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發布首批科技新詞—資訊—科學網

2020-11-30 科學網

 

本報北京6月25日電(記者張蕾)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25日發布試用204條科技新詞,其中包括「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三維列印」等42條熱點名詞以及「暗能量」「宏基因組」「碳交易」「量子通信」等162條專業新詞。這是全國科技名詞委新詞工作委員會集中審定公布的首批科學技術新詞,旨在及時回應社會熱點關注,對科技名詞使用混亂的現象早發現、早規範。

此次發布試用的科技新詞內容包括中文推薦名、英文推薦名和所屬學科。為便於公眾進一步查詢了解,全國科技名詞委新詞工作委員會組織專家對「熱點名詞」進行了簡要解釋。

首批科技新詞的收集、審定工作歷時一年半,前後有50多個學科的100多位專家參與了科技新詞的推薦和審查。全國科技名詞委在光明網開闢專題頁面(tech.gmw.cn/node_55530.htm)刊登此次科技新詞發布試用全文。即日起,在光明網首頁及光明網科技頻道首頁等位置將舉行為期一個月的科技新詞有獎徵集和互動活動,通過電子郵件(newterm@cnctst.gov.cn)等多種方式聽取社會各界對此次發布試用的意見和看法,並向廣大網民尤其是科技工作者徵集下一批科技新詞。(原標題:首批科技新詞發布試用)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

發布試用科技新詞

(第一批·KX1/2014/204)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是經國務院授權,代表國家審定公布科技名詞的機構。收集、審定和發布科技新詞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的重要工作內容。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新詞工作委員會具體負責科技新詞的審定和發布試用工作。近年來,新詞工作委員會持續開展科技新詞收集和審定的試點工作,廣泛收集整理各學科尚未審定公布的科技新詞,首批經過多輪篩選和專家審定的科技新詞共計204條,涉及基礎科學、工程技術、醫學、社會科學等領域。這些新詞基本都是21世紀以來才在我國出現,代表了相關領域的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新工藝,以及部分新物質、新材料、新儀器、新裝置等。

此次正式面向社會發布試用的首批204條新詞,分為「熱點名詞」和「專業新詞」兩部分。「熱點名詞」共計42條,主要是普通公眾有必要關注和了解的部分學科領域的科學技術熱點、焦點詞。「專業新詞」共計162條,主要是相應學科審定工作尚未涵蓋,但有必要及時向各學科專業人員推薦相關概念中文定名的科技新詞。發布內容包括中文推薦名(「[ ]」內的內容可省略)、英文推薦名和所屬學科(用「( )」標註)。「熱點名詞」還提供了簡要解釋,便於公眾進一步查詢了解。詞條解釋中的「又稱」為非推薦名,「曾稱」為已被淘汰的舊名稱,「俗稱」為非學術用語。

如果您對此次發布的詞條有任何建議,或者希望推薦更多新詞(應至少包括中文推薦名、英文名和來源),請將相關建議發送至newterm@cnctst.gov.cn。我們將定期對您推薦的詞條進行審定,面向社會發布試用。

熱點名詞(中文推薦名+英文推薦名+所屬學科)

材料基因組計劃 materials genome initiative (材料)

基於已有的材料科學技術的基本知識,通過多學科融合和材料計算與試驗高通量化,探尋材料成分、結構和性能之間的關係,旨在快速研發新材料,降低研發成本,高效發展先進位造業。

產油微藻 lipid-producing microalgae (海洋)

能通過自身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油脂,且具有提煉生物柴油價值的微藻。

大數據 big data (計算機)

具有數量巨大(無統一標準,一般認為在T級或P級以上,即1012或1015以上)、類型多樣(既包括數值型數據,也包括文字、圖形、圖像、音頻、視頻等非數值型數據)、處理時效緊、數據源可靠性保證度低等綜合屬性的數據集合。

低電壓過渡能力 low voltage ride through,LVRT (電力)

又稱「低電壓穿越能力」。發電機組,特別是風力發電機組,在確定的一段時間內耐受一定限值的電網低電壓而不退出運行的能力。

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 four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4G (通信)

下行速度理論上可達到每秒100兆比特(bit)的移動通信技術。具有比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3G)更多的功能。

電磁黑洞 electromagnetic black hole (物理學)

採用人工電磁材料製造的人造黑洞。能夠全向捕捉電磁波,引導電磁波螺旋式行進,直至被黑洞吸收,在電磁隱身方面具有很強的應用價值。

電紡絲 electrospinning (材料)

又稱「靜電紡絲」。一種使用靜電高壓(通常為數千至數萬伏特)將(有機或無機)高分子溶液、熔融體,或其他液體(如懸浮液、乳液、溶膠等)轉化為直徑一般介於幾十納米至數微米纖維的材料加工工藝。

電壓源高壓直流輸電 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 ,VSC-HVDC transmission (電力)

曾稱「柔性高壓直流輸電」「輕型高壓直流輸電」。由電壓源換流器進行換流的高壓直流輸電。其直流電壓的極性不能改變,功率反送是通過改變直流電流的方向來實現,輸送的有功功率和兩端換流站的無功功率可獨立地進行控制,在換流站無需裝設無功補償設備,可方便地向無源系統送電。

反超氚核 antihyper-triton (物理學)

通過相對論重離子對撞機(RHIC)發現的一種可能大量存在於宇宙「嬰兒期」的反物質超核。是目前發現的最重的反物質原子核,也是第一個含有反奇異夸克的反物質原子核。

分子印跡聚合物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化學)

通過分子印跡技術合成的、對特定目標分子(模板分子)及其結構類似物具有特異性識別和選擇性吸附的聚合物。

flerovium (化學)

第114號元素。符號為Fl。英文名flerovium由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在2012年以俄羅斯弗廖羅夫核反應實驗室的名字命名。中文名「」(fū)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在徵得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同意後,於2013年正式公布。

copernicium (化學)

第112號元素。符號為Cn。英文名copernicium由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在2010年以天文學家哥白尼的名字命名。中文名「」(gē)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在徵得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同意後,於2011年正式公布。

光量子電話網 quantum telephone network (通信)

用單光子作為信息載體,產生無法破解的密鑰,實現傳統通信方式無法實現的絕對保密的實用化通信網絡。在網絡信息安全領域意義重大。

過頂業務 over-the-top service,OTT service (通信)

網際網路企業利用傳統電信運營商的基礎網絡,直接面向用戶提供的服務。電信運營商只起到傳輸通道的作用,因類似於籃球運動中的「過頂傳球」而得名。

基因專利 gene patent (法學)

以基因獨特的序列、功能及由其創新新產品(生命有機體)的方法為保護對象的專利總稱。

可生物降解電路 biodegradable circuit (電子學)

在適當的自然環境下和一定時間內,能夠被微生物和生物催化劑分解為低分子化合物的電路。

可吸入顆粒物 inhalable particles,PM10(大氣科學)

懸浮在空氣中,粒徑(空氣動力學直徑)小於等於10微米的顆粒物。

藍色經濟區 blue economic zone (海洋)

依託海洋資源,以勞動地域分工為基礎形成的、以海洋產業為主要支撐的地理區域和複合功能區。如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

livermorium (化學)

第116號元素。符號為Lv。英文名livermorium由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在2012年以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的名字命名。中文名「」(lì)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在徵得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同意後,於2013年正式公布。

量子反常霍爾效應 quantum anomalous Hall effect (物理學)

一種不需要外加磁場也可以觀測到的量子霍爾效應。由中國科學家首先在磁性摻雜拓撲絕緣體薄膜中實現。是實現馬約拉納態等多種新奇量子現象的基礎,也可應用於電子的低能耗傳輸,從而降低電子器件的能耗和發熱。

納米材料綠色製版技術 nanomaterials green plate technology,NGP (材料)

將特製的納米複合轉印材料直接精確列印在超親水的版材上,通過納米尺度界面性質的調控,在列印區和非列印區形成具有相反浸潤性(超親油或親水)的納米微區(圖文區和非圖文區),從而實現直接製版印刷的技術。該技術克服了傳統製版技術的環境汙染問題,簡化了製版工藝,降低了成本。

腦機接口 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 (自動化)

在人或動物的腦(或腦細胞的培養物)與外部設備間建立直接信息傳遞通路的接口。

三網融合 triple-networks convergence,triple-play (通信)

電信網、網際網路和廣播電視網融合發展,實現三網互聯互通、資源共享,為用戶提供話音、數據和廣播電視等多種服務。

三維列印 three dimensional printing,3D printing (計算機)

又稱「3D列印」。一種以數字模型為基礎,應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黏合材料,通過逐層列印方式製造物體的技術。

鐵基超導體 iron-based superconductor (物理學)

基於含鐵化合物、超導電性主要由鐵元素中3d軌道電子主導的超導材料。可以具有40開爾文以上的高溫超導電性,超導發生在準二維晶體結構的鐵砷(或鐵硒)平面,對其研究有助於揭示高溫超導的機制。

無線充電 wireless charging (電子學)

供電設備藉助電感耦合,不用導線連接,將電能通過電磁場傳送至用電裝置的過程。

無線傳感器網絡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自動化)

由部署在監測區域內的大量傳感器以自組織和多跳的方式構成的,以協作方式感知、採集、傳輸和處理網絡覆蓋區域內監測對象信息的無線網絡。

物聯網 internet of things (自動化)

綜合採用計算機、網絡、傳感器、控制設備等,讓能夠被獨立尋址的相關物理對象互聯互通,實現對其識別、監控和管理的智能化網絡。

希格斯玻色子 Higgs boson (物理學)

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預言的一種自旋為零的玻色子。因被認為是物質的質量之源,而俗稱「上帝粒子」。

細胞命運決定 cell fate decision (生物學)

細胞在發生可識別的形態變化之前,就因受到約束而向特定方向分化,確定了其未來的發育命運。

細顆粒物 fine particles,PM2.5(大氣科學)

懸浮在空氣中,粒徑(空氣動力學直徑)小於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

線上到線下 online-to-offline,O2O(管理學)

將基於電子商務網站的商品或服務的在線交易,與基於實體店的商品或服務的實際體驗相結合的一種商務模式,使電子商務網站成為實體店交易的前臺,實體店成為電子商務網站交易的後臺。

虛擬天文臺virtual observatory,VO (天文學)

通過信息技術將全球範圍內的研究資源無縫透明連接在一起形成的數據密集型網絡化天文研究與科普教育平臺。其將全球的天文資料庫連接起來形成一個多波段的數字星空,讓科學家和普通用戶能夠基於數據發現、高效數據訪問和互操作性,以各種創新的方式進行檢索、展現和分析,打造創新型的科學研究和資源使用環境。

行動支付 mobile payment (管理學)

用戶通過移動終端,運用網際網路、移動通信、近場通信等信息技術手段,向銀行等金融機構發送支付指令,用以購買商品或服務,並產生貨幣支付與資金轉移的行為。

溢油化學指紋 oil spill chemical fingerprint (海洋)

顯示溢油、溢油源油樣的石油烴組分、比值及特徵的光譜、色譜圖。

雲計算 cloud computing (計算機)

由位於網絡上的一組伺服器把其計算、存儲、數據等資源以服務的形式提供給請求者以完成信息處理任務的方法和過程。在此過程中被服務者只是提供需求並獲取服務結果,對於需求被服務的過程並不知情。同時服務者以最優利用的方式動態地把資源分配給眾多的服務請求者,以求達到最大效益。

雲壓縮 cloud compression (計算機)

將音視頻、圖形圖像壓縮編碼算法與雲計算相結合、壓縮大數據的技術。

長期演進 long-term evolution,LTE (通信)

從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3G)向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4G)演進的主流技術,是由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組織制定的通用移動通信系統(UMTS)技術標準。

智慧城市 smart city (城市規劃)

充分運用信息和通信技術手段感測、分析、整合城市運行核心系統的各項關鍵信息,對包括民生、環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務、工商業活動在內的各種需求做出智能響應的城市生活形態。

智能電網 smart grid, intelligent grid (電力)

將傳感測量、信息通信、計算機監控等技術與輸配電基礎設施高度集成的電網。通過對發輸配電環節的監控、保護、優化調度,以及與分布式電源(含儲能裝置)、智能用電設施等的連接和互動,實現對用戶的高質量服務和電網發展的安全、清潔、高效、經濟的目標。

轉化醫學 translational medicine (醫學)

旨在打破基礎醫學與藥物研發、臨床醫學及公共衛生之間的固有屏障,實現彼此之間連續、雙向、開放的直接關聯,強調將基礎研究成果快速、有針對性地應用於新藥品研發、疾病預防、疾病診斷和治療等方面的醫療模式與方法。

自媒體 we media (新聞學)

由公眾個人或團隊運作,用以發布、分享具有一定公共價值信息的傳播載體,包括但不限於博客、微博、微信等形式。

專業新詞(按詞彙拼音首字母為序)

A

暗能量 dark energy (物理學)

B

白矮星雙星 white dwarf binary (天文學)

半導體性單壁碳納米管 semiconducting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emiconducting SWCNT (材料)

半定規劃 semidefinite programming (數學)

編輯距離 edit distance (計算機)

濱海溼地生態系統 coastal wetland ecosystem (海洋)

C

插層組裝 intercalation and assembly (化學)

超高速星 hypervelocity stars,HVS (天文學)

超級結點 supernode (計算機)

超級網銀 super online banking (經濟學)

超臨界吸附 supercritical adsorption (化學)

超慢光 ultraslow light (物理學)

超奇異積分 hypersingular integral (數學)

超親水版材 superhydrophilic plate (材料)

創業板 growth enterprises board,GEB (經濟學)

從頭起源 de novo origin (生物學)

D

蛋白質組 proteome (生物學)

蛋白質組學 proteomics (生物學)

低碳經濟 low carbon economy (經濟學)

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 third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3G (通信)

點雲數據 point cloud data (數學)

點雲壓縮 point cloud compression (計算機)

多辛算法 multisymplectic algorithm (數學)

多重氫鍵 multiple hydrogen bond (化學)

E

額外空間維度 extra spatial dimension (天文學)

額外維度 extra dimension (天文學)

二維原子晶體 two dimensional atomic crystal (化學)

F

反奇異夸克 antistrange quark (物理學)

反[物質]超核 antimatter hypernucleus (物理學)

反向氫鍵 inverse hydrogen bond (化學)

泛素結合 ubiquitin-binding (生物學)

泛素結合域 ubiquitin-binding domain (生物學)

仿生催化 biomimetic catalysis (化學)

仿生聚合物 biomimetic polymer (化學)

非接觸式識別 contactless identification (自動化)

非匹配網格 nonmatching grid,nonmatching mesh (數學)

非協調混合有限元 nonconforming mixed finite element (數學)

費米弧 Fermi arc (物理學)

費米口袋 Fermi pocket (物理學)

分布[式]量子計算 distributed quantum computing (計算機)

分次逆字典序 graded reverse lexicographic order,GRL (數學)

分子導線 molecular wire (化學)

分子機器 molecular machine (化學)

分子馬達 molecular motor (化學)

分子印跡技術 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ology (化學)

分子診斷 molecular diagnosis (醫學)

G

感染微生態學 infection microecology (醫學)

各向異性插值 anisotropic interpolation (數學)

觀測控制系統 observation control system,OCS (天文學)

光纖光譜 fiber spectroscopy (天文學)

光纖量子密鑰 fiber quantum key (通信)

光載無線 radio over fiber,RoF (通信)

廣義不確定關係 generalized uncertainty relation (天文學)

歸巢分子 homing molecule (生物學)

H

焓熵補償 enthalpy-entropy compensation (化學)

毫微微小區 femtocell (通信)

宏基因組 metagenome (生物學)

宏基因組學 metagenomics (生物學)

霍金輻射 Hawking radiation (物理學)

J

基因組編輯 genome editing (生物學)

基因組定點修飾 genome fixed-point modification (生物學)

基因組序列圖譜 genome sequence map (生物學)

基於圖形處理器的通用計算 general purpose computation on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GPU (計算機)

激波輻射 shock radiation (天文學)

極紫外線光刻 extreme-ultraviolet lithography,EUV lithography (電子學)

結構導向劑 structure-directing agent (化學)

介觀模擬 mesoscale simulation (化學)

近場通信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 (通信)

近奇異積分 nearly singular integral (數學)

經典核球 classical bulge (天文學)

聚合物太陽[能]電池 polymer solar cell (電力)

K

可擴展量子信息處理 scalable quantu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物理學)

空間太陽望遠鏡 space solar telescope (天文學)

L

量子點太陽[能]電池 quantum dot solar cell (電力)

量子糾錯 quantum error correction (通信)

量子密鑰分配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QKD (通信)

量子通信 quantum communication (通信)

量子衛星 quantum satellite (通信)

量子隱形傳態 quantum teleportation (物理學)

量子中繼通信 quantum relay communication (通信)

量子自旋霍爾效應 quantum spin Hall effect (物理學)

M

模板分子 template molecule (化學)

N

納米立方體 nanocube (化學)

納米籠 nanocage (化學)

P

龐磁電阻 colossal magnetoresistance,CMR (物理學)

Q

氣力垃圾輸送 pneumatic refuse transportation (環境)

潛在危險小行星 potentially hazardous asteroid (航天)

蹺蹺板模型 seesaw model (生物學)

去槓桿化 deleverage (經濟學)

全斷面帷幕注漿技術 full-face curtain grouting technique (鐵道)

全散粒噪聲 full shot noise (電子學)

R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DSC (電力)

染色質免疫沉澱晶片 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chip,ChIP-chip (生物學)

人類全基因組寡核苷酸晶片 human genome-wide oligonucleotide chip (生物學)

日[球層]鞘 heliosheath (天文學)

S

散裂中子源 spallation neutron source (物理學)

散亂點雲 scattered point cloud (計算機)

散亂數據擬合 scattered data fitting (數學)

射頻識別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 (計算機)

深海實驗室 deep-sea laboratory (海洋)

深海載人潛水器 deep-sea manned submersible,manned deep-sea submersible (海洋)

深空應答機 deep space transponder,DST (航天)

深紫外全固態雷射源 deep ultraviolet solid-state laser system (化學)

生物光子學 biophotonics (物理學)

生物碳泵 biological carbon pump (海洋)

視界溫度 horizon temperature (天文學)

手動交會對接 manual rendezvous and docking (航天)

數據密集型天文學 data intensive astronomy (天文學)

水母爆發 jellyfish bloom (海洋)

水熱液化 hydrothermal liquefaction,HTL (能源)

絲束電極 wire beam electrode (化學)

鍶原子光鍾 strontium atom optical clock (物理學)

算法數論 algorithmic number theory (數學)

隨機並行梯度下降算法 stochastic parallel gradient descent algorithm (物理學)

T

肽模擬物 peptidomimetic (化學)

太陽[能]熱發電站仿真機 solar thermal power plant simulator (電力)

碳交換 carbon exchange (環境)

碳交易 carbon trading,carbon transaction (環境)

碳市場 carbon market (環境)

特高壓直流輸電 ultra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UHVDC transmission (電力)

天基測控 space-based telemetry, track and control,space-based TT&C (航天)

天文信息學 astroinformatics (天文學)

鐵蛋白納米粒 ferritin nanoparticle (生物學)

鐵鳥試驗臺 iron bird test rig (航空)

拓撲絕緣體 topological insulator (物理學)

拓撲量子糾錯 topological quantum error correction (物理學)

W

微波萃取分離 microwave extraction separation (化學)

微波鍾 microwave bell (物理學)

微博 microblog,weibo (新聞學)

微電網 microgrid (電力)

微電源 microgenerator (電力)

微機電系統 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MEMS (自動化)

微流控晶片 microfluidic chip (電子學)

偽肽 pseudopeptide (化學)

穩健[最]優化 robust optimization (數學)

X

希[沃特] Sievert,Sv (物理學)

細胞重編程 cell reprogramming (生物學)

限進介質 restricted-access medium (化學)

相干合成光束 coherent combination beam (物理學)

鋅指核酸酶 zinc-finger nuclease,ZFN (生物學)

Y

贗核球 pseudobulge (天文學)

液晶離聚物 liquid crystalline ionomer (化學)

行動作業系統 mobile operating system,mobile OS (計算機)

銀河系棒 Milky Way bar (天文學)

螢光傳感器 fluorescent sensor (化學)

螢光聚合物 fluorescent polymer (化學)

應力飽和平臺 stress saturation stage (材料)

有機發光二極體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 (電子學)

有源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 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AMOLED (電子學)

誘導多能幹細胞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生物學)

誘騙態 decoy state (通信)

誘騙態量子密碼 decoy state quantum cryptography (通信)

圓頂視寧度 dome seeing (天文學)

原子操控技術 atom control technology (物理學)

Z

在線團購 online group purchase (管理學)

增強現實 augmented reality (計算機)

直驅式風電機組 direct drive wind power generator system,direct drive WTGS,gearless WTGS (電力)

智能醫療 intelligent medicine (醫學)

終端激波 termination shock (天文學)

轉基因抗蟲作物 insect-resistant transgenic crop,anti-pest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 (農學)

自動交會對接 automatic rendezvous and docking (航天)

自然邊界元 natural boundary element (數學)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科技名詞委將審定60個學科科技名詞術語—新聞—科學網
    記者從2月26日召開的全國科技名詞委2014年度常委會會議上獲悉,今年將開展60個學科科技名詞術語的審定工作。
  • 全國科技名詞委成立第七屆全國委員會—新聞—科學網
    全國科技名詞委成立第七屆全國委員會
  • 葉篤正: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籌備始末
    葉篤正(1985年4月23日)我國科技名詞術語,具有優良的光榮傳統,在科學技術發展史上佔據著光輝的地位。 我國近代科技術語,一般說來,多從西方引進和翻譯西方科技著述而來,大約從元代開始,經過明、清兩代達到一定繁榮地步,特別是在介紹近代科學技術成就中創用了大量科技術語,像著名數學家李善蘭、華衡芳、化學家徐壽,以及嚴復等做出了重大貢獻。 隨著辛亥革命的勝利,1912年就開始了名詞審定工作。
  • 中國明年完成科學技術史名詞審定 規範科技術語
    一部統一、規範且中、英文對照的中國科學技術史名詞、術語集有望於明年出版,它將有助於中國科學家以英文在國際相關雜誌上發表研究成果,推動中國科學技術史進一步融入國際科學技術史研究的主流。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十七日在北京舉行建所五十周年慶典,該所所長廖育群研究員作報告時透露了上述信息。
  • 科技名詞是如何誕生的—新聞—科學網
    然而,這些名詞的誕生過程卻需要數百名科學家的長期努力。 1985年,一個名為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以下簡稱「全國名詞委」)的機構成立了。這個由核物理學家錢三強院士擔任主任委員的機構吸納了國內各個科技領域的專家。它們開始為新生的科技事物規範名稱。 一個人離不開自己的名字,同樣,每一項科技成果也離不開它的名稱。
  • 第二批火星地形地貌中文推薦譯名發布—新聞—科學網
    記者25日從中國天文學會了解到,第二批1136條火星隕擊坑的中文推薦譯名發布。
  • 術語不統一帶來混亂 科技名詞期待規範與創新
    科學技術名詞(及定義)包括了豐富的科技和文化內涵。人類在創造世界、推動科技向前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同時也創造和發展了無數的科技名詞,這些科技名詞作為知識傳播與科技交流的載體與工具,進而又促進著科技和文化的發展。  1985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簡稱全國科技名詞委)誕生在科學的春天裡。
  • 中國天文學會發布首批火星地形地貌中文推薦譯名
    新華社北京7月30日電(記者董瑞豐)中國天文學會近日通過學會官方網站向社會發布試用首批811條火星地形地貌名稱中文推薦譯名。據悉,這些譯名已經過中國天文學會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  為助力火星探測任務,服務社會公眾,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組織多領域專家力量將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截至2020年7月15日已公布的除環形山以外的811條火星地形地貌名稱全部譯為中文,為科學研究和科普教育活動提供便利與參考。
  • ...全國科技名詞委聯合發布 113號、115號、117號、118號元素中文...
    央視網消息:5月9日,中國科學院、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在北京聯合召開發布會,正式向社會發布113號、115號、117號、118號元素中文名稱。發布會由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局長周德進主持,全國科技名詞審定委員會專職副主任裴亞軍、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張煥喬、北京師範大學教授王寧、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標準處調研員王丹卉等出席了會議。
  • 首批火星地形地貌中文推薦譯名 中國天文學會官網可視化頁面入口地址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火星最新資訊 > 正文 首批火星地形地貌中文推薦譯名 中國天文學會官網可視化頁面入口地址
  • 《食品科學技術名詞》正式公布
    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批准,《食品科學技術名詞》於2020年10月正式出版公布。《食品科學技術名詞》由食品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完成。本次公布的名詞共3432條,均有定義,內容包括:總論,食品科學,食品工程,食品安全和營養5個部分。
  • 中國天文學會發布首批火星地形地貌中文推薦譯名
    新華社北京7月30日電(記者董瑞豐)中國天文學會近日通過學會官方網站向社會發布試用首批811條火星地形地貌名稱中文推薦譯名。據悉,這些譯名已經過中國天文學會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為助力火星探測任務,服務社會公眾,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組織多領域專家力量將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截至2020年7月15日已公布的除環形山以外的811條火星地形地貌名稱全部譯為中文,為科學研究和科普教育活動提供便利與參考。
  • 中國天文學會發布首批811條火星地形地貌中文推薦譯名
    中國天文學會近日通過學會官方網站向社會發布試用首批811條火星地形地貌名稱中文推薦譯名。據悉,這些譯名已經過中國天文學會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 為助力火星探測任務,服務社會公眾,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組織多領域專家力量將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截至2020年7月15日已公布的除環形山以外的811條火星地形地貌名稱全部譯為中文,為科學研究和科普教育活動提供便利與參考。
  • 資訊 |《測繪學名詞》(第四版)正式公布
    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批准,《測繪學名詞》(第四版)於2020年7月正式公布, 《測繪學名詞》(第四版)公布的名詞共2849條,均有定義或注釋,內容包括總論、大地測量學與導航定位、攝影測量學與遙感、地圖學、地理信息工程、工程測量學、海洋測繪學7部分。
  • 科技名詞委徵集4個新元素的中文定名—新聞—科學網
    (7)儘量採用繁簡無差別的字,以利於海峽兩岸和漢語圈科技術語的統一。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現向公眾廣泛徵集113號、115號、117號和118號元素的中文命名。徵集截止時間為2016年12月31日。
  • 關注丨中國天文學會發布第二批火星地形地貌中文推薦譯名
    中國天文學會近日通過學會官方網站向社會發布第二批1136條火星隕擊坑的中文推薦譯名。全部數據向社會開放使用,可直接下載,也可在天文學名詞網站在線檢索。此前,中國天文學會已向社會發布試用首批811條火星地形地貌名稱中文推薦譯名。
  • 【學術出版規範】科學技術名詞
    and technologies範  圍 本標準規定了中文學術出版物中科學技術名詞使用的一般要求、特殊要求和異名使用要求。術語和定義 科學技術名詞 term in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terminologies專業領域中科學和技術概念的語言指稱。簡稱科技名詞。也稱術語。
  • 《中醫眼科學名詞術語》標準通過審定
    近日,中華中醫藥學會眼科分會審定通過了《中醫眼科學名詞術語》標準,並提交中國國家標準委員會審定批准後頒布。
  • 中國天文學會發布第二批火星地形地貌中文推薦譯名
    中國天文學會近日通過學會官方網站向社會發布第二批1136條火星隕擊坑的中文推薦譯名。全部數據向社會開放使用,可直接下載,也可在天文學名詞網站在線檢索。  此前,中國天文學會已向社會發布試用首批811條火星地形地貌名稱中文推薦譯名。據介紹,這些譯名都經過相關領域專家審定。
  • 交流兩岸名詞術語 促進科學文化繁榮
    例如,飛彈/飛彈、軟體/軟體、太空梭/太空梭、等離子體/電漿、信息/資訊等,祖國大陸和臺灣地區稱謂各一。據大陸有關專家統計,在新興學科,如計算機科技名詞中,兩岸不一致的約佔到40%以上;其他傳統學科,不一致的名詞術語也大體在20%以上。海峽兩岸同文同種、骨肉情深,但卻「一國兩詞」、「一物多名」,使兩岸的交流合作頗受影響。對此,兩岸科技界專家都有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