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國山水畫源遠流長,在歷代畫家長期實踐中總結出「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藝術理論和實踐原則。師古人,擬其跡,更要師其心,在自然的一石一樹、勾皴點染,層次暈染中把古人的智慧得以傳承,將胸中逸氣在筆墨中展示體現。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是王摩詰的詩境,同時也是他的心境。本次展覽以「坐看雲起時」為主題,是劉明傑先生將所看所感的自然景觀轉化為心象的一次全新的筆墨詮釋,細細品味他的作品兼容著文人畫的文心與詩意,師從北派山水畫家孫天牧先生,他認真承傳院體精華,嚴於法度,工中帶寫,清一色的水墨在傳統的山水畫中有著與眾不同的新面貌。多年來,他從描摹自然的真山真水入手,在繼承古聖先賢山水畫之「古意」的同時,以自身之筆墨表現其時代精神之奧妙,也是畫家劉明傑在追求山水畫藝術的性情流露。
此次展覽是劉明傑先生多年來在山水傳承創新、理論研究和實踐相結合方面的一次探索,揮翰自如形成自己獨特的韻味和對藝術生活的理解,以「古意」筆墨創新為指歸,以「造化」檢驗古法,創不同於他人之筆墨,充分展現了他山水畫面「北體南韻、古意今情」的藝術面貌。
展覽名稱︱Exhibition Name
坐看雲起時—劉明傑山水畫展
主辦單位︱Produced By
齊魯美術館
承辦單位︱Undertake Unit
山東萬豪節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山東新泉通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濟南友慶建築安裝工程有限公司
開幕時間︱Opening Time
2021年1月16日上午10點
策展人︱Curator
孔飛付勇王成張友晴
展覽時間︱Exhibition Date
2021年1月15日—2021年1月16日
展覽地點︱Exhibition site
山東齊魯美術館
(濟南市高新區齊魯文化創意基地12號樓)
媒體支持︱Media support
新華網中國青年報齊魯晚報
薛先生專門為劉明傑畫展作曲《一剪梅.題劉明傑畫》:「遠水接雲天,幽谷晴巒。一丘一壑記遊觀,亦幻亦真高致在,詩意昂然。骨北韻偏南,古法遙傳。筆清墨雅潤心田。不見塵霾饒淑氣,澡雪人間。」
[名家點評]
劉明傑的山水畫,北體南韻,近於唐伯虎,胸中有書卷,內美筆下流。特點是不染時風,古意盎然,高雅清遠,悠然物外。
——薛永年(著名美術史論家、中央美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央文史館館員)
劉明傑的畫,是詞人畫,清空杳渺,若冰壺映雪,如野鶴依雲,令人澄心定志,塵慮頓消。品逸格高。
——何延喆(天津美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明傑深讀靜悟,循詩書之跡,追古人源流,有撫琴懷抱。
——張煒(中國作協副主席,著名作家,茅盾文學獎獲得者。)
劉明傑的山水畫很省墨,寥寥幾筆,意境無窮。
——莫言(著名作家)
明傑力求古人的技法與心法,並以古法圖真,所創作的山水畫,既安靜又乾淨,富於詩情與禪意,直指人心。
——潘魯生(中國文聯副主席、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劉明傑的畫清新淡雅,詩意濃鬱,唯美空靈,既有遠古人文傳統的迴響,又見個體的天分、靈性與創造性,為當代文人山水畫開闢了新境界。
——吳義勤(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
淡雅,幽遠,有出世的古意,也有棲居的情思,融傳統水墨與當代藝術的簡約於一體,令人撫墨聞香,遐思不已。
——張清華(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劉明傑的畫,是一條通道。沿著這條通道,我們可以玩味古人的清澈與雅致。於是,他的畫是有根的。重要的是,他師古不泥,畫中透出濃濃的他個人的文化情懷和強烈的文化野心。
——商震(著名詩人)
清朗水山,禪道渾然,創化傳統,自在大觀。
——施戰軍(《人民文學》雜誌主編)
法度儼然,則古韻存焉。禪意盎然,故頓悟發焉。明傑畫,動亦靜,實卻虛,色即空。觀明傑畫,如面對舊歡新怨。
——李洱(茅盾文學獎獲得者、著名作家)
劉明傑的畫作中,草木淡然,山野簡寒,但不失溫暖,給人可親可近可居的感覺。他的畫,會叫人聯想到倪瓚的荒山遠樹,清秀有文氣。劉明傑的山水畫中不僅有古人的筆墨,還有古人的心性。這是最難得的。
——王兆軍(著名作家)
意會南北宗,墨融古今境。劉明傑一張巴掌大的小畫,讓我辦公室變成樸素清雅、蕭疏散淡的宋元世界。
——郝桂堯(著名作家新華網山東分公司總經理)
北體南韻古意今情
薛永年
認識劉明傑有多年了,他是個青年畫家,更是孫天牧先生的關門弟子。他的文章,立足於傳統尋根,有自己的見解。他的詩,煉詞鍊句,講求格律,在青年畫家中殊不多見。他的小楷書,閒雅清麗,有晉人風度。至於畫,我看得不多,但印象很深,特點是不染時風,古意盎然,高雅清遠,悠然物外。
孫天牧對他鍾愛有加,生前專門介紹給我,也許,老先生從他身上看到了自己吧。孫先生和其師陳少梅一樣,在20世紀的傳統派中,不受「南北宗論」貶低院體畫的影響,認真承傳院體精華,嚴於法度,工中帶寫,也不一律排斥南宗,能兼容文人畫的文心與詩意。他由師古人而師造化,由師造化而得心源,平步安車,與時俱進。
劉明傑也是如此,在我看過的有限作品中,他無論畫江湖扁舟,畫水村幽居,或者畫高山流水,無論臨周東村,還是學倪雲林,一律畫在熟紙上,清一色的水墨。體格傳承院體為主,氣格是文人的,也不是學古人之跡,而是學古人之心。丘壑清疏而不空、取境簡遠而有韻,筆法剛中有柔,墨法淡逸精微,所有的畫,都籠罩著一片清氣,流溢著一種氣韻。
多年以來,學校出身的畫家,模山範水多從寫生入手,受西方寫實觀念的陶融,避免了晚清的公式化,但在一定程度上,丟掉了傳統的山水精神,也疏離了高度提煉的傳統法式。
劉明傑的山水畫,從師古起步,從臨摹入手,沉浸於天人合一、物我兩忘的境地,反倒能領會傳統的奧妙,在傳承文脈中,發揮怡悅性情的作用。
劉明傑的畫每自題取法周臣,其實他的北體南韻,更近於周臣的學生唐寅,胸中有書卷,內美筆下流。他的畫雖多古意,但古法中已經有了我的成風,已經能借古人的酒杯澆自己的塊壘。不同於心浮氣躁的畫家,他總能塌下心去,以古人之法,參眼前之景,寫心中之境,觀自然之道,並不急於樹立自己的面目。
董其昌曾說:「畫家以古人為師,已自上乘。進此,當以天地為師。」以古人為師,關鍵是「通古今之變」,進而以天地為師,是「究天人之際」,也是以造化檢驗古法,如西賢貢布裡希所謂,修正「既成圖式」。長此以往,劉明傑必可在出入古法與出入造物中,醞釀出面目更強烈的家法。
藝術家簡介
劉明傑,字維摩,詩人、畫家、山水畫碩士研究生、孫天牧先生關門弟子、陳少梅先生再傳弟子。
2008年
聊城大學美術學院研究生畢業並獲碩士學位。
2009年
進修於中國美術學院山水畫專業。
於北京拜師北宗山水大家孫天牧先生,為孫先生的關門弟子。
2010年
論文《淺談王履畫論中的兩個問題》發表於《美術觀察》。
文章《化古開今—拜讀孫天牧作品展有感》發表於《中華書畫家》。
2011年
應邀參加《清華大學百年校慶中國當代書畫名家公益作品展》。
2012年
詩詞作品開始在《詩刊》發表。
2013年
出版個人畫集《臥遊集》。
山東電視臺《小超訪談錄》之「青年畫家劉明傑」播出。
在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辦「劉明傑山水畫展」。
2014年
出版個人畫集《古意今情》。
在青州九州美術館舉辦「古意今情--劉明傑山水畫展」。
臨沂電視臺《琅琊風雲榜》專題節目之「山水吟」播出。
2015年
受邀參加四川衛視《詩歌之王》,與朗嘎拉姆組成踢館戰隊,以一首《訴衷情.詠李清照》獲得第三名並踢館成功。
2016年
出版個人畫集《遙遙望白雲》。
在徐州李可染藝術館舉辦「遙遙望白雲--劉明傑山水畫展」。
徐州電視臺《書畫徐州》專題片播出。
2017年
在臨沂一見畫廊舉辦「安住湖山--劉明傑山水畫展」。
《中國名畫家全集.孫天牧》(與何延喆教授合著)出版發行。
受邀參與CCTV1《經典詠流傳》節目。
2018年
在濟南南郊賓館舉辦「臥遊--劉明傑山水畫展」。
受邀參與愛奇藝《國風美少年》節目。
受邀參與上海東方衛視《詩書畫》節目。
2019年
在臨沂俊仲號舉辦「山色有無中-劉明傑山水畫展」。
2020年
在濰坊郭味蕖美術館舉辦「悠然見南山-劉明傑山水畫展」。
責任編輯:林立剛
點擊查看全文(剩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