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窩頭是常見的漢族麵食,在過去屬於窮苦人的主糧。如今人們的生活品質越來越高,糧食做的越來越精細,膳食纖維、維生素、蛋白質的大大丟失,這樣反而對健康有著不利影響。由於粗糧對身體健康很有好處,廣受現在消費者的喜歡,因此窩窩頭等傳統的粗糧成了餐桌上的健康美食。
窩窩頭一般是玉米面為主料做的,常見的窩窩頭很多人都有吃過。那下面這款窩窩頭你一定沒有吃過,多種的雜麵添加,使得它比普通的窩窩頭在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上大大的提升,同時也不缺失口味。非常適合那些注重健康以及減肥的人群食用哦!
這款窩窩頭的做法,最早來源於範志紅老師多年前節目上的製作分享,那時的視頻畫質也很模糊,廚男製作成更加直觀的圖文食譜,願大家會喜歡。
材料:玉米面120g、黃豆粉40g、小米粉20g、麵粉或者糯米粉20g、鮮牛奶125ml、蛋黃1個、小蘇打1/3茶匙、紅糖2大勺(或白糖)。還可以把慄子、棗肉、蜜豆之類的也可以鑲嵌進去,這樣口味會更佳。
Ps:如果奶粉,也可以代替麵粉,然後直接加水和面就好了。如果你買不到黃豆粉和小米粉,那只用麵粉或者糯米粉代替,但玉米粉必不可缺少。另外成品出來是片棕灰色的,是因為加了紅糖的緣故,如果把紅糖改為白糖,顏色就會變成比較好看的淡黃色了。
碗中加入玉米粉、黃豆粉、小米粉、糯米粉、紅糖、小蘇打。先混合攪拌一下,然後加入除去蛋清的蛋黃、再加入鮮牛奶,我差不多加了125ml。為了防止放多了,你可以緩緩加入牛奶,一邊攪拌...
直到和成鬆軟度合適的麵團,靜置十幾分鐘。其實這次做的時候水分還不夠一點,後來我又做了一次,只拍了成品圖。
揉成長條,切成等份的小段。窩頭不必做的過大,還可以做的更小。
將一小段麵團揉成半圓球,拇指伸進麵團底部,慢慢旋轉捏成小窩窩頭。如果有棗肉、蜜豆的話,可以置於窩窩頭的頂部,也可以在直接塞到裡面去。
窩窩頭的底部是醬紫的。
依據窩頭的大小,大火蒸10~15分鐘就可以出鍋了。
由於用了紅糖,最終的成品是棕灰色的,色澤可能不太好看,不過使用白糖就不會啦。
此款窩窩頭比普通的窩窩頭在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上大大的提升。味道香美,軟硬適口,老少鹹宜。如果份量做的多了,可以先將還沒蒸鍋的生窩頭放進冰箱速凍,等稍微硬了以後,用小袋子分裝起來保存。凍過的生窩頭,取出來直接蒸就好了,不用化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