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注意飲食均衡,預防缺鐵性貧血!

2020-12-05 寶寶知道

作者:寶寶知道 栩栩寶貝

檢驗醫生/栩栩寶貝

貧血是世界上最多見的症狀之一,貧血既可以原發於造血器官疾病,也可以是某些系統疾病的表現。因此,醫生在給病人診斷貧血的過程中,必須明確:

1、是否有貧血

2、貧血的程度

3、貧血的原因和類別

第1點和第2點可以通過血常規檢查來初步判斷是否貧血和貧血程度。

第3點需要進一步檢查,貧血的形態學分類和病因分類。這兩種分類法各有優缺點,可取長補短,同時並用。

那如何判斷貧血呢?大家先來了解貧血的概念。貧血係指由多種原因引起的外周血中紅細胞就計數、血紅蛋白含量或紅細胞壓積低於參考範圍下限的一種病理狀態或症候群。請大家明白一點!貧血不是一種獨立疾病,而是很多疾病的一種症狀。

正常人的紅細胞參考值範圍:

成年女性:(3.5-5.0)×1012/L

新生兒:(6.0-7.0)×1012/L

正常人血紅蛋白參考值範圍:

成年女性:110-150g/L

新生兒:170-200g/L

正常人紅細胞壓積:

成年女性:37%-47%

教科書上提到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貧血標準認為血紅蛋白低於以下數值:

6個月-6歲:小於110g/L

6-14歲:小於120g/L

成年女性:小於110g/L(妊娠婦女:小於100g/L)

據國內調查資料,一般認為成人貧血的診斷標準如表:

根據血紅蛋白含量,貧血程度可分為4級:

輕度:症狀輕微,血紅蛋白正常低限-91g/L

中度:體力勞動後心慌氣短,血紅蛋白90-61g/L

重度:休息時感心慌氣短,血紅蛋白60-31g/L

極重度:常合併貧血性心臟病,血紅蛋白小於或等於30g/L

以血紅蛋白濃度低於正常最為重要,因為紅細胞計數不一定能準確的反應貧血是否存在及貧血程度,嬰兒、兒童、孕婦的紅細胞計數及血紅蛋白比成年人的約低10%。在海拔高地區的居民比在海平面的居民的血紅蛋白及紅細胞計數高。同時應注意,上述正常值血容量時。當某些生理或病理情況下時,如妊娠、低蛋白血症時,血漿容量增加,血液被稀釋,血紅蛋白濃度降低,容易誤診為貧血,而在脫水或用大量抗利尿藥後,由於血液濃縮,血紅蛋白的濃度增高,即使有貧血也不容易被發覺。

因此,並不是單憑一張血常規化驗單就能草率診斷貧血與否,醫生在給病人診斷貧血時會考慮上述影響因素外,還會根據患者臨床症狀表現。

一般缺鐵性貧血比較常見,它普遍世界各國,各名族等,何為缺鐵性貧血呢?顧名思義,通俗的理解就是體內缺乏鐵而引起的貧血,鐵是血紅蛋白主要組成成分,缺鐵導致血紅蛋白合成障礙,從而出現血紅蛋白降低。

什麼原因引起缺鐵性貧呢?營養不良、攝入鐵不足、失血、妊娠期婦女和兒童的迅速生長等因素造成。

輕微的缺鐵性貧血患者,可以食補糾正貧血,注意營養均衡,多吃富含鐵高蛋白食物,比如:牛肉、瘦肉、羊肉、蝦、蟹、海魚、動物肝臟、豆角、木耳、菠菜等。

食物中攝入的鐵有兩種形式:血紅素鐵和非血紅素鐵。血紅素鐵來自於動物性食物,吸收率高;而植物性食物主要含非血紅素鐵,吸收率低。所以食補首選含血紅素鐵食物。

如果嚴重貧血必須查明原因,遵醫補充鐵劑,不要擅自停藥,一般遵醫按時補充鐵劑,效果都比較明顯。口服鐵劑2周後複查一下血常規。

那來說說如何預防缺鐵性貧血呢?其實很簡單,平時注意飲食,注意營養均衡,多鍛鍊,不挑食,多吃富含蛋白質,積極治療痔瘡、胃潰瘍等慢性出血疾病。

缺鐵性貧血不可怕,可怕的事有貧血症狀而找不到病因對症治療。

為了擁有健康的身體,建議大家每年做好體檢工作,沒病防病,有病治病!

文章來自寶寶知道,更多孕產育兒精彩內容,請下載「寶寶知道」APP

相關焦點

  • 血液專家於加軍:缺鐵性貧血怎麼搭配飲食呢?
    體內鐵儲存不足會導致缺鐵性貧血,缺鐵性貧血約佔所有貧血病的80%。我們通常說貧血,一般是指缺鐵性貧血。孕婦、婦女、兒童和老年人都是疾病的高危人群。合理飲食能有效改善缺鐵性貧血。那麼,缺鐵性貧血怎麼搭配飲食1、 補鐵是最重要的食物缺鐵是缺鐵性貧血的根本原因,補鐵是改善缺鐵性貧血的首要工作。
  • 預防缺鐵性貧血,多食這幾類食物
    缺鐵性貧血是一種較常見的營養缺乏疾病主要是由於鐵攝入不足或丟失過多致使血清鐵明顯減少、貯存鐵極度減少、血紅蛋白和紅細胞不同程度減低所引起的一種貧血。表現為面色蒼白,倦怠無力,頭暈心悸,食欲不振等症狀。
  • 發生缺鐵性貧血原因有三!發現鐵不夠用?及時進補才能解決
    今天跟大家來嘮嘮關於缺鐵性貧血。貧血,在我們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而貧血中又以缺鐵性貧血最為常見,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貧血類型之一。身體缺乏鐵這種微量元素引起的貧血,但缺鐵怎麼就導致身體的血液「不夠用」了呢?
  • 什麼原因導致兒童缺鐵性貧血?
    兒童缺鐵性貧血大都由於鐵的攝入量不足而引起。小寶寶從母體帶來的鐵可以滿足4~6個月的使用,6個月內的寶寶如果有足量的母乳餵養,一般不會發生缺鐵性貧血,但若母乳量不足,以牛奶餵養為主,則因牛奶中鐵的含量比母乳低,吸收率也較母乳低,故較易發生缺鐵性貧血。
  • 孕婦缺鐵性貧血吃什麼好得快 孕婦貧血用這些食療方法
    孕婦的身體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準媽媽都會有貧血的症狀發生,這是就需要在飲食上多留意一些。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孕婦缺鐵性貧血吃什麼好得快、孕婦補血食譜有哪些以及孕婦如何補充營養。孕婦缺鐵性貧血吃什麼好得快1、多吃富鐵食物從孕前及剛開始懷孕時,就要開始注意多吃瘦肉、家禽、動物肝及血(鴨血、豬血)、蛋類等富鐵食物。
  • 孕婦當街暈倒,急壞眾人,原來是缺鐵性貧血搞的鬼
    劇中提到:貧血、低血糖、妊娠高血壓、缺氧,都有可能導致昏迷。首當其中的就是貧血,孕婦貧血是常有發生的情況,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耳聞,其中最常見的就是缺鐵性貧血!那麼我們來聊一聊孕期缺鐵性貧血那些事?到了孕中晚期缺鐵量增加,是因為寶寶的生長會與你搶奪鐵。在這好好的肝臟裡面以備將來出生以後並不母乳裡面鐵不足的情況,所以如果缺血的話對寶寶大腦的發育影響更加嚴重,所以在任何一個階段我們都要積極地預防貧血。
  • 缺鐵性貧血引發的症狀有哪些?
    缺鐵性貧血的症狀由貧血引起(如果足夠嚴重),在某些病例中,缺鐵也可引起上皮組織損傷的臨床症狀,同時包含基礎疾病的臨床表現。罕見情況下,病人有進食奇怪的東西的渴求,例如,冰塊、粉筆或紙,稱為異食癖。在嬰兒,可能會發生精神運動和認知功能損害,尤其是在出生後前兩年內。
  • 胖寶寶也會貧血?缺鐵的孩子有不少,原因很多寶媽沒想到!
    寶寶的胖瘦只是與體內脂肪或者水分有直接關係,與身體貧血並無太大的聯繫。其實我們常說的寶寶有些貧血症狀,在醫學上也叫做營養性缺鐵性貧血。這種情況也是寶寶們最常見的、發病率也很高的一種病症。寶寶營養性缺鐵性貧血出現的原因,多半與寶寶自身因素有關。◇先天性不足寶寶在還是胎兒的時候,身體成長發育需要的營養都來自母體。
  • 貧血吃什麼?5分鐘認識貧血,一定要知道的飲食小知識
    頭暈、疲倦,覺得身體虛弱,懷疑自己有貧血,就開始吃保健食品補鐵,但是真的是貧血嗎?貧血只補鐵真的有用嗎?貧血有那些要注意的飲食原則?營養師告訴你答案!貧血的成因:貧血分為先天及後天【先天貧血】先天貧血就像是鐮刀型貧血或是地中海貧血,這類型需醫學的治療【後天貧血】後天的貧血大多都是跟營養素缺乏有關,最常聽見的就是缺鐵性貧血,但不只是缺鐵才會造成貧血,缺乏維生素B6、B12、葉酸甚至是蛋白質缺乏都可能造成貧血,以下簡單介紹貧血與貧血飲食原則。
  • 血虛和貧血絕對不是一回事!看看缺鐵性貧血的補鐵食物排行榜
    貧血一般來說是指成年男性血紅蛋白低於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低於110g/L,孕婦低於100g/L,就可以診斷為貧血。引起貧血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缺鐵性貧血是最多最常見的一種。而貧血和中醫說的血虛不是一回事。中醫說的血虛,血紅蛋白可能是正常的。
  • 「大姨媽」這三種異常,預示你貧血了,第3條很普遍
    女性月經顏色淺、月經持續時間短,代表身體可能缺血,這種情況下要注意及時補血,多吃含鐵的食物,儘量做好飲食方面的調養工作,通過食療能有效改善身體貧血問題,女性貧血會出現月經異常的狀況,而且月經顏色較淺,月經哪種異常狀況預示貧血?
  • 貧血吃什麼食物最好補 貧血的人要注意哪些
    日常生活當中,很多人都有貧血的情況,若是長期如此,對人的身體健康是不好的。一般,我們都會通過飲食來幫助調理。那麼,貧血吃什麼食物最好補呢?貧血的人要注意什麼?什麼原因導致貧血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但是因為豬肝裡面所含有膽固醇也相對較高,權衡利弊,所以現代人一般不喜歡用豬肝來補血,相反的直接用豬瘦肉或者其它紅色的肉類來預防貧血還更好一點。蓮藕蓮藕是一種生熟皆可吃的食物,其具有清熱涼血,止血化瘀之功效。特別是對於女性而言日常適當吃點蓮藕即可保健康。
  • 注意!寶寶補鐵,不同時期方法不同!
    ●生長發育因素● 小兒生長發育速度越快,鐵的需要量相對越大,就越易缺鐵。 嬰兒至1歲時體重增至初生時的3倍,早產兒可增至5~6倍,如不注意含鐵食物補充,則嬰兒期尤其是早產兒更易發生缺鐵性貧血。
  • 不止導致貧血,還可能影響智力發育!
    第一階段:血清鐵蛋白減少,開始動用儲備鐵; 第二階段:儲備鐵被耗盡,血紅蛋白的合成開始受到影響,由於紅細胞的壽命為120天,這時候可能貧血徵兆還不是很明顯; 第三階段:缺鐵性貧血的症狀出現。
  • 貧血怎麼辦 貧血的症狀有哪些
    (7)泌尿系統:貧血嚴重者可有輕度蛋白尿及尿濃縮功能減低,表現為夜間多尿。(8)其它:頭髮乾枯、分叉,皮膚缺水乾燥,傷口癒合的慢。造成貧血的原因有多種:缺鐵、出血、溶血、造血功能障礙等。一般要給與富於營養和高熱量、高蛋白、多維生素、含豐富無機鹽和飲食,以助於恢復造血功能。 避免過度勞累,保證睡眠時間。貧血的危害1.
  • "姨媽"周期偏短 要預防貧血
    原標題:"姨媽"周期偏短 要預防貧血   女性最常見的月經周期為28天,前後7天都算正常範圍內,也就是說21~35天是最常見的正常月經周期。但也有少數人短至20天或長達45天一個周期,只要月經有規律,也沒有身體不適,都是正常的。但月經周期太短容易造成女性貧血。這種慢性失血造成的貧血往往合併缺鐵性貧血。
  • 吃素很難營養均衡,孕婦孩子不宜食素
    而新素食主義的變化導致了現階段很多素食者更加關注如何在素餐條件下營養均衡。過去,素食主義者整體營養意識比較薄弱。「嚴格的素食者不吃肉類,蛋白質、維生素B12、鐵、鋅、多不飽和脂肪酸等營養素相對缺乏,有些素食者面色蒼白、憔悴,甚至因長期素食導致缺鐵性貧血。」
  • 缺鐵性貧血吃什麼好恢復最快 鐵元素的重要性你知道嗎
    缺鐵性貧血的人越來越多,很大的原因是不再用鐵鍋炒菜做飯。想要對抗缺鐵性貧血該怎麼辦?缺鐵性貧血吃什麼好恢復最快呢?   缺鐵性貧血照著這個食譜吃   1.紅糖桂圓紫米粥    紫米提前一個晚上浸泡
  • @素食者 營養均衡要遵循這四項「健康原則」
    而新素食主義的變化導致了現階段很多素食者更加關注如何在素餐條件下營養均衡。過去,素食主義者整體營養意識比較薄弱。「嚴格的素食者不吃肉類,蛋白質、維生素B12、鐵、鋅、多不飽和脂肪酸等營養素相對缺乏,有些素食者面色蒼白、憔悴,甚至因長期素食導致缺鐵性貧血。」  30歲的白領劉女士對記者說:「我們崇尚新素食主義,實際上是在尋找最佳的均衡飲食方案,對於到底要不要戒葷,其實並沒有嚴格約束。
  • 缺鐵性貧血患者補充鐵劑的要點是什麼
    簡述缺鐵性貧血患者補充鐵劑的要點。  答:一般鐵劑包括無機鐵(如硫酸亞鐵)和有機鐵(如右旋糖酐鐵、富馬酸亞鐵、琥珀酸亞鐵),無機鐵劑不良反應較有機鐵劑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