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嚴禁的等級制度分為十二等級,其中的鎮國將軍等一共三個將軍又各自分類三個等級,嚴格的來說應該是十四個等級,只是當時的有一個是嫡親的親王應該封為是長子,只因為這個等級始終沒有執行過就不算在十二等級中了,直接就去除了。
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清朝當時冊封的八大鐵帽子王吧,這個封號都是從清朝的君王和親王中比較顯赫的人物中封出來的,直接顯示出顯赫的地位和功績,一般都是對國家的建設那是戰功赫赫,流血流汗廝殺戰場的親王。歷史上眾多的親王也就只有八位出色的親王封為八大鐵帽子王,今天就一起看看都有誰吧。
第一名就是睿親王:多爾袞 ,出生在高種族的愛新覺羅多爾袞出生在明萬曆四十年十月二十五日(1612年11月17日),多爾袞是清朝第一代睿親王,在努爾哈赤的子嗣中排名第十四子,多爾袞有勇有謀,才智過人在皇太極登基建國之時立下汗馬功勞,後來清朝入關,就從新冊封多爾袞為攝政王,因為當時的皇帝順治帝年僅6歲,多爾袞也就成為清朝最高級別的蔣王。
第二名就是豫親王:多鐸 ,他的來頭可不小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十五子,上面就是一胞兄弟多爾袞,出生帝王之家的多鐸在戰場上真是百戰百勝,性格也比較剛強,當時跟隨皇太極出徵攻打察哈爾蒙古多羅特部,此後屢破明軍多鐸年紀14歲。封帥之時21歲,他帶領的軍隊在攻擊錦州戰勝後直接擊潰大明一代名將祖大壽,先皇去世後皇太極登基繼位,那一年是1636年,多鐸直接就被冊封為管理禮部的碩豫親王,後因攻打朝鮮戰績赫赫又加封掌兵部事。
第三名就是禮親王:代善,他是努爾哈赤的次子,也是英勇善戰,在討伐女真部落攻打明朝和蒙古的戰役上立下赫赫戰績,在自己的父親努爾哈赤失去後更是努力推崇自己的叔叔皇太極登上皇位,皇太極登基後代善就性變,大肆收斂財務,不把皇帝放在眼裡,更是對下屬苛刻,皇太極1636年就冊封代善為碩禮親王,而且是世代都能繼承的高官。代善是努爾哈赤兒子中最長壽的一個。
第四名就是肅親王:豪格 ,在11個皇太極的兒子中是長子,肩上的擔子也不輕,身為皇長子的豪格自然就成為了第一代肅親王,主要是長官戶部事宜,生母就是大名鼎鼎的赫那拉氏,1636年就跟隨皇太極徵戰朝鮮,多爾袞進攻明朝之時豪格更是成為左膀右臂,曾經也因為自己的錯誤被降級為君王,後來在戰場上又打勝仗了,從新封為親王。
第五名就是鄭親王:濟爾哈朗 ,他從一出生就被受努爾哈赤和母親的喜愛,從名字看出父母是希望濟爾哈朗快樂幸福一生,賜予了眾多的祝福,從小就在自己的父親宮中成長和眾多的感情自然就好了很多,就連皇太極對他也是加倍寵愛,濟爾哈朗從青年時代起就追隨努爾哈赤南徵北討,戰功顯著,成為當時皇太極四大親王之一,濟爾哈朗的晚年是相當幸運的,壽終57歲。
八大鐵帽子王是清朝為了給戰功顯著的親王最高的位置,其王位可以世襲罔替。也就是說,這些王的子孫每一代都有一個人襲封為王。如果襲王犯法,只判其人,不削其爵,由別的後裔承襲。事態變遷歷史終究會成為過去,看到這裡的看客你還知道八大鐵帽子王中剩下的三個是誰嗎?可以評論留言哦,小編會整理一下到時候在寫給大家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