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園最危險動物東北虎
10月23日早上6點半,新浦公園動物園5名專職飼養員開始了一天的工作,清理動物糞便、衝洗消毒場地、餵食。苗學勇主任介紹,整個動物園目前有老虎、獅子和黑熊等38個品種的各類動物。其中猛獸中東北虎、白虎和黑熊被列入安全防範第一梯隊成員。他告訴記者:「東北虎脾氣最大,是動物園中最危險的動物。」
推開東北虎的籠舍第一道鐵門,記者來到第二道鐵門前,透過鐵門柵欄可以看到,每隻老虎都有兩間內室,內室是供它們休憩和進食的區域。內室和戶外展示區之間還有一道鐵門。苗學勇介紹,園裡有公母兩隻東北虎,體重在200斤到300斤,其中母虎體格健壯,發現有人靠近時,脾氣較大;公虎相對來說性格溫馴。
動物園飼養班班長卞麗紅,有25年的專業飼養經驗,對園裡三隻虎、兩隻獅子的性情了如指掌。「東北虎是動物園裡最危險的動物,當它到了進食時間,飼養員拎小桶投餵肉類時,它會突然發出低沉的咆哮聲。」
在黑熊籠舍內,記者看到兩層鐵門內,兩隻黑熊進完食後,正坐在展示區曬太陽。「這兩隻黑熊身長1.5米,雙臂的力量強大,熊掌厚實,發脾氣時會用熊掌拍打鐵柵欄,聲音很大。」卞麗紅說。老虎、獅子等一般一天投餵兩次,主要是牛肉、羊肉、雞架,一隻老虎一次能吃30斤。
與猛獸相處 嚴格遵守操作流程和規範
卞麗紅介紹,在動物園,飼養員與各類猛獸的交流,必須採取硬性隔離,無論是清掃籠舍、投餵食物,還是趕猛獸回籠,都要隔一道鐵門。除非是人工餵養的猛獸幼崽才會有直接接觸,比如,剛出生幾天的白虎幼崽沒有攻擊人的能力,飼養員才會有短時間的直接接觸。
在日常投餵、看護猛獸時,飼養員會穿上固定服裝,猛獸熟悉了飼養員的服裝、氣味,自然就放鬆警惕。苗學勇介紹,飼養員在日常餵養、看護猛獸時,每一步操作都會嚴格按照動物飼養員飼養規範和大型動物操作流程規範進行。一般每天6點半飼養員開始上崗,打掃籠舍衛生、消毒場地、餵食等。隨後半個小時,巡查各籠舍設施安全,查看猛獸在內室有何異常等。
檢查完善設備 確保猛獸安居
記者在現場看到,猛獸展示區是遊客扎堆的區域,不同的猛獸配備了不同的安全防護設備。虎獅等隔離護欄內還設有帶電壓的線路,熊的展示區籠網更密。為了加強防護,絕大多數展示區外圍還增設了約一米高的護欄,防止遊客伸手觸摸展示區鐵籠。
據介紹,為預防突發事故,園區設置了應急預案。若有動物出逃,會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想辦法跟蹤動物。「我們會定時檢查籠舍、門窗、鎖具等設施的使用情況,重點核查猛獸區的設施設備狀況,確保猛獸處所安全。」
對於各地偶爾出現的動物園猛獸傷人意外,苗學勇介紹,主要有兩種原因,一是飼養員不規範操作。動物的護食性強,飼養員撿拾飼料的動作,可能在動物看來是搶它的食物。
二是個別遊客缺乏安全意識,突闖猛獸區。猛獸在發情期或受氣溫、人群等影響後可能會失控,看到陌生人闖入自己的地盤,很可能引發動物傷人行為。在此呼籲遊客在遊園時,一定要遵守園方規定,文明觀賞,避免做出攀爬搖晃防護設備等危險舉動。
飼養員用專業和愛心陪伴動物成長
苗學勇介紹,動物園目前一共有5名專職飼養員。選擇新飼養員,除了紮實的專業知識外,還要有愛心和責任心。新員工入職前,都會先進行為期3個月的系統培訓,培訓結束後,新入職人員將在園區內不同的飼養點輪崗,熟悉每一種動物的性格和生活習慣。
「當一名飼養員既要有專業知識,也要有愛心和責任心。」卞麗紅介紹,事實上,園裡的虎獅等猛獸的脾氣,每名飼養員都很了解,在每天按部就班的工作中,飼養員都會細緻觀察動物的一舉一動。「在朝夕相處中,園裡每一個動物都像是飼養員的孩子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