶如花兒再次開放一樣,豔麗無比。「山中儻留客,置此芙蓉杯。」儻,倘若,如果。芙蓉杯,酒杯。古人有把茱萸置於酒中而食的習俗。如果要是有客人想留宿在山谷中,那就將這茱萸放到酒杯之中,與他一同享用。
  • 大家常吃的辣椒品種非常多,但這種皺巴巴的辣椒你有沒有見過呢?
    大家常吃的辣椒品種非常多,但這種皺巴巴的辣椒你有沒有見過呢?雖然我們常說酸甜苦辣鹹五味,但是其中的辣並不是味覺,它是痛覺的一種,辣椒的味道具有很大的刺激性,吃起來又辣又痛。其實雲南還有一種不太有名的辣椒,這種辣椒的外表非常的皺,它就是皺皮青椒了。皺皮青椒為雲南獨有,它的個頭不大,顏色青翠,偶爾也有嫩黃色的。
  • 買辣椒油時,牢記這4大要點,無論什麼牌子,都是好的辣椒油!
    本期導讀:買辣椒油時,牢記這4大要點,無論什麼牌子,都是好的辣椒油! 辣油不單單是中華料理中常見的一種調味料,也是一種受人歡迎的配飯佐料,其中也因成分、比例不同而有著品級之分。
  • 詩詞中的山茱萸與養生膳飲
    此詩是王維在茱萸沜所作。全詩用了白描的手法,文字樸素簡練,自然易懂,描繪了用山茱萸招待客人的場景。「結實紅且綠,復如花更開。」山茱萸的果實從翠綠轉為鮮紅,猶如花兒再次開放一樣,豔麗無比。「山中儻留客,置此芙蓉杯。」儻,倘若,如果。芙蓉杯,酒杯。古人有把茱萸置於酒中而食的習俗。如果要是有客人想留宿在山谷中,那就將這茱萸放到酒杯之中,與他一同享用。
  • 九月九日 重陽之茱萸的秘密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又到一年的重陽節,每年重陽節都有登高望遠的習性,古人有插茱萸寄情相思,但你知道嗎?茱萸不僅可以吃,還有不錯的滋補效果。茱萸果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種雙子葉植物綱、山茱萸目、山茱萸科、山茱萸屬常綠帶香的植物,具備殺蟲消毒、逐寒祛風的功能。木本茱萸有吳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都是著名的中藥。
  • 吃辣椒好還是不好?有三類人,確實不適合吃辣椒
    辣椒之所以會辣,是因為其含有十餘種具有辣味的物質,其中,辣椒辣味的主要來源是辣椒素和二氫辣椒素[1]。 當人們在吃辛辣食物時,辣椒素會刺激三叉神經。 當三叉神經受到辣味刺激時,會將信號傳遞到大腦,在經過大腦分析後,就產生了混合著熱覺與痛覺的感覺[1]。所以,在你吃完辣椒後,通常會感覺到一種隱隱作痛的灼痛感。
  • 「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詩人王維,他對茱萸有著怎樣的獨特情懷呢?
    王維詩中的茱萸為何物? 許多人是通過唐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而知道王維的,也是由這首詩而知道了九月九日就是重陽節,也知道了在重陽節這一天古人有登高、插茱萸的習俗。 我一直很好奇,茱萸到底是怎樣的一種植物呢?又因為什麼成為了與重陽節有關係的一種植物呢?
  • 遍插茱萸又重陽
    賞菊賦情、以酒會友,用插滿山頭的茱萸遙寄對親人的思念,古人將重陽節的意義詮釋得浪漫而又溫情。  在這個網際網路向縱深挺近的時代,領先的通訊技術讓任何人之間的聯通變為可能。然而事與願違,玩手機繞過情感交流本身成為探親訪友時的主菜,這些現象讓我們不禁感嘆,當代人的交際圈是否已經被完全禁錮在一個巴掌大的屏幕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