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爸媽都非常重視給寶寶補鈣,相比之下對補鐵的重視程度還不夠。其實,鐵元素也是寶寶健康成長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如果寶寶長期缺鐵,其身心健康可能會受到不可逆的嚴重影響。
那麼,家長們該如何判斷寶寶是否缺鐵,又該如何為寶寶科學補鐵呢?今天,我們請血液科主任/兒內科負責人蘇庸春主任醫師為大家解答缺鐵、補鐵的疑問。
一、「鐵」元素是啥
鐵是人體必需微量元素中含量最多的一種。它以各種形式存在於肌體中,主要參與血紅蛋白合成,並參與肌紅蛋白(肌肉的組成成分)、細胞色素及各種酶的合成,參與合成的血紅蛋白主要起攜帶氧氣的作用以供應全身組織器官之需。
由於鐵對於身體極其重要,所以我們的身體會有一定量的鐵元素儲備。
當身體缺鐵時,儲備的鐵能被動用起來去應對身體最重要的需要——合成血紅蛋白,但此時肌體其他的鐵元素需要就無法保障。如果再往後繼續發展,就會造成缺鐵性貧血。
具體來說,鐵缺乏有以下三個階段:
1.第一階段是表現為血清鐵蛋白降低(儲備鐵減少);
2.第二階段是紅細胞生成缺鐵期,(儲備鐵耗竭,血紅蛋白的合成開始受到影響,但因紅細胞壽命有120天,此時血紅蛋白檢測尚未出現貧血);
3.第三階段是缺鐵性貧血。
除了貧血,鐵缺乏(不僅僅是晚期缺鐵性貧血階段)對兒童健康的影響還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影響運動能力發展
鐵缺乏症患兒肌肉軟弱、運動能力下降、易疲勞。
2、影響免疫功能
鐵缺乏症患兒免疫功能明顯降低,細胞免疫(直接吞噬、殺滅病原微生物)功能、產生抗體功能和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水平都低於正常標準。易發生各種感染,如反覆呼吸道感染或感染後遷延不愈等。
3、影響智能發展
鐵元素對正常的神經系統發育非常關鍵,如果嬰幼兒長期、慢性、較嚴重缺鐵,會危害其神經系統的正常發育,從而對寶寶的智力、行為和運動等產生不良影響。
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研究報告,缺鐵性貧血兒童其智商較正常兒童平均低9個點;我國研究者發現缺鐵性貧血兒童的運動和智能發展指數較正常兒童低得更多。
因此,鐵缺乏對兒童學習及成年後的就業都有著重大影響。
4、其他
嬰幼兒嚴重缺鐵可以影響心理活動、認知、學習能力和行為發育,甚至補鐵後還不能逆轉。
二、哪些寶寶容易缺鐵
據中國兒童鐵缺乏症流行病學調查協作組對全國15個省、26個市縣進行的大規模調查發現,我國7個月-7歲兒童鐵缺乏總患病率40.3%,缺鐵性貧血患病率7.8%。
也就是說每3個孩子,就有一個孩子缺鐵!
那麼,寶寶為什麼會發生缺鐵呢?我們從以下四個方面來看:
●寶寶體內存鐵量不足 ●
寶寶剛出生時,會從母體獲得大約能支持4-6個月發育所需要的鐵。如果孕期準媽媽患嚴重缺鐵性貧血、寶寶早產或者是雙胞胎都可能造成新生兒貯鐵減少。
●鐵的攝入量不足 ●
母乳和牛乳中鐵的含量均較低,寶寶6個月後,如果單用奶類餵養而又不及時添加含鐵較多的輔食,則寶寶易發生缺鐵性貧血。
●生長發育因素●
小兒生長發育速度越快,鐵的需要量相對越大,就越易缺鐵。
嬰兒至1歲時體重增至初生時的3倍,早產兒可增至5~6倍,如不注意含鐵食物補充,則嬰兒期尤其是早產兒更易發生缺鐵性貧血。
●鐵消耗或丟失增多●
長期腹瀉、腸吸收不良等引起鐵的吸收障礙時也可導致缺鐵性貧血,青春期女孩由於月經初潮不規律、月經量增多也可以因失血過多而導致嚴重缺鐵。
由於缺鐵、貧血的前期症狀不明顯,所以爸媽們很容易忽視。佑寶在這裡作了一些梳理,如果寶寶出現這些症狀,爸媽們應當重視:
皮膚發白,口唇黏膜、眼結膜變白
身高發育緩慢
食慾降低、體力下降
注意力分散、記憶力障礙
學習能力降低
目前,檢測寶寶到底是否缺鐵,首先是通過手指血(血常規)檢查血紅蛋白水平及紅細胞相關指數。如果爸媽們感覺寶寶有異常,可帶寶寶到醫院進一步做缺鐵代謝相關測試。不同年齡貧血的判斷標準不同,具體如下:
1-4月血紅蛋白濃度低於90g/L;
4-6月血紅蛋白濃度低於100g/L;
6月-6歲血紅蛋白濃度低於110g/L;
6歲以上血紅蛋白濃度低於120g/L。
如果血紅蛋白未達上述標準,但紅細胞相關指數(MCV、MCH、MCHC)低於正常參考值(這個參考值標準沒有年齡區別),也提示早期缺鐵的可能。
三、如何科學補鐵
寶寶容易缺鐵,所以及早預防非常重要。但是不同年齡段寶寶的預防方法是不同的,爸媽們一定要注意!
1、早產兒和低出生體重嬰兒
提倡母乳餵養。純母乳餵養的早產或低出生體重寶寶應從2~4周齡開始補鐵,直至1周歲。人工餵養的寶寶應採用鐵強化配方奶粉,一般無需額外補鐵。牛乳含鐵量和吸收率低,1歲以內不宜採用純牛乳餵養。
2、足月產嬰兒
由於母乳鐵的吸收利用度高,媽媽們應儘量母乳餵養4~6個月;此後如果繼續純母乳餵養,應為寶寶及時添加富鐵輔食(如蛋黃、魚泥、肝泥、肉末等),必要時可按每日劑量1mg/kg元素鐵補鐵。
對於那些沒有採用母乳餵養,或母乳餵養後改為混合餵養或人工餵養的寶寶,應採用鐵強化配方乳,並及時添加富鐵輔食。
此外,1歲以內的寶寶應儘量避免純牛乳餵養。
3、幼兒期(1-3歲)
注意食物的均衡和營養,糾正寶寶厭食和偏食等不良習慣;鼓勵寶寶進食蔬菜和水果,促進腸道鐵吸收;儘量採用鐵強化配方乳,不建議單純牛乳餵養。
4、青春期兒童
青春期兒童,尤其是女孩往往易因偏食、厭食和月經增多等發生缺鐵甚至缺鐵性貧血,因此,應注重青春期兒童心理健康諮詢及飲食指導,使其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合理膳食、均衡營養;改變不良的飲食行為,避免偏食、挑食。
需要強調的是,青少年不宜過度素食。正常飲食情況下,一般無需額外補充鐵劑,對擬診為缺鐵或已經發生缺鐵性貧血的青春期女孩,需口服補充鐵劑。
參考文獻
[1]Clara Camaschella,Domenico Girelli. The changing landscape of iron deficiency[J]. Molecular Aspects of Medicine,2020.
[2]鄭立新,成新寧,謝鵬,劉小生.鐵缺乏對6~7歲兒童認知功能和學習成績的影響[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誌,1993(01):56-57+7.
[3]郭宏霞,曾果,張倩.鐵缺乏與兒童智力的研究進展[J].衛生研究,2012,41(01):137-139+143.
[4]邢莉民.鐵缺乏症和缺鐵性貧血診治和預防多學科專家共識[J].中華醫學雜誌,2018,98(28):2233-2237.
[5]Hassan Tamer Hasan, et al. Impact of iron deficiency anemia on the function of the immune system in children.[J]. Medicine,2016,95(47).
[6]朱紅豔,劉毅.鐵缺乏對免疫功能的影響[J].遵義醫學院學報,1994(02):155-158.
[7]中國兒童鐵缺乏症流行病學調查協作組.中國7個月~7歲兒童鐵缺乏症流行病學的調查研究[J].中華兒科雜誌,2004(12):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