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應該算是我國歷史上影響力非常巨大的一個人吧!他的學說現在仍然被人們所推崇,可見他在我們的心中的地位是多麼的高了。就連歷代的帝王也極力的推崇儒家學說,並把儒家思想傳播到民間。但是任何東西也不能保證全部人都喜歡,其中有一部分人對孔子的學說並不是那麼感冒。他們用「孔老二」這個名字來稱呼孔子,以及表現對他的不喜歡,那麼「孔老二」這個名字到底是怎麼來的?莫不是他還有一個哥哥或弟弟嗎?
要說到孔子的話,他確確實實是有一位兄弟的,只不過他的哥哥名氣並沒有很大,所以在歷史上也是鮮有記載。根據翻閱資料顯示他的哥哥名叫孟皮,並不是正妻所生,所以也就不能按照古代的等級制度給它命名名字了。在我國的古代,一夫多妻簡直是太常見了,只要稍微有點身份的男人都會娶很多的妻子。孔子的家庭出身於名門望族,他的父親地位在家族中也是非常高的,自然也就是有妻也有妾了。
孔子的父親正妻生了九個女兒,而他一個小妾生的這個兒子就是孔子的哥哥——孟皮」,由於是屬於庶出,他雖然身為長子,但是家業一般都是由正妻的孩子來繼承的,更為遺憾的是孟皮還是個天生的瘸子,孔子的父親也並不願意將家業交給一個瘸子來管理。後來孔子的父親又娶了顏氏,顏氏可以說跟他年齡相差巨大,那個時候他已經70多歲了,而顏氏只有十幾歲。顏氏順利的嫁給了孔子的父親,孔子出生後,雖然也發現了有輕微的缺陷,那就是他後腦勺有點凹陷,但是除了此之外,跟他的哥哥比起來也算是身體非常健全的。
孔子的父親決定傳位給孔子,但是在那個年代,孔子父母的結合,絕對是違背常規的。孔子的父親去世後,他的正妻將顏氏母子趕出了家門。理由就是所謂荒謬的「野合」。顏氏帶著孔子還有同樣被趕出來的孟皮在山東定居,打那以後他們的生活非常的貧苦。但是他們也別無選擇,孔子的父親一心想著把家業傳給孔子。但是到他去世後卻遭到了眾人的反對。孔子的母親去世之後,他想要再次回到家裡,尷尬的是他仍然被拒之門外。
就算是這樣,孔子也並沒有因此灰心。他變得更加發奮學習了,後來開創了私人講學的先河,還獨自創立了一套屬於自己的儒家理論學說。再後來名聲也越來越大了,他終於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之下,恢復了他自己貴族的身份,兄弟兩人也一直和睦相處,鮮有分歧。
孟皮一直都是非常極力支持孔子的,在他最難的時候也是孟皮陪在他的身邊。孔子當然也非常懂得感恩,在後來他成名之後,他在生活上幫助他的哥哥一家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這個其實是有歷史記載的,相信看到這裡大家知道為什麼有的人喊孔子為「孔老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