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參加2020年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保護管理評價工作

2021-01-13 瀟湘晨報

為保證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與評價工作順利開展,按照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統一安排,近日,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選派技術骨幹,參加了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組織開展的2020年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保護管理評價工作。

開展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考核工作,是國家檢驗各省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動態變化,以考促治的一項重要工作。本次2020年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保護管理評價工作由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全國19家省級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和北京、天津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的專家和技術骨幹組成評價組,對810個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2020年生態環境保護管理工作進行評價。評價審核工作嚴格依據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管理相關技術規定,從生態環境保護管理的生態保護成效、環境汙染防治、環境基礎設施運行、縣域考核工作組織等方面對技術指標和監管指標的邏輯性、完整性、規範性和有效性進行全面審核。此項工作的開展,將生態環境質量動態變化值作為轉移支付資金獎懲的主要依據,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成效考核提供了技術支撐。

通過參加此次評價工作,加深了對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與評價工作的重要性的理解,加強了與全國其他省市同行之間的交流,為進一步做好我省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評價與考核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

【來源:安徽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2018年度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
    10月9日,記者從省生態環境廳獲悉,2018年度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與評價結果公布,在全國818個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中,我省的鄧州市、桐柏縣2縣(市)生態環境質量變好,其餘縣生態環境質量保持穩定。
  • 生態環境部通報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並就生態環境監測等有關...
    同時,部分預期性指標,如地級及以上城市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比例下降25%、重點地區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總量減少10%、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80%以上、近岸海域水質優良(一、二類)比例達到70%左右、重點生態功能區所屬縣域生態環境狀況指數達到60.4以上等,也要力保如期實現,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貢獻。
  • 《全國生態保護「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財政部印發《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辦法》,2010年,對451個縣實施了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浙江、寧夏、海南、江西等多個省(區)開展省域內的生態補償政策實踐探索。跨省新安江流域水環境補償試點於2010年底啟動。  生態環境監測工作全面啟動。逐步開展全國生態環境監測與評價工作,以及太湖、巢湖、滇池及三峽庫區的藻類水華監測工作。
  • 2015年自然生態環境數據總覽
    提出到2020年,構建起由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空間規劃體系、資源總量管理和全面節約制度、資源有償使用和生態補償制度、環境治理體系、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市場體系、生態文明績效評價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等八項制度構成的產權清晰、多元參與、激勵約束並重、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推進生態文明領域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 生態環境部《關於開展水環境承載力評價工作的通知》
    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關於開展水環境承載力評價工作的通知》 ,並表示將將水環境承載力評價結果作為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編制的基礎材料,根據不同承載狀態提出差異化管控措施。   關於開展水環境承載力評價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局:   為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和《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有關規定,做好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我部組織編制了《水環境承載力評價方法
  • 2019年全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總結
    四、持續深化改革,生態環境治理效能穩步提升。組建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和東、中、西部督察專員辦。加快實施生態環境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完成盟市生態環境監測站和自治區核與輻射監測中心揭牌授章工作,12個盟市生態環境局全部完成旗縣(市、區)派出分局掛牌,部分機構按新機制運行。
  • 2019年青海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
    【生態環境質量】  生態環境質量總體狀況  全省生態環境狀況總體保持穩定。通過生物豐度、植被覆蓋、水網密度、土地脅迫、汙染負荷指數綜合評價,全省縣域生態環境以「良」為主;與上年相比,各縣生態環境狀況指數變化幅度在-1.72~0.69之間。41個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狀況保持穩定。
  • 嶽陽市生態環境局嶽陽縣分局2019年度工作總結及2020年工作計劃
    強化土壤環境汙染重點企業的監管,與嶽陽市科興防水材料有限公司等10家土壤環境汙染重點企業籤訂了土壤汙染防治責任書,要求企業嚴格遵守《土壤汙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督促企業每年對土壤汙染重點區域進行土環境質量監測,並將監測結果向社會公開。三是加強重點區域監測。配合嶽陽市環境監測中心完成了對飲用水源地周邊土壤布點採樣工作。
  • 關於印發《全國生態保護「十三五」規劃綱要》的通知
    開展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評估考核,在重慶、海南、陝西、寧夏等地開展重點生態功能區環境保護全過程管理試點,推動優化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政策。在全國25個省份開展45個流域生態健康評估試點。聯合國家旅遊局組織開展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建設,確定了北京市南宮旅遊景區等72個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指導浙江省仙居縣、開化縣開展國家公園建設試點,配合發展改革委指導北京、青海等9個省(市)開展試點工作。
  • 2018年青海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
    通過生物豐度、植被覆蓋、水網密度、土地脅迫、汙染負荷指數綜合評價,全省縣域生態環境以「良」為主;與上年相比,各縣生態環境狀況指數變化幅度在-0.02~1.86之間,生態環境狀況穩中向好。全省41個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質量考核縣域中,生態環境狀況為「良」的縣域33個、「一般」的縣域7個、「較差」的縣域1個。
  • 商南縣2020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成效顯著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王永斌)2020年,商洛市生態環境局商南縣分局全面貫徹落生態文明思想和有關生態文明建設重大決策部署,積極履行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統籌謀劃牽頭實施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助力推進「靈秀商南」建設。一年來,全縣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成效顯著,生態環境質量穩步改善,較好地完成了各項目標責任考核指標。
  • 生態環境部介紹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等情況並答問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並共同回答了記者關注的問題。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 劉友賓: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生態環境部10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今天的發布會,我們邀請到海洋生態環境司霍傳林副司長,介紹我國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特別是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的有關進展情況,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 生態環境部發布《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職業資格考試大綱2020版》
    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職業資格考試大綱(2020 年版)   前 言   根據原人事部、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印發的《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職業資格制度暫行規定》和《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職業資格考試實施辦法》,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職業資格考試自
  • 生態環境部:關於開展水環境承載力評價工作的通知
    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北極星環保網獲悉,生態環境部發布了關於開展水環境承載力評價工作的通知,詳情如下:關於開展水環境承載力評價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局:為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和《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有關規定,做好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
  • 實施國家主體功能區環境政策的若干意見
    ——堅持分類差異化管理。立足各類主體功能定位,把握不同區域生態環境的特徵、承載力及突出問題,科學劃分環境功能區,提出有針對性的治理保護措施和重點方向,構建差異化的考核評價體系和責任追究機制,實現環境管理的精細化。  ——堅持保護受益相對等。
  • 新疆劃分六類生態環境功能區 確定環境保護紅線
    「十二五」期間,新疆將把全區劃分為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綠洲服務、防沙固沙、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以及特殊保護六類生態環境功能區,確定生態環境保護紅線,用以指導全區的資源開發和產業合理布局。  9月7日,記者在新疆生態保護工作專題座談會上了解到,按照《新疆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要求,新疆組織編制《新疆生態環境功能區劃》,依據生態環境的自然屬性和不同地域的主要生態環境功能,以「撫育山區、優化綠洲、穩定荒漠」為主線,將新疆劃分為六大類生態環境功能區,確定生態環境保護紅線。
  • 浙江省生態環境廳組織召開《浙江省河流水生態質量評估技術方法...
    從水環境質量發展趨勢來看,浙江省當前正處於從水質持續改善向水生態逐步恢復過渡的階段。   根據生態環境部辦公廳《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編制技術大綱》(環辦水體函﹝2019﹞937號)精神,水生態質量被作為水環境管理的重要內容,將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而截至目前,水生態質量評估相關國家及地方標準尚未出臺,評估工作基礎及技術儲備薄弱。
  • 【專家視角】董戰峰:黃河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建設的思路與重點
    國家對山西、內 蒙古等沿黃九省區下達的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額呈 逐年增加趨勢,2016—2019年中央財政累計下達沿黃 九省區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資金944.56億元。甘肅、 四川、青海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額相對較高,2019 年分別為64.62億元、44.76億元、32.57億元。
  • 2019年杭州市生態環境狀況公報
    加大飲用水源保護力度,深入開展飲用水水源地生態環境保護問題排查整治。全面落實「劃、立、治」三大重點任務,縣級飲用水水源地生態環境保護問題全部完成整改。一是完成飲用水水源地環境狀況評估工作。二是定期開展飲用水水源地常規檢查。三是做好農村飲用水保護工作,開展「千噸萬人」鄉鎮級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工作,全市共排查出28個「千噸萬人」飲用水水源地,全面落實「劃、立、治」三大重點任務。
  • 商洛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秦嶺生態環境保護規劃(2018—2025年...
    ——生態功能突出。我市屬國家南水北調水質安全保障區,肩負著一江清水供京津的政治責任,全市七縣區中洛南、鎮安、柞水為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商南、山陽和丹鳳部分鄉鎮為省級重點生態功能區。重點城鎮綠化:力爭到2020年,中心城區和各縣城環城林帶初步形成,建成區綠地率33%以上、綠化覆蓋率40%以上、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1平方米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