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前不久中儲糧臨儲玉米拍賣出現蟲糧事件嗎?
近日,來自主流媒體記者在中儲糧智能化糧庫在線監控中心參觀發現,目前中儲糧已經建成全球糧食倉儲行業最大的物聯網,坐在辦公室就能實時查看糧倉的溫度、溼度等情況。
資料顯示,截止2018年,中儲糧智能化糧庫建設項目驗收,覆蓋全部900多個庫點,布置了數萬個監控探頭和數百萬個糧情傳感器,在屏幕上可以看到糧倉的玉米儲存情況,再放大一點能看到一顆顆的玉米情況,一旦出了生蟲之類的情況,都可以監測到。
據悉,糧食倉儲加工是僅次於餐飲行業的糧食浪費領域,專業人士估計我國每年在儲藏等環節年損糧食700億斤。特別是在東北糧食核心產區,在實施政策性收儲的時代,部分地區一度採取露天儲糧,給糧食的安全保管帶來極大的隱患。
為此,國家在2016年啟動「糧安工程」,安排專項財政資金加快推進糧庫智能化升級改造。
而從近年我國糧食生產和消費情況來看,隨著我國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肉蛋奶需求量持續攀升,對於糧食的消費量也出現了大幅增長,儘管當前我國糧食產量高居全球首位,但每年仍需進口超億噸的糧食才能滿足國內需求。
因此,做好糧食的倉儲保管對於維護我國糧食安全也有著巨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