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國寶級文物。
畫卷寬約25釐米,長約528釐米,記錄了北宋都城東京(今河南開封)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
它仿佛就是一個時光隧道,讓我們能夠穿越千年時空,親眼目睹當年北宋都城汴京的繁榮。
唐朝長安和北宋東京同為盛世首都,當世之人仰望,後世之人神往。
畫家張擇端用手中的筆,畫出了他心中的東京。「初唐四傑」之一的詩人盧照齡用手中的筆,又「畫」出了怎樣一個長安?
盧照齡七言歌行體長詩《長安古意》,開整!
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
長安縱橫的大道連著小巷,四通八達,香車寶馬川流不息。(遠看全景)
玉輦縱橫過主第,金鞭絡繹向侯家。
玉輦奔馳。金鞭絡繹。出入於公主的府第,往來於王侯貴族之家。(達官貴人門前豪車聚集)
龍銜寶蓋承朝日,鳳吐流蘇帶晚霞。
龍銜著華蓋,鳳叼著流蘇,映照著朝陽,連帶著晚霞。(從早到晚,車水馬龍,人來人往)
百尺遊絲爭繞樹,一群嬌鳥共啼花。
遊絲飄繞著綠樹,一群啼叫的嬌鳥催開了百花。(鳥語花香)
遊蜂戲蝶千門側,碧樹銀臺萬種色。
遊蜂戲蝶在千門萬戶前飛舞流連,碧樹成蔭,樓臺掩映。(遊蜂戲蝶)
復道交窗作合歡,雙闕連甍垂鳳翼。
復道凌空,窗格做成合歡花形;雙闕高聳,殿宇相連,闕上都雕著鳳凰形的飾物。(空中通道、城前望樓,充滿了藝術、抽象和未來的氣息)
梁家畫閣中天起,漢帝金莖雲外直。
皇親貴族雕梁畫棟的樓閣高聳,建章宮的銅柱遙指白雲間。(秦宮漢闕)
樓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詎相識?
樓上的佳人可以相望卻難以相知,即使是在路上相遇了也難以和她結識。(荷爾蒙的氣息處處在流動)
借問吹簫向紫煙,曾經學舞度芳年。
向別人打聽到她美如天仙,曾經學過歌舞,在貴族家歡度青春年華。(打聽一下小姐姐的電話和微信)
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
如果能和她結成美好姻緣,像一對和諧的比目魚,誰還害怕死亡,只願做一對鴛鴦而不羨慕神仙。(做鬼也風流)
比目鴛鴦真可羨,雙去雙來君不見?
雙雙來去的比目魚和鴛鴦真讓人羨慕,你難道沒見過它們?(飽漢不知餓漢飢,餓漢不知飽漢虛)
生憎帳額繡孤鸞,好取門帘帖雙燕。
最厭惡帷帳上繡一隻孤零零的鸞鳥,取下來另換上繡有雙飛燕的門帘。(不做單身狗,要做雙飛燕)
雙燕雙飛繞畫梁,羅帷翠被鬱金香。
雙燕繞著畫棟雕梁齊飛,羅帷翠被散發著鬱金香的香氣。(雕梁畫棟,羅帷翠被)
片片行雲著蟬鬢,纖纖初月上鴉黃。
烏雲似的黑髮梳成蟬鬢,額上塗著一彎纖巧的淡淡發黃的月牙兒。(蟬鬢髮式,鴉黃妝容)
鴉黃粉白車中出,含嬌含態情非一。
這美麗的姑娘從車中走出來,含嬌多姿的情態和普通女子真不一樣。(千嬌百媚,盡態極妍)
妖童寶馬鐵連錢,娼婦盤龍金屈膝。
美貌時髦的少年騎著有連錢狀花紋的寶馬,歌舞女所乘車的合頁上雕繪著盤龍形的花紋。(妖童娼婦沒乘一輛車?)
御史府中烏夜啼,廷尉門前雀欲棲。
御史府中烏鴉在黑夜裡啼叫,廷尉門前鳥雀將要棲息。(辦事衙門,門可羅雀)
隱隱朱城臨玉道,遙遙翠幰沒金堤。
大道旁邊的宮城隱隱可見,一輛輛華美的車子遙遙駛向金堤邊。(宮城大道,豪車滿地)
挾彈飛鷹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橋西。
長安城南那群飛鷹走狗打獵的少年,渭水橋西那幫為人報仇的遊俠。(瞧瞧,居然有專門的暗殺組織!)
俱邀俠客芙蓉劍,共宿娼家桃李蹊。
都耀武揚威帶著寶劍,一起來到娼家門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娼家日暮紫羅裙,清歌一囀口氛氳。
日暮時分穿著紫羅裙,宛轉唱著清歌,散發著濃鬱的香氣。(拜倒在羅裙,迷醉在氛氳)
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騎似雲。
堂上的人兒有如明月般美麗,門前的馬騎有如雲般湧集。(朝朝夜夜不停歇)
南陌北堂連北裡,五劇三條控三市。
在娼妓聚集的北裡,道路縱橫交錯,繁華熱鬧。(紅燈區,車很堵)
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氣紅塵暗天起。
弱柳垂地,青槐蔥鬱,車水馬龍,人聲鼎沸,揚起的飛塵遮昏了天地。(通宵達旦,長安沒有夜晚)
漢代金吾千騎來,翡翠屠蘇鸚鵡杯。
執法的金吾將軍也被人前呼後擁地來到這裡,鸚鵡杯裝著翡翠綠的美酒,飲了一杯又一杯。(官人吶,快快進來喝一杯)
羅襦寶帶為君解,燕歌趙舞為君開。
羅襦衣帶為君解開,美妙的歌舞為君表演。(為你歌,為你舞,為你寬衣解帶)
別有豪華稱將相,轉日回天不相讓。
還有那豪奢的將相權貴,他們互相傾軋,誰也不讓誰。(老子天下第一)
意氣由來排灌夫,專權判不容蕭相。
他們飛揚跋扈,不遺餘力地排除異己,專權獨斷,容不下其他人。(目中無人)
專權意氣本豪雄,青虯紫燕坐春風。
專權的意氣昂揚到處稱豪雄,坐著駿馬在春風中奔馳。(不可一世)
自言歌舞長千載,自謂驕奢凌五公。
自以為這樣的歌舞可以長達千年萬載,自以為這樣的驕奢逸樂可以超過五公。(這只是短暫的瘋狂罷了)
節物風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須臾改。
節物風光變換,不會等待人,桑田滄海須臾之間就改變了。(滄海桑田)
昔時金階白玉堂,即今惟見青松在。
昔日有金階白玉堂的地方,如今只見青松矗立在那兒。(什麼都是浮雲)
寂寂寥寥揚子居,年年歲歲一床書。
揚雄居住的宅院是何等的寂寥,年年歲歲只有一床書作伴。(我姑且還是只有讀書吧)
獨有南山桂花發,飛來飛去襲人裾。
唯有南山的桂花盛開了,飄飛的花瓣落在人的衣襟上。(只有文字中的情感和思想可以流傳後世)
畫家張擇端用顏料畫《清明上河圖》,詩人盧照齡用文字畫《長安古意》。
長安,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大道縱橫,小巷交織。宮門樓臺,香車寶馬川流不息;府邸豪宅,達官貴人往來不絕;花前月下,歌兒舞女日夜不歇。
浪蕩的公子,暗殺的刺客,仗劍的遊俠,瀆職的禁軍,陶醉於氛氳的口香裡,拜倒在紫色羅裙下。
兩面三刀,爾虞我詐。虛名浮利,高官厚祿。皆如白雲蒼狗,滄海桑田。
算了算了,這個社會太複雜了,我看不懂。我還是看書吧,書裡有牛奶和麵包,書裡有錢錢,書裡有香車寶馬,書裡還有美女小姐姐。
在繁華的盛世,沒有盧照齡的立錐之地,所以他只好選擇了冷眼旁觀。
盧照齡一生經歷:
盧照鄰幼讀詩書,十歲時,盧照鄰遠赴江南跟隨文學大儒曹憲、經石專家王義方學習, 聽他們講授《三蒼》《爾雅》以及經史書籍。
盧照鄰博學善於寫文章。學有所成後,盧照鄰隨唐時風氣,奔赴長安幹謁求仕。最初投靠了朝廷重臣來濟並深受其賞識,在來濟的推崇和引薦之下,加之自己才華,盧照鄰名聲大噪。
唐高宗的叔叔鄧王李元裕聽說他的名聲後,以接待賓客的禮節待他,並延請盧照鄰去王府中任職典籤,鄧王很愛重他,曾對屬下眾官員說:「他就是我的司馬相如。」
李元裕府藏書甚豐,盧照鄰利用工作之便,得以博覽群書,獲益不少。此後,他跟隨李元裕遷徙於京城及各處任上約十年之久。
此後,盧照鄰調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三年任期結束後,盧照鄰沒有離開益州,而是逗留蜀中,放曠詩酒,前後大概兩年。
盧照鄰離開蜀地後,寓居洛陽。期間做了一首七言古詩《長安古意》,其中一句是「梁家畫閣中天起,漢帝金莖雲外直」,武則天的侄兒武三思讀了,很是刺耳,於是將盧照鄰投入獄中。家人營救無果,後因友人救護才得以倖免。
出獄後不久,盧照鄰得了風疾,居住在長安附近的太白山上,這期間他遇見了孫思邈,對其推崇備至。 盧照鄰索性與孫思邈住在一起。不久,唐高宗避暑九成宮,孫思邈伴駕同往。盧照鄰獨居養病,期間寫下了《病梨樹賦》。
為了治病,盧照鄰服食方士的玄明膏。恰好其父去世,盧照鄰痛哭,丹藥都嘔了出來,以致病情加劇。後來他又轉到東龍門山客居,布衣素食,靠朋友接濟維持生活。
這時他的病情日益惡化,腳不能伸直,一手又不能活動,於是在具茨山下,買幾十畝田地,引潁水環繞住宅,又事先為自己造好墳墓,他就睡在墓中。
期間做了《釋疾文》《五悲》等詩文,頗有騷人風調,很被文士們推重。患病日久,盧照鄰不堪忍受病痛折磨,於是與親屬訣別,投潁水而死,當時年僅四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