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故事】用勤勞的雙手鑄就夢想

2020-11-25 網易新聞

2020-11-24 07:42:06 來源: 青海新聞網

舉報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小石,幫忙看下,這臺砂漿泵又『罷工了』!」

  「軸承損壞,需要改換軸承。」沒一會功夫,石大新查看完「罷工」的砂漿泵做出準確判斷。

  石大新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柯魯柯鎮蓮湖村人,今年21歲的他,一直在家中靠種地為生,辛苦勞作一年,也沒多少收入,日子過得十分拮据。

  「前幾年,偶爾在家附近打零工,收入不高,也不穩定,緊緊張張能養活自己,但沒法給家裡補貼,有一段時間面對生活特別沮喪,看不到希望。」石大新回憶起過往,不禁苦笑起來。

  轉變發生在2019年。

  2019年6月,蓮湖村幫扶幹部挨家挨戶向村民宣傳由海西州扶貧開發局主辦、中國扶貧就業網協助實施的「青海省海西州就業者赴浙江務工」項目,石大新得知消息後,毫不猶豫地報了名。「我一直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增長見識、學習本領。」

  2019年6月底,海西州與中國扶貧就業網合作組織的首批61名海西籍務工人員啟程,他們將前往沿海地區就業,學習先進技術和經驗,石大新就是這支隊伍中的一員。

  「當時,我被分配到杭州東芝家電技術電子有限公司上班,從事機器操作,每天需要工作12個小時,雖然累一點,但一切都是新鮮的,感覺很充實。」石大新笑著說:「那時候挺開心,在宿舍經常和老鄉互相聊著未來的打算,中國扶貧網的領導也經常去看我們,問我們適不適應那邊的生活。記得第一個月發了5000元工資,我當時就到銀行給家裡打了4000元,那種內心的喜悅,到現在還記得十分清楚。」

  轉眼半年過去了,讓石大新萬萬沒想到的是,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按下了他在杭州打工的暫停鍵,迫不得已,他返回了老家蓮湖村。

  疫情期間,待在家裡的石大新並沒有閒下來,而是每天在手機上學習關於機械維修的文章和視頻。「在杭州學習機器操作的同時,我發現自己對機械維修也很感興趣,所以在家沒事我就在網上自學。」

  「考慮到疫情因素,我暫時就在離家近的地方先打工,順便跟著師父能夠學到機械維修的技術,把技術學紮實,等到下一次再去內地,底氣就會更足,我堅信好的技術也會帶來更高的收入。」

  正聊著,石大新的師父王盛國走過來拍了拍石大新誇讚道:「這娃兒很聰明,一點就通,也勤奮,跟著我學了不到一個月,就可以維修一般機械了,只要他努力,我相信他肯定會越來越好。」

  記者了解到,這些年,德令哈市上下齊心、合力攻堅,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成效明顯。現在,全市穩定實現了「兩不愁三保障」,貧困戶有安全住房,有醫療和養老保險,適齡學生有學上,年輕的村民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學到了技能,有了增收致富的本領,各個村鎮脫貧攻堅工作亮點頻現,到處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巾幗扶貧故事 | 綏江羅坪村張建花:用勤勞和堅毅走出貧困!
    巾幗扶貧故事 | 綏江羅坪村張建花:用勤勞和堅毅走出貧困!脫貧攻堅偉大工程戰場上,她們是「巾幗不讓鬚眉」的戰士,她們的感人故事,奏響了「婦女能頂半邊天」的新時代強音!綏江縣板慄鎮羅坪村張建花的脫貧故事
  • 巾幗扶貧故事|綏江羅坪村張建花:用勤勞和堅毅走出貧困!
    脫貧攻堅偉大工程戰場上,她們是「巾幗不讓鬚眉」的戰士,她們的感人故事,奏響了「婦女能頂半邊天」的新時代強音! 綏江縣板慄鎮羅坪村張建花的脫貧故事
  • 三個鏡頭折射三亞脫貧攻堅好故事
    打贏脫貧攻堅戰,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也是海南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重要前提和底線目標,是硬任務、是重大政治任務。脫貧攻堅是三亞的一項極其重要的工作。在脫貧攻堅方面,三亞也湧現出一批優秀的扶貧幹部,以及勤勞肯幹、靠著自己的雙手努力摘掉窮帽的脫貧戶。今天,我們一起了解一下三亞脫貧攻堅背後的故事。
  • 【我的脫貧故事】將牛棚「裝滿」牛
    【我的脫貧故事】將牛棚「裝滿」牛 2020-11-30 1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羅城高彩雲:折翼也要飛翔
    近年來,在我縣脫貧攻堅戰線上,湧現出一大批不等不靠、自強不息、勤勞實幹的脫貧戶,他們從「給錢給物」到「自立自強」,從「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走出了一條條光榮脫貧的致富之路。我們將陸續推出自主脫貧系列故事,希望更多的貧困群眾像他們一樣積極行動起來,樹立勞動光榮、勤勞致富的榮辱觀,克服」等、靠、要「的不良心態,苦幹實幹,在脫貧致富的路上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努力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新生活!
  • 「我的扶貧故事」披星戴月,扶貧路上的那些事|長順縣四寨村脫貧...
    幾年過去了,現在作為一名攻堅隊隊員,沉澱下來回憶自己的脫貧攻堅路程,內心很充實,也很自豪,在這個過程中,我了解了農村工作,更與村民們結下了濃厚的情誼,今天我把我在脫貧工作中的一些親身經歷的小故事與大家分享。  四寨村20.5平方公裡,耕地面積6500畝,其中田3500畝、地3000畝,林地面積2136畝。四寨村屬於布依族苗族少數民族村,擁有18個村民組,888戶、4032人。
  • 四川新聞 | 松潘:脫貧摘帽不鬆懈 小康路上共前行
    ,有人默默付出,以榜樣的力量踐行使命擔當;有人感恩奮進,靠勤勞的雙手自立自強。在阿壩松潘,當地幹部群眾又是如何在脫貧奔康路上前行的呢?前不久,我們的記者就前往了松潘。為幫助李德華一家脫貧,村裡為老人安排了公益性崗位,年收入16000元;並通過產業扶貧政策,種植花椒、李子等經濟作物,增收6000元左右;殘疾的女兒每年也能領到1500元的生活補助。
  • 聚力決勝攻堅戰 見證脫貧奮進路|重慶衛視《謝謝你來了》系列特別...
    在全國上下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過程中,重慶湧現出許多用奮鬥戰勝貧困、用奮鬥創造幸福的脫貧典型和扶貧先鋒。作為重慶廣播電視創新創優扶持的品牌欄目,重慶衛視《謝謝你來了》充分發揮主流媒體的責任擔當,緊跟時代重要議題,持續創新策劃理念,製作播出了脫貧攻堅系列特別節目《決戰決勝 奮鬥有我》。
  • 跨越山海,築夢脫貧!《奔跑吧黃河篇》與《山海情》重走閩寧鎮脫貧路!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即將開啟。咬定青山不放鬆,腳踏實地加油幹,努力繪就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朝著共同富裕的目標穩步前行。
  • 平塘苗攀村:一隻「小蚊子」的脫貧攻堅記
    這不是昆蟲的故事,是一個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幹部的小故事。我叫文繼芳,95後小女生,因為眼睛小、年齡小、個子小,被脫貧攻堅的戰友們「愛稱」為「小蚊子」,今天距我到村決戰脫貧攻堅已有15個月,雖「兵齡」不長,但經歷「戰事」卻很多。在此期間,我哭過、鬧過、笑過,有孤寂悲傷、失望落寞,也有笑逐顏開、感動幸福。
  • 【我的扶貧故事】馬成龍:精準醫療幫扶 助力脫貧攻堅 構築健康安順
    【我的扶貧故事】馬成龍:精準醫療幫扶 助力脫貧攻堅 構築健康安順 2020-11-30 16: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脫貧路上的強者:記明光市張八嶺鎮3名殘疾人自強自立脫貧故事
    近日,明光市張八嶺鎮在表彰光榮脫貧的「十佳脫貧戶」中,有3名殘疾人自強自立,在脫貧路上擺脫貧困,跨上致富行列。他們脫貧的故事發人深省,給人啟迪,無不為之點讚。
  • 我的脫貧故事|曾祥意:跟著政策奮鬥 就會過上好日子
    在禹謨鎮同心村,曾祥意夫婦在扶貧政策的幫扶下,靠著自己勤勞的雙手,通過發展養殖業和積極到村集體合作社務工,一步一個腳印,戰勝了貧困,一家人過上了美好生活。在夫妻倆的奮鬥努力下,曾祥意家在2017年實現了脫貧,如今夫妻倆生活越來越好。 提到對未來的期望,曾祥意告訴記者:「現在的政策那麼好,政府幫扶我們在前,但是我們也要努力在後,現在我們村裡有茶山基地、獼猴桃基地,基地需要人務工,我家兩個都去做,因為我家有三個小孩在讀書,一個讀大學,一個讀初中,一個讀小學,經過我們的努力,生活會越來越好的。」
  • 【法苑——我的家風故事】勤勞持家的父親
    【法苑——我的家風故事】勤勞持家的父親 2020-11-24 16: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長汀宣成:鞏固脫貧成果 著力鄉村振興
    宣成鄉是全市31個扶貧開發重點鄉鎮之一,目前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已實現穩定脫貧,並於去年4月退出貧困鄉序列。脫貧摘帽後,該鄉繼續圍繞精準脫貧將「扶上馬」的貧困戶「再送一程」,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確保小康路上一個不掉隊。做好貧困戶動態監測,強化重點監測戶的扶持,防止貧困人口返貧。綜合運用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等措施,實現持續增收、穩定脫貧,並對特殊貧困人口落實兜底保障。
  • 彭清華在涼山州調研督導脫貧攻堅,強調要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收官之戰...
    入戶看望周松青、王明華時,兩家人滿臉喜悅地告訴彭清華,他們做夢也沒想到能從低矮破舊的土坯房搬進寬敞明亮的樓房,過上祖祖輩輩未曾有過的幸福生活,全靠黨的脫貧攻堅好政策。  彭清華勉勵大家始終銘記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的關心關懷,依靠勤勞雙手創造美好新生活。
  • ——建構電商生態圈,鑄就深山脫貧路
    現將定點扶貧工作中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典型項目匯報如下:  一、項目背景  2015年以來,我校有關領導、專家等先後9次共31人赴鹽津縣開展調研活動。通過實地調研,學校進一步了解鹽津縣貧困情況,梳理鹽津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問題,舉全校之力為實現鹽津縣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奠定了基礎,創造了條件。
  • 從「脫貧奇蹟」中讀懂「中國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突出位置,充分發揮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採取了許多具有原創性、獨特性的重大舉措,組織實施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強的脫貧攻堅戰。
  • 巾幗脫貧故事匯丨「香菇妹」文龍香:帶動「百花齊放春滿園」
    巾幗脫貧故事匯丨「香菇妹」文龍香:帶動「百花齊放春滿園」 2021-01-07 17: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扶貧印記】巴克墩村:脫貧不是結束 而是新的開始
    村民們正在育苗基地裡,育苗、間苗,依靠勤勞的雙手,創造美好的未來……3月10日,在和田縣塔瓦庫勒鄉巴克墩村辣椒產業園育苗基地,村民正在大棚內給辣椒間苗。本報記者 古麗阿亞提攝發展產業,助力脫貧攻堅薩拉麥提·阿卜杜斯迪克今年58歲,一家3口人在3年前日子還過得緊緊巴巴,在開展精準扶貧中,被村裡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