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象山】劉藝東的古意世界

2021-01-08 半島網官網

  

劉藝東藝術簡歷  

  1958年生於山東省青島市,名一東、號悟藝齋主人,職業畫家。

  1995年參加廣州國際藝術博覽會。

  2005年參加上海國際書畫收藏博覽會,同年參加首屆中國南京書畫藝術博覽會。

  2006年參加大連第七屆藝術博覽會,同年參加第三屆山東濟南藝術博覽會、廣州第十一屆國際藝術博覽會。

  2007 年參加重慶、武漢、上海等地舉辦的大型藝術博覽會、同年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劉藝東》畫集。

  2008年參加哈爾濱大型藝術博覽會,同年參加第十三屆廣州國際藝術博覽會。

  2009年參加大連、義烏、深圳、上海等地大型藝術博覽會。

  2010年參加廣州國際藝術博覽會,並在廣州文聯藝術館、東莞可園博物館、肇慶博物館、珠海博物館 等舉辦10場個人畫展。

  2011年於珠海大香山美術館、肇慶中國端硯展覽館以及黑龍江大學舉辦個人畫展。

  2012年於浙江浦江美術館、青島名家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

  2014年於浙江省金華市艾青紀念館舉辦"新文人畫主題創作展"。

  2016年3月於青島市博物館舉辦「若非有想----劉藝東先生國畫作品展」。

  2016年5月參加"藝術南京"新文人畫三十周年回顧展,並獲得"藝術南京"最具人氣藝術家獎。

  以上畫展均被當地相關報紙以及電視等媒體予以專題報導。

  作品被入編《美術報》、《中國書畫報》、《羲之書畫報》、《中國大畫家》、《中國畫家》、《美術大觀》、《中國書畫經紀》、《藝術與收藏》、《財富與收藏》、《廣東書畫藝術》、《成功書畫人》、《中國書畫界》、《壹收藏》、《最藝術》等專業報紙及刊物。  

舊題以意別而新,新題以事切而新

  ---讀劉藝東古意人物畫有感  

  撰文/古廣祥

  歌德:一件藝術作品是由自由大膽的精神創作出來的,我們也就儘可能地用自由大膽的精神去觀察和欣賞。

  「師古人,師造化,求獨創」乃張大千之繪畫主張。我個人認為,所謂「獨創」只不過是後人在「師造化」之外,還借先哲的智慧和在長者經驗的基礎上加以推陳出新之結果。  

  「古意畫」不只崇尚對自然,對真實的追求,反而更注重於對境界,對意趣的提煉,這或許就是當今文人畫派在創作上力挺「古意論」,倡導「以復古為更新」的依據。「古意畫」以奇生趣,以奇動人,以奇取勝,它還有「悟道」的功能,先哲有云:「朝聞道,夕死可矣。」這就是「古意畫」的價值所在。藝術乃人文哲學,可見「古意畫」無論從美術角度、歷史角度、民族角度它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可以說,如今的「古意畫」不再是文人雅士的專屬品,「古意畫」正向人民靠攏。

  繪畫是誇張的藝術,亦如茅盾所說:「藝術品的創作不是『拍照』,藝術應有『誇張』的權利。」黎巴嫩詩人紀伯倫說得更為生動,他說:「誇張是發了脾氣的真理。」讀劉藝東作品,讀者不難發現他總能巧借作品最小的面積驚人地集中了自己最大的思想,故此,我十分喜歡劉藝東的古意人物畫。茲就從社會學角度淺談本人之讀畫體會。  

  劉藝東,號悟藝齋主人,人文主義者,1958年生於青島,一級美術師,職業畫家,擅長古意畫。

  悟藝齋主人十分成熟地用「以古喻今」的表現手法來引導人們對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作深層次的思考。「筆尖刷卻世間塵,能使江山面目新」乃劉藝東作品特徵。鑑於當今社會階級化,人心浮躁,為此,劉藝東化景物為情思,積極倡導「新生活主義」。  

  劉藝東以「調古、筆健、氣厚、意新」之手法,創作出「國不憂則富,體安閒則肥」的與舊秩序分道揚鑣的作品。工生於才,達生於識。劉藝東通過這些誇張性的作品,非常輕鬆地引導人們去接受「財富的增長和閒暇時間的增多是人類文明的兩大要素」的觀念。「背東風、偷閒鬥草」的消遣閒煩惱的生活態度已引起「為利起早」人群的關注。請鑑賞劉藝東大寫意作品《稱心歲月》、《茶意濃》、《品香圖》、《讀閒書,品清茶》。  

  一、《稱心歲月》乃大寫意畫作,質沿古意,筆蘊今情,創作於癸巳年(插圖)。

  該作品布景雖然簡單,但卻向讀者釋放出「以近知遠,以一知萬,以微知明」的哲學概念。作者僅藉助兩位老人在庭院消遣閒煩惱的畫面,巧妙地表現中國退休老人「不問虛名利,不管閒是非」,「富如何?貴如何?閒中自有閒中樂」的快樂況景。  

  誇張並不同於胡鬧。為了刻畫老年人的「滿眼春風,無事掛心頭」的悠閒生活,劉藝東沒有採用傳統速寫或以工筆畫形式來記錄兩位長者的心情,而是通過「人物虛幻,造型變異,面容誇張,思想深沉」來增添作品的藝術性和趣味性。描繪人的臉部不在於比例的正確,而在於反映它煥發的精神,對此,豐子愷作了進一步的論述,他說:「相當地誇張不但為藝術所許可,而且是必要的,因為這是繪畫的靈魂所在的地方。」就創作技巧而言,作品不可無體,亦不可拘於體,劉藝東畫無定式,隨趣而變式的創作風格給讀者增添了美的享受。在物慾橫流、親情脆弱、道德滑坡的年代,老年人尤其需要稱心如意的歲月。  

  二、美物者,貴依其本;贊事者,宜本其實。時下不少畫家不忠誠於自己的事業,而到處虛張聲勢。這類畫家往往不願意了解物理,不願意觀察物態,不願意體察物情,所以創作出來的作品多為無主題,無思想之作,這類不知所云的作品實在讓人民無感,可以說,細看是一種殘忍。

  「畫意不畫形」最能體現創作者的藝術意志。劉藝東善於布置氣象,擅長經營筆墨,其《茶意濃》、《品香圖》、《讀閒書,品清茶》不僅具有生活氣息及情感張力,而且還具有敘事的功能(插圖),可以看出,劉藝東作品始終飽含著閒暇主義色彩。  

  閒暇是哲學之母。美國思想家梭羅如是說:「有時間改善自己靈魂的人享有真正的閒暇之樂。」圖畫是不出聲的發言者。《茶意濃》、《品香圖》、《讀閒書,品清茶》它在悄然無聲地讓人民感知「休閒主義」的新理念。太陽每天都是新的,人生的真正使命是愉快地生活,而不是無可奈何地活著。「貪錢是一種病態,惟放下是解藥」此乃劉藝東的作品主題。這三幅作品除了富含社會現實意義外,還十足地展現了作品「形象、意象和心象」的藝術價值。劉藝東一貫反對踩著別人的腳印前進。讀者不難看出,其作品既有「多得古人神妙處」,又有「出新意於法度之中」之巧。  

  三、娛樂本身並不是罪孽,正當性娛樂對促進社會和諧起到正面的作用,誠如邱吉爾所說:「人生最好有一種正當的娛樂,即使沒有財富,也應該擁有快樂。」為解注新時代的聲音,劉藝東分別於壬辰年、戊戌年創作了《仙人指路》、《對弈》。(插圖)

  象棋、圍棋不僅僅是中國老百姓茶餘飯後的娛樂消遣,也是社會環境、經濟環境、階級結構的產物。其本身具有文化特徵和社會功能,從另一角度來說,象棋、圍棋也是社會的穩定器。  

  人不患無才,識進則才進。誠如梵谷所說:「畫家怕空白的畫布,但空白的畫布卻怕真正熱情的畫家。」在這人口老齡化的時代,劉藝東揮非常之筆,潑非常之墨創作了《仙人指路》、《對弈》,作品對引導退休老人愛好這種「思維體操」有著正面的意義。可以肯定,這是最具正能量化的作品,是真正屬於人民的作品。  

  潛力畫家無不強調「畫當出己意,畫乃吾自畫」,但劉藝東並非「斯人獨憔悴」,其作品總是潛移默化地向人們詮釋「以往知來,以見知隱」的人生哲理,這就是人們樂於接受劉藝東作品的理由;智貴於眾人之所不能知,這也是媒介樂於弘揚劉藝東藝術成就的根本所在。

   [編輯: 劉曉明]

相關焦點

  • 青島銀海大世界和觀象山的標誌,海拔到底從哪兒算起?
    為了測量方便,以該平均海平面為起算面,在青島觀象山一花崗巖小屋中,有一眼不深的旱井,內置一桌球大小的瑪瑙球,因為瑪瑙球比較小,且質地不宜發生明顯的熱脹冷縮,可以保證測量的精度。瑪瑙球上的一個紅點,就是中國大地測量的「水準原點」。
  • 青島觀象山的歷史記憶:穹臺窺象風雲百年(圖)
    詩人蒲風曾在《青島》一詩中說,天主教堂是青島的雙眼,而觀象山則是「她凸起的頭顱」。順著僻靜的觀象二路前行,便可登上觀象山山頂。這裡高聳的7層「石頭樓」,曾是德佔時期的觀象臺。1931年,中國第一座自行建造的圓頂天文臺又在此誕生,併入選當時的青島十景之一「穹臺窺象」。
  • 珠峰身高水準原點就在青島觀象山 半島記者採訪解密四大原因
    將目光放到珠峰數千公裡之外的青島,在觀象山上,有一座小石屋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它造型別致卻十分神秘,沒有掛牌,大門緊鎖,外層雕花石柱合圍,內層綠色柵欄保護。除了偶爾有工作人員開門檢查外,不向公眾開放。它裡面裝載著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的起算點——水準原點。
  • 就在青島觀象山!
    近日,記者來到距離珠峰數千公裡之外的青島觀象山,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的起算點——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準原點就裝此處。從不開放的神秘石屋在青島市北區有一處觀象山公園,園區不大,植被茂密,綠樹成蔭。從山腳下沿階梯徒步而上,十幾分鐘就能走到山頂。
  • 品讀《古意》,中國的君子,都得有這樣的精神品質
    梅堯臣連環畫封面寧折不屈,堅守自己的信念,面對挫折,也絕不放棄,這,就是梅堯臣的《古意》。影視劇中的歐陽修《古意》的後面兩句,則是很直接的抒發了自己的內心情感,世俗的勢力可以壓倒山嶽,卻難以折服志士的心志。男兒自有持定的操守,可以被殺卻不可以苟且安生。
  • 獨家:青島老街系列 觀象山上觀宇宙浩瀚
    觀象山是青島市「十大山頭公園」之一,觀象山海拔79米,是觀賞青島市容及海景的佳處。當年詩人王亞平登臨觀象山,留下了一首詩《青島的夜》,詩中寫道:「美呀,美呀!青島的夜!朦朧的星,朦朧的月。1931年觀象山上建了高14米、直徑8米的穹頂天文觀測室,「穹臺觀象」曾是青島十景之一。
  • 古體詩詞在當代:如何寫出古意和新意
    當代詩人的詩詞要寫出古意,寫到有限與無限、不朽與速朽,承接幾千年文化中對人生和時間的思考,體現了詩人對傳統文化的浸潤和熟悉。 《蕭月集》是張珂所著的一部古體詞集,收錄了詩人多年來創作的古體詞200餘首。這些詞嚴格按照古典詞牌和詞韻填寫,能夠自如地駕馭多種詞牌和韻律,詞作意蘊厚重、感情豐沛、樸質真誠、沉鬱大氣,不但具有哲思的深度,對情感和情緒的捕捉也不失靈動秀美。
  • 欣賞北體南韻 體會古意今情——「坐看雲起時—劉明傑山水畫展...
    多年來,他從描摹自然的真山真水入手,在繼承古聖先賢山水畫之「古意」的同時,以自身之筆墨表現其時代精神之奧妙,也是畫家劉明傑在追求山水畫藝術的性情流露。此次展覽是劉明傑先生多年來在山水傳承創新、理論研究和實踐相結合方面的一次探索,揮翰自如形成自己獨特的韻味和對藝術生活的理解,以「古意」筆墨創新為指歸,以「造化」檢驗古法,創不同於他人之筆墨,充分展現了他山水畫面「北體南韻、古意今情」的藝術面貌。
  •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起算點竟在山東這個地方
    2020珠峰高程測量,世界第一高峰是長高了?還是變矮了?登頂!測高!5月27日11時整,8名測量登山隊員登頂珠峰,立起覘標。不過,珠峰精確新數據大概需要2到3個月時間才能公布。我們一起期待謎底揭曉吧!將目光放到珠峰數千公裡之外的山東青島,在觀象山上,有一座小石屋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它造型別致卻十分神秘,沒有掛牌,大門緊鎖,外層雕花石柱合圍,內層綠色柵欄保護。除了偶爾有工作人員開門檢查外,不向公眾開放。它裡面裝載著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的起算點——水準原點。水準原點為什麼不是「零」?為何選在青島觀象山?能夠成為唯一的測量標誌?
  • 獨家揭秘 | 珠峰身高水準原點就在青島觀象山 海拔高度如何從青島...
    大眾報業·半島記者 張文豔從青島,到珠峰,數千公裡的距離,其中要經過山川、河流,如何將坐落在觀象山水準原點的高程傳遞到珠峰?
  • 觀象山 | 3天核酸檢測採樣超882萬人,「青島速度」燃爆朋友圈!
    觀象山 | 3天核酸檢測採樣超882萬人,「青島速度」燃爆朋友圈!2020-10-15 10 : 35 來源:觀象山3天內完成600萬人的核酸檢測,5天完成1100萬人的核酸檢測。另外,觀象山獲悉,社區核酸檢測大部分只取咽拭子,並且不出具檢測報告。如若有市民有離開青島到外地出差工作(對方要求出具核酸檢測報告)等情況,還是要到各大醫院或相關檢測機構做鼻咽拭子檢測,拿到檢測報告,以便正常出行。4、青島的72小時全城抗疫的歷史時刻值得被銘記。讓我們一起復盤青島剛剛走過的72小時。時針回撥。
  • 畫家張擇端畫大宋《清明上河圖》,詩人盧照齡畫大唐《長安古意》
    盧照齡七言歌行體長詩《長安古意》,開整!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長安縱橫的大道連著小巷,四通八達,香車寶馬川流不息。(遠看全景)玉輦縱橫過主第,金鞭絡繹向侯家。(只有文字中的情感和思想可以流傳後世)畫家張擇端用顏料畫《清明上河圖》,詩人盧照齡用文字畫《長安古意》。長安,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大道縱橫,小巷交織。宮門樓臺,香車寶馬川流不息;府邸豪宅,達官貴人往來不絕;花前月下,歌兒舞女日夜不歇。
  • 珠峰「身高」從青島起算 基準來自觀象山上「水準原點」
    如果成功,這將是我國專業測繪人員首次登頂給世界最高峰珠峰測高。據介紹,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測繪工作者對珠峰進行過6次大規模的測繪和科考工作,而測量高度的基準,都是來自位於青島觀象山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準原點。記者採訪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至少有4名市民曾經成功登頂珠峰。
  •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的起算點——水準原點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的起算點——水準原點位於山東青島,該水準原點由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測繪局於1954年建成,作為中國的海拔起點,全國各地的海拔高度皆由此點起算。該水準原點在中國獨一無二的特性,從某種意義上,可以稱為中國高程測量的「格林威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