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傳承多年的道教,它們內部說的符、咒、籙到底有什麼秘密?

2021-01-08 作伴說歷史

道教:傳承多年的道教,它們內部說的符、咒、籙到底有什麼秘密?

道教的符,不是道教特有的道術,早在西漢以前,就出現了符,以及符節、符信、竹使符、銅使符、虎符等。當時把這些符作為君臣之間、人與人之間表示徵信的器物。符由象徵信物的作用演變為具有預測事變的神秘色彩,是與兩漢時期社會上天人感應說、讖緯學說的興盛,以及《河圖》、《洛書》、星辰信仰的流行、影響分不開的。早期道教中已把符文看作是上天下達的神明指令的手段,是天神給予的信行。法師們認為,「符者和也,信也。以我之神,合彼之神;以我之氣,合彼之氣;神氣無形而行於符,此作而彼應,此感而彼靈。」

靈氣相通,就有靈驗。傳說正一派始祖張陵曾住陽平山,畫符投水中,龍妖即逃,從此,正一派以符圖驅邪伏魔越演越盛。道教符圖的用法有8種:①佩戴法。正一天師將符紙折成八卦形,佩帶在身上,或用紅線紮緊,掛在脖子上。②貼法。可將符文張貼在家中門上、床頭;櫃壁、窗上。③吃法。法師把符文燒成灰、用清水衝,待澄澱後,用清水衝服。此法淵源於古代巫祝。④煮法。把符紙放在白水中煮沸,或加入中草藥中煮沸,晾冷後服用。⑤化法。常用火焚化之。⑥洗擦法。將符灰溶在盆內,用水洗擦臉部及身體。

⑦噴淋法。法師口含符灰水,手作各種指咒,用力噴淋祈求者,以達到驅除邪氣的作用。⑧彈點法。用各種手勢,沾符灰水,或點、或彈信徒面部,以示祝福、驅邪。正一派道教的符作為一種畫在紙上的象形會意的文字標誌,是人與神、人與宗教世界主宰力量溝通的媒介;是宗教超靈感力的體現;是人類希求藉助他力來戰勝現實社會中邪惡、災害的願望的精神力量。總之,道教的符文是多種宗教意義的集合體。咒,是正一派天師口中常念的三言、四言的短語群,常用咒語少則數字,多則數百字。

念咒時,伴有各種手勢、劍法、步法,法師們認為這樣才能賦予符文靈驗的力量。道教的咒語來源於先秦時期巫覡的「咒禁法」。佛教傳入後,亦多受佛徒香咒、贊偈的影響。南北朝後,咒語成了對神明讚頌、祈訴、傳令的秘語或頌詞了。唐一代,道教咒語中,多包括方言、外來語、民俗俚語。這些,對研究古代語言、語音、聲韻學、社會民俗學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籙,通常指記錄有諸天官曹名屬佐吏的法牒,牒中必有相關的符圖咒語,又通稱法籙。是道教扶正祛邪,治病救人、助國消災的主要手段。

正一派的法篆創始於漢時的張陵,發展於北魏的寇謙之。唐朝之際,篆文就有120階數百種文圖,同時用來指道門中某些齋醮儀式,如:金籙齋、黃籙齋、玉籙齋等。兩宋元明以來,由於籙圖在一般法事中沒有符、咒簡單易行,掌握起來難度較大,在道教齋醮活動中越來越喪失了實際意義和使用價值,遂逐漸消亡了。自明朝開國後,太祖朱元璋為完成其君主獨尊的政治體制,對宗教採取了利用政策,不崇尚某一宗教,對教團嚴加檢束,防止教團勢力的發展,造成政治、經濟上的損失。

首先,不準正一天師品位超越帝王之上,洪武元年(1368),張正常天師入觀,太祖曰:「天豈有師乎?」下令改授正一嗣教真人稱謂,免去「天師」尊稱。洪武三年,又令「寺觀庵院,除殿宇梁棟門窗神座案棹許用紅色外,其餘僧道自居房舍,並不許起鬥拱彩畫梁棟及僭用紅色什物床榻椅子」。其次,清整教團,去其奢侈,洪武五年詔令僧道齋醮,泛恣飲食,有司嚴治之。同時,御注《道德經》,頒天下,令道眾研習。

《大政記》記載:「洪武七年御注《道德經》成,上謂儒臣,舉所謂『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與『聖人去甚、去奢、去泰』之類曰:『老子所語,豈徒託之空言,於養生治國之道,亦有助也。但諸家之注,各有異見,朕因注之,以發其義』。」另外,禁止40歲以下男子、50歲以下女子出家入道,規定每3年發一次度牒,府郡40人、州30人,縣20人,儘量減少逃避徭役者。

據《明會典》記載,洪武二十四年「令清理釋道二教,凡各府州縣寺觀,但存寬大可容眾者一所並居之,不許雜處於外,違者治以眾罪。……命天下僧道,有創立閹堂寺觀非舊額者悉毀之。」明太祖還設立道錄司,掌管天下道士,在外府州縣,則設立道紀同分管道士事。「內外道官,專一檢束天下道士,違者從本司懲治,若犯與軍民相於者,從有司懲治」,可見明王朝檢束道士是嚴厲的。

終明一世,均遵循太祖遺訓,雖然出現過東派、西派的復興,南方武當道的興起,但道教的教團勢力已如強弩之末,江河日下了。道教傳至大清帝國,清政府對其更加嚴峻、冷淡。由於新文化思想的興起,西歐近代科學技術的傳入,基督教教會的侵入,爭奪了大批的信徒,古老的宗教意識受到了衝擊,道教終於呈現出不可挽回的衰落景象。

相關焦點

  • 走近道教:符籙的含義類型及功用,說說道教的符籙與雲篆天書
    那麼,這裡的「符」和「籙」指的是什麼呢?它是如何製作的?它們有什麼功用呢?相傳道教符籙最早來自黃帝「雲書」。黃帝善作雲書,故以云為紀。「雲書」是以流云為主要模擬對像的一種書法。雲書在秦漢之際演變為「神符」,古人相信天神以雲彩的形式顯現出來的圖紋或篆文,方士、道士將它記錄下來,便是神符。
  • 道教高功培訓班符咒課程(道教學習)
    乃道士入山用以劾召鬼神、制御百邪,以免禍害之咒,並載有《太清黃神越章秘印》,以及《越章咒》《印章咒》《殺鬼咒》《敕瘟咒》《太上三洞神咒》• 道教咒語彙編,以雷霆諸咒為主,其他的除病、驅疫、保生、救苦、捉鬼、伏魔等咒文,合計七百八十餘則,咒文大多為四言,短者僅十餘字,長者達兩千字。
  • 道教小知識:道教的八大神咒,龍虎山金光咒位列其中!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三十六說:"夫大法旨要三局,一則行咒,二則行符,三則行法。咒者上天之秘語也,群真 萬靈隨咒呼召,隨氣下降。在施法過程中咒語配合法器以及儀式使用往往能發揮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我們來聊一聊道教的八大神咒。
  • 道教符咒中的「敕令」和「急急如律令」是指什麼意思?很少人知道
    在很多古裝玄幻影視劇中,如果碰到有道長行法的橋段,在法事關鍵時,扮演道長的演員們通常都會有句臺詞——急急如律令,然後頃刻間,雷鳴電閃,神靈顯威。藝術來源於生活,在現實中,道長們進行科儀法事活動時,也時常會說一句「急急如律令」,那這句咒語到底什麼意思呢?
  • 《靜心咒》佛教和道教皆有,他們有何不同?
    能稱之為教的教派,更多的是時間上的傳承與文化的沉澱,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源遠流長是無需置疑的;並且通過時間的積累和沉澱,佛教之中遺留下來更寶貴的是佛教真解與古籍經文。同然,道教作為我國本土的教派,更是包羅萬象,源遠流長;道之一字可演天地,演人間地府,化秩序規則;隨著時間的積累和沉澱,也留下來了部分真解與經文。
  • 沒有師承的普通人畫道教靈符有沒有效果
    有傳承的受法者大多數回答就是一定要師承,一道靈符需要先祭煉法器,敕水咒、敕硯咒、敕筆咒等等,整套祭祀禮儀畫符程序下來就夠學了,更別說書符秘訣手印口訣等等更非一日之功。 沒有師傅傳承的試驗過一些符感覺靈驗後,也有回答說是不需要師承的。
  • 道教八大神咒,「神咒」指的是什麼?神咒都有哪些?帶你走進道教
    道教八大神咒,「神咒」指的是什麼?常用的神咒都有哪些?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咒語是在道法的過程中配合符,印,罡,訣,法器來行道施法,代神明宣言的一種咒術,是行法演道的核心手段。是修道之士日常生活中防身保命的武器,也 是溝通神靈的媒介,更是驅妖除邪的法寶。
  • 帶你了解神奇的道教八神咒!
    對於我國的宗教體系,除了外來宗教之外,土生土長的道教是大家最感興趣的文化系統了。曾作為我國封建社會穩固皇權之用,神秘之處令人神往,尤其港臺電影中道教降服殭屍、惡鬼所用符咒、咒法,更是勾起了我們的好奇心。那現在被我們知道的道教神咒都有哪些呢?又是念來做什麼用處的呢?我們今天就來詳細了解一下。
  • 為你揭秘道教法術!
    瘟疫歷來是人類文明的重大威脅,在我國與瘟疫抗爭的歷史中,道教扮演著重要角色。漢魏間瘟疫頻發,道教正是伴隨著瘟疫防治的活動而產生、發展,可以說瘟疫是道教產生並發展的一個直接催化因素,因此在道教內部也留下了驅瘟斷疫、濟世度人的宗教傳統。伴隨著道士對社會「時疫」阻截攘除,道教醫學得以蘊育而生。
  • 道教中赫赫有名的北極天蓬大元帥,北極四聖之首,帶你走進道教
    道珂想明白其中的道理,回家之後,沐浴清潔,又來到廟內,大聲責罵說:「我是太上老君弟子,不光會念《天蓬咒》,也讀過《道德經》.裡邊說:『天得道所以清明,地得道所以安寧,神得道所以靈驗』你如果是正神,只應扶助大道共同化育萬物,怎麼厭惡我的神咒呢?我知道你不是什麼白馬將軍神,必定是狐狸精佔了祠廟迷惑百姓。我今天決定留在這兒念咒為民除害。」於是專心致志朗誦神咒,到夜晚仍不止歇。
  • 「符水咒說」治病,靠譜嗎?
    漢魏間瘟疫頻發,道教正是伴隨著瘟疫防治的活動而產生、發展,可以說瘟疫是道教產生並發展的一個直接催化因素,因此在道教內部也留下了驅瘟斷疫、濟世度人的宗教傳統。伴隨著道士對社會「時疫」阻截攘除,道教醫學得以蘊育而生。
  • 道教黃籙法會搭建的解結幕演教流程和常用的解冤符咒有哪些?
    本文摘自隨方設教公眾號,作者為尚德Shand ,版權歸其所有,轉載旨為弘揚道教新風,文章觀點不代表本人,圖文無關,歡迎關注該公眾號,如拒絕轉載請聯繫本人,將即刻刪除。冤結,通常指人由於宿世所犯之罪而導致的各種人際冤懟,進而引起陰間冢訟、幽魂遭難、陽世受報、人鬼之間結縛纏綿。
  • 道教符咒是不是真的能「劾鬼克妖」?回心轉意符真的有效果嗎?
    「符咒」是中國道教用以傳道修持的主要手段之一。所謂「符咒」是符篆與咒語的合稱一般地說,「符」指的是用硃筆或墨筆所畫的一種點線合用、字圖相兼、且以屈曲筆畫為主的神秘形象 ,道門中人聲稱它具備了驅使鬼神、治病禳災等眾多功能;「咒」指的是具有特殊音頻效應的口訣,道門廣泛地用以養生輔助、祈福消災或者召驅鬼神以達到施行者的特殊目的。
  • 道教祖庭嗣漢天師府全景一覽
    玄壇殿的「壇」字,原意是土築的臺子,《說文解字》中說:「封土為壇」。法籙局,正一派的符籙在此製作、蓋印,然後對外頒發;提舉署,歷代天師「永掌天下道教事」,這裡是辦事機構,2000年修復,現在供奉的是道教中地位較高的九位女神。正殿供鬥姥元君,又稱「鬥姥中天梵氣鬥姥元君」。她是眾星之母。龍漢年間(指天地未分前所經歷的五大劫號之一,有「龍漢開劫」之說)為周御王愛妃,號「紫光夫人」,生了九個兒子,即天皇大帝、紫徽大帝和北鬥七星。
  • 「符水咒說」治病,靠譜嗎?醫用符籙系統,感覺好牛!
    瘟疫歷來是人類文明的重大威脅,在我國與瘟疫抗爭的歷史中,道教扮演著重要角色。漢魏間瘟疫頻發,道教正是伴隨著瘟疫防治的活動而產生、發展,可以說瘟疫是道教產生並發展的一個直接催化因素,因此在道教內部也留下了驅瘟斷疫、濟世度人的宗教傳統。伴隨著道士對社會「時疫」阻截攘除,道教醫學得以蘊育而生。
  • 道教咒語中的神靈形象及其文學意義
    ——《太上元陽上帝無始天尊說火車王靈官真經》此外,《太上三洞神咒》中有許多雷法咒,這些咒語中亦有關於雷神形象與神威的生動描述:如《召朱將軍咒》:唵吽吽玉帝敕,朱彥速降臨,流鈴急召施風雲。這和道教經籍中其它文獻對文神的描繪相一致,如《元始天尊說十一曜大消災神咒經》假託元始天尊對青羅真人講說十一曜大消災神咒,經云:爾時元始天尊在大羅天上,玉京山中,……為說過去未來一切眾生善惡報應災福因緣。時於座中有一真人名曰青羅,即於座起瞻仰尊顏,稽首再拜,長跪而言:「弟子夙生慶幸,得遇人天......,望天尊特開慈憫,以釋愚蒙。」
  • 印信丟失,掌教易姓,傳承千年的道教聖山龍虎山,就不是聖山嗎?
    傳承至第四代掌教張盛始時,或是出於對開山祖師的尊重,抑或是為了更好的修行,舉教遷移至龍虎山。以至於那個時候去龍虎山,大家都想著你是得道高人,在外歷練回來。站在後來人的角度,可以說一句,這是龍虎山和張天師一脈綁定的歷史性時刻。不過這個時候的龍虎山,還算不得道教聖山。
  • 道教:山靜峰秀凝神氣,道教文化是茅山之魂
    道教茅山的靈寶派創始於東晉末年,在道教經典中,「靈寶」一詞最早見於《太平經》,原為神靈寶貴之意。東晉隆安年間,葛洪的族孫葛巢甫附會引申,創作《靈寶經》三十餘卷,並羅列了一個上自元始天尊,下至葛玄及其後嗣的傳經系統。到南朝宋時,經過著名道士陸修靜的增補,立成儀軌,形成了與茅山上清派在修煉方法、禮拜齋醮上相接近的道教派別。
  • 道教法物的文化內涵
    辭源記載說:鐃鈸,樂器,本名銅鈸,南齊穆士素所造,其園數寸,大者出扶南、南昌、疏勤等國。其圓數尺,隆起如浮區,以韋貫之,相擊以和樂者,今通稱鐃鈸。按《道藏·天皇至道大清玉冊》卷五中言:「鐃鈸,蚩尤驅虎豹與黃帝戰,黃帝作鐃鈸以破之……唐武后時……令道門亦有建陰陽醮者皆用之。」說明鐃鈸用於道教齋醮歷史頗早。
  • 請神召將,降妖伏魔——道教手印
    幾千年前,原始人類獨創了手勢語言符號,經過長期演變,得到道教的精選、提煉,加以規範,乃轉變成為賦有特殊思想魅力的手印。中國道教手印,在中國道教徒中秘密傳授和運用,其獨具的宗教思想義蘊,只有道教人士才能深刻理解。手印是道士們用雙手的卜指按照祖師口傳圖式結構聯結而成。每個手印有著特定思想內涵,並有固定的名稱。不同手印只在規定的場合使用,因為它只同特定的神靈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