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微納流控細胞分析學術報告會在京召開

2020-12-03 儀器信息網

儀器信息網訊  2018年9月25日,由清華大學化學系主辦的「首屆微納流控細胞分析學術報告會」在北京西郊賓館召開,旨在進一步促進微流控細胞分析基礎研究與應用開發的發展。會議邀請19位國內外傑出專家學者作精彩報告,100餘位從事微流控分析及相關研究方向的科研工作者、青年學生及企業研發人員與會交流。

會議現場

清華大學化學系林金明教授致歡迎詞。

會議第一天,共有14位專家作精彩主題報告:

Katsumi Uchiyama(內山一美) 首都大學東京教授

報告題目:《基於噴墨列印技術的在線液滴數字PCR方法》

內山一美介紹了一種基於噴墨列印技術的在線液滴數字PCR方法。通過噴墨列印技術產生可控大小的液滴,使每個液滴反應單元至少包含1個拷貝分子;隨後將液滴以穩定分散體的形式引入毛細管連續流動式的PCR擴增系統;最後通過雷射誘導螢光檢測器對擴增後的液滴進行螢光信號的檢測和計數。這種方法顯著降低了實驗試劑的樣品量,並避免發生樣品汙染,提高了實驗操作的簡易性,為在線全自動化的數字PCR提供了新的方法。該方法可以實現對重大疾病在早期進行單分子水平的檢測,將可廣泛應用於生命科學和醫學領域。該研究由清華大學的林金明教授團隊與首都大學東京的內山一美教授團隊合作完成。

熊春陽 北京大學教授

報告題目:《微流控細胞力學檢測及應用》

定量理解細胞的力學-生物學耦合過程對揭示疾病發病機理、發展新的診療方法及生物材料、組織工程等領域均具有重要意義。熊春陽介紹了他和團隊在微流控細胞力學檢測技術方面的一些研究進展,包括:可定量表徵細胞與胞外基質物理力學相互作用的細胞牽引力顯微鏡技術;基於介電泳力的細胞粘彈形變測量晶片技術等,以及它們在腫瘤細胞遷移侵襲、淋巴細胞活化、心肌細胞藥物毒性測試等方面的應用探索。

朱永剛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教授

報告題目:《用於細胞及其代謝物分析的微流體設備》

細胞及其代謝物分析技術在生物製藥、環境監測、疾病診斷等許多領域具有廣泛而重要的應用。朱永剛介紹了他們課題組在單細胞及多重生物標誌物分析方面的研究進展,包括基於磁珠和聲波微混合技術的快速、高靈敏檢測多重癌症標誌物的微流體裝置;用於大量單細胞分離、分析的可調節微通道陣列技術。

劉筆峰 華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

報告題目:《微流控晶片單細胞分析》

劉筆峰介紹了他和團隊基於微流控晶片的單細胞分析新技術、新方法,包括:提出了單細胞蛋白質組並應用於神經與腫瘤細胞的表徵;系統建立了微流控晶片單細胞分辨的細胞信號分析平臺,實現了精準、可控、高時間-空間分辨和高通量細胞信號傳遞與細胞組分析;以線蟲為模型,建立了活體原位水平單細胞信號分析平臺。

陸瑤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

報告題目:《單細胞抗體條形碼晶片》

單細胞分泌蛋白分析是用於檢測單個細胞間蛋白質表達的個體差別、鑑別細胞免疫功能差異得到方法,在疾病診斷、藥物疫苗開發等方面均有十分重要的應用。陸瑤和團隊設計開發了一種高通量、高內涵單細胞蛋白分析平臺(單細胞抗體條形碼晶片),可對數以千計的活體單細胞所分泌的42種蛋白分子分別進行同時檢測。基於此平臺實現了單細胞功能蛋白免疫分型、單細胞分泌蛋白動態分析、單細胞三維培養/分析等應用。目前已有十餘家國際大型製藥公司利用該技術幫助CAR-T腫瘤免疫治療藥品開發及臨床測試,被科學家雜誌(The Scientist)評選為2017年度十大醫療技術發明首位。

陳兢 蘇州含光微納科技有限公司

報告題目:《Microwell as a biomedical device》

微孔陣列在生物製藥和臨床領域的高通量篩選和單細胞測序研究中被廣泛應用。PDMS是目前被微流控晶片研究領域廣泛採用的材質,然而與熱塑料和玻璃相比,PDMS並不適合用於臨床,且難以大規模生產。陳兢介紹了含光微納的熱塑料晶片注塑、玻璃晶片制模工藝和技術優勢。

楊朝勇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

報告題目:《基於微流控晶片的腫瘤液體活檢新方法》

循環腫瘤細胞(CTC)檢測技術是一項有望替代腫瘤組織活檢的液體活檢新技術。然而,目前依賴於單一上皮源性抗體的CTC免疫富集及計數檢測方法無法對不同分型的CTC進行全面捕獲、難以無損釋放CTC、無法提供深度的分子病理信息。基於微流控技術,楊朝勇團隊發展了高效核酸適體篩選方法,獲得多條可識別不同CTC的高親和力、高特異性核酸適體序列;利用流體調控與表面調控技術,構築了基於細胞尺寸與生物識別特性協同捕獲的微流控微柱陣列晶片,實現了CTC的高效捕獲與無損釋放;開發了一系列高通量單細胞分析方法,用於揭示CTC的分子病理信息。

黃衛華 武漢大學教授

報告題目:《微流控晶片細胞微環境構建及實時電化學監測》

細胞在體內處於複雜而又動態平衡的微環境中。黃衛華團隊以微流控晶片為平臺,結合生物相容性材料,構建細胞生理微環境,在此基礎上與電化學實時監測手段集成,實現了接近生理環境下的細胞實時監測,為在接近體內真實環境下研究細胞及組織行為提供了良好的思路。

孫佳姝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

報告題目:《微流控循環腫瘤標記物檢測技術》

由於常規檢測方法難以分離、檢測外周血中的CTC和外泌體等循環腫瘤標記物,發展高靈敏、高效率的循環腫瘤標誌物檢測新方法和新原理是腫瘤無創診斷和治療的關鍵。孫佳姝團隊開發設計了多種以細胞尺寸為依據,根據不同原理分離細胞的微流控晶片,實時分選、富集、檢測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CTC;開發設計了黏彈性流體微流控器件,實現了尺寸依賴的無標記外泌體和大囊泡的精準操控分離,分離效率和回收率均高達90%以上。

許巖 大阪府立大學副教授

報告題目:《Pioneering Nanofluidics for New Chemistry,Biology,and Materials Science》

許巖團隊開發了「nano-in-nano integration」納流控晶片,在納米級的流路裡可以整合流體學、電學、光學、熱力學、磁學、化學、生物學等各種功能元件。利用該技術可以進行從升、毫升、微升,到納米顆粒、單分子等不同水平的研究。

方群 浙江大學教授

報告題目:《微流控液滴細胞分析系統的研究》

2013年,方群團隊開發了順序操作液滴陣列(SODA)系統,可自動完成對超微量(pL-nL)液體的複雜操作,包括微量液滴的生成、融合、分裂、定位與遷移等。在報告中,方群介紹了他和團隊將SODA技術應用於微流控細胞分析領域的研究進展,包括:基於細胞的藥物篩選;在液滴系統內完成細胞的3D培養;建立半開放三維液滴鏈陣列系統;單細胞基因定量表達分析;單個鼠卵細胞的蛋白質組分析。

王進義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

報告題目:《微流控晶片上的細胞操控與分析》

王進義課題組近年來一直以多功能集成微流控晶片生命分析為主要研究方向開展研究工作,先後建立了系列時空可控的「細胞-微環境」相互作用研究多功能集成微流控晶片和生理病理仿生微平臺,並發展了系列基於多功能集成微流控晶片的外周血循環腫瘤細胞分離、急性心肌梗塞早期標誌蛋白分析新方法,進而體外構建了肝小葉微器官及其藥物互作分析。

梁瓊麟 清華大學副教授

報告題目:《藥物基因毒性篩選的單細胞微陣列-微流控晶片系統》

將藥物基因毒性的高通量篩選與缺氧微環境模擬結合起來,對於構建新一代腫瘤藥物篩選平臺具有必要性。梁瓊麟團隊集成了單細胞微陣列-微流控晶片技術,採用微流控耗氧反應構造了氧氣濃度梯度細胞培養微環境,採用單細胞陣列凝膠電泳技術構建高通量基因毒性檢測晶片,在同一晶片上對不同氧氣濃度下藥物作用後的腫瘤細胞存活率和DNA損傷程度進行數據採集和統計分析,在單細胞水平上實現對抗腫瘤藥物氧氣濃度依賴的基因毒性評估。

羅茜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

報告題目:《微流控晶片質譜用於脂質分析方法研究》

羅茜介紹了發展快速、高通量和高精度的微流控質譜技術用於分析血液樣本中脂質的種類和變化。研究表明,黑磷基質對磷脂類化合物有較好的富集效率,並可直接用於MALDI質譜分析。

關於本次會議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儀器信息網後續報導。

相關焦點

  • 第二屆微/納流控細胞分析學術報告會在京圓滿召開
    儀器信息網訊 2019年9月25日~26日,由清華大學化學系和微量分析測試與儀器研製北京重點實驗室聯合主辦的「第二屆微/納流控細胞分析學術報告會」在北京西郊賓館成功召開。會議為期兩天,旨在進一步推動微流控細胞分析研究的快速發展。
  • 全國青年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在上海召開
    第十一屆全國青年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在上海召開    儀器信息網訊 為展示我國青年分析工作者在分析測試領域的新成就、新進展,促進我國分析測試技術的發展,充分發揮青年分析工作者的作用,由中國分析測試協會青年學術委員會主辦,復旦大學分析測試中心承辦的第十一屆全國青年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於2010年10月16-19日在中國第三大島上海崇明生態旅遊島召開。
  • 2010年微納尺度分離和分析技術學術會議召開
    2010年微納尺度分離和分析技術學術會議暨第六屆全國微全分析學術會議召開  儀器信息網訊 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國化學會聯合主辦,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聯合承辦的「2010年微納尺度分離和分析技術學術會議暨第六屆全國微全分析學術會議
  • 【第三輪通知】第八屆中國微流控高端學術論壇暨首屆國際微流控...
    第八屆中國微流控高端學術論壇暨首屆國際微流控產業論壇第三輪會議通知為了進一步推動我國微流控晶片技術及其在臨床醫學、生命科學等領域研究與應用的發展,由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所和中國生物檢測監測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主辦
  • 2010年北京光譜儀器分析應用學術報告會在京召開
    為了加強光譜儀器分析應用技術交流,使廣大分析工作者了解光譜技術進展,及時掌握光譜最新應用,進一步提高我國分析測試技術水平,作為「第八屆中國國際科學儀器及實驗室裝備展覽會(CISILE 2010)」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2010年北京光譜儀器分析應用學術報告會」在北京展覽館與展會同期召開,報告會由清華大學孫素琴教授主持
  • 2016國際微流控晶片與微納尺度生物分離分析學術會議(蘭州)第一輪...
    2016國際微流控晶片與微納尺度生物分離分析學術會議(蘭州)第十屆全國微全分析系統學術會議第五屆全國微納尺度生物分離分析學術會議第一輪通知>  由中國化學會主辦,蘭州大學承辦,南京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等協辦的2016國際微流控晶片與微納尺度生物分離分析學術會議(蘭州)、第十屆全國微全分析系統學術會議、第五屆全國微納尺度生物分離分析學術會議定於2016年5月6日-5月9日在蘭州召開。
  • 第八屆中國微流控高端學術論壇暨首屆國際微流控產業論壇圓滿落幕...
    儀器信息網訊  2020年11月27-28日,第八屆中國微流控高端學術論壇暨首屆國際微流控產業論壇在歷史文化名城嘉興盛大舉行。大會現場11月27日,第八屆中國微流控高端學術論壇暨首屆國際微流控產業論壇盛大啟幕。
  • 「2010長三角現代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在南京召開
    會議現場  儀器信息網訊 2010年6月4日,第七屆中國(南京)國際分析測試儀器及實驗室裝備展覽會召開同期,江蘇省分析測試協會與江蘇省科學儀器設備協會共同舉辦的「2010長三角現代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在南京國際展覽中心順利召開,100餘名行業內專業人士參加了此次會議,儀器信息網作為支持媒體應邀參加。
  • 北京地區廣受關注學術成果報告會(力學領域)在京舉行
    9月27日,2020年北京地區廣受關注學術成果報告會(力學領域)在北京工業大召開。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成員、副主席田文,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業大學副校長聶祚仁,北京力學會理事長莊茁教授參加會議開幕式並做講話。報告會由北京力學會秘書長、清華大學教授李喜德主持。
  • 青年才俊匯聚南京 第十六屆全國青年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順利召開
    「第十六屆全國青年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於2020年10月16日在南京召開,吸引了170多位來自全國分析測試領域的青年才俊匯聚於此。,迄今為止已成功舉辦了十五屆全國青年分析測試學術委員會。第七屆學術委員會成立以來,更大範圍地團結中青年學者,針對年青學者的需求,採取多樣化交流形式,例如通過青委會的區工作組深入各省市基層組織了形式多樣的系列學術交流活動等,活躍了交流氛圍,擴大了領域和人群,在促進我國分析測試科學的繁榮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 紀念陳景潤先生誕辰80周年學術報告會召開
    2013年5月22日,為緬懷陳景潤先生的貢獻,弘揚他獻身科學、不懈奮鬥的精神,由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數學院」)與廈門大學聯合舉辦的「紀念陳景潤先生誕生80周年學術報告會」在京召開。數學院和廈門大學的領導及師生170餘人參加了學術報告會。報告會由數學院執行院長王躍飛研究員和學術院長席南華院士共同主持。
  • BD在首屆全國細胞分析學術年會上發布FACSLyric(TM)流式細胞儀
    重慶2019年10月29日 /美通社/ -- 2019年10月24日,全球領先的醫療技術公司、流式細胞術的領導者BD在首屆全國細胞分析學術年會上重磅宣布將為中國生命科學研究領域帶來又一款創新利器BD FACSLyricTM流式細胞儀。
  • 2012年複雜流體流變學學術研討會將於7月22-24日在浙大召開
    為推動我國流變學理論與應用研究的發展,由浙江大學高分子複合材料研究所和上海交通大學流變學研究所共同主辦的「2012年複雜流體流變學學術研討會」即將於7月22-24日期間在浙江大學高分子大樓228報告廳召開。會議邀請了國內流變學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進行學術前沿報告和研討,並為企業提供技術成果介紹、儀器展示及操作和應用介紹平臺。
  • 巖心數位化與信息共享學術報告會召開
    ◎張 弘/文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實物地質資料中心「巖心數位化與信息共享學術報告會」近日召開。會議營造了良好的學術交流氛圍,有利於各相關單位進一步拓展視野、明確方向、加強合作,形成巖心數位化政策制度、裝備、技術、科研平臺、人才團隊等「五位一體」發展格局,促進構建全國統籌、有效匯集、高度共享的巖心大數據共享格局。
  • 金玉滿堂 第三屆全國質譜分析學術報告會(大會篇)
    儀器信息網訊 2017年12月9日,由中國化學會質譜分析專業委員會主辦,廈門大學承辦,中國質譜學會和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協辦的「第三屆全國質譜分析學術報告會」在廈門翔鷺國際大酒店隆重開幕(相關報導:高速發展中的中國質譜分析——第三屆全國質譜分析學術報告會廈門開幕)。
  • 「第四屆全國樣品製備學術報告會」分會報告集錦(一)
    儀器信息網訊 2019年8月31日,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樣品製備專家組主辦,青島理工大學協辦的「第四屆全國樣品製備學術報告會」在青島銀沙灘溫德姆至尊酒店隆重召開。來自全國各地高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的200多位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
  • 第二十一屆全國光譜儀器與分析監測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
    儀器信息網訊 2015年10月23日,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光學儀器分會物理光學儀器專業委員會和分析儀器分會光譜儀器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北京瑞利分析儀器有限公司承辦的「第二十一屆全國光譜儀器與分析監測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
  • 作科所承辦糧食作物學部「四個面向」專題學術報告會
    12月25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學術委員會糧食作物學部主辦,作科所聯合水稻所、生物所、基因組所共同承辦的「四個面向」專題學術報告會在北京召開。
  • 中國力學學會第111次青年學術沙龍活動在杭州召開
    2020年12月14日,中國力學學會第111次青年學術沙龍活動在杭州召開。本次活動由中國力學學會主辦,錢塘科技創新中心、浙江清華柔性電子技術研究院承辦。來自全國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近60位力學科研工作者參加了本次活動。
  • 生命科學「閃耀」第十五屆全國青年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
    儀器信息網訊 2018年7月26-27日,由中國分析測試協會青年學術委員會主辦的「第十五屆全國青年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在安徽合肥成功召開。「芯」方法  報告重點介紹了課題組基於晶片-質譜技術的亞細胞代謝組學分析的研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