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禹謨鎮同心村,曾祥意夫婦在扶貧政策的幫扶下,靠著自己勤勞的雙手,通過發展養殖業和積極到村集體合作社務工,一步一個腳印,戰勝了貧困,一家人過上了美好生活。 見到曾祥意時,他正和村裡的其他公益性崗位人員一起清掃村裡的通村路,自從他在2013年被納入建檔立卡戶後,他就成了村裡的公益性崗位護潔員,每天他都認真打掃自己負責的路段,家裡也有了固定的經濟來源。打掃完路面,曾祥意帶著我們來到他家,一層樓的平房院子被夫妻倆收拾得乾淨整潔。
曾祥意清掃他家的院壩
提到這幾年受惠於扶貧政策給整個家庭帶來的變化,曾祥意滿是感激:「前幾年,我家還是貧窮,弟兄姊妹多,我家一共九姊妹,都住在老房子。現在幾兄弟都修起房子了,我也得了政府補助,我的房子得了3.5萬元,2020年還得了5000塊錢的補助金買了一對小豬仔,5月份買的,現在有300多斤了,買的時候花了3400塊,現在能賣一萬四五千元,還是感謝政府的政策好。」
曾祥意察看他養殖的兩頭肥豬
在曾祥意家的一面牆壁上,貼滿了三個孩子在校獲得的獎狀。他告訴記者,這幾年國家政策好,三個孩子讀書都得到了教育資助,學業才沒丟下。如今孩子們也特別爭氣,去年他的大兒子考上了省外的重點大學。在夫妻倆的奮鬥努力下,曾祥意家在2017年實現了脫貧,如今夫妻倆生活越來越好。 提到對未來的期望,曾祥意告訴記者:「現在的政策那麼好,政府幫扶我們在前,但是我們也要努力在後,現在我們村裡有茶山基地、獼猴桃基地,基地需要人務工,我家兩個都去做,因為我家有三個小孩在讀書,一個讀大學,一個讀初中,一個讀小學,經過我們的努力,生活會越來越好的。」
同心村駐村第一書記金開劍(左)到曾祥意家走訪
近幾年同心村累計實施通組路、產業路38公裡;從2016以來,實施危房改造27戶、易地扶貧搬遷15戶、舊房整治8戶,基本消除了全部危房;累計實施發展茶葉2600畝、獼猴桃600畝、油用牡丹2700畝,帶動群眾務工增收;全村享受低保農戶47戶120人、兩無人員基本全部納入了低保保障。據悉,全村像曾祥意這樣的建檔立卡戶,都在一件件措施、一項項政策中實現了脫貧。禹謨鎮同心村駐村第一書記金開劍介紹:「通過我們廣泛的政策宣傳,激發群眾內生發展動力,引導農戶外出務工或就近務工,利用我們的產業基地,特別是茶葉基地和牡丹基地、獼猴桃基地,讓農戶實現能夠就近靈活務工就業,最大程度解決農民的收入問題,在各類政策的扶持之下,通過全村上下共同努力,我們同心村2019年全部實現了脫貧。」
作者:張波
編輯:楊浩平
責編:李發琴
審核:劉禹沙