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港積極構建雙循環發展格局,11月貨物、貨櫃吞吐量分別增長15...

2020-12-05 中國港口網

11月,廣州港集團一手抓疫情防控工作,一抓生產組織協同管理,真抓實幹打好四季度生產攻堅戰,貨櫃、礦石、糧食、商品汽車等貨類生產情況良好,11月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15.3%,貨櫃吞吐量同比增長7.3%,實現雙增長。廣州港積極為構建「雙循環」格局貢獻港口力量,全力保障粵港澳大灣區物流鏈供應鏈穩定運行。

深化合作 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

11月5日,廣州海關與集團公司創新推出的「灣區一港通」項目正式啟動,已在佛山南港碼頭、滘心碼頭、北滘碼頭、容奇碼頭、勒流碼頭、三榕碼頭等6個駁點碼頭推廣實施,進出口貨物只需在內河港口可一次性辦理全部通關手續,實現經南沙港轉運的進出口貨物「7×24」小時快速通關。

精準營銷 拓展業務新增長點

股份公司領導帶隊與各貨類客戶進行交流,了解相關貨類市場宏觀環境、客戶經營情況,加大業務合作力度。

11月份集團貨櫃吞吐量完成196.5萬TEU,同比增長7.3%。緊抓集運市場量價兩旺的機遇,鼓勵船公司將我港作為空箱調運中心,為腹地進出口企業打通海運物流鏈,推動外貿貨櫃吞吐量穩步增長。各內貿船公司繼續在廣州港增加航線和運力,11月南沙三期月度貨櫃吞吐量及單日貨櫃操作量雙雙刷新紀錄。

滾裝業務方面,配合南沙區口岸辦在廣州國際車展期間聯合舉辦「廣東南沙自貿區汽車國際貿易中心政策宣講活動」,積極推介廣州港滾裝業務。11月份商品車裝卸量同比增長25%,累計完成量首次實現正增長。糧食方面,通過高效營銷,碼頭多措並舉促生產。

開足馬力 重點建設項目衝刺四季度

1-11月份,集團承擔的14個市重點項目投資完成率105.1%,項目總體推進順利。15日,廣州港南沙港區四期工程綜合辦公樓正式完成主體結構的封頂。19日,裝載著首批製冷設備主機的貨車緩緩駛入南沙國際冷鏈項目一期工程現場,首批機房製冷設備開始進場安裝,項目正式進入設備安裝衝刺階段,機房的設備安裝與調試計劃工期為五個月。廣州港南沙糧食通用碼頭擴建工程完成了80%的地基處理,提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相關焦點

  • 香港說,你們接不了的貨櫃讓我們來吧 | 港口圈
    香港海港聯盟指出,急速發展的水果貿易是貨櫃航運業今年來的亮點。目前,貨櫃冷鏈運輸佔全球冷藏貨物運輸的35% ,2019年全球為380萬標準箱,今年上半年增長5% ,而貨櫃乾貨運輸則同比下跌3% 。據香港海港聯盟預計,到2024年,全球水果產量將以每年4%的速度增長,其增幅是乾貨的兩倍。
  • 貨櫃吞吐量增速第一,北部灣港口吞吐量何以能逆勢上揚?
    疫情正在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蔓延擴散,全球跨境投資、貨物貿易和人員往來大幅度減少,人類恐將迎來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糟經濟衰退。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2020年1-3月份全國港口吞吐量減少,大部分港口甚至出現負增長。而廣西北部灣港得益於西部陸海新通道周邊省份貨物走北部灣港的增長態勢,收穫逆勢增長。
  • 2020年版中國港口碼頭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2015**半年,全國規模以上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56.7億噸,同比增長2.6%,增速比**年同期回落2.6個百分點。其中,完成外貿貨物吞吐量17.8億噸,同比下降0.6%;完成貨櫃吞吐量10273萬標準箱,增長6.1%,增速比**年同期提高0.4個百分點。  **年**半年,中國規模以上港口貨櫃吞吐量緩慢增長,呈現「內外貿齊頭並進,內河好於沿海」發展特點。
  • 2020-2026年中國港口碼頭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前景研究報告
    其中外貿完成35億噸,增長5.9%,增幅比**年同期回落3.8個百分點;內貿完成77億噸,增長4.3%,增幅比**年同期回落4.3個百分點。規模以上港口完成貨櫃吞吐量2億標準箱,同比增長6.1%,增幅比**年同期回落1個百分點。**年1-**月沿海規模以上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2.6億噸,同比增長3%,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5.3億噸,同比下降1.9%。
  • 十四五期推動雙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路徑選擇
    「十四五」期間,如何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推動雙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培育新動能,提升創新能力,選擇最佳實施路徑或策略,優化業務結構布局,加快實現集團戰略突破和高質量發展,已成為央企及地方國有企業面臨一項重大實踐課題。
  •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中國民航的「變與不變」
    民航資源網2020年11月29日消息:編者按:11月18-19日民航資源網主辦的2020民航趨勢論壇在鄭州成功舉辦,本次論壇以中國東方航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化改革辦公室副主任邵鳳茹發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中國民航的「變與不變」》主題演講。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適應新時代我國比較優勢和社會主要矛盾轉變、適應國際環境複雜深刻變化的迫切要求,服務雙循環格局也是對民航業的必然要求。
  • 同比增長79%! 上海港前11月海鐵聯運班列業務量...
    記者從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今年前11月,上海港海鐵聯運業務量突破20萬標準箱,達到23.8萬標準箱,同比增長79%;其中,9月份超3萬標準箱,同比增幅超86%,創單月歷史最好成績;預計今年全年業務量突破25萬標準箱大關。
  • 刷新生產紀錄,全年吞吐量首超1.1億噸!湛江港未來不可限量!
    廣東港口「強手如雲」,從老大廣州港到"扛把子「深圳港」,再到珠海港、汕頭港,每個港口的綜合實力都很強,但還有一座港口也不弱,那就是湛江港。 2020年,湛江港全年貨物吞吐量完成11003萬噸、貨櫃吞吐量突破122萬標準箱,圓滿完成年度吞吐量指標,刷新年度歷史紀錄,躍上1.1億噸臺階,在新冠肺炎疫情及國際貿易形勢動蕩中保持逆勢增長,為鞏固招商港口散貨母港地位、打造區域強港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 【理論微課堂】新發展格局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
    他特別指出,「當前世界經濟面臨諸多複雜挑戰,我們決不能被逆風和回頭浪所阻,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他還強調,「新發展格局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深入理解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大現實意義、科學路徑以及工作著力點等指明了方向。
  • 2020年貨櫃吞吐量1835萬標準箱創歷史新高 天津港集團再當「大胃...
    本文轉自【津雲】;圖片由天津港集團提供 記者日前從天津港集團了解到,截至2020年12月30日,2020年天津港集團貨櫃吞吐量完成1835萬標準箱,同比增長6.1%,創出年度貨櫃吞吐量歷史新高。2020年,天津港集團在危機中育先機、變局中開新局,努力實現疫情防控和港口發展「雙戰雙勝」。在堅決築牢築實疫情防控防線大前提下,全力以赴服務復工達產,搶卸疏運疫情防控物資,優先確保航天航空等龍頭產業物流運輸,開通免費環渤海內支線「天天班」服務,推進「長春—天津」班列恢復常態化運行,全年持續提升冷藏箱堆存能力,整體通過能力較年初提升一倍以上,全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連雲港港新年「開門紅」 首月完成吞吐量1968萬噸
    1月份,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968萬噸,同比增長2.9%,貨櫃39.7萬標箱,收穫了今年首月「開門紅」。  在北翼港區贛榆港的新海灣碼頭,兩艘散貨船正在爭分奪秒作業,從船上卸載下來的貨物將第一時間被運往位於臨港產業區的鑌鑫特鋼廠。圍繞「提質增效」這一目標,贛榆港區著力打造鋼材、紅土鎳礦、貨櫃、木薯幹、木材和液體散貨六大貨種品牌,年貨物吞吐量目前已超過1000萬噸。
  • 1月4日晚,A股多家上市公司發布重要公告!
    7.8%8.江鈴汽車:2020全年銷量同比增長14.15%9.廣州港:2020年預計完成貨櫃吞吐量2136萬標準箱 同比增長3%10.蘇博特:2020年淨利潤預增20%到30%11.成都銀行:副董事長何維忠增持30000股公司股份12.山大地緯:擬推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13.中泰股份:2020年淨利預增155%
  • 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加速構建,今年新開工深惠城際(深圳段)等11個...
    讀創/深圳商報駐穗記者 姚嘉莉1月14日,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新聞發言人楊俊波在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廣東將進一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暢通大灣區對外聯繫通道,提升內部聯通水平,推動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銜接順暢、運作高效的交通基礎設施網絡,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 知與行|思想者: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是與時俱進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戰略抉擇,也是塑造我國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
  • 國有企業如何作答構建新發展格局實踐之問
    國有企業如何作答構建新發展格局實踐之問「新發展格局與國有企業」學術論壇暨第20屆中國國有經濟發展論壇在京舉行 發布日期:2020-11-30
  • 跑出「加速度」 交通投資連續四個月正增長
    「兩位數」「非常罕見」「加速度」……27日的交通運輸部8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孫文劍如是描述1至7月全國交通投資情況。  數據顯示,全國交通固定資產投資連續4個月實現了正增長,並且逐月提速,7月同比增長26.7%,完成交通投資3458億元。1至7月,全國共完成交通投資1795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9.4%。
  • 支持基礎設施建設 築基「雙循環」發展格局
    人民網濟南1月9日電 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黨中央基於國內外發展形勢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基礎設施建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和基礎,是塑造「雙循環」格局的重要先手,具有強大的乘數效應。
  • 貴港港成為珠江水系首個內河億噸大港 2020年貨物吞吐量破1億噸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貴港港成為珠江水系首個內河億噸大港本報訊(記者童政 中國縣域經濟報記者朱柳蓉)1月5日上午,在北部灣港貴港貨櫃碼頭,廣西貴港市市長何錄春宣布,貴港港正式躋身億噸大港行列,成為珠江水系首個內河億噸大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